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抑鬱症以後,出去找工作比較好,還是在家休養更有利康復

2020-12-24 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

得了抑鬱症以後,是出去找工作有利於康復,還是在家休養比較好,這個問題使很多有抑鬱症狀的患者感到糾結。想出去工作,又怕力不從心。呆在家裡,又覺得空虛無聊,焦慮不安,真是左右為難。

如果僅僅是抑鬱性人格引起的輕度抑鬱,我的建議是出去工作,而不是呆在家裡。如果是中重度抑鬱症,患者的思維活動、情感反應、行為活動往往都受到了很大影響,患病期間不適合出去工作。我是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輕度抑鬱的工作問題

無法接納自己,對環境不滿意等認知偏差,是抑鬱患者的共同特點,輕度抑鬱症患者,出去工作,既可以擴大視野,增加對現實環境的體驗,同時也能鍛鍊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特別是與患者專業對口、興趣匹配、心理環境友愛溫暖的工作,可以改善情緒狀態、提升自信心,獲得存在感,對抑鬱本身也會起到很好的療愈作用。

患者在工作過程中,也需要去反思自己個性上的不足,去做一些合理的修正和完善,修正自我認知上的偏激成分,這樣可以進一步促進抑鬱症狀的改善。

中重度抑鬱的工作問題

如果患者抑鬱程度比較重,是不適合出去的。中重度抑鬱患者的心理能量水平本來就已受到嚴重損害,弱到不能再弱了,出去工作既要扛著病情,還要應對人際關係和工作壓力,這是患者難以承受的。可以先進行抗抑鬱治療,在做好風險防控的情況下,無明顯消極意念和消極行為的患者,可以在門診服藥治療,對於已發生過危險行為的患者,特別是家裡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建議住院治療為好。

中重度抑鬱通過規範治療後,抑鬱症狀得到顯著改善後,患者可以先恢復一些簡單工作,從家務活動、健身運動、外出購物等輕壓力活動開始,逐步增加工作強度和複雜性,直到抑鬱完全康復,再恢復生病以前的工作。我的建議是,即使完全康復了,也應該比病前的工作壓力要少一些為好。

作者寄語:

對於抑鬱患者是否適合出去工作,適合做什麼樣的工作這個問題,要從病情的嚴重程度、病情的康復階段、心理壓力的承受能力等多種因素來綜合考慮,長期的輕度抑鬱,可以考慮出去工作,接觸社會,在社會環境中實現自我療愈,而中重度抑鬱,則建議先積極治療抑鬱,康復以後,再選擇或安排壓力適度、與能力匹配的工作為佳,並監測病情變化,發現苗頭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丈夫工作壓力太大得了抑鬱症,妻子說,「如果痛苦,就別努力了」
    高崎在一家軟體公司做售後客服,是個勤奮顧家的好丈夫,還是個有點強迫症的人。責任感、要努力的心還是推著他到了公司,他對領導說自己得了抑鬱症,領導回說,別發牢騷了,你要更努力,把裁員員工的那份也補上。妻子的漫畫賣不出去,他也覺得是因為自己,覺得對不起。
  • 抑鬱症不吃藥會好嗎?抑鬱症會遺傳嗎?治療好以後會復發嗎?
    提到抑鬱症,相信對大部分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我們經常能了解到關於抑鬱症:我們能從新聞中聽到,會從電影電視劇中看到,甚至還會從身邊的人口中聽到。但是大部分人,仍然對抑鬱症知之甚少。最近患者諮詢中有很多關於抑鬱症的問題,整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發給大家,希望能幫大家更好的了解抑鬱症。
  • 《丈夫得了抑鬱症》:抑鬱症是「心靈的感冒」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這一代年輕人的壓力真的更小嗎?」腦子裡沒有蹦出來什麼標準答案,但看到這個提問,並不認可,也不反對。前段時間,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登上熱搜:據世衛組織估算,全球共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在我國抑鬱症患病率也已經達到2.1%。很多人認為,抑鬱症不過是想太多、矯情、玻璃心、抗壓能力差。
  • 抑鬱症對生活、工作有什麼影響?該不該出去工作?
    抑鬱症對工作有什麼樣的影響?該不該出去工作?相信這是大部分人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如果是輕微或者中度一下一般不影響工作能力,但如果繼續可能就會影響工作。抑鬱症患者經常會感覺渾身乏力、身體容易疲勞、不願意活動、不願意講話等等。總是感覺做事情比較吃力,喜歡獨處,不願意與 別人交流,也不想去上班。除了擔心被同事們發覺嘲笑之外,也擔心自己無法有效勝任工作。但從病情康復的角度上來說,一個人在家休息並不利於病情的好轉。如果工作強度不大的話,最好還是去上班。
  • 當媽媽以後照顧小孩沒法工作,是出去工作好還是在家看小孩好?
    寶媽的這個問題本身就有些矛盾,現狀已經是「當媽媽後照顧小孩沒法工作」了,此時如果再糾結出去工作好,還是在家看小孩好,其實是沒有意義的,畢竟寶媽已經給自己作出了決定,暫且不論是資自願的,還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 家人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重溫《丈夫得了抑鬱症》
    然而,作為抑鬱症患者身邊最親近的人,卻常常不知所措。如果家人、愛人、朋友……那些我們最愛的人得了抑鬱症,站在他們身邊的我們,又該怎麼做?在一部名為《丈夫得了抑鬱症》的電影中,或許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答案。她性格懶散,毫不上進,每天只是宅在家裡畫漫畫和睡覺,靠丈夫一個人工作的薪水來養家。夫妻兩人一起養的寵物蜥蜴igu也是片中一大亮點。igu每天在家中面癱地爬來爬去,靜靜地觀察他們平凡的日常生活。
  • 懷孕以後無端擔心莫名焦慮,要警惕是不是患上了產前抑鬱症
    小夏是個準媽媽,懷孕以後有先兆流產的症狀,醫生建議多休息,為了胎兒的安全,小夏索性辭職了,專心在家休養。 可是在家呆了不到一個月,她就受不了了,手機刷遍了,電視看膩了,書看不進去,整天泡在網上也很無聊,想出去透口氣都不敢走遠了,怕又出現狀況。
  • 天天在家上網課,孩子得了抑鬱症,怎麼辦?
    今天在家長群裡,有一位寶媽表示了自己的擔憂:孩子可能得了抑鬱症!起初我一看,不由得好笑。小小年紀,正是天真爛漫的時候,哪來的抑鬱症?更要命的是,你還不能輕易外出,所以根本就找不到玩伴,心裡的負面情緒也就無法排解了。在這樣的狀況下,一旦時間長了,心情抑鬱也就在所難免了。
  • 丈夫得了抑鬱症怎麼辦?如果痛苦的話,就別努力了
    「我想寫本書,關於抑鬱症的,明明是人人都可能患上的病,為什麼大家都不知道呢?」在同窗會結束之後,晴子這樣說到。晴子是一個漫畫家,神經大條,性格懶散,和幹夫結婚之後就一直在家畫自己喜歡的漫畫。由於巨大的工作壓力,在他們結婚五年之後,幹夫被診斷出患有抑鬱症。為了讓丈夫儘快恢復,晴子以離婚為條件要挾幹夫辭職回家休養。
  • 去年得了抑鬱症好了,今年又復發了,怎麼才能好?
    去年得了抑鬱症好了,今年又復發了,怎麼才能好?這可能是很多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疑病症,恐怖症等等心理疾病患者的困惑,患上抑鬱症,通過某些治療,如吃藥,心理諮詢,或其他一些方法,感覺好了,症狀沒了,很高興,就認為自己已經康復了,但不知道為什麼,過個一段時間,或一兩年以後,甚至20多年以後,又復發了,不知道怎麼才能好。
