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自己的事

2020-09-20 聞是教育

父母能做的就是替孩子掃除路上的危險,至於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自己的事。優秀的父母往往有旁觀的自制力和定力。



01

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


只是,很多時候,父母卻愛得很急,看著稚嫩懵懂的孩子,恨不得一口將他們餵大,再立馬將一身的知識與經驗傳授與他們。


卻忘記了自己的經驗也是慢慢積累而來。



02

剛吃完晚飯的小威像往常一樣,拿出繪畫本,準備練習。

對剛上幼兒園的小威來說,填起來還真不容易,不是上錯了顏色,就是不小心填到外面去了,小威卻自得其樂。

可坐在旁邊的媽媽卻急壞了,看著孩子把一棟房子填得亂七八糟,真恨不得搶過彩色筆親自上陣。


填到一半的時候,媽媽終於按捺不住,對小威指點起來了。

「寶貝,這個是填灰色的,不是黑色。」


「寶貝,你慢點畫,畫到外面去了。」


最後乾脆拿過彩色筆,幫孩子填了起來,小威則呆呆地在旁邊看著。


畫是塗好了,對孩子來說,卻未必是好事。


媽媽看似幫助了小威,卻影響了孩子獨立探索世界的興趣和能力,填錯或是填得不好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興趣,學會了用自己的眼光與思維去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孩子的思維總是機靈難測、五花八門,潛力遠超乎我們的想像,父母給孩子一個任意馳騁的空間,對於培養他們學習興趣、獨立創新的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而媽媽的介入越多,孩子學習的興趣就越低,發散創新的能力就越差。



03

一位北京音樂學院畢業的男生,人長得帥氣,還彈得一手好鋼琴,可談了好幾次戀愛,都以短暫分手而結束,分手的理由幾乎一樣:男生幼稚得像個小孩,自己感覺像是他媽!


這一切都源於男生從小的家庭教育,不管大事還是小事,父母幾乎是360°無死角地安排好。


小時候剛學會穿衣服的時候,緩慢而笨拙,一件衣服套了好久也沒穿好,媽媽看不下去了,親自動手,立馬搞定。下次又是如此,三番五次,孩子便乾脆躺在床上,等著媽媽過來幫忙,結果到了高中也穿不好一件衣服。

  • 孩子剛學掃地的時候,媽媽搶過掃把;剛學做飯的時候,媽媽搶過菜刀;剛學洗衣服的時候,媽媽搶過衣服。孩子只需做一件事:彈鋼琴,當然是在父母的陪同下。
  • 孩子獨自做一件事,是培養其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哪怕稍有危險,也不必過度緊張,戰勝困難,也是孩子需要學會的一項本領。


父母幫得越多,獨立性就越差,依賴性就越強。



04

我們常常容易輕視孩子的直覺和判斷力,對孩子的想法或是做法不屑一顧,情不自禁便以智者的身份強勢闖入,要麼嘮叨指點,要麼代而為之,甚至橫加幹涉。


然而,孩子比我們想像中更聰明、更有潛力。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獨自探索中,他們培養了興趣、學會了思考、懂得了獨立、嘗試了創新,並將這些優秀的品質日積月累,積水成淵,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其實,旁觀也是一種愛,一種更具智慧的愛。父母能做的就是替孩子掃除路上的危險,至於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自己的事。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研究」

