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亞舟師 說 | 吳雪榮:小學低年級數學遊戲設計原則及教學應用
第 二 期
關於小學低年級數學遊戲
設計原則及課堂教學應用
吳雪容 | 諾亞舟中大藍山外國語實驗小學 教師
前 言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普遍存在愛玩、好奇心重、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的現象。該階段的小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簡單的邏輯推理能力,但是還不能完整的將該能力加以運用,對於數學這類較為抽象的學科,在理解上仍存在一定的難度。
因此在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時,如果不能夠運用正確的方法讓孩子高效的接受知識,學生很容易出現畏難情緒,進而影響後續的教學。
數學遊戲,是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用來活躍課堂氛圍的有力教學工具。數學遊戲不是簡單地進行遊戲娛樂,而是將數學原理以及邏輯分析等包含在數學遊戲之中,讓學生們在遊戲的同時加強對知識點的思考,進而學習到數學方法以及數學思想。
數學遊戲首先要涵蓋課堂內容知識點,符合數學原理和法則,其次要靈活有趣。
當下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遊戲的實施情況
當下,許多小學數學教師為了增加學生們的課堂興趣,都採用了數學遊戲教學的方式。但是學生們雖然對遊戲表現出了熱情,卻對遊戲中所含有的數學內涵缺乏應有的關注和思考。這體現了教師在對遊戲進行設計時還不夠科學合理,學生們過度在意遊戲形式而非遊戲與數學思想的結合,無法達到應有的學習效果。
在實際中的數學課堂上,儘管大部分教師對於遊戲在教學中起到的作用予以認可,但是遊戲開展在實際教學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當下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遊戲時,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課堂時間有限。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既達到相應教學任務的完成,又帶領學生們愉快的完成遊戲,難度較大。為了按時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多數老師只能預留出很少的時間來和學生們進行課堂遊戲,往往遊戲還未結束就已經下課了,達不到遊戲應有的效果。
第二:難以把握遊戲難度,遊戲難度過大,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遊戲過於簡單又會失去鍛鍊學生數學思維、理解課堂知識的意義。
第三:遊戲時容易導致課堂紀律混亂。由於遊戲時學生的思想狀態會較為放鬆,加上學生年紀較低,很容易因為進行課堂遊戲而導致學生過於興奮,進而導致課堂紀律混亂,教師維持課堂紀律不僅浪費了教學時間,還會使遊戲效果以及教學效果變差。
為了儘量減少上述問題的發生,教師需要在課前對課堂教學安排以及遊戲的選取,遊戲的流程進行精心的設計。
小學低年級數學進行課堂遊戲應遵循的原則
之所以採取課堂遊戲的方式進行教學,是充分考慮到了低齡兒童愛玩、愛遊戲的天性。充分運用數學遊戲,能夠做到寓教於樂,將數學知識、數學原理融入到遊戲當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數學學習以及邏輯思維的能力。
將遊戲作為數學學習的橋梁,幫助學生建立抽象思維和具象思維之間的聯繫。通過運用這種寓教於樂的理念,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課堂積極性和探索思維能力。
那麼在進行數學課堂遊戲的設計時,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呢?如何最大化發揮數學課堂遊戲的效益呢?下文將逐一進行分析。
1.明確學生的遊戲目標
在遊戲開始前,教師要實現「掩蓋」本節課的重點知識點,將教學重點藏於遊戲之中,給學生一個遊戲目標,讓學生通過遊戲總結數學規律,進而引出本堂課的教學重點。這種做法不僅僅能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還能時刻牢牢把握學生的注意力。如果實現交代了數學知識點,學生容易對後來的遊戲失去興趣,因此讓學生始終保持探索的狀態和質疑的精神非常重要。對於積極思考,能夠快速反應快速對遊戲中暗藏的知識點做出總結的學生,老師要及時的予以表揚和鼓勵,帶動全班同學積極動腦的熱情。
2.遊戲難度要適中
由於不同的學生理解能力會有差異,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在設計數學遊戲時,遊戲難度要適中,不可過難或過於簡單,要能匹配大部分學生的課堂接受狀態。為了讓同學們都能積極的參與到遊戲中來,教師在設置遊戲難度時可以採用層層遞進的方式,讓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去完成相對簡單的環節;理解力和成績都居於中遊學生去完成中間環節;反應較快,理解力強的學生去完成最為困難的環節。這種做法一方面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完成後每個孩子都能獲得成就感,能夠積極地促進他們今後的學習,還能讓學生們鍛鍊合作和默契配合的能力,加強班級團結。
3.採用多樣的遊戲方式
由於低齡兒童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而且普遍更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師需要採取多樣化的遊戲形式來保持遊戲對學生的吸引力,防止學生因為反覆玩同一個遊戲而感到厭倦。此外,還要防止學生掌握遊戲與遊戲之間的規律,防止學生用一種方式去解答所有的遊戲謎題,失去遊戲鍛鍊思考能力的意義。
數學遊戲在小學低年級課堂中的應用
1.數學遊戲在鞏固課上的應用
鞏固課的教學目的往往是對已經學過的內容進行鞏固練習,加強對已知技能的熟練度。數學遊戲,能夠建立起更加輕鬆愉悅的複習氛圍,幫助孩子們更快的記憶起知識點,鞏固所學內容。例如情節性遊戲。教師根據本堂課的教學內容,設置特定的場景環境,讓學生們融入情境之中,進行角色扮演,讓同學們充分感受到遊戲的樂趣。
這類遊戲的優點在於不容易過時,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安排不同的劇本在課堂上呈現,學生們會非常期待劇本中的新劇情。常見的情節性遊戲有《送信遊戲》、《模擬百貨商店》、《開火車》等等。
通過遊戲來進行複習鞏固,會大大提高學生們對於複習的興趣,複習不再是一昧的枯燥做題,反而生動又充滿樂趣。長此以往,學生會養成良好的複習習慣,對今後的學習大有裨益。
2.數學遊戲在操作課上的應用
小學低年級數學操作課是指通過在數學遊戲中的不斷操作,總結規律,進而發現其背後的數學思想和數學知識。操作課能夠不斷加強學生對位置的探索,幫助學生領悟操作背後的內涵。例如帶領學生通過感官領悟來進行遊戲。
調動學生感官加入到課堂當中來,是一種有效的幫助學生提升注意力的手段,在創建活潑、歡快的學習氛圍的同時,更好地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例如,《拍手遊戲》、《動物叫聲合成數》等。
再如競賽遊戲同樣是常見且有效的遊戲方式。通過進行課堂競賽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為了奪得勝利,學生會督促自己更加用心的思考。教師可以將學生們進行分組,對於每優先完成小任務的組別進行加分,最後核對總分選出冠軍。既可以加快學生的思考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結語
在小學低年級的課堂中,豐富精彩的數學遊戲總是能一併獲得教師和學生的認可。
在快樂中學習,有助於學校加強對寓教於樂理念的建設,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轉變我國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風格,還能促進師生關係變得更為融洽。
教師在遊戲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為本位,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目的,推動小學低年級數學教育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