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長期忽視孩子後會怎麼樣

2020-12-03 楠哥說事吧

孩子的世界就像一張白紙,你給他染上什麼顏色他就會變成什麼顏色,而孩子最後變成怎麼樣也是父母會給她帶來什麼影響。


今天講一篇故事,娜娜是家裡的獨聲女,因為是獨生女,父母把所有的愛都放在娜娜身上,娜娜也習慣父母把注意力一直放在她身上,娜娜10歲生女一過,娜娜便懷了孕,過不久便生下了一個小弟弟,娜娜自從發現有了小弟弟後父母便一直忽視她,娜娜覺得自己難受級了。可現在無論做什麼引得父母的注意力父母不是關心她而是罵她自己不小心。

娜娜忍不住眼淚在眼睛裡打轉,她不明白為什麼父母有了小弟弟後就不愛她了,有一次她看到弟弟太可愛了,便過去捏捏他的臉,結果弟弟突然大哭起來,媽媽以最快的速度跑過來,看到了弟弟臉上的小紅塊,媽媽二話不說直接給了娜娜一個耳光。

娜娜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下來,娜娜覺得心裡冰冷級了,後面媽媽雖然向娜娜道歉了,但是娜娜永遠不會忘記媽媽打她的的那耳光,一直到娜娜準備上初中,父母還是一直忽視她,這期間無論她做什麼引父母注意,她發現爸爸媽媽還是一直敷衍她。

娜娜上了初中之後便認識了幾個朋友,娜娜說出了她的苦惱,朋友們便帶著她去買了一包煙,娜娜看著手機的煙,這不是大人抽嗯煙嗎,朋友們說這個可以讓人忘記煩惱,娜娜便試著抽了幾下,開始抽是難受的,後面朋友們又陸續給她抽了多次,她便慢慢適應了。

此後的朋友們便帶著她逃課,帶著她去欺負別人,更是帶著她天天去網吧等,娜娜慢慢喜歡上了這些東西,她把父母一直忽視她的難受發洩在這些東西上面。


娜娜媽媽發現娜娜不對勁的時候是娜娜回家身上就走一股煙味,問娜娜她也說這是在公交車有人抽,所以她身上才會有,娜娜媽媽也不在意,可是娜娜每次回來身上都有煙味,媽媽覺得很不對勁,媽媽懷疑娜娜在學校學壞了。

娜娜去學校的時候,媽媽用備用鑰匙開了娜娜的房間門,只見裡面有一股濃濃的煙味,後面媽媽又發現了娜娜床底下都是煙根,媽媽又氣又悲,媽媽不知道怎麼這孩子變成了這樣,想到有了小弟弟後她便一直忽略大女兒。

娜娜回家的時候便發現不對勁,媽媽眼睛有紅又腫,直定定的看著,娜娜心中已經有了預感,她可能被發現了,娜娜便直接走進房間裡,隨後媽媽也進了媽媽的房裡,媽媽做在娜娜的旁邊,和娜娜說自從有了小弟弟便一直忽略到娜娜,媽媽邊說邊哭。


娜娜聽著媽媽的話,感覺自己的委屈得到了釋放,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下來,她就想要媽媽關心關心她,可是有了弟弟他們便一直一直忽略她的感受。經過這次談話,娜娜解開了心結,她和那些朋友斷了來往,不再逃課,不在抽菸…又變成為了以前那個乖乖小孩。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儘量關注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不要讓後悔伴隨著你。

