「除了在線授課,教學輔助工作更是關鍵,作業批改、課前課後的溝通以及知識點的答疑解惑尤為重要」。
目前,全國各地學校實行網絡授課已有一段時間了,許多老師都已經開始習慣「主播」的身份,網課的操作日漸嫻熟。然而除了日常的直播課,如何使用軟體更好地進行交收作業、多班級信息交流、問題答疑等課後教務管理對老師來講也是一大難題。
以收交作業為例,之前較多學生在群裡「一窩蜂」式交作業或者單獨「一對一」發送老師,老師每天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去處理這些複雜信息。由於不同科目的作業類型存在差異,作業的提交形式也較為多樣,文字、語音,圖片等),老師在作業的打分、修改、點評、反饋上耗費了不少的精力。同時,有些操作不便的軟體也容易導致作業誤刪等情況,老師和學生都浪費了不少時間。
據悉,許多線上教育軟體也針對在線交收作業特別開發了相應的作業功能,大大提升了教學效率,比如作業「一鍵催收」等功能。QQ近日也針對教育功能進行了版本升級,其中針對作業功能的優化就獲得了不少師生認可。
那麼,QQ的作業功能到底好不好用?有這麼四位來自全國各地奮鬥在網課一線的基層老師,或許能夠給出答案。
「我和每個學生催收作業、批改點評,都在一個界面裡完成了」
【常用的功能】:
作業發布、紅筆批改、評語意見
【使用情況】:
我是語文老師,每天早上會在QQ群上20分鐘的錄播課(演示提前錄製好的授課視頻),然後重點放在古詩、文章的要點解釋上以及互動提問。下課前我會通過作業程序進行作業的布置,由於網課期間課程安排沒有在學校那麼緊密,所以會要求學生當天晚上進行批改。我一般會布置題型有小作文、古詩理解翻譯以及古文背誦,背誦的作業我會讓學生提交音頻,我可以直接聽到是否有讀音錯、不熟練的情況。需要安排學生默寫時,除了家長可以在旁監督外,偶爾也會要求上傳視頻在作業界面裡(主要針對個別不自覺的孩子~)。
【使用設備】:
平板、手機、電腦都會用,但是最常用手機和平板,因為新的作業功能可以觸屏紅筆批改比打字還快,而且備課繁忙的時候可以一邊吃飯一邊改
【可改進的地方】:
如果批改功能可以把學生的紙質作業轉文字會更方便閱讀就更好了,尤其是像小作文之類的作業手寫字看多了眼睛容易累。
【整體評價】:
改作業很方便,用手機端就夠了,電腦端上傳大型文件(第二天的課程視頻)比較方便;省時間,以前收改作業、再發還給學生然後逐個講解現在在一個界面裡就能完成,還可以語音點評;如果批改功能可以把學生的紙質作業轉文字會更方便閱讀就更好了,尤其是像小作文之類的作業手寫字看多了眼睛容易累。
「我讓學生群投票選出作業中出錯率高的題目,然後集中講解,」
【常用的功能】:
群投票、作業布置、老師助手、屏幕共享
【使用情況】:
我用QQ批改作業比較多,我是教理科的,所以對數據很在意。比如我在批改作業過程中發現比較容易出錯的題型我會按照知識板塊進行歸納作為群投票裡的選項,讓學生集中反饋不懂的題目,這樣方便我實時掌握孩子的學習進度是否一致。同時作為班主任,我也時常留意每次作業的提交情況,在老師助手裡看布置的作業還有多少人沒交,然後點一下就能分別提醒,也避免了群裡@的尷尬。作業我一般要求word提交,部分家裡有印表機的可以上傳照片。
【使用設備】:
電腦用的比較多,電腦演示課件的時候手機也經常作為副屏看學生是否有提問。
【可改進的地方】:
班主任無法看到其他科目老師作業批改情況 如果老師可以共享數據會很方便。
【整體評價】:
功能滿足日常教學需求,在老師助手小程序裡發掘了很多不知道的功能;但作業批改還是沒有手寫來的方便,也有可能是個人不習慣用移動端的原因。
「作業功能也可以作為堂考工具來使用」
【常用的功能】:
作業布置、紅筆修改、語音點評、老師消息
