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社會需要自由主義

2021-02-19 量子管理模式

 

人類社會是由人組成的,大部分人需要什麼,人類社會就需要什麼,事實不是以某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未來的社會需要自由主義,這是社會文明發展到某種程度的標誌。

每次談到企業管理的時候,我都會問臺下的學生:你喜歡被別人管嗎?

絕大部分學生都回答:不喜歡!

你喜歡被考核嗎?

學生習慣左右看一看現場的領導們,羞澀地回答:喜歡。

然後我再追問:真的喜歡被領導考核嗎?

最後的答案出奇的一致:說心裡話,真的不喜歡被考核!

為什麼呢?自由!人類崇尚自由!

人類天性就是喜歡自由自在,沒有人喜歡:被束縛、被禁錮、被控制、被懷疑……

有什麼比獲得真正的自由更加幸福呢?身心自由,身心幸福。

自由不是用專制換來的,自己的自由並不是扼殺別人的自由換來的。

如果整個地球是一個完整的國家,我們的行動就會獲得高度的自由。

如果整個國家是一個文明的社會,我們的言論就會擁有平等的自由。

如果整個社會是一個獨立的個人,我們的思想就會回歸本來的自由。

要獨立,才有自由;要自由,才有獨立。

獨立的國家才有獨立的主權;獨立的個人才有獨立的人格。

二十一世紀,社會高度發展,個人高度獨立,思想高度自由,他們才是真正的人類。

需要管理才去工作的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真正意義上的人是不需要被人管理的。

每個人都有工作的需要,每個人都有被需要的需要,每個人都有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

自由主義是一種哲學思想,也是未來社會的需要,因為真正的人類都需要自由。

很多企業在做經營戰略的時候,不是做大做強,就是做強做大,很少企業會做超越自己的價值主張戰略。企業的價值是什麼?是創造,創造人類沒有的事物,那就需要自由。

企業需要自由思想,企業需要自由行動,企業需要自由主義。企業真的做得越大越好嗎?不見得。北大方正和海航的自我毀滅,可能都是一種獨裁專制的管理結果。

人與人之間,都是因為被需要才有價值。越是被需要,就越是有價值。

過去的企業,不管是哪種類型的企業,都是因為企業主對員工剩餘價值的剝削,才會有不斷的擴大再生產,才會有強大的企業規模,這樣的企業我們希望它繼續存在嗎?

如果不是為了生存,如果不是因為手上沒有掌握生產資料,誰願意打工?誰願意被剝削?誰願意被管理?誰願意被羞辱?誰願意一輩子不出頭?誰都想自由,誰都想生命自由,誰都想財務自由,誰都想平等自由,誰都想言論自由,誰都想靈魂自由,這是人類的本性。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人們越來越聰明了,活得越來越明白了,越來越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東西了。所以,未來的社會一定會越來越多自由職業者,越來越多以工作室出現的小微企業。他們崇尚自由,他們追求自由,他們享受自由;他們追求生命的價值,他們追求靈魂的價值,他們追求共生的價值。社會不一樣,價值觀不一樣,人類進化自然也不一樣。

人類活著需要物質的支撐,人類不是為了物質而活著,人類一定為了幸福而活著。

企業不一定要很大、很強、很久,卻一定要幸福。規模小一點沒有關係,人數少一點也沒有關係。只要是志同道合的夥伴,只要是一起追求夢想的夥伴,只要是擁有自由的團隊。再怎麼樣,也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企業,小微企業又何妨?這是最幸福的團隊。

