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讓你閱盡陪伴、人設、成見、教育等社會現實問題

2020-12-17 閉上眼89

文 | 閉上眼89

因為有黑暗,所以有光明。而且,從黑暗裡走出來的人,真正懂得光明的可貴。社會上不只充滿了幸福,因為不幸,所以才會有幸福。——小林多喜

之前覺得《哪吒之魔童降世》只是一部動畫電影,所以並沒有選擇去觀看。

今天外面下著雨,忙完手裡的事情,就去看群裡的聊天分享,突然發現有人分享了一句:去他個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決定!——《哪吒之魔童降世》。

閒來無事,於是便靜坐兩個小時完整觀看了這部電影。

看完之後,我就陷入了沉思,我才深刻體會到,這部電影裡面有太多太多現實生活的影子。

01.相比物質,陪伴孩子更重要

電影中哪吒一出生就是魔丸轉世,為大家所不容,但身為父母的李靖夫婦拼出老命護兒周全讓人感動,也是所有天下父母的縮影。

由於魔性隨時可能發作,所以小哪吒就被父母困在家裡。而父親天天不在家,母親又忙於斬妖除魔,根本抽不出時間陪孩子。以至於哪吒發出:「關在府裡無事幹,翻牆搗瓦摔瓶罐。來來回回千百遍,小爺也是很疲倦。」的心聲。

要說李靖夫婦不愛哪吒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難得有一天陳塘關太平無事,哪吒母親便陪他一起踢毽子,而哪吒天生神力,一下就把她踢到牆上並陷了進去。但李夫人強忍疼痛,穿上鎧甲讓兒子敞開了玩。一轉眼的功夫,自己汗流如雨,全身近乎虛脫,而在下人讓她休息的時候,她堅決說:「不,我還行。」因為她看到了好久未曾見到過的,哪吒開心玩耍的情景。

都說父愛如山,父愛是沉默的。電影中李靖和哪吒並沒有太多的交流,但在得知兒子三年之後要遭受天劫的命運之時,李靖不惜勞苦,尋找解救之法,最後毅然決然要用換命符從天數中奪回哪吒。

在小云云問他道:「哪吒是你什麼人?」李靖鏗鏘有力,只回了簡短四個字:「他是我兒。」

現實之中,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但好多父母都為了追求所謂的優質物質生活而少了對兒女情感的陪伴。

「我也想多陪陪你呀,但工作太忙了,我也沒辦法呀。」「爸實在抽不出時間,開家長會就不陪你了,你自己去吧。」「天天陪你,誰掙錢呀,誰養家呀。」……

家長們都是一味追求物質,還美其名曰為孩子好。但這些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要知道,在孩子眼裡:相比較好的物質生活來說,父母的陪伴對孩子來說更重要。

記得早年間央視主持人楊瀾曾在一個論壇上講到過關於陪伴的真實故事:

1996年她在美國生下兒子,在孩子逐漸長大的期間,每天無論多忙她都會抽出時間陪兒子。但有一次因為工作原因,她整整出差了一個星期沒有回家。回到家進門的那一刻,兒子先看了她一眼,然後轉過身背著她不說話,最後哭出聲來。看著兒子,她瞬間也忍不住流下了悔悟的淚水。

從那時起,她給自己立了軍令狀——放下自己的工作專心在家陪孩子一年。那一年的陪伴,是孩子最開心的時光,因為她給了兒子最需要的親情及安全感。後來她由衷地感慨道:「如果當時我不放棄自己的工作去陪兒子,造成的親情缺失是後天不可彌補的。」

在兒子越來越優秀的道路上,她慶幸自己當初的決定。對於她來說放棄工作有點可惜,因為錯過一個好的機會,但如果不是自己當時勇敢的決定,她錯過的可能是兒子的整個人生。

在楊瀾的精心陪伴和教育下,兒子不負母親的期望,在2014年以優異的成績被母親的母校哥倫比亞大學所錄取

無論是央視知名主持人,哥倫比亞大學碩士生還是企業家,這些耀眼的光環都不是楊瀾所在乎的。她在乎的是自己是一對兒女的母親她用行動告訴天下父母詮釋著: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父母不要把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為目標,而是要放慢前進的腳步,在孩子成長道路上多多陪伴。