相關焦點

  • 長期被父母忽視的孩子會怎麼樣?家庭矛盾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長期被爸爸媽媽忽視的孩子,她的眼裡沒有色彩,是黑色的。他們會不會難過?會不會想你呀?豆豆:不會吧當時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是非常讓人心疼的,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豆豆會對自己的爸爸媽媽毫無留戀?答案已經很明顯了。第一:豆豆在家裡沒有得到足夠的愛,甚至得到的全是忽視,所以哪怕是一個陌生的阿姨一點點的溫柔和關心就能完全打開孩子的關心。所以對阿姨的不依不舍也就不難理解了。
  • 長期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朋友說,「沒關係,我買的時候就和店家說好了的,如果試了後不合身,只要不破損是可以換的。」母親卻怒氣衝天說,「「你也別退了,你就是故意的,故意買不合身,以後就不用給我買了。你是我生的,我還不了解你!」朋友說,在父母眼裡,她說的話做的事似乎永遠不合時宜,甚至於有時候回老家與鄰居打招呼時,父親會批評說,「你怎麼就打個招呼呢?
  • 孩子的情感需求被父母忽視,一種不明顯的傷害,父母還不改變?
    童年情感忽視領域的開創者,喬尼絲·韋布博士在《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這本書中定義到:情感忽視是指一種由於父母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所造成的情形。比如:孩子哭得時候,父母會制止孩子「閉嘴,不許哭!」
  • 那些被忽視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01懂事的孩子,常常在不經意間被忽視做諮詢這些年,碰到一些來訪者,提到父母,他們常常會說到這樣的句子:「我跟父母不太熟」「好像記憶中,沒有太多跟父母互動的畫面父母花了很多的心思關心弟弟上學是否順利,卻忘了轉頭問維婭一句「你今天過得怎麼樣?」父母關心弟弟在學校有沒有交到新的朋友,卻沒有人注意到維婭和最好的朋友分道揚鑣,正在獨自舔傷。維婭就這樣成長為了一個懂事、體貼、不需要家人操心的孩子。
  • 孩子也會焦慮?孩子的幾個表現,父母千萬不能忽視
    ,不安的情緒導致心跳加速、胸悶、四肢發抖等症狀,父母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情況,也會耽誤孩子的治療。很多人會驚訝,認為孩子本該是健康快樂的,似乎也沒有事情需要讓孩子煩惱的,焦慮這個話題怎麼會跟孩子扯上聯繫,如果你這樣想就錯了,無論什麼年齡的人都會有自己的煩惱,孩子焦慮的點就像是大人眼裡的柴米油鹽,事情很小可是對他們來說就是天大的事兒,都能造成影響。所以,孩子的焦慮障礙絕對不能忽視,孩子為什麼會有焦慮心理呢?
  • 孩子需要被看見,被父母忽視的孩子,內心藏著看不見的傷
    家長最常做的不是拒絕孩子,而是忽視他們,嘴上說著敷衍的話,然後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認為孩子年紀小,沒有關係,只要能吃飽穿暖有好的教育資源就夠了。但心靈的成長離不開的是精神上的滋養,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的父母的回應和愛,甚至還有的家長會一邊忽視孩子,一邊主觀地下結論,給孩子貼標籤。
  • 孩子出現這3個明顯現象,說明進入了「猛長期」,家長別輕易忽視
    導讀:孩子出現這3個明顯現象,說明進入了「猛長期」,家長別輕易忽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出現這3個明顯現象,說明進入了「猛長期」,家長別輕易忽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你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1.沒有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都是父母給的。倘若父母情緒都不好,動不動就「我怎麼養了你這麼個東西」、「就當我沒生過你」,孩子怎麼可能會開心,會有安全感呢?
  • 《被忽視的孩子》:不要讓情感忽視成為你人生苦惱的原因
    ,直到看完這本書,才發現原來這些感覺可能都來自於兒童時期,父母對於孩子的情感忽視。很多經歷過情感忽視的成人,在回憶自己的童年時期時,通常想不起什麼不愉快的事兒,因為他們的家庭和父母都還對他們不錯。其實每一個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難免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甚至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經歷過情感忽視,只是如果孩子長期的情感得不到滿足,期待被落空,這對孩子以後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 《被忽視的孩子》:不要讓情感忽視成為你人生痛苦的根源
    很多經歷過情感忽視的成人,在回憶自己的童年時期時,通常想不起什麼不愉快的事兒,因為他們的家庭和父母都還對他們不錯。其實每一個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難免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甚至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經歷過情感忽視,只是如果孩子長期的情感得不到滿足,期待被落空,這對孩子以後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 孩子默默承受的幼兒園「隱形暴力」,父母不容忽視