時間如果能推進到二十二世紀,大企業的數量一定會越來越少,甚至只剩下國家構建的各種各樣的平臺。小微企業一定會成為社會發展的主體,自由的空氣一定會更新鮮。

因為,未來的社會需要自由主義,未來的人類喜歡自由主義,合作一定大於控制。

獨立自主

和平共處

自由平等

光明正大

相關焦點

  • 新自由主義的衰落與社會主義的未來
    新自由主義的衰落與社會主義的未來 ——大衛·科茨訪談 2016年10月21日 09:54 來源:《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作者:大衛·科茨 黃斐 字號 內容摘要
  • 社會自由主義思想基本觀點及其與古典自由主義思想的聯繫區別
    、即私有化以及充分發揮市場的自由競爭力量的基本原則方面,古典與社會自由主義思想是一致的。社會自由主義思想也倡導個人主義,認為每個人在經濟活動中首先是利己的,其次才是以利己為前提的利他的動機和行為。集體的利益是個人利益的總和,任何集體的利益的實現不應該以壓制合理的個人利益為代價。社會目標不能抑制個人目標。在國際政策上,社會自由主義思想也強調開放國際市場,支持全球性的自由貿易和國際分工。
  • 法治是自由主義社會的專利?中國就不配有?
    通過對歷史、理論和實踐的進一步探究,我們發現法治並不是自由主義社會的專利。事實上,在西方國家,概念上的誤導與操作中的變形正在將法治推向危險的境地。而在中國這樣的所謂「非自由主義」社會,法治反倒有潛力發揮出更多的優勢。自由女神像 資料圖一、法治是自由主義社會的專利嗎?
  • 作為古典自由主義思想發展完善的社會自由主義思想(四):這才是對路的方向!
    ;就能清楚地看到,當前的社會自由主義思想除了讓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有了理論依據可介入社會經濟領域外,並沒有有效修正古典自由主義思想的那些致命缺陷,甚至根本就沒有觸及到,具體體現在: 1,這些社會自由主義思想支持政府以追求「共同之善、平等、公平、民主」為目標有限度地介入社會經濟領域,卻對政府與市場的邊界缺乏精準量化的切分及科學有效的方式手段控制
  • 新自由主義之後還是新自由主義?
    從外部原因來看,新自由主義之後缺乏有力的替代方案。導致凱恩斯國家幹預主義產生的經濟政治條件目前沒有出現,而作為根本替代道路的21世紀社會主義還處於緩慢的探索過程中。以上這些因素,使得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們有可能繼續面臨新自由主義統治的現實。
  • 每日學術論文|​社會責任論提出的背景及與自由主義理論的區別
    弗洛依德認為,人類行為主要受潛意識的支配,生活的目的不是尋找真理,而是滿足當前的迫切需要及願望。所以,必須先有良好的教育和健全的社會制度,鼓勵並引導人類向善,社會才能協調發展。如果人類不經過教育,很難有正確的判斷。完全放任自由,人類必然會變得自私、短視,不為未來及後代子孫著想。
  • 新自由主義的興衰——大衛·科茲對新自由主義的批判
    新自由主義在全球蔓延導致的後果在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中暴露無遺。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重要流派的積累的社會結構學派(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簡稱SSA),對新自由主義理論及其指導下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了深刻反思。
  • 川普的崛起意味著自由主義的終結?
    失業工人對他們的未來感到擔心沒有錯。「自由主義的故事」和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邏輯鼓勵人們對未來抱有宏大的期望。在20世紀後期,無論是在休斯頓、上海、伊斯坦堡,還是在聖保羅,每一代人都獲得了更好的教育、更優越的醫療服務,得到了比自己父母更多的實際收入。然而,在未來幾十年裡,由於生態災難的影響再加上技術發展帶來的顛覆性作用,年輕一代人能夠保持之前的生活水平就已經很幸運了。
  • 李筠|自由主義的情與理
    由此,我們可以體會作者的宏偉抱負和良苦用心:自由主義(在中國)不該走向自剪羽翼的政治自由主義,儘管它是自由主義的精髓和要義,但自由主義的中國化以及中國的自由主義化,必須灌注淳厚而堅韌的價值意識,在道德層面形成對個人的感召,在社會層面形成共同的社會想像。
  • 自由主義如何看到了「底層」?
    在哈耶克(以及其師米塞斯)的影響之下,中文學者普遍忽視密爾之後的英國自由主義思想史,認為古典自由主義才是「純正」的自由主義,至於密爾以後的各種社會自由主義,包括英國的新自由主義、美國的杜威以及新政式的自由主義,都背離了古典自由主義的正道。羅爾斯、德沃金等二十世紀下半葉的自由主義,以社會正義為核心價值,更淪為一種哲學上的社會民主主義。
  • 王今朝:美國要退回到舊自由主義,中國要根除自由主義
    福山一方面說「如今我們看到了這種新自由主義的彗星尾巴,它已經死了」,另一方面說「我們將回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自由主義,即市場經濟、對私有財產的尊重、以及通過幹預手段減少社會及經濟不平等的高效的國家三者並存」。首先,只要福山還在,只要比福山還右的人還在,只有比福山左不了多少的人還在,新自由主義就沒有在理論上死透。其次,只要資本主義還在,還沒有被社會主義替代,新自由主義就沒有在實踐上死透。