【使用情況】:
我帶的班是高三年級,布置的作業最多的就是古詩選擇題、古文翻譯和作文。改作文時發現一些錯字病句我會直接紅筆批註,如果問題比較大我會語音補充改進的建議,而且我發現作業點評語音時長能錄6分鐘,能讓我更細緻地把文字的不足之處以及調整方向都表達清楚,比發語音的限制時長還要多出不少。
同時「老師消息「這個功能最近也開始在用,因為在群裡有很多學生提問的時候會把我對一些知識點的解釋給刷過去,這樣有些學生可能會漏看或者回頭要翻很久才能找到我的那條聊天記錄,但是現在學生只要點一下」老師消息「就能看到我的所有內容了。
此外,作業功能可以看到每個同學提交時間,一般隨堂測試我就設定一個半小時內讓大家拍照提交,很大程度上還原了平時考試的情景。
【使用設備】:
需要大量打字時用電腦比較多,如果只是簡單地批改作業或者講解知識點也會用手機。
【可改進的地方】:
作業批改老師評語複製word裡的內容時會失去原有的標題格式,例如下劃線、字體加粗等會不見,不利於重點突出評語裡的個別文字信息。
【整體評價】:
在手機上改作業只用十幾分鐘,很快;作業語音點評功能驚豔,時長上限更寬裕;複課後也會用作業功能 因為有記錄留存方便查閱;手機端和電腦端界面有區別,切換使用時會有點不習慣。
「有不少其他軟體也有類似功能,但QQ無論老少都懂得用」
【常用的功能】:
群接龍、群投票、群相冊
【使用情況】:
由於我們班的孩子年齡都比較小,所以更加依賴家長的支持和引導。一般上課前我會提前10分鐘發起接龍籤到,清點上課人數。一般布置的作業主要是練字和讀課文,以照片和視頻的形式提交。以前在校期間如果有班聯歡會或者郊遊活動等涉及班費使用的事宜,我會在群裡發起群投票,讓家長決定班費的用途,減少很多意見不合的情況。群相冊也經常用到,因為低年級的孩子每一年樣貌變化都很大,我們每次的活動照片都會上傳,會一直為他們保留到六年級畢業,這一點很多家長都很喜歡去群相冊上傳和下載照片。
【使用設備】:
手機為主,隨時隨地都能掌握每個孩子在家學習的情況,聯繫家長語音電話也方便。
【可改進的地方】:
由於個別學生父母都在群內,因此每次統計作業總會顯示有未交人數,希望群裡父母按照一個孩子的身份進行綁定。
【整體評價】:
作業布置很方便,但是統計作業提交人數的邏輯可以再優化;群相冊功能很有意義。
老師們給出的心得建議:
1.老師應當定期給學生和家長針對常用功能進行培訓,這樣可以通過操作的統一化規範化有效提升日常教學的效率。
2.不要小瞧學生們對網絡工具的天賦,很多實用的新功能都是學生建議老師進行嘗試的(切身體會)。
3.由於QQ群文件擴容到了10G,老師平時上傳考綱和教學資料時不用再在意文件的尺寸或者刪除以前的文件裡。
4.作業功能可以用於模擬隨堂考試,可以設置好時間讓同學們按時「交卷」。
5.在無法面對面教學的情況下,作業是最直觀「看得見」的來自學生的反饋,應當儘可能地在每個學生的作業中幫他找出問題並且詳細解答。
6.可以多給學生一些鼓勵,比如在作業評語裡加油打氣或者在老師助手中給積極聽講的孩子發小紅花。
總體而言,四位老師對於QQ作業功能等功能的看法較為一致,雖然普遍覺得在一些細微體驗上仍有改善的空間,但在操作簡單、功能使用這一點上取得了共識,都認為相比較於其他平臺QQ上手更容易。
「其實現在這些軟體的功能沒有太大差異,孩子和家長基本都會用QQ,就不用再額外花時間去學習如何操作」,深圳坪山區某學校的陳老師表示。面對教育工作者線上教學存在的種種困難,各大網際網路平臺應當將各類功能操作化繁為簡,進一步降低使用門檻,讓老師和學生更好地將時間精力聚焦在教學內容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