  • 重度抑鬱症患者:康復抑鬱非常好的建議(請收藏)
    其實好多抑鬱症患者都是由於自己過度著急,結果把問題搞得越來越嚴重,其實所有精神疾病的康復都有自己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曲折且艱難,尤其抑鬱症的康復經常是:好一些→壞一些→再好一些→再壞一些→好更多→又掉下來......
  • 你的抑鬱症康復了嗎?
    抑鬱症真正的康復,是思想徹底解放,心結已開,真正走出來了,並且淤堵的負情緒完全得到釋放。不然,就是假性康復者。我見過不少自稱「好了和康復了幾年」後又復發的。抑鬱症,真正治好並康復了就不會復發。今天我為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復發」?眾所周知,失眠症者,在服用安眠藥後,睡眠很快能恢復正常,許多人開始誤判自己的失眠好了,康復了。
  • 我是如何從抑鬱症中恢復的:來自一位已康復抑鬱症患者的治療建議
    我在患上抑鬱症後,失去了工作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我的妻子:她給自己找了一份工作,並且每天還供我吃喝。我覺得羞愧不已,難以接受這種事實,幾次想要解脫。但我的妻子對我一直都表示理解,經常與我交流溝通。慢慢地我接受了這一切。在這裡我要向我的妻子表示感謝。
  • 我是如何從抑鬱症中恢復的:來自一位已康復抑鬱症患者的治療建議
    我在患上抑鬱症後,失去了工作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我的妻子:她給自己找了一份工作,並且每天還供我吃喝。我覺得羞愧不已,難以接受這種事實,幾次想要解脫。但我的妻子對我一直都表示理解,經常與我交流溝通。慢慢地我接受了這一切。在這裡我要向我的妻子表示感謝。
  • 我得了抑鬱症,該怎麼辦?
    我得了抑鬱症,該怎麼辦? 文 羊男視角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謝謝讀者朋友的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導語:不同的人生階段,每個人都會有特定的情緒。
  • 朋友得了抑鬱症,我好怕他死掉
    可是他明明就是優點一堆啊,相貌好,身材好,學識淵博,工作努力,性格溫柔,會照顧人,能賺錢。他居然抑鬱了,抑鬱得天天想死。那頓飯,我一口都吃不下去。2下一次見面。但是,抑鬱症,那些要命的痛苦,畢竟不是長的身體裡的瘤子,不能割出來給人看。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它長什麼樣,就很容易被輕視。誰還沒痛苦過,忍一忍就好了。這都增加了抑鬱症的康復難度,得不到醫治,也得不到理解。
  • 王自健宣布治癒抑鬱症,他的服藥建議引熱議,那得了抑鬱症要終身...
    隨著抑鬱症患者人數的不斷增加,社會大眾對抑鬱症這個精神類疾病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積極的一面是大家開始了解抑鬱症到底是什麼樣的疾病,通過不斷加深對抑鬱症的了解,對抑鬱症患者的包容性逐漸加大,給抑鬱症患者的康復提供了有利的社會環境,但同時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大家如何科學理性的的去認識抑鬱症和了解抑鬱症的治療方法成為一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 我因為工作壓力大得了抑鬱症,從「四個方面」改變,抑鬱症康復了
    來訪者來到諮詢室,面帶愁容,跟諮詢師助理聊了一會,明顯感覺到自己得了抑鬱症。來訪者這種抑鬱情緒已經有一個多月了,最近飲食不規律,還經常失眠多夢,內心比較痛苦難受。諮詢師從來訪者的各種角度,幫助來訪者梳理他的症狀,主要原因是由於工作方面壓力比較大造成的。而自己沒有那種足夠的心力去恢復起來,於是就越來越嚴重了。抑鬱症患者的臨床特徵是情緒低落、意志消沉,對於很多事都不想去做。那麼關於抑鬱症的治癒,可以從哪些方面來進行改變呢?
  • 測試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
    如果你患有抑鬱症,你會變得不敢出門和害怕見人,只想躲在房間或宅在家裡一個人渡過抑鬱症。患者特別不喜歡跟外界有任何的溝通。為了掩飾內心的抑鬱和焦慮,他們會把自己孤立起來,並刻意逃避朋友和人群。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推掉所有朋友的約會。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之下。他們會選擇帶上耳機,假裝自己很忙,這樣就可以避免跟別人交談。
  • 孩子得了抑鬱症,家長需要經歷哪些階段?
    記得最早的一個抑鬱症的學生個案,諮詢了大半年時間,家長到後面不再像剛開始一樣不停地問「我的孩子怎麼了」「我該怎麼做」,好像已經不抱希望一樣,諮詢師也比較佛性了,學生還是隔斷時間就過來,我們仿佛老朋友。有些家長怎麼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得了抑鬱症,我的孩子原來那麼優秀,學習認真,乖巧聽話,怎麼可能得抑鬱症?!這時候,哪怕醫院出了診斷書,他們也不肯承認,孩子是真的病了,需要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