  • 人的行動學與自由主義
    上一講我們進入了整本書的第二篇,「社會架構中的行動」。重點就是認識到,社會不是一個行動的實體,社會的存在永遠是基於個體的行動之上的,我們要時刻對社會、集體、國家這樣的大詞保持警惕。 接著上一講,我們繼續在第八章中探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人的行動學與自由主義。 人的行動學與自由主義 首先我們要解決一個概念問題,重新認識一下自由主義這個詞。
  • 論經濟自由主義的意義與局限
    ①洪堡則主張個人的充分發展不僅需要自由,也需要多樣化的環境。經濟自由主義的共同特點在於:第一,信奉自由市場機制的優越性。經濟自由主義者無一例外地相信自由市場經濟機制的優越性,認為它是自發形成的、最自然、最合理、最和諧的經濟秩序。他們認為,自由市場秩序是一種在完全尊重個人利益和自由基礎上自發形成的自然而和諧的社會秩序與協調機制;自由市場制度是優於其他經濟制度的、最有效率的經濟制度。
  • 美國自由主義,無濟於事? 田力
    Kahn)在《擺正自由主義的位置》(Putting Liberalism in Its Place)一書即著力回答這些問題。雖然作者一再強調自己無比珍視自由主義的價值,但這部作品並不是在提供另一種自由主義的政治理論。卡恩試圖從文化的視角出發對美國自由主義作出批判性的審視。在流行的觀念中,文化多元主義往往被視為自由主義的題中之義:維持社會群體的多元性就是自由主義的切實體現。
  • 國外左翼學者對新自由主義的批判
    哈耶克和弗裡德曼在整合既有自由主義理念基礎上,擎起了新自由主義旗幟。美國學者瓊斯在研究哈耶克、弗裡德曼與新自由主義誕生之間關係時,明確提出:「新自由主義政治是跨越大西洋的,但是其核心卻只是一個經濟主張,即對新凱恩斯主義的貨幣主義的批判和對自由市場的推崇。與這個經濟主張聯繫在一起的,並且對新自由主義的政治成功是有極其重要意義的,是對所謂的『縱容的社會』的拒斥。」
  • 「恐怖主義」的源頭不止極端伊斯蘭,還有自由主義
    但是多極世界中面臨一個不同的問題:我們需要尊重每一個獨立的文明並且在他們各自歷史、傳統和身份認同的基礎上確立他們的原創準則。 這些準則無需繼承甚至考慮西方的標準——意識形態、文化、道德、政治、經濟……換句話說,多極主義可以允許在西方標準的一旁,存在大量的非西方思想、社會體系和政治體系。
  • 重商主義、自由主義、凱恩斯主義、新自由主義
    二、自由主義盛行於18、19世紀,自由資本主義發展階段。自由主義反對國家幹預經濟生活、主張市場調節,實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該經濟政策主張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由貿易。自由主義的推行促進了工業革命的發展,而工業革命進一步推動了自由主義的發展。自由主義在教材必修二第7課工業革命(P31最後一段)有出現,在第六單元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中也多次出現。
  • 作為意識形態的新自由主義:起源、實質與影響
    因此,在新自由主義條件下,國家被嵌入到資本主義市場體系之中,國家失去了傳統的監管職能,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資產階級的意願,從而使資本主義成為絕對的資本主義,也加速世界走向毀滅。未來人類社會的唯一出路,就是開始一場旨在保護地球的長期生態革命,以創造一個實質平等、生態可持續、滿足公共需求的世界。這就是21世紀的生態社會主義。
  • 史蒂芬·鮑爾 埃米利亞諾·格裡馬爾迪 | 新自由主義教育與新自由主義課堂
    ,主要從事教育政策社會學,教育治理與治理性,以及評估、融合教育與社會正義研究。同時,學習也被關於未來的「焦慮、害怕,甚至恐懼」所推動。因此,它「可能產生絕望,也可能產生堅毅,它常常誕生『希望倫理經濟學』,在這種經濟學中,關於未來的無知、屈從和絕望是不被鼓勵的」。[13]課堂和學校也被視為可優化的對象,被置於擇校選擇和全國測評的競爭環境中。新知識、新技術和新專家被引進,來管理這種優化,它們成為課堂的組成部分。這些諸如學習軟體的技術,以一定價格改變了提高學生成績的過程。
  • 高和榮:如何看待西方新自由主義
    每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都需要以某種理論作為指導,理論體現著這個國家特定的價值觀念。堅守這些秉性的自由主義就成了資本主義社會得以運行和發展的理論基礎。 可以說,資本是資本主義的靈魂,資本尤其是金融資本主導著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建設。表面上看,資本主義的發展似乎與新自由主義沒有關係。其實,要想把資本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普照光」就必須尋求與這種精神相一致的政治經濟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