02.摘掉人設,過好人生

影片中當敖丙的龍族身份被識破,太乙真人拿上報天庭,揭露龍族偷靈珠的罪名施壓,又在申公豹的挑唆下,敖丙便放下善念,準備水淹陳塘關。醒悟的哪吒在阻止敖丙,兩人大打出手的時候,哪吒曾變換成敖丙的身份,不只騙過了申公豹,也騙過了師傅太乙真人。神仙尚且如此,何況人類。

在現實生活中,太多的人活成了人設,隱藏了人生,騙過了眾人,甚至連自己都深陷其中,終有一日,人設崩塌,要麼遭來眾人非議,要麼終於跳出人設,做回自己。

「我發誓,絕對不找女演員結婚。」「女演員的通病,過於情緒化。」「我太清楚她們心裡是怎麼想的,我清楚她們會愛慕虛榮,還非常情緒化。」……

2020年,疫情期間繃了幾個月的娛樂圈也開始不太平起來。

還記得前不久繼羅志祥、周揚青事件之後,成為第二個在疫情還未完全退卻的情況下,被推到輿論風口浪尖之上的藝人郭濤嗎。

起因是有網友扒出並分享了郭濤的教子書《父親的力量》中的部分內容。其中不乏存在打女人的經歷及歧視女演員的言論。

要論演技,郭濤在眾多明星當中絕對是首屈一指,無可厚非的存在。

在《父母愛情》裡,郭濤飾演的江德福是位軍人,心胸寬曠,有著男人的氣魄,不管是作為軍人還是丈夫或是父親,乃至哥哥,都是合格的;在越來越火熱親子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郭濤曾經帶著兒子石頭一起去參加,在裡面表現的嚴厲慈祥,敢於擔當,整個過程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父親,不少人看了這個節目之後都私下曾經請教他教育孩子的方式,畢竟做父母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更加優秀。

但他在《父親的力量》一書中的種種過分言論導致他十多年建立起來的人設崩塌,把他完美男人形象盡數銷毀。

雖然事後郭濤立馬出面看上去很誠摯地做了道歉聲明,但貌似網友及之前的粉絲並不買帳,有謾罵他、有說他大男子主義、有質疑他道歉的初衷……

其實人在寫書的過程中,是人獨處的時間,也是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所以他的大男子主義及歧視女性是骨子裡存在的,之前只是作為藝人,要給自己設定一個完美的人設,這樣才能在觀眾及粉絲面前站得住腳。但沒想到寫自己內心世界的書被網友扒出並分享,才造成他的人設崩塌,但攝於輿論壓力,又不得不出面道歉。

正像一位網友的評論,希望他是從心底尊重女性,而不是迫於壓力。

其實,明星也好,普通人也罷,都要從心底接受人人生而平等,活出真我,否則就算你花費心思建立完美人設,但終有一天人設崩塌,萬劫不復。

當然,也有人迫於外界要求及壓力,收斂自己,造成自己真正的內心世界長時間遭到封存。

提起《快樂大本營》這個湖南衛視老牌綜藝節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我也相信,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全場帶節奏的何老師、瘋狂表現輸出的謝娜,其次是吐槽的維嘉、逗比的海濤,唯獨一個女孩,大家很少注意到,也很少提及到,因為她在節目中完全沒有存在感,她就是吳昕。

要不是最近熱播的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相信大家還都還是覺得吳昕就是一個不愛運動、不愛說話、平衡感極差、唱歌跑調的傻白甜花瓶。她也曾在《吐槽大會》上透露出:我主持《快樂大本營》時也非常投入,一投入就忘了自己是個主持人,我就忘了說話。是呀,她一直活在節目組給她設定的人設之中。

這兩年,吳昕開始在各大舞臺釋放自我,釋放屬於自己的魅力。

在《吐槽大會上》,她一改《快樂大本營》中沉默的風格,在鏡頭前,自信又肆無忌憚地黑自己,恰如其分的吐槽身邊的藝人及朋友。

在《明星大偵探》中,她不再是被忽略的那個,而是讓大家看到了一個具有超強邏輯推理能力,能夠hold住全場的靚麗女人。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她不再是傻白甜,她用聰慧的大腦、機智迅速的反應一次次化解節目中的尬尷。

現在吳昕不再活在人設之中,開始逐漸活出自我,展現出自己真正的實力,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在這也希望她越來越好。