相關焦點

  •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讓孩子自己探索世界
    媽媽的介入越多,孩子學習的興趣就越低,發散創新的能力就越差。填錯或是填得不好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要學會用自己的眼光與思維去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探索世界,是人在童年時期就應該掌握的最重要技能之一。O2每個孩子心中都有冒險夢,帶他去探索世界年初,我曾陪孩子去看了《熊出沒奇幻空間》,看完後我突然明白,為什麼他這麼痴迷於這部動漫。
  • 孩子如何探索世界?父母做這些事,為孩子打下重要的早教基礎
    就是這樣一個空紙箱,我那 2 歲的外甥跟它度過了幾個小時快樂時光。為什麼一個空紙箱,一堆廢紙或者一些我們成人認為是垃圾的瓶瓶罐罐,在孩子們的眼中,它們卻有著非凡的樂趣呢?因為這些「玩具」容納了孩子們的想像力,給他們提供豐富刺激的感官遊戲。事實上,這些感官學習,正是學齡前孩子探索世界的基石。
  • 以數字角度看世界,激發孩子探索自己與世界的好奇心
    除了提供不一樣的看世界角度,該書信息增量多,知識有趣易懂,激發孩子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每個主題數字對比中,感受世界的多元化。雖然這本書是寫給兒童的科普書,我卻看得津津有味。這些有意思的數字帶給孩子不一樣看世界的視覺,不僅帶給孩子看世界的數學思維,還向孩子科普各種有意思的知識。02、激發孩子探索自己的好奇心自孩子開始有意識以來,他們不僅對世界充滿的好奇心,而且對自己也充滿了好奇心。
  • 探索能力可以改變世界,別讓「主動探索」成為中國孩子的稀缺能力
    好奇心可以使人類去做連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正是有了好奇心,人類才得以發展和進步,成為地球的主宰者。好奇心也是激發孩子求知慾的原始動力,對世界好奇則是孩子們學會主動探索的第一步。所以,在孩子「粗魯」探索的時候,也是他們正在用雙手感知世界、構建自己頭腦王國的時候,我們應該保護好孩子們這種主動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好奇則是孩子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力
    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會好問與好動的情感及肢體行動,而父母往往會錯怪孩子的肢體表達方式。就拿我們家孩子來說吧,每次我在工作的時候,孩子也會向我提出一些問題,問著問那的,而我卻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敷衍了事,有時候甚至會說,「你沒看到我正在忙嘛?」來打擊孩子的好奇心。
  • 如何讓孩子明白學習是為了自己
    昨天有人我問:怎麼讓小孩認識到讀書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父母?哥幾個就一起討論了這個話題,聽有趣的。相信很多父母都想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有幾個有趣的觀點分享一下。 「為自己」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家長首先要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弄清楚孩子們心目中的那個「為自己」究竟是什麼?
  • 育兒路上,「敲門磚」重要,帶領孩子探索自己也必不可少
    在我的理解裡,硬裝代表的是孩子對外部世界的探索和回應,而軟裝代表的是孩子對自身內心世界的探索。硬裝軟裝都是裝修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在孩子的教育中,對外部世界的探索和對內心世界的探索同樣都不可缺少。如果父母育兒中有意識的帶領孩子進行自我內心世界的探索,孩子從小就慢慢明白自己的性格是什麼,自己的特質為何和其他同學不同,基於自我的不同他們就會明白每個人做事情的方法都可不同,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見解。長大了進入職場,才不會貌似獲得了外部的一切,卻依然有一堆困惑自己無法前進的事情。
  • 孩子「淘氣」是好事!請別阻止,讓他們盡情探索世界
    當媽那些事兒孩子「淘氣」是好事!請別阻止,讓他們盡情探索世界~當孩子長到2-3歲的時候,不少父母開始頭疼不已,聰明可愛的寶寶,突然變得「叛逆」了,像被誰不小心按到了「搗蛋模式」的開關,總是喜歡搗亂和搞破壞。
  • 聽HKUer說 | 探索世界的同時,走向真正的自己
    在大學四年內通過學校各種渠道以及自己課餘時間已經自由行去過20多個國家的她,想要用親身經歷的點滴告訴你,身在如此國際化的港大,可以如何給你探索的可能,以幫助你實現學業、生活娛樂、實習工作、人際關係等各個方面的「全面豐收」的。
  • 阻止孩子探索等於扼殺孩子的好奇心,父母要保護孩子的探索欲
    01 阻止孩子探索,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總喜歡拆看看看,想看看裡面是怎麼回事,其實這是孩子的一種探索行為,孩子意識不到自己是在搞破壞。孩子愛拆東西不是有意破壞,或是故意和我們作對,而是出於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 探索和學習是本能,那為什麼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
