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既能吃還有藥用?為中國主要食用魚之一,鯽魚養殖的5個技術
鯽魚是我們生活當中最常見的魚,也是我國最主要的食用魚之一,不僅肉質鮮嫩,營養豐富,而且還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有補虛溫胃、生氣之功效。正因為如此,有很多人都想加入到養殖鯽魚這個行業當中,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帶來鯽魚養殖5個技術。
1、養殖準備
養殖之前要選擇合適的養殖池塘,最好是背風向陽,排水方便的地區,伺候,要將池塘裡的水全部排空,並且利用陽光暴曬幾天,之後用生石灰消毒,然後再放水。在放養魚苗的時候,要選擇一個優質的品種,作為飼養的對象。鯽魚如今經過了多年的人工養殖和選育,也是產生了許多的新品種,建議大家選擇高背鯽,因為這個品種是其他品種生長速度的2到3倍。在選擇飼料的時候,飼料裡的蛋白質含量必須達到30%以上才可以。
2、放苗
放養魚苗時,水溫必須在十度以上,因為水溫太低,就會影響幼苗的成活率,為了方便日後的養殖和出售,儘量不要選擇分幾批放養魚苗,這樣養殖起來也是很不方便。那放苗之前還要對種苗進行一次消毒的工作,這樣可以大大的減少常見病害的發生機率。放養的密度通常是每畝放苗2000尾左右,不能太密集,否則不利於生長,還可以搭配一些其他的魚類一起養殖,而且養殖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3、水質管理
因為鯽魚體內富含豐富的鈣磷元素,而且這兩種物質是其他魚類的2到3倍,所以在養殖的時候一定要確保水體當中的鈣磷含量,而滿足他們的生長需求,每隔半月就要撒一次石灰溶液和碳酸鈣。除這兩種元素之外,其他的也是不可缺少的的,所以一定要根據水質的變化來施加有機肥,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在池塘裡多培育一些浮萍和水生植物,但是在高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水質的變化,一段水質過差就要及時的換水。
4、投餵管理
鯽魚是一種雜食性的魚類,但主要還是以植物為主,注意一定要根據鯽魚的喜好來合理的投喂,並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每天可以投為6到8次,但是每次的量不可以太多,在進入春季之後溫度比較低,所以其餘的進食量就會下降,可以減少投餵的次數,夏季炎熱高溫,至於的進食量也會隨之增加,這是生長速度快的時期,一定要多投餵飼料,增加次數。
5、病害防治
病害主要是以預防為主,常見的病害有水黴病,肝膽綜合症,紅腮病,而且這些病害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造成鯽魚的死亡,一定要定時潑灑生石灰,來消毒滅菌,減少發病的機率。
本文僅供參考,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業種植和養殖的諮詢,請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