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沒有教養,吃一頓飯就知道了

2020-09-23 飛飛家庭育兒

前幾天有感觸,教育孩子不一定要抽出專門的時間,飯桌上也不僅是讓孩子吃飽喝足就夠了,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趁機培養孩子的教養與素質。

上周末,和親戚一起帶著2歲的寶寶去吃滿月酒。

坐在同一桌的也大多帶著孩子,開飯前大家有說有笑,但是當盤子端上來的那一刻,令人目瞪口呆的事情發生了。

一個帶孩子的媽媽還沒等盤子放穩,迅速端到自己面前,拿起筷子往孩子碗裡撥了一大半,其餘的家長也不甘示弱,甚至直接從服務員手裡接過盤子。

飯吃了還不到一半,已經有人將剩下的飯菜打包帶走了,我們只好帶著還沒吃飽的小朋友一起回家了。

現在的家長愛孩子,處處以孩子為優先原則。

吃飯時也一定將最好的放到孩子碗裡,孩子先吃,孩子吃不完剩下的大人再吃。

有的孩子在盤子裡翻來攪去,專挑自己愛吃的,家長不但不去指責反而寵溺一笑:「看這孩子吃飯多好。」卻不知長此以往下去,會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

一頓飯不過是一個人利益取向的縮影,而餐桌教養,則可以在無意識行為裡最大程度的表現你個人的整體風貌和氣質。

和大人一起就餐時,教會小朋友點菜

曾經有一次,朋友一家人出去吃飯,讓6歲的女兒珊珊點菜。珊珊第一次自己點菜,開心不已。

她認識的字不多,讓爸爸給她念菜單,一聽到自己喜歡吃的菜,忙不迭地用鉛筆在一旁做標記。很快,菜點好了,珊珊滿意地把菜單放下。

朋友假裝好奇地問她點了什麼菜,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雞翅、魚、蝦、土豆,還有芒果汁。

「都是你想吃的嗎?」珊珊高興地點點頭。

朋友又微笑著看她:「那你點了爸爸媽媽想吃的菜嗎?」珊珊沉默了一下說沒有。

朋友說,「如果媽媽只點自己想吃的,不點你喜歡的,你開心嗎?」珊珊搖搖頭。

朋友又說,你看,點的菜是大家一起吃的,有些東西,你喜歡吃,別人不一定喜歡,我們不能只顧自己喜歡呀,對吧?

珊珊思索片刻,重新拿起菜單,詢問爸爸媽媽的喜好之後,重新點了菜。

後來出去吃飯,讓珊珊點菜的時候,她都不會像第一次那樣,一股腦全點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是在點菜前都會先問爸爸媽媽想吃什麼。

每一個孩子,一生中至少都會有一次,眼裡只看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孩子能否從眼裡只有自己,到關注自己、也關注他人,父母的引導很關鍵。

帶孩子去吃飯,讓孩子在點菜的過程中,除了滿足自己的喜好,也培養為他人考慮的意識。

點菜時能照顧別人口味,這樣的孩子,其他事情上也不會一味地只顧自己。懂得為他人考慮的小孩,長大以後,也會是一個善良的人。

教會孩子禮貌待人

有一次和妻子在外面吃飯,旁邊座位坐了一對母子,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那天剛好是用餐高峰期,上菜很慢,小男孩似乎很餓,嘴裡一直嘟囔著「怎麼還不上菜啊」。

這位媽媽和小男孩說,要不你去問問我們的菜快好了沒。

小男孩聽了,坐在位置上,對著路過的服務員喊:我們的菜什麼時候好?

很快,服務員把菜端到桌上,小男孩抱怨了一句:你們怎麼那麼慢?