    幼兒園作為孩子第一個接觸的「小社會」,在鍛鍊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的同時,自然也會出現各種矛盾和問題。父母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後,有幼兒園老師幫著照顧孩子,相比孩子在家,自然省心省力了不少,但是,孩子們之間的摩擦和小問題,同樣不容忽視,作為父母,要時刻警惕幼兒園裡的「隱形暴力」。
  • 這5種父母,嚴重影響孩子成長,但很多人卻忽視了
    這裡總結了一份不合格父母行為「自查表」,如果孩子長期在這幾種教育下成長,很容易變成外人眼中的「熊孩子、敗家子、啃老族」,父母別忽視了。他們會覺得,現在家庭條件好了,就不要讓孩子吃苦。以至於孩子要什麼,父母就給什麼,儘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即使有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也儘量滿足。但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養成不懂得珍惜,講究物質享受和不體貼他人的性格。長大後有可能成為啃老族、敗家子等等,更不懂得感恩父母。
  • 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
    為什麼有時會沒有明顯原因地感到沮喪、悲傷或憤怒?如果你覺得自己小時候有過上面的經歷,成年後又經常出現上述多條疑問。那麼,你很有必要讀一讀喬尼絲的《被忽視的孩子》這本書。《被忽視的孩子》把容易造成情感忽視的父母分為12種類型:自戀型父母;專制型父母;放縱型父母;離異/喪偶型父母;成癮型父母;抑鬱型父母;工作狂父母;照顧傷病家屬的父母;成就/完美導向型父母;反社會型父母;孩子即父母;「都是為你好」型父母。
  • 《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走出焦慮生命的虛無感
    溺愛、語言暴力、冷暴力這些行為對孩子的心靈、性格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長期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將來也會成長為人格不健全的成年人,他們會有各種性格缺陷。但是經常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那些出了心理問題的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在了解他們的成長環境時,你會發現他們的父母都是挺好的人,性格不錯、文化水平高、家庭經濟條件也好,父母對孩子全心全意教育、沒有虐待也沒有怠慢,但是心理還是出了問題。《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作者是喬尼絲·韋布博士,臨床心理學博士。創立首個童年情感忽視在線治療項目。
  • 有多少父母忽視了?孩子的一種天賦可能沒埋沒了……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如果韓尚宮一開始就說「我需要一碗含鹽巴的熱水」,結果會怎麼樣?長今就僅僅完成了一個指令。如果韓尚宮一開始就交代做事情的一些方法,結果會怎麼樣?長今也僅僅是按規定的方法完成了一個指令。表面上看,直接發出清晰的指令,非常有利於快速完成事情,但代價就是扼殺了學生的覺悟能力。
  • 北大學子抨擊父母 | 情感忽視:一種不明顯的傷害
    情感忽視會造成哪些負面影響? a. 「我是自己情感的陌生人」:對自己情緒不熟悉 在情感忽視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對自己的情緒並不熟悉。他們很難識別自己的情緒,也難以區分情緒與情緒之間細微的不同。因為在成長過程中,家長沒有幫孩子學會識別自己的情感。
  • 對孩子有一種傷害叫「情感忽視」父母這些舉動讓孩子「脆弱不堪」
    何為「童年情感忽視」1不理會孩子的眾多想法在我們大人看來都是非常幼稚的,所以當他們興致勃勃的跑來向我們訴說一些他們認為很重要的事或很有趣的經歷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因為這些話題在我們看來幼稚不堪而選擇不予理睬,其實父母的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童年情感忽視」現象。
  • 父母關係太好也會傷害孩子?|夫妻相處甚歡的同時,不要忽視孩子
    在我們身邊,經常能見到父母關係不好的家庭,我們會關注這種家庭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但是,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父母之間關係太緊密,沒有了孩子存在的空間,父母相愛卻沒有把愛延伸到孩子身上,孩子同樣會有被拋棄感。
  • 孩子有這幾個表現,預示著馬上要進入猛長期,媽媽千萬別忽視
    導讀:孩子有這幾個表現,預示著馬上要進入猛長期,媽媽千萬別忽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有這幾個表現,預示著馬上要進入猛長期,媽媽千萬別忽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時候太乖、不哭不鬧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問題更多,父母別忽視
    ,長大後會有哪些問題?他們生怕自己表達真實的情緒會引起父母的不滿,所以只有把自己的情緒深深的隱藏起來。但是這樣會導致孩子承擔的負面情緒越來越多,最終會導致他們的心理髮育出現問題。3.忽視真實的自己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非常聽話,所有的事情都聽從父母的安排,這個孩子就會受到父母的喜歡,同時也會成為其他家長眼中非常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