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孕婦過三伏,腹中揣火爐」。本就怕熱的孕媽媽可能都不太喜歡過夏天,況且事事還要留心肚子裡的小寶貝,不能像普通人那樣「任性」。那麼,炎熱「三伏天」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為啥孕媽媽普遍更怕熱?
懷孕之後的準媽媽比常人更怕熱。這是因為懷孕之後,生理上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從懷孕6周開始,血容量和心臟排血量都會增加,所以妊娠期的新陳代謝加快,產熱多,能量釋放多,因此產生怕熱的感覺。
孕婦的基礎代謝率比一般人要高出20%—30%,因此體溫也會比一般女性高出0.2℃-0.5℃。而另一方面,孕婦的耐高溫能力又比常人更差,所以孕婦會覺得熱得難受。
孕媽媽在「三伏天」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溫水洗澡更健康
7、8月的天氣,動不動就汗流浹背,準媽媽皮膚的汗腺分泌增多,出汗較多,因此應該每天洗溫水澡、換內衣褲,以保持皮膚清潔,預防痱子等皮膚問題。且沐浴時間不要過長,以10—20分鐘為宜。不要貪涼將洗澡水溫調的過低,太涼的水刺激皮膚,瞬間有涼爽的感覺,但令毛孔收縮擴張厲害,體內熱量無法散發出來,還會引起異常胎動,刺激子宮血液循環。
別貪涼,空調、冷飲要適度
熱的要命時,躲進空調房,再來一杯冰鎮飲料真是爽到爆,可是孕媽媽千萬別貪涼。孕婦由於脾胃功能較弱,抗病能力下降,吃過多冷凍食品會起消化道功能減退,甚至導致宮縮。
空調房間裡待久了,可是會得「空調病」,比如感冒、咳嗽、關節酸痛、頭暈。
孕媽媽注意不要直接對著冷風吹,別太高估自己的體質,很容易著涼。即使空調常開,每天也要保持一定時間的開窗換氣,以確保室內外空氣的對流交換。此外,空調房內較為乾燥,孕媽媽要適量飲水,補充水分。空調溫度切記不宜過低,26度左右即可,溫差過大,毛孔瞬時受熱或瞬時預冷,易引發身體不適。
穿寬鬆、棉質衣物比較適合
天氣炎熱也容易引發一些皮膚問題,孕媽媽要選擇寬鬆吸汗材質的,衣著寬鬆一方面是相對涼快,而且出汗後不會粘在身上,緊身的衣服會導致排不暢,容易引起皮疹、皮膚過敏等。
睡個午覺更精神
夏天準媽媽的體力消耗較大,很容易感到疲勞,建議孕媽媽睡個午覺,1個小時左右就足夠了。不要貪睡,午睡時間過長,反而會使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後周身不舒服而更加睏倦。
儘量不用驅蚊液
進入三伏天,蚊蟲越來越多,很多人喜歡在身上噴驅蚊液。但是有研究發現,驅蚊液大多含有一種叫做避蚊胺的化學成分,有微毒,孕婦、嬰幼兒最好不用。選購驅蚊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成分,留意是否孕婦可用。可以穿薄的淺色長褲長袖來避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