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全國各地的幼兒園陸續就要開學了,對於3歲+的小朋友們馬上就要離開爸爸媽媽的陪護,獨立去面對新的環境認識不同的人,肯定會不適應的。
他們會表現出拒絕上幼兒園、哭鬧、拒絕和爸爸媽媽分開、入睡困難、吃手指、戀物等,這些都是入園焦慮的表現。
想必媽媽們比寶寶心裡還擔心呢,家長要相信孩子的適應性。那麼家長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要提前給孩子做心理暗示,提早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溝通,描述幼兒園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東西,讓孩子對幼兒園有個初步的認知。
其次,熟悉環境,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可以提前帶孩子去幼兒園參觀體驗,讓孩子感知幼兒園的環境和氛圍,緩解焦慮。
再次,親子共讀幼兒園主題繪本,提高嚮往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些幼兒園相關的繪本。比如《我愛幼兒園》等
最後,了解幼兒園的作息,提前調整。一般幼兒園早上8點前到園,中午11點多開始吃午飯,12點多開始午睡。如果家裡的作息不一致,就要提前調整好,否則孩子會不適應。
入園時分類焦慮不可怕,家長可以用以下這幾招應對
下面安麻就模擬你帶寶寶去幼兒園一天的四個場景,來幫助小朋友度過這個特殊時期:
1、第一個場景:去幼兒園的路上
家長帶孩子去幼兒園的路上,好好跟孩子聊聊Ta即將面對的場景,告訴Ta為什麼不能陪Ta。
「幼兒園是小朋友玩耍的地方,有很多玩具可以玩,還有很多喜歡你的老師帶你玩遊戲。
幼兒園是小朋友在一起的地方,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媽媽不可以進去玩。不過,媽媽下午就會接你回家。」
家長要強調在什麼時間一定會接孩子,即約定好時間,給孩子穩定的預期。
如果有其他小朋友在哭,你可以和他說,不要害怕,他們可能是想媽媽了,你可以安慰安慰他們啊,讓孩子對混亂的局面有心理準備,給孩子更多的能力感!
2、第二個場景:離別的時刻
這個時候,大多數孩子都會哭,拉著媽媽不讓走。這時候,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當孩子面流眼淚!情緒是可以傳遞的喲,如果你表現出離別的不舍,寶寶的情緒比你還會強烈呢。
家長可以蹲下來抱抱親親Ta,表示理解和共情,但分離的時候一定要堅定而果斷,不要流露出擔心。否則會給孩子傳遞一種不安全的感覺。你微笑的抱抱他,告訴他媽媽下午就會來接你。並且和寶寶互相說「再見」。這樣一個小小的告別儀式,也會讓寶寶感受到愛意,為分離做好積極的心理準備。
如果這個時候你的孩子哭的特別激烈,可以嘗試和孩子說:「你希望媽媽下午帶什麼禮物來接你呢,是小汽車還是小餅乾?」 用這種方式,提高孩子的期待,轉移注意力,然後當著孩子的面果斷的離開,不要偷偷走。
3、第三個場景:離開之後
這個時候,你一定特別不放心,想看看孩子的情況。那怎麼辦呢?
離開後不放心可以去看監控,不要躲在角落偷看,以免孩子發現。
如果孩子知道你在身邊,會期待看到你身影,會一整天都心神不寧,更不容易投入幼兒園的玩耍和生活。
4、第四個場景:接到孩子以後
看到孩子後,不要問太多包含負面信息的問題,儘量引導孩子關注和回憶開心的時刻。
可以問問他一天做了哪些開心的事,吃的什麼啊?可以和媽媽分享一下。
TIPs:入園哭鬧怎麼辦?
首先,可以家長送孩子到幼兒園後要選擇時機離開,但是一定不要偷偷走,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安慰好孩子後告別。
其次,可以讓孩子把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戀物帶著作為陪伴,緩解焦慮提升安全感。
最後,如果孩子哭鬧,家長一定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表達,理解並有同理心,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緩解情緒。
=^-^=希望這些能夠幫助家長和小朋友們,度過這段最難的時期。祝願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快樂成長,愛上幼兒園!
@安麻育兒專注高價值的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