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職權罪的概念及其構成

2021-01-08 本地寶

  一、濫用職權罪的概念及其構成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一)濫用職權罪的客體要件
  濫用職權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由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致使國家機關的某項具體工作遭到破壞,給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害,從而危害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濫用職權罪侵犯的對象可以是公共財產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財產。
  (二)濫用職權罪的客觀要件
  濫用職權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濫用職權,是指不法行使職務上的權限的行為,即就形式上屬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一般職務權限的事項,以不當目的或者以不法方法,實施違反職務行為宗旨的活動。首先,濫用職權應是濫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一般職務權限,如果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與其一般的職務權限沒有任何關係,則不展於濫用職權。其次,行為人或者是以不當目的實施職務行為或者是以不法方法實施職務行為;在出於不當目的實施職務行為的情況下,即使從行為的方法上看沒有超越職權,也屬於濫用職權。最後,濫用職權的行為違反了職務行為的宗旨,或者說與其職務行為的宗旨相悖。濫用職權的行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一是超越職權,擅自決定或處理沒有具體決定、處理權限的事項;二是玩弄職權,隨心所欲地對事項作出決定或者處理;三是故意不履行應當履行的職責,或者說任意放棄職責;四是以權謀私、假公濟私,不正確地履行職責。
  濫用職權的行為,必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結果時,才構成犯罪。所謂重大損失,是指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重大物質性損失和非物質性損失。物質性損失一般是指人身傷亡和公私財物的重大損失,是確認濫用職權犯罪行為的重要依據;非物質性損失是指嚴重損害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和聲譽等。認定是否重大損失,應根據司法實踐和有關規定,對所造成的物質性和非物質性損失的實際情況,並按直接責任人員的職權範圍全面分析,以確定應承擔責任的大小。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
  (2005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屆檢察委員會第四十九次會議通過)
  (一)濫用職權案(第三百九十七條)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超越職權,違法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5人以上的;
  2、導致1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5、雖未達到3、4兩項數額標準,但3、4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合計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6個月以上,或者破產的;
  7、弄虛作假,不報、緩報、謊報或者授意、指使、強令他人不報、緩報、謊報情況,導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結果繼續、擴大,或者致使搶救、調查、處理工作延誤的;
  8、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9、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規定的特殊瀆職罪構成要件的,按照該特殊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主體不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規定的特殊瀆職罪的主體要件,但濫用職權涉嫌前款第1項至第9項規定情形之一的,按照刑法第397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追究刑事責任。
  濫用職權行為與造成的重大損失結果之間,必須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係。濫用職權行為與造成的嚴重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錯綜複雜,有直接原因,也有間接原因;有主要原因,也有次要原因;有領導者的責任,也有直接責任人員的過失行為。構成濫用職權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則是指濫用職權行為與造成的嚴重危害結果之間有必然因果聯繫的行為。否則,一般不構成濫用職權罪,而是屬於一般工作上的錯誤問題的,應由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律師說法:關於玩忽職守罪、濫用職權罪和徇私枉法罪認定與區分
    首先,濫用職權應是濫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一般職務權限,如果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與其一般的職務權限沒有任何關係,則不屬於濫用職權。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由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致使國家機關的某項具體工作遭到破壞,給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害,從而危害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本罪侵犯的對象可以是公共財產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財產。
  • 2020刑法分則重點罪名一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
    提示,濫用職權罪,主觀上是故意,可以由不作為構成。警察在大街上看到歹徒搶劫,明知自己不制止會發生危害結果,卻卻不制止,構成濫用職權,而不是玩忽職守。結果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罪數具體的濫用職權犯罪(如徇私枉法罪)與濫用職權罪是特殊法條與一般法條的關係,一個行為同時構成兩罪,優先適用特殊法條。
  • 濫用職權罪的主觀罪過應為過失而非故意
    2.在瀆職侵權犯罪一章中的徇私枉法罪、私放在押人員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等濫用職權的犯罪,無論刑法規定還是理論界通說都認為是故意犯罪,所以濫用職權罪當然也是故意犯罪。  對於上述認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既規定了玩忽職守罪又規定了濫用職權罪,前者是過失犯罪推斷出後者是故意犯罪的觀點,筆者認為值得商榷,同一條文中羅列了兩種罪名,它們的犯罪構成上肯定有相似之處,表現為:1.玩忽職守是不作為而濫用職權為作為犯罪,兩種具有互補性;2.主觀方面,對於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行為,行為人在實施這些行為時對於危害結果的認識和態度具有相似性,都是在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狀態下實施危害行為
  • 行政法官協調行政案件非訴執行的行為不構成濫用職權罪——陳某某濫用職權案一審辯護詞
    通過研究本案案卷材料、聽取被告人陳某某的意見、向有關法學專家進行諮詢、召開由法檢在職人員參加的小型研討會進行論證以及參與今日的庭審,我們一致認為,公訴機關指控陳某某構成濫用職權罪不能成立。根據我國《刑法》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違反法律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對照該相關規定,我們認為公訴機關的指控不能成立,陳某某協調非訴行政案件執行的行為不構成濫用職權罪。
  • 這19種特殊行為將構成玩忽職守罪
    07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行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四百零二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定罪處罰。;(4)強令審核、驗收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實施第一項行為,或者實施其他阻礙下級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履行礦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行為的;(5)在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後,負有報告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報或者謊報事故情況,貽誤事故搶救的;(6)其他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的行為。
  • 結果持續型濫用職權罪追訴時效起算之認定
    濫用職權罪是一種以特定危害結果發生為犯罪成立要件的結果犯。濫用職權行為導致「嚴重危害結果」出現的時間上通常具有延後性,特別是對於結果持續型濫用職權罪,「嚴重危害結果」的出現需要一定時間量的累積,即直至「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這一法定結果的出現。實踐中,針對結果持續型濫用職權犯罪追訴時效起算上存在幾種誤區,導致了罪刑法定原則的違背。
  • 徐根耀濫用職權罪、受賄罪一案一審宣判!
