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不久前在知乎看到的問題。
不願意。
這是我的答案。
和抑鬱症患者的相處內心時刻都在害怕,害怕自己做了什麼傷害到她。
看綜藝《我這樣生活》,馬思純生病了很嚴重,他們相約去出去玩,從開始大家就顧慮重重,我在看那期節目的時候,覺得好熟悉,王大陸佘詩曼他們很善良,儘可能的去照顧馬思純,哪怕自己不玩什麼也沒關係。
可是如果生活每天都如此呢?偶爾照顧生病的朋友還會自我感動,如果是每天呢?累嗎?
我能做的就是不歧視,不區別對待,在一些小事方面幫助或者禮讓他。
畢竟誰又活的容易呀。可能會被人說冷漠,可生活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在我沒有強大到可以保護別人的時候,我只能選擇先保護自己。
大學有朋友是抑鬱症,她自己告訴我一直在吃藥,會想自殺、自殘,我聽完不知道跟她說些什麼,或者她也不需要我來說什麼,她只是想找個人聽罷了。
那之後我忽然不知道該怎麼跟她相處,好像她是那水晶玻璃人,怕自己這個粗人話說重了、事做莽了讓她更加難過。
這是熟悉之後她告訴我的秘密,代價就是我在和她相處的過程中開始如履薄冰。
大概有那麼一個學期,我覺得特別壓抑,也要抑鬱了。
她總是不高興,跟她說話或者問她什麼會馬上用不耐煩的語氣回你。
這時候我會想我是打擾她了吧,都是我的錯。
每天起床會有起床氣,她坐在我旁邊玩手機,氣壓很低我會想逃。
她問我什麼,讓我幫她做什麼,我沒有辦法拒絕,因為她會不高興,也就是她自己說是抑鬱狀態。
下課或者去外面如果沒有等她會是災難。
如果不順著她說話,如果有爭論也是災難。
我覺得要崩潰了,為什麼是我,我看起來就這麼是老好人嗎?
最難過是她每天好像都不高興,而我不知道她的不高興是不是因為我,總是惶恐,而和她在同一個空間裡,她不高興時其他人如果有開心的事,好像是冒犯了她或者背叛了她,這該死的感覺。
那時候開始有人抱團,我覺得好累,在後面的學期裡,我開始獨行,說不出的自在,接觸少了,可能她也感知到了我的態度,平時的生活恢復正常了。
我是從她那裡知道情緒對別人的影響力,像一把殺人於無形的刀,選擇一個人做朋友,就像選擇一個寄生體,一直把別人吸乾為止,可是我為什麼要願意呢?
我同情她的遭遇,同情她的病情,但不代表我要承受她帶給我生活。
後來畢業,我很少找她,總怕自己哪句話說不好,她會怎麼想。其實實習後大家就不在一起了,畢業時也有不舍,但今天想起她來,內心還是想逃,下意識的想躲避她。
我希望她可以幸福,偶爾從朋友圈看到她的生活,會為她開心。
但是,我再也不想和抑鬱症的人做朋友了。相安無事就好。
我知道這不是她的錯,也不是我的錯,但人就是這樣,生活裡已經精疲力竭了,怎麼還能幫助別人呢?誰也不是超人呀。
各人自掃門前雪,抑鬱症患者需要的也不是朋友,而是醫生和科學。希望生病的人都快點好起來,生活裡這麼多有趣的事,可以一起大笑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