戴上面具是人設,摘掉面具才是人生。

願人人有正確的三觀、從心裏面接受人人生而平等,然後摘掉面具,活出真我。

03.成見在所難免,要跟隨自己主觀意志

電影中反面人物申公豹有一句臺詞:「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

哪吒從一出生就被認定為魔童。在百姓眼裡,哪吒做啥事都是在搞破壞,就連救小女孩都被認定為擄走。有一個小女孩想要和哪吒玩耍,卻很快被家長抱走。小孩子原本都是善良的,但受到大人們成見的影響,也都隨意辱罵哪吒,甚至向他扔石子。

哪吒渴望有人玩,渴望被村裡的人溫柔以待,卻一次次被誤解。他也想當英雄,卻總被人看作混世魔王。

現實對於他而言是殘酷而糟糕的,於是他毀屋舍、燒漁村、整小孩,他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他真的在一步步通往魔童的路上。

哪吒的遭遇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實世界的荒誕。

如果你沒有一份體面而穩定的工作;如果你三十好幾了還沒結婚,或者結婚了一直沒要孩子;如果你工作幾年還沒有買房買車;如果你都到了而立之間還打扮的很fashion;如果……

所有以上的這些都會被當成「異類」,被圍觀,被嘲笑,被指指點點,被親人苦口婆心地勸誡與教誨。

前段時間,62歲的著名舞蹈家楊麗萍想要宣傳自己的火鍋店開業,便在某平臺開啟直播,沒想到卻遭到了語言攻擊。

在她直播的社交帳號下面,有一個人評論「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自己都是蒙人的……」。當時這個評論就很快收到1.5萬人點讚,迅速穩佔榜首。

大家還都覺得身為女人,如果不結婚、不生孩子那將是最大的失敗。

還好,面對這種惡性語言攻擊,很多明星及網友都聲援楊麗萍,替女性發聲。

其中戚薇直言不諱為女性發聲,表示「女人早就不是生育工具了。」

陳碩也力挺楊麗萍,堅定認為「女人的價值不是用來生兒育女。」

記得之前楊麗萍在《藝術人生》上回答朱軍的「你是為了舞蹈才不要孩子」的問題時就明確表態: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我就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總有人喜歡去指責別人的人生,判別別人的未來,在不了解情況下,輕而易舉地替別人做決定,還美其名曰「為你好!」。殊不知生活是我們自己的,就算是父母都不能夠代替你品嘗酸甜苦辣。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要活在別人的評價裡,也不是活在團隊的偏見裡,而是要不斷了解自我,活出自我的人生。哪怕周遭充滿了各種聲音,我們依舊能聽從內心,選擇屬於自己的人生。

還好最後哪吒被父愛喚醒,發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說了算!若命運不公,便和它鬥到底。」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環境影響人的成長,但它實在不排擠意志的自由體現。」

不要活在別人給自己設計好的路,也不要被所謂的大環境影響,要追隨自己的內心世界,跟隨自己的主觀意志,要記得,你就是你!

04.壓力過大,孩子崩潰

電影中龍族混的很慘,當年替天庭鎮壓巨妖,功勞無上,如今卻被困在海底煉獄般的龍宮,永無出頭之日。於是龍王便把整個龍族的命運壓在了孩子身上。

龍王之子敖丙,因為是靈珠附身,原本是一個溫柔善良的少年,但父親把整個龍族的命運交給了他,給了他太大的壓力,甚至把整個龍族最硬的麟都用在了他的身上。這些壓力是敖丙所不能承受的,所以在太乙真人要稟告天庭制裁龍族的時候,敖丙迫於整個家族命運的壓力,惡向膽邊生,要不是哪吒阻止,差一點就釀成了無法挽回的局面。

敖丙之與龍族,像極了今天的孩子和望子成龍的父母們。

「你一定要考個好大學出人頭地,全家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你好好學習,其他什麼都不要管。」「你努力爭取拿個全級第一名,讓爸媽也在村裡風光一把。」……

類似這樣的話語在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家長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把太多的壓力壓在了孩子的心上。

康康學習非常刻苦、努力,在班裡的成績也是名列前茅的,可他的父母總覺得他並沒有拼盡全力,沒有能夠做得更好,沒有達到自己為他設置的目標。每天放學以後,吃完飯就讓他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興趣班,時間一直能夠持續到晚上十一點多。

