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心網訊(記者 閆笑然 圖/記者 馬元 攝)8月3日,烈日當空,十一門派武林高手齊聚天山喀拉峻草原展示本門派的獨門武功。現場觀眾尖叫聲、歡呼聲、掌聲此起彼伏,一場傳說中的武林盛宴讓在場的觀眾大開眼界。
此次武林大會的組織者之一、北京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中心主任龔鵬程說,舉辦武林大會只是一種形式,希望大家關注中國傳統武術和其所代表的傳統文化。他認為,當今人們對武術的認識走入了一個誤區,認為它只是一項體育競技運動。其實武學的奧義博大精深,糅合醫、儒、道、佛、周易等多種國學,成為中國特有的武俠文化。
武林各派高手在臺上施展的獨門絕技,柔若水、剛震天,或剛柔並濟。使棒者輕靈飛舞如飛龍在天,用槍者剛勁有力又變幻萬千,舞扇者輕展扇面卻力敵千鈞,持筆者輕踏碎步穿花拂柳。
各派武功都有其精絕之處,掌握如此高深的武功,各門派的修煉者也是煞費苦心。當代武林各派又是怎麼修煉武功的呢?
練腿勁:62斤鐵鞋 40餘斤鐵棒
武氏太極傳人孫建國一身對襟中式打扮,演示武氏太極的不傳秘功。武氏太極拳為中國傳統太極拳五大流派之一,清鹹豐年間由河北秀才武禹襄始創,有「內家拳不外傳」之說。「以求太極(內形)為主,走內勁,以意行氣,練精、氣、神三者合一」。其技擊特點是「因敵變化、借力打人」。只見孫建國開始動作舒緩、如行雲流水,忽然之間眼射寒光,「哼」、「哈」之聲震天動地,瞬息風雲變幻,山鳴雷動,有山雨欲來雷霆萬鈞之勢,觀眾們頓時熱血沸騰,尖叫一片。
武氏太極傳到孫建國這一代才開始向外授徒,「我們這一派從不外傳,因為它是由文人創的武術,習武之人必須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方能悟到武功精髓。」孫建國說。
孫建國平時除了讀四書五經之外,還苦心揣摩練習武術,武氏太極「哼、哈」發氣,技擊性極強,發氣時可把兩三百公斤重的東西摔出去。
孫建國為練習腿勁,自製一雙62斤的鐵鞋,常穿此鞋練習太極拳,落地生根,五六個普通人合抱撼之不動。他10歲學武,16歲拜師,今年50歲的他,至今依然穿鐵鞋,手持40餘斤鐵棒練功。
「學武之人吃得苦,耐得寂寞,還要用心鑽研,才能有所修為。」他笑說,年輕時曾在山中修習,飢一頓飽一頓,但為了追求武學至高境界,從未想過放棄,如今他仍在修習的路上。
練手勁:吊鐵球 插鐵砂
峨眉派掌門吳信良一身短打打扮,表演了峨眉絕技「二十四貼身靠子」,只見他「擤氣」發力,以「動若脫兔」的速度在一分鐘內完成了手、掌、肩、肘、靠等24種近身戰的手法變化。
今年62歲的吳信良,瘦小精悍,目光敏銳。他說:「這門絕技,以氣運勁,每一個動作都能擊倒對方。」峨眉武術講「出手擊掌當先」,練功時偏重手掌力量。
吳信良從小習武,20歲跟老師學習鐵砂掌練習方法。鐵砂掌屬於硬氣功範疇,屬陽剛之路。練習時「氣自丹田吐,全力注掌心。按實始用力,吐氣須開聲。」練習鐵砂掌3年以上的人,用小指輕輕敲下普通人的手,對方會立即青腫。「鐵砂掌在我們這一代就已經很少有人練習了。」吳信良無奈地說。
年輕時吳信良為了練習手勁,學插綠豆,一盆裡放大半盆綠豆,手指縫把綠豆夾起來,每天練習半個小時,不能讓手的表皮受傷,然後再擦藥酒。練習兩個月後,把混有藥酒的鐵砂炒滾熱,用手插鐵砂,長期練習,每次練習後要抹藥酒擦手,長期練習後,手的表皮打死,手指變硬,手上痛感神經就會麻痺,久而久之手上的力道變得很強,加上長久用藥酒,手上就有了毒性,攻擊力很強。
除了插鐵砂還要吊鐵球,練功者蹲馬步,用手抓住一把鐵筷子,筷子上吊著一個鐵球,放下去,吊上來,反反覆覆,吳信良說:「剛開始我只能吊起20來斤,練習一段時間後就增加一些重量,後來能吊起100斤重的鐵球。」
基本功:冬練三九 夏練三伏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依然是習武者們的傳統修習方法。萇家拳掌門劉義明一直遵循上一代掌門的古訓,比武前,他帶著兩個徒弟頂著30攝氏度的高溫,修習武功。「幾套拳法打下來,脫下背心一擰,汗水譁啦啦往下流。」他笑著說。他認為,刻苦加鑽研是練武人必備的素質。
少林寺釋德朝禪師著黃色僧袍,項戴佛珠、長鬚飄飄,一派仙風道骨,他一出場就引來一陣陣尖叫聲。他雙手合十施禮,為觀眾展示了一套少林洪拳。釋德朝平時除修習武功外,還用毛筆寫小楷,抄寫佛家經典,他此次給現場觀眾帶了長達50米的祈福長卷,上面是他用半年多的時間毛筆書寫的小楷金剛經和其他佛經。他說:「寫字也是修習武術一個方法,傳統武學修文習武是相得益彰的。」
嶗山派慈善門第四代掌門人陳世富表演了本門氣功,他輕輕一跺腳,就震得臺子咣噹噹響,他說:「古人講究子時練功,可打通經脈,利於運氣。」他一般每天23時至凌晨3時練功,練功前、後1小時內不能進食,練功時要在空氣新鮮的地方進行,但不能迎風。
陳世富12歲正式拜師學習嶗山派內家功,之前學了六七年的少林武功,「我們練武之人講究虛靜自然,其實修煉內家功夫也要先從基本功練習,扎馬步、學套路之類,內功是上層武功,與道家文化相通,文武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