這期間,媽媽一直沒有說話,直到小男孩吃完飯,放下碗筷後,她便開始問:「以前媽媽教過你,有禮貌的孩子詢問別人時要說什麼呀?」

小男孩想了一下,說:要先稱呼別人,然後說「請問」。

「別人幫了我們,我們要說什麼?」

「說謝謝。」

這位媽媽又說,你剛才催菜的時候沒有說「請問」,也沒有稱呼,也沒有對上菜的服務員姐姐說「謝謝」,懂禮貌的孩子是不會這樣的,對嗎?

小男孩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母子兩人都吃完了,這位媽媽說餐巾紙用光了,讓小男孩自己要一包紙。男孩猶豫了一下,叫住邊上的服務員,說:姐姐,請問你們有餐巾紙嗎?我想要一包紙。拿到紙巾後,脆生生地說了一句謝謝。

這位媽媽用一頓飯的機會,讓孩子重新懂得了什麼是禮貌,如何做一個有禮貌的人。

叔本華說:社交的起因在於人們生活的單調和空虛。社交的需要驅使他們來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許多令人厭憎的品行又驅使他們分開。終於,他們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適當距離,那就是禮貌。

禮貌地對待他人,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個人基本素養的體現。禮貌是人與人交流最基本的態度,那些頤指氣使的無禮之人,終會遭受厭惡與排斥。

在用餐過程中的每一個細小動作,都反映了一個人的教養。好的餐桌禮儀會讓孩子從小就更討人喜歡,長大後進入社會也更受歡迎,而這些陪伴他們一生的好習慣會在他們踏入社會後給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相關焦點

