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發布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被寫進了改革的「目標任務」中;在《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中,也明確提出「啟動人工智慧+教師隊伍建設」。
這些政策的出臺表明,伴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迅猛發展,當前社會的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態都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在人工智慧浪潮席捲全球、深入影響各行各業的當下,「人工智慧+教師隊伍建設」的啟動,旨在讓更多的教師正視、了解人工智慧的發展,衝擊並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學會利用人工智慧提高教學效果。
那麼,教育信息化2.0時代
教師們要怎樣迎對?
以下這些人工智慧教學好幫手
不妨先用起來~
備課是教師們日常教學工作的重難點之一,「備」不準、「備」不全,抓不到關鍵問題常常成為困擾。
現在,通過科大訊飛智慧課堂,教師在課前可以將學習內容通過學案、微課、課件等形式提前推送給學生,學生進行自主預習。
智慧課堂平臺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
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藉助於作業平臺、班級空間發回給老師。
老師在上課前根據數據統計,個別問題通過微課或課下留言單獨為同學解答。
針對普遍性問題,老師進行針對性的備課和講解,避免了大量備課而又不知道學生疑問在哪的情況,初步實現了課堂翻轉,「先學後教,以學定教」。
師生互動一直是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傳統課堂上,老師沒辦法及時了解到每個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而在這寶貴的45分鐘時間裡,也無暇開展豐富多樣的互動。
別著急,暢言智慧課堂豐富、高效、立體的課堂互動可以幫到您!
課堂上,教師機可以通過一鍵同屏連接投影,這樣老師就不必限制在講臺操作設備,能走到學生中交流。
課堂互動形式多種多樣,搶答、隨機選人,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老師也可以任意組合題型,布置隨堂練習。對於主觀題,學生可以直接在學生機上批註答題,或者先紙筆作答再拍照提交。
學生提交後,能夠快速生成答題報告,反饋學情,輔助老師動態組織課堂教學。
老師及時了解各題作答詳情,並能將學生的主觀題典型答案加入點評,進行對比講評,實現及時評價、立體反饋。
在課堂教學中,隨時會產生優質的教學資源,比如重要知識講解、難題解析、易錯點分析等,但是這樣的資源經常是轉瞬即逝,沒有及時記錄下來。
現在,有一款錄課神器——智慧微課,會成為人工智慧時代老師們的貼心好助手。
首先,通過智慧微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很簡單地把一個3、5分鐘的教學片段記錄下來。
更重要的是,錄製結束後,就能自動生成包括視頻、文本、課件等資源在內的結構化微課,可以實現文字記錄、重點標記、智能檢索、以及課件和講解內容的同步對應。
完成錄製後,系統還會自動生成二維碼,一方面通過手機掃碼就能直接查看講解的內容,另一方面在學生的學習空間也能查看到講課內容。
學生查看微課時,通過智能檢索可以實現快速到某一張課件ppt、老師某一句話的定位,能高效查找並複習個人需要的內容。
課後作業的標配通常是人手一本練習冊以及各類教輔資料,厚厚幾大摞。一些還未掌握知識點的學生常會無從下手;而那些學得快的學生,又會在已掌握的內容上浪費時間。
所以,布置作業看似簡單,但要做到「讓不會的學會,讓會的進階」就不容易了。
那麼,可以為每位學生布置個性化作業的智慧課堂、智學網趕快用起來吧!
教師通過智學網及時掌握班級學情
智學網個性化智能學習系統自動生成各個學科的知識圖譜,為學生規劃科學的學習路徑。
對於老師來說,班級知識圖譜讓班級共性問題一目了然、個性輔導一鍵分發。
同時在自適應學習技術的幫助下,為學生智能化推薦教師和系統提供的微課資源、試題資源、課件資源和其它學習資源,輔助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
通過學情診斷幫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個性化作業」再助一臂之力,作業的題目跟著學生需求走,人人有不同。
學生們要寫的作業多,老師們要改的作業更多。
老師們埋身數不清的本子、卷子裡,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而且時間緊、任務多,眼花繚亂根本來不及思考評語,「已閱」倆字一批到底。
人工智慧時代,需要老師們去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智批改功能趕緊用起來!
它可以輔助老師進行作文評分和批改,幫助老師減少85%的工作量,是老師身邊的機器評分助手。
手機、Pad可以隨時隨地移動批改作業,讓老師有更多時間給作業更多的建議、指導。
可以為學生作文提供單詞、語法、句式、篇章結構等內容的點評,是學生身邊的個性化作文輔導專家。
還可以提供班級、學校等各級作文分析診斷報告,提供針對性改進意見,使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常態化為可能,是老師精準備課與教學的得力助手。
作業交上來、改過後,如何上好一堂有效的講評課,幫助學生們從練習題中溫故習新是課堂教學的又一大難點。
平均用力,看似全面實則缺乏深度;就題論題,資源泛而不精;只講不練,講評效果無法評價。
現在,通過智學網的精準講評課方案,就可以預設講評重點、拓展講評資源,而且有講有練、講評效果及時評。
利用系統提供的學業數據採集結果和變式題拓展資源,老師們可結合典型題、典型卷實現共性問題集中講解;也可基於課前備課使用智學網預設的講評順序,按照得分率或者知識點,集中講解班級共性難題。
老師一鍵布置個性化作業,過程中通過系統實時監督每一位學生的答題進度、正誤以及舉手情況,進行小組或一對一輔導。
基於系統實時生成的全班個性化答題報告,錯題解決率、薄弱知識點提升度一目了然,然後再次講解系統統計出的個性化作業中的高頻錯題。
未來的教育是人與人工智慧協作的教育。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正在把課堂還給學生,也正在把更多機會帶給老師,幫助老師從重複性模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來,釋放教師的勞動力價值。有了人工智慧的輔助,教師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創新教育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讓教育變得更好。
人工智慧助力教育 因材施教成就夢想
文&編 | Elaine swwang 責編 | zhu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