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抑鬱症以後,是出去找工作有利於康復,還是在家休養比較好,這個問題使很多有抑鬱症狀的患者感到糾結。想出去工作,又怕力不從心。呆在家裡,又覺得空虛無聊,焦慮不安,真是左右為難。
如果僅僅是抑鬱性人格引起的輕度抑鬱,我的建議是出去工作,而不是呆在家裡。如果是中重度抑鬱症,患者的思維活動、情感反應、行為活動往往都受到了很大影響,患病期間不適合出去工作。我是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輕度抑鬱的工作問題
無法接納自己,對環境不滿意等認知偏差,是抑鬱患者的共同特點,輕度抑鬱症患者,出去工作,既可以擴大視野,增加對現實環境的體驗,同時也能鍛鍊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特別是與患者專業對口、興趣匹配、心理環境友愛溫暖的工作,可以改善情緒狀態、提升自信心,獲得存在感,對抑鬱本身也會起到很好的療愈作用。
患者在工作過程中,也需要去反思自己個性上的不足,去做一些合理的修正和完善,修正自我認知上的偏激成分,這樣可以進一步促進抑鬱症狀的改善。
中重度抑鬱的工作問題
如果患者抑鬱程度比較重,是不適合出去的。中重度抑鬱患者的心理能量水平本來就已受到嚴重損害,弱到不能再弱了,出去工作既要扛著病情,還要應對人際關係和工作壓力,這是患者難以承受的。可以先進行抗抑鬱治療,在做好風險防控的情況下,無明顯消極意念和消極行為的患者,可以在門診服藥治療,對於已發生過危險行為的患者,特別是家裡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建議住院治療為好。
中重度抑鬱通過規範治療後,抑鬱症狀得到顯著改善後,患者可以先恢復一些簡單工作,從家務活動、健身運動、外出購物等輕壓力活動開始,逐步增加工作強度和複雜性,直到抑鬱完全康復,再恢復生病以前的工作。我的建議是,即使完全康復了,也應該比病前的工作壓力要少一些為好。
作者寄語:
對於抑鬱患者是否適合出去工作,適合做什麼樣的工作這個問題,要從病情的嚴重程度、病情的康復階段、心理壓力的承受能力等多種因素來綜合考慮,長期的輕度抑鬱,可以考慮出去工作,接觸社會,在社會環境中實現自我療愈,而中重度抑鬱,則建議先積極治療抑鬱,康復以後,再選擇或安排壓力適度、與能力匹配的工作為佳,並監測病情變化,發現苗頭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