  • 一個孩子是否有教養,吃頓飯就知道了,飯桌教育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關於教養陳道明說過這樣一句話。 他說,「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有的人沒有什麼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很有分寸。」 一頓飯的時間,足夠讓你了解一個人。飯桌上的有不少細節不是特別妥當,面試高管尤其介意那些用餐細節。尤其是全程沒有對服務的工作人員表達過一句謝意,最後失去了寶貴的職場機會。所以,我們要成一個有教養的人,應該從吃好每一頓飯開始。
  • 不把熊孩子培養成沒教養,一頓飯看出孩子的教養,餐桌上教育孩子
    而這些行為在餐桌上都能體現出這個孩子有沒有教養。為什麼說在餐桌能體現出一個孩子有沒有教養,這不只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餐桌文化特別濃鬱的國家,而在餐桌上更能體現出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站在椅子上手舞足蹈大喊著我要吃什麼,大有不給他就要撒潑打滾的架勢。並且將其中一盤他最喜歡的菜,端至身前,自己一個人享用。如果說這個孩子只是調皮搗蛋一些,外人還可以接受。可這已經不是調皮搗蛋了,這整個就是沒有修養與教養。從這個孩子身上就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是多麼的溺愛。我不知道同桌的那些朋友們有沒有吃飽,反正我是沒有吃幾口。而這個媽媽的行為是讓大家哭笑不得的。
  • 孩子有沒有教養,一頓飯就能夠看得出來,兒時打好基礎很重要
    人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時,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希望能給孩子的人生打好基礎,讓孩子變得很優秀。家庭教育很有必要,接受過家庭教育的孩子,會非常有教養,這一點不用家長說,通過孩子的一些舉動就可以體現出來,尤其是在吃飯的時候,孩子是否有教養,會被別人看得一清二楚。
  • 娃有沒有出息和教養,一頓飯見分曉,裡面的決定因素很多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一個孩子是否有出息和教養不是家長說的,而是日常表現出來的,別人會通過這些表現直接可以看出這個孩子的教養。等姑姑和男友一到,菜被巴拉的七零八落的。琳琳還是在吃,當吃到胡椒粉的時候,還不停對著滿桌子菜打噴嚏。姑姑當時臉就變了,但還是壓了壓火,對琳琳爸說:「哥,你看看這孩子,不管管吶?」琳琳爸卻不以為然的說:「哈哈哈,小孩子嘛,隨她吧。」
  • 孩子有無教養,吃一頓飯便知!七個餐桌禮儀,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而是由部門經理和公司的老闆帶著幾個人去吃了一頓飯。最後公司給他的答案是,雖然能力十分厲害,但是在餐桌上他沒有教養,沒有辦法錄用。因此,經常發生一些大人不願意和一些帶孩子的人一桌就餐。因此,餐桌禮儀的作用可見一斑。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說想要看看一個人有沒有教養,一起吃頓飯就知道了。
  • 李玫瑾坦言: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一頓飯就能看出來,家長別大意
    李玫瑾教授的話反映了大部分中國家庭教育孩子的現狀存在一個問題,在發現孩子有一些小錯誤的時候沒有 及時的進行糾正、引導,逐漸導致孩子養成許多壞毛病, 長大後父母后悔莫及,可是已經遲了。她曾在一次講座中,特意提到過孩子的餐桌禮儀,並表示: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吃頓飯知道,家長別大意周末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婚宴,來的客人很多,開飯的時候,大夥也顧不上認不認識,湊在一塊坐。席間,有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特別不消停。
  • 孩子長大以後有沒有出息吃一頓飯就能看出來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條件越來越好,尤其是現在基本上一個家庭一個孩子,很多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那是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嘴裡怕話了,對孩子是非常的嬌慣,以至於很多孩子養成了很多壞習慣,那麼孩子長大後到底有沒有出息,其實從一段飯裡就能看出來。
  • 給孩子一個有教養的餐桌,孩子還你一個有成就的將來
    一頓飯的時間,足夠讓你了解一個人。 周六和朋友吃飯,有對夫婦帶了個9歲的小男孩,席間孩子一直沒消停,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扒著自己喜歡的菜吃,最後碗裡放了一堆菜沒吃完。 孩子媽媽像沒事人一樣,只顧著跟周圍的人聊天,仿佛沒有看到好幾個客人被孩子濺了一身的湯汁。 雖然孩子很優秀,可從那以後,我給這對母子打上了沒教養的標籤。
  • 看你的孩子,覺得你很沒有教養
    他一哭,父母便抱他站在桌子上,他拿著叉子,在大蛋糕上面,吃起蛋糕來,臉上帶著滿足的笑臉。我是震驚的,第一次看到一位家長允許自己的小孩在外人面前這麼沒禮貌。明明是很可愛的小孩,怎麼這下子我卻覺得不可愛起來了,甚至有點覺得氣憤。小孩子哭鬧很正常,但不正常的卻是父母並沒有任何的阻止和勸阻。
