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2日電(記者 張冬冬)「世界因你而美麗——2010-2011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日晚間在此間宣布,著名翻譯家沙博理最終榮膺2010-2011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這是盛典舉辦四屆以來,首次將這一獎項頒給在華人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中國籍猶太人。
此前,獲得這一獎項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科學巨人錢學森和當代文豪、武俠巨匠金庸。
2日晚,當96歲高齡的沙博理步入典禮現場時,全場觀眾起立鼓掌致意。他在隨後致辭說:「這個獎對我是一個很大的光榮,它也表現全世界的人民多麼佩服中國和佩服中國的人民。1947年我剛來華的時候,有人說中國是亞洲的病人,現在可能那些人,現在還怕我們太健康了」。
「只要我還活著,我一定要配得起(自己的)責任,要大聲高興地喊叫,『我是一個中國人』。」沙博理原名Sidney Shapiro,中文名取自「博學明理」之意。1947年春天,他抱著「到中國看看」的心理,帶著僅有的200美元積蓄隻身來到上海,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決定讓他從此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上海落腳後的沙博理,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女人,