康康每天的「行程」都被迫很忙,每天最多只能睡6個小時,完全沒有全身心放鬆的時刻。康康私下裡也跟父母商量過:自己太累了,壓力太大了,能不能稍微減輕一點負擔。但父母沒有安慰,只有生硬、鞭策的話語: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努力才有收穫。

好不容易熬到了高考,康康的成績還算可以。但父母卻覺得離他們想要的相差太多,堅決認為不能進入985那就要重考。

參加完高考的康康原本想著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休息一下了。結果父母不但沒有撫慰,反而施加了更多的壓力。康康既擔心自己無法滿足父母的希望,又擔心復讀會受到嘲笑。而父母那邊又擺出無法商量的態度,康康無路可走,最後選擇從樓頂一躍而下。一個花樣少年的生命就此定格。

無獨有偶,西安9歲的女孩,留下遺言:「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隨後從家中窗戶縱身跳下;

「媽媽,下輩子,別做我媽了!」,高三男生由於不堪來自於媽媽的壓力,跳入黃河以求心靈的解脫;

我們不禁反思:我們一直謳歌的母愛,為啥卻讓一個個孩子義無反顧的選擇自殺,而不再留戀世界的美好。

答案是肯定的,是壓力!父母給予孩子太多的壓力,是其小小年紀所不能承受的。

怎麼樣才能避免此類悲劇再次上演呢?那就要求身為父母的我們在情感及言行舉止上多加留意。

孩子沒考好時,我們不應該只是嚴厲地指責、過分地苛求及恨鐵不成鋼的語氣及表情,而應該拍拍孩子的肩膀:「孩子,沒事兒,想當年老爸還考過倒數第一呢,咱們繼續保持努力。」

孩子壓力大、學習苦時,我們不是逼著他們繼續參加補習班、興趣班,而是對孩子說:「孩子,別只顧著學習,也要注意休息,勞逸結合才能更有效率的做事,走,老爸陪你出去耍耍。」

孩子變得沉默不語時,我們不要覺得是正常現象,放任他不管不問,而是要和孩子進行心靈談話,溝通中多一些傾聽,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建議,少一些強加;多一些方式,少一些灌輸。

……

愛德華曾經說過:「家庭關係緊張,父母專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講民主等因素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與人生。」

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雖然我們不提倡完全放養式教育,但也請不要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給予太多的壓力和指責,因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尊重、賞識、認可和掌聲。

俞敏洪說過:「在家庭教育中,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給孩子太大的壓力,給孩子帶來焦慮和恐懼,讓孩子不再喜歡學習;一種是不給孩子任何挑戰的機會,什麼都為孩子準備好,讓孩子缺乏成就感。最好的教育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提供既有挑戰性又能讓孩子有成就感,帶有一定的壓力同時又能從壓力下解放出來的教育。」

現實生活中,成功的家長不應該只是孩子的父母、孩子的「嚴師」,更應該是孩子的朋友,孩子的知己。

《哪吒之魔童降世》,雖然只是一部時長僅有110分鐘的動畫電影,卻教會我們認清了多種社會現實,親愛的你讀懂幾個呢?