  •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將來的生活!
    一頓飯的時間,足夠讓你了解一個人。周五和朋友吃飯,有對夫婦帶了個9歲的小男孩,席間孩子一直沒消停,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扒著自己喜歡的菜吃,最後碗裡放了一堆菜沒吃完。孩子媽媽像沒事人一樣,只顧著跟周圍的人聊天,仿佛沒有看到好幾個客人被孩子濺了一身的湯汁。雖然孩子很優秀,可從那以後,我給這對母子打上了沒教養的標籤。
  • 百年樹人|飯桌上的教養,影響孩子將來的生活!
    父母的教育,決定孩子的教養周六和朋友吃飯,其中有對夫婦帶了個9歲的小男孩。席間小孩子一直沒消停,沒吃幾口就到處亂跑,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扒著自己喜歡的菜吃,最後自己碗裡放了一堆菜沒吃完。可孩子媽媽像沒事人一樣,只顧著跟周圍的人聊天,仿佛沒有看到好幾個客人被孩子濺了一身的湯汁。
  •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將來的生活
    周六和朋友吃飯,有對夫婦帶了個9歲的小男孩,席間孩子一直沒消停,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扒著自己喜歡的菜吃,最後碗裡放了一堆菜沒吃完。孩子媽媽像沒事人一樣,只顧著跟周圍的人聊天,仿佛沒有看到好幾個客人被孩子濺了一身的湯汁。雖然孩子很優秀,可從那以後,我給這對母子打上了沒教養的標籤。
  • 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
    吃到一半,服務員端上了一盤大閘蟹,一桌人你推我讓,最後讓一個老者先動筷子。這時候,同桌的一個11歲左右的的小男孩也踮起腳躍躍欲試。沒等他起身,老爺爺已經夾走了一隻大閘蟹,其他人也陸續動筷。小男孩一時氣急,將筷子摔到桌上,大吼:「為什麼不讓我先吃?」一桌人面面相覷,尷尬至極。
  • 童憶園-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將來的生活
    一頓飯的時間,足夠讓你了解一個人。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01父母的教育,決定孩子的教養周六和朋友吃飯,其中有對夫婦帶了個9歲的小男孩。席間小孩子一直沒消停,沒吃幾口就到處亂跑,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扒著自己喜歡的菜吃,最後自己碗裡放了一堆菜沒吃完。
  • 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 | 家長必讀
    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過:「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工夫,就可以知道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二、知乎上有一個話題:你是因為什麼事跟對象分手的?高贊回答裡有這樣一條:因為一頓飯。小男孩見此,停下吃飯,湊到太爺爺面前,很貼心地一勺勺餵太爺爺吃飯。一老一少,配合默契,雖然太爺爺吃得慢,但小男孩非常有耐心,互動畫面非常有愛。
  • 《我的真朋友》:合不合適,吃一頓飯就知道了。
    而在最新的一集中,程真真邀請井然吃飯,是在程真真經常來的一家街邊小吃店,她很熱情招呼他,自己也非常開心地吃起來,卻發現井然沒動筷。也許看出井然對這些食物不感興趣,於是解釋說自己就是普通家庭長大的孩子,這些食物就是自己經常吃的。
  • 明星家那些餐桌規矩:孩子禮儀教養培養的好壞,一頓飯就能看出來
    有一次和一個朋友吃飯,他家孩子剛坐下就立馬把自己喜歡吃的菜放到自己的面前,一整個盤子都歸了他,媽媽卻不以為然。很多時候我們都很關注孩子平時的營養,反而忽略了孩子在飯桌上的教養。前段時間看了一檔綜藝節目《童言有計》,節目中應採兒和她兒子Jasper也有參加。
  • 孩子有沒有自私傾向,吃頓飯就知道了?你的孩子有沒有中招?
    從小就被父母驕縱長大,特別自私的孩子有多可怕?前段時間,鄰居家的小朋友因為奶奶外出回來沒有給他買冰淇淋,竟然哭鬧著將奶奶推出門外,不讓她進屋。而奶奶一邊道歉,一邊往樓下走,說是現在就去超市給大孫子買一根冰激凌回來。
  • 【師說言論】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
    吃飯時,他家小孩直接把一道紅燒雞翅端到自己面前,全程盯著那一盤菜猛吃。我很客氣地提醒:「要不要吃點其他菜,小朋友可不要挑食哦。」他置若罔聞,依舊埋頭吃。雞翅吃完,他把碗往前一推,跳下椅子:「不吃了。」奶奶這時卻在一旁責備起媽媽:「讓你多買點給孩子吃,你不聽。」
  • 一個已婚女人告訴我:想知道男人中不中意你,吃頓飯就知道了
    一個已婚女人告訴我:想知道男人中不中意你,吃頓飯就知道了。一、以小見大,吃飯見愛情,在約吃飯的那一刻就可見端倪為什麼很多人相親都是通過吃飯開始的?面對男人的邀約,女人如果對這個男人沒有心思,會直接拒絕,或者推脫有事無法按時赴約。但是如果兩人都很重視這次吃飯,當收到對方的邀請之後,內心便開始一陣狂喜,即使不好意思,但心裡還是非常激動。從答應的那一刻開始,就會全力以赴地為這次吃飯做準備。吃飯的時候,一個人在愛情面前的忸怩、緊張、幸福種種神態顯露無疑。因為有多喜歡就會有多緊張,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