    孩子學習不積極,可能和家長有關係孩子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於他們的學習熱情,很多家長都有話要說,愛學習的自然不用說,孩子不僅積極主動而且對寫作業和學習這件事很有熱情。但有的孩子則表現得很普通,甚至沒有學習的熱情,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學習不主動的原因除了他們自己之外,家長其實可能也有責任?
  • 給孩子一個探索的世界
    海水 | 靈動 ,如同孩子一般。海底 | 神秘 ,給我們一個探索的世界。海洋主題,我們希望它營造一種更為原始的思想,一種萬物始初,一種包羅萬象,一種自然孕育。就像我們要打造的空間,一個起點,一顆我們對待孩子的初心,一種包容的態度。
  • 【2020新加坡冬令營】探索更大的世界,遇見更好的自己
    【名校參訪】在世界一流學府——走進南洋理工大學,感受世界知名學府的恢宏和典雅。你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學校的優勢,成就自己?學校是如何越來越棒的----你能為自己的學校做些什麼?這裡還有了不少世界各地的珍稀動物品種呢,如紅毛猩猩、馬來貘、長鼻猴、孟加拉白老虎等~~~    從小的好奇,到大的世界。
  • 孩子愛爬高、跳躍、鑽洞?心理學家:探索空間其實就是探索世界
    一群孩子圍在那不停地堆積木然後推倒,推倒後孩子們興奮尖叫,接著重來。這時候他會動用自己肌肉力量,並結合心理承受能力來選擇不同高度往下跳躍。當他克服一個高度,他就會探索更高的空間,不斷嘗試。孩子建立起空間概念,不斷探索、承受更大的空間,其實也是心理承受能力發展的過程。他在一次次挑戰中發現自己能力,找到心理承受邊界。對空間的探索,其實也是創造自我的過程,突破心理極限的過程。
  • 請允許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判斷。
    我們本能地要把我們所知的東西教給孩子我們喜歡把自己的判斷強加給孩子!我們喜歡評判孩子的行為,喜歡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這些行為都是會在不經意中傷害到孩子!為了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為了孩子擁有一個正確的世界觀,客觀的對待人和事!請允許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判斷。天下的學問無外乎記問之學!「記」是記憶前人的知識,「問」是虛心求教。這話很對,放到繪畫裡也同樣適用。
  • 滿足孩子的探索欲,就是帶孩子慢慢融入到這個世界
    很多孩子喜歡把牆上的掛曆撕下來,或者是本子、書本上的紙張撕下來折成紙飛機;又或者把家裡植物的葉子一片一片掰下來;再不然就是用刀或者筆在牆上或者桌子上按照自己的想法「創作」,亂寫亂畫,再或者把娃娃身上的漂亮裙子給脫掉等等這些在家長眼裡很不解的事情。
  • 《揭秘小世界:森林》——培養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揭秘小世界》展示了森林中形形色色的動物和植物們以及他們的生活習性,正如它的名字一樣,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周圍世界的秘密。森林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揭秘小世界:森林》選擇設計了一些有趣的動物植物生活場景,將森林中的典型動物巧妙放在符合其生活習性的自然環境中,動物涵蓋的門類很豐富,有食肉動物、食草動物、昆蟲、鳥類、兩棲類、爬行類等。
  • 如何培養孩子對萬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如何培養孩子對萬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萬物由來的秘密」全新四冊科普圖書,是一套打開科學世界的優質啟蒙讀物。中山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林佑昇老師來到現場,與大家分享如何守護孩子的好奇心,以及如何對科學產生興趣與好奇心,一起探索這新奇的世界。
  • 《探索不可思議的心》:感知情緒,孩子從小需要學會的技能
    最近給孩子入的《探索不可思議的心》,深得我心。如果孩子從小就明白情緒的力量,懂得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和解,那麼,在成長的道路上,走的彎路要少很多。《探索不可思議的心》是日本的心理諮詢師平木典子,寫給孩子的了解情緒的書。《探索不可思議的心》的內容,分成兩部分,一是認識自己,了解情緒,二是讓孩子明白,面對具體情境,如何運用。
  • 《探索不可思議的心》:感知情緒,孩子從小需要學會的技能
    最近給孩子入的《探索不可思議的心》,深得我心。如果孩子從小就明白情緒的力量,懂得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和解,那麼,在成長的道路上,走的彎路要少很多。《探索不可思議的心》是日本的心理諮詢師平木典子,寫給孩子的了解情緒的書。《探索不可思議的心》的內容,分成兩部分,一是認識自己,了解情緒,二是讓孩子明白,面對具體情境,如何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