@閉上眼89:碩士畢業生,80末工科男,歡迎關注,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人設與陪伴經濟學:如何排解95後無處不在的孤獨和焦慮
    想成為指點江山的秦皇漢武,還是叱吒樂壇的鹿晗吳亦凡,甚至現實中並不存在的二次元角色?都沒有問題,但是能否扮演好、獲得他人認可,就看你自己了。 QQ群裡的語C玩法更是多姿多彩,例如「宮鬥群」已經火了近十年:群內成員分別扮演「皇帝」「皇后」「妃子」「太監」等角色,以文字對話的形式上演宮廷活劇。
  • 閱讀陪伴 | 閱成長閱快樂之垃圾不見了
    閱讀陪伴 | 閱成長閱快樂之垃圾不見了 2020-06-07 0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絕不向現實妥協,這部電影反應了社會問題,但是也很正能量
    絕不向現實妥協,這部電影反應了社會問題,但是也很正能量就在去年冬天的時候,電影院裡面聲了上映了一部阿米爾汗電影,不出意料的口碑又是特別的好,而且他的電影沒有經過特別多的宣傳,但是有很多觀眾就是願意去看,因為他講故事的手法確實很高超,故事很吸引人
  • 《哪吒之魔童降世》:成見足以改變一個人,而愛卻使人勇往直前!
    在今年的暑期檔中,《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動漫電影可以說是最大的票房黑馬了,上映至今票房已經突破31億,位列中國影史票房總榜第七位,而且目前票房還處於上升中。不論是從票房還是觀眾評分上來看,這部電影都有著優異的成績,是一部高質量的動漫電影。
  • 一部很現實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現實比電影無奈
    一部以已婚婦女視角拍攝的韓國電影,影片中講述了女主金智英嫁給了完美的老公鄭大賢當家庭主婦,後面卻患上了抑鬱症。一部讓很多人看哭的電影,也很真實。反應了很多韓國女性都會遇到的問題,引起了眾多女性的共鳴和討論。金智英,82年出生,小時候父親重男輕女,智英爸爸出國出差,給智英和姐姐帶的禮物是筆記本,給兒子帶的是鋼筆。弟弟以為姐姐金智英喜歡吃紅豆麵包,因為父親每次都會給她買紅豆麵包,最後弟弟才知道,是因為他喜歡,父親才會買。智英讀書時被高年級男生不軌尾隨,被父親責備被尾隨是因為她裙子短。
  • 《哪吒》:命運的成見無所不在,你該如何選擇?
    《哪吒》:命運的成見無所不在,你該如何選擇?1905電影網專稿  四年前,粉絲「用愛發電」,不僅讓《大聖歸來》創造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紀錄,也直接催生了一個新名詞「哪吒承受著陳塘關百姓的成見,申公豹承受著師傅元始天尊的成見,龍王承受著天庭的成見。但在成見面前,哪吒選擇了向善,後兩者選擇了向惡。各方的成見,引領著故事的發展。故事的結局,則說明後天的選擇能夠改變先天的成見。哪吒與敖丙兩個鏡像人物,最終殊途同歸,也算是一種圓滿。
  • 豆瓣8.5《哪吒之魔童降世》:漫談「中國式看客」背後的成見弊端
    很多人喜歡這部電影,皆是因為能從電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來到這世間,卻因旁人的成見,而改變自己的初心,甚至有時,覺得自己跟這個社會格格不入,但內心深處,卻充滿有人認同的奢望。既然成見對人影響深遠,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聊聊成見的弊端!
  • 推翻「成見」這座大山——「成見」作文講評指導
    1.國產動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反派一哥申公豹的一句話,戳痛無數人的心「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搬動它。」2.美國和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成見之深無出其右。在2019年香港問題上大做文章,在2020年疫情時極力在全球社會黑化中國,攻擊中國共產黨,進一步貿易戰,對中國不遺餘力的攻擊與制裁。
  • 2018閱文集團女頻佳作雲集,哪些具有爆款品相?
    2018年,現實主義題材全面開花,閱文這次也重磅推薦了一部現實題材IP《明月度關山》,該作品聚焦留守兒童、山村教育等社會熱點,是市場上難得一見的現實主義作品,也顯示了閱文對於弘揚現實主義題材IP的決心;去年,
  • 電影推動改革,善於運用魔幻現實主義表現社會問題的韓國導演大作
    領頭搞事的這位,名叫延尚昊,喜歡韓國電影的小夥伴都知道,百度網盤老朋友!四年前的東亞喪屍爆款《釜山行》,編劇導演他一手包辦。這幾年,大家都以為他在忙活《釜山行2》,誰知道悄沒聲息的,他又搞出來一部神秘兮兮的暗黑劇——《謗法》。
  • 銀色夢幻:如果男神走出熒幕愛上你——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
    有這樣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被影評界稱為「元電影」,那就是1985年上映,伍迪艾倫導演的《開羅紫玫瑰》。影片基調如果你完全不了解這部電影的背景、主創人員和劇情,初觀看時,會以為這是一部黃金好萊塢時期的歌舞片風格電影。歡快的背景音樂,簡明的表演風格,傳遞給觀眾一種簡單直接的造夢感。但,這就是電影想要的。