    2020年1月13日,遂昌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徐根耀涉嫌濫用職權罪被告人徐根耀犯濫用職權罪、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00元,扣押在案的徇私舞弊違法所得人民幣2762072元和受賄違法所得人民幣102740元均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 3個要點,重新審視受賄罪與濫用職權罪的數罪併罰
    因為,實行數罪併罰的前提,是其行為構成濫用職權罪,而非一個受賄行為同時觸犯兩個罪名,這是刑辯律師務必注意的關鍵點和環節。(二)司法解釋規定的「其他較重情節」及處罰 這裡,要注意受賄罪的加重處罰情節,與同時構成濫用職權罪的構成要件之間的區別。
  • 福建原副省長張志南被決定逮捕 濫用職權罪一般判幾年?
    那麼濫用職權罪一般判幾年?濫用職權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呢?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微信消息,福建省委原常委、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張志南涉嫌受賄、濫用職權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對張志南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 被告人金山犯貪汙罪、濫用職權罪、單位行賄罪案一審宣判
    2020年12月1日,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人民法院依法對原赤峰市巴林右旗旗委常委、常務副旗長、黨組副書記被告人金山犯貪汙罪、濫用職權罪、單位行賄罪一案一審進行宣判,決定執行被告人金山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60萬元,對被告人金山退繳的贓款100萬元人民幣依法予以沒收
  • 常見職務犯罪解讀|濫用職權罪④具體案件中的瀆職犯罪
    我國刑法把濫用職權罪與玩忽職守罪一起規定在第九章瀆職罪,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 法治科長執行領導錯誤指令被判濫用職權罪!
    ,對河北省臨漳縣人民法院(2016)冀0423刑初240號刑事判決及本院(2017)冀04刑終350號刑事裁定不服,以你的行為未涉及行政職權、沒有造成重大損失、原審程序違法、不構成濫用職權罪等為理由,向本院提出申訴。
  • 司法解釋首次明確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的定罪標準
    司法解釋還首次明確了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即對刑法規定的「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這一結果要件的認定作出規定,導致死亡1人以上即可定罪,謊報瞞報事故將加重處罰。司法解釋自今日起施行。  □權威表態  「不入腰包的犯罪」也是嚴重腐敗行為  瀆職犯罪給人感覺是「不入腰包的犯罪」,危害似乎不如貪汙賄賂等犯罪。
  • 法制科長明知局長辦公會決議違法,而未提出異議,被判濫用職權罪!
    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駁 回 申 訴 通 知 書(2018)冀04刑申102號趙中華:你為你犯濫用職權罪一案,對河北省臨漳縣人民法院(2016)冀0423刑初240號刑事判決及本院(2017)冀04刑終350號刑事裁定不服,以你的行為未涉及行政職權、沒有造成重大損失
  • 錦州市教育局原副局長 犯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獲刑7年
    承諾他人在承攬項目中能夠得到幫助並謀取利益,授意對方出資為辦理自己的職務晉升找關係;在負責的土地出讓變現工作中為開發建設單位提供幫助,低價購買該公司商品房變相受賄,在採購項目中濫用職權幫助他人借殼中標……在2020年8月9日公布的終審刑事判決中,錦州市教育局原副局長秦愛國犯受賄罪
  • 錦州市教育局原副局長犯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獲刑7年
    承諾他人在承攬項目中能夠得到幫助並謀取利益,授意對方出資為辦理自己的職務晉升找關係;在負責的土地出讓變現工作中為開發建設單位提供幫助,低價購買該公司商品房變相受賄,在採購項目中濫用職權幫助他人借殼中標……在2020年8月9日公布的終審刑事判決中,錦州市教育局原副局長秦愛國犯受賄罪
  • 利州法院公開審理張彬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一案
    9月18日,利州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廣元市城鄉規劃局原專職副局長張彬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一案。7月6日,張彬因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被檢察機關刑事拘留,同月15日被檢察機關決定逮捕。本案由廣元市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以被告人張彬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於7月6日向市檢察院移送起訴,同日市檢察院指定利州區人民檢察院辦理。 庭審中,檢察機關出示了相關證據,張彬及其辯護人進行了質證,控辯雙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發表了意見,張彬進行了最後陳述並當庭表示認罪悔罪。
  • 危害國家安全罪中的重點犯罪的概念以及犯罪構成問題詳解
    本文主要講述四種危害國家安全罪的概念以及犯罪構成,包括:間諜罪;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活動罪;叛逃罪。 首先,關於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應當如何適用附加刑?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單處剝奪政治權利後,不能再附加剝奪政治權利。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 涉嫌受賄、濫用職權罪 四川廣元城鄉規劃局一副局長受審
    9月18日,四川廣元市利州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廣元市城鄉規劃局原專職副局長張彬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一案。7月6日,張彬因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被檢察機關刑事拘留,同月15日被檢察機關決定逮捕。本案由廣元市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以被告人張彬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於7月6日向廣元市人民檢察院移送起訴,同日廣元市人民檢察院交由廣元市利州區人民檢察院辦理。
  • 市監局法制科長在明知局長辦公會決議違法的情況下未提出異議被判濫用職權罪
    市監局法制科長在明知局長辦公會決議違法的情況下未提出異議被判濫用職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