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與朱元璋都是農耕出身,大字不識一籮筐,然而他們開創的江山社稷卻是書香最貴!有道是:漢朝明朝書香貴,開國皇帝農耕類。莫笑北大當年事,南園玫瑰潤之味。
生於農家的劉邦從管理十裡地的亭長起家推翻了秦朝、贏了楚漢之爭、建立漢朝……這個婦孺皆知。漢朝和約略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華夏族自漢朝以後逐漸被稱為漢族,漢朝在科技領域也頗有成就,如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成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張衡發明了地動儀、渾天儀等。漢朝的書香特濃鬱!不僅僅是搶救完善了儒家文化,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之跨越朝代管控中華兩千多年。「儒學獨尊之原因,在客觀條件上是由於漢至武帝,六十餘年間,社會經濟已呈繁榮;帝王集權亦經樹立;學術思想自然趨於統一。蓋諸家學說皆與帝王集權衝突,如墨家主平等,道家主放任,等等,皆不利於帝王集權。儒家與民言服從,與君言仁政,正合帝王專制之治。加之,儒家學說範圍極廣,言訓詁註疏校勘典章制,甚至陰陽五行等,皆可附從,故得信仰者眾。根植於儒學思想園地的漢室書香高貴到何等程度不可言表啊!
較比劉邦出身更可憐的朱元璋窮到出家當了和尚,當和尚是無奈之舉、是為口腹計、並非是真心皈依佛門,得著機會就參加了紅巾軍。經過十幾年的廝殺,最後與陳友諒決戰鄱陽湖建立大明江山。朱元璋即位後,採取輕徭薄賦的政策,恢復社會生產。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減免稅負,嚴懲貪官……開創洪武之治!明朝時期,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出現平民化與世俗化趨勢,文學藝術空前繁榮。宋明理學也在明朝達到完善。 文學方面,比較有特色的,表現在詩文、小說、戲曲三方面。其中我們今天稱道的中國文學四大名著出於明朝的就有三部,《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都是明朝書香的傑作。為《紅樓夢》做了鋪陳的《金瓶梅》同樣是明朝書香的作品。有誰能說明朝書香不高貴?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聽歌聲就知道一代偉人備受人民愛戴!偉人功業之巨非我輩能用文字表述,他所開創的基業依然蒸蒸日上,他的英明必百世流芳。本文單表偉人毛澤東晚年實施的一項戰略國策,所產生的書香之高雅五十年後釋放出「南園玫瑰潤之味」。 毛澤東要求全國各行各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與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學三千兩百名教師員工來到北大南園(江西南昌鯉魚洲)開辦江西分校,親歷北大南園生活的專家、教授、學者很多人因此閱歷受益衝向了人生事業的顛峰,其中也有許多陳芝麻爛穀子在此不再重複(感興趣可關注「北大南園書香屋」翻找相關文章)。
湯一介先生是北大南園的親歷者之一,他在晚年成功主持編撰了鴻篇巨著《儒藏》,直接點燃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新一波國學熱潮,受到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高度重視。湯一介先生的人生成就從北大南園生活中究竟吸收了多少營養,我們無從考究,但是可以藉著他的言傳身教開的花、結的果品味一二。湯一介先生的著名弟子雷原教授在「湯用彤國學」中說:勞動可以使人向善……我們據此書香味道溯源,不難發現北大南園之書香真味:勞動人民創造了歷史,勞動最光榮!劉邦、朱元璋、毛澤東……無一例外,他們都是來自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北大南園的誕生是毛澤東思想的戰略傑作之一,莫笑北大往年事,南園玫瑰潤之味。詮釋北大南園書香潤之味的「北大南園玫瑰頌」副歌反覆吟唱:願世人都勤奮成就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