  • 《少年的你》一部校園欺凌的電影
    第三,魏萊,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的,但歲數有點大了,本來已經該上大一的年紀了,還在做這麼幼稚的事情,完全不符合她家精英教育的設置。校園暴力本身就是個低齡化的社會問題,精英人家的孩子不屑於毆打,拍裸照這種不入流的手段,他們的欺凌只會更高級,更體面,把其他階級的人壓得死死的,還合理合法,還能獲得輿論的支持,這才是高級手段。
  • 論「成見」/文韓靜
    因他在人們心中已成為一種成見,這樣的人怎可能是位貪官?由於有了成見,當我們遇到問題時,就自以為是地向身邊親友歪曲事實的訴說,卻不知會貽笑大方,嚴重的是,會以訛傳訛,誤人子弟。一個人的外表,身份,地位不定是真正才幹和能力表現,而人們往往作為評判的重要依據。這是何豈悲哀!馬克吐溫小說《百萬富翁》中。主人翁拿出百萬支票前後。老闆娘前後腔調不同,就是例證。
  • 《蚯蚓》一部看完扎心的韓國校園霸凌電影
    《蚯蚓》一部看完扎心的韓國校園霸凌電影《蚯蚓》是一部由尹學烈執導,金正均 / 吳藝雪主演的一部劇情 / 犯罪類型的電影。看完蚯蚓這部電影,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校園暴力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他體現出的不僅是同學之間的不和諧,更是折射出了許多社會問題,學校的教育、老師的監督、家長的教育、執法部門的不作為以及社會造成的現象等,更是校園暴力的催化劑。引領著事件的擴大導致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影片開頭的畫面讓人感到很壓抑,一個女孩的自殺,身體還有多次的援交和很多的傷口,還有就是女主的一個殘疾人父親,女兒卻是他唯一的親人。
  • 《銀河補習班》:一部「知音體」大百科全書
    對於一部不依賴大的特效,也沒有什麼大的場面戲的家庭情節劇電影而言,這樣的片長,很難不讓人擔心影片會淪為瘋狂注水的插科打諢段子集錦電影。  然而看完之後筆者發現多慮了:這哪裡是一部集錦電影,這分明是一部百科全書電影。147分鐘對影片來講完全是高度壓縮後的屈就,影片的終極目標應該是成為車站書店裡的《知音》合訂本——畢竟那句話怎麼說的?沒有什麼是一碗雞湯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來兩碗。
  • 五部超好看的印度電影,揭示社會現實
    爸爸》是一部由阿米爾·Khan、薩卡詩·泰瓦、桑亞·瑪荷塔、Fati瑪·薩那薩卡主演的傳記片。 影片以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故事為原型,講述了前冠軍辛格致力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 影片揭示了印度中歧視婦女的社會現象。
  • 為你推薦三部電影,其中一部生動體現出了臺灣中下層社會的生活
    影片圍繞著幾個小人物發生的一連串事件,選擇細末的事件和生活瑣碎,用邊緣的眼光、切膚的感受,對當代臺灣現實的透視凜冽,從小高的宿命,暗諷了臺灣當今的黑金政治,思考臺灣現代社會潛在的危機、社會病態的問題所在。
  • 走出方寸天地 閱盡大千世界(高峰之路)
    核心閱讀儘快步入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新階段,這不僅是讀者和市場對網絡文學的新期待,也是網絡文學自身發展的要求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一再為網絡文學走出類型化困境起到破冰船與開山斧的作用在這個需要史詩而且正在創造史詩的時代,走出方寸天地,閱盡大千世界,
  • 一夜暴富的故事在現實中真的有嗎,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社會現實
    《西虹市首富》劇照一部電影能夠帶給我們什麼,讓我們能夠看懂什麼,這無疑是我們去看電影的初衷。但是我們要明白的一點就是導演拍攝這部電影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其實在小編看來,這部電影更多的是想要以喜劇的方式來諷刺我們這個社會的現實,所以,我們在看完電影的同時也應該好好地深思一下為什麼電影會是能夠帶著諷刺的韻味的。其實值得我們去考慮的就是並不是電影中王多魚是如何將錢越變越多的,而是在笑過之後明白現實中真的有這種一夜暴富的事情出現嗎?
  • 消除成見,從平等開始,讓我們有勇氣打破頑固觀念
    消除成見,從平等開始,讓我們有勇氣打破頑固觀念看完電影之後,覺得這是一部耐人尋味的作品。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義大利籍白人託尼,因為要照顧家庭養家餬口,不得不為一個黑人音樂家擔任司機和保鏢,幫助黑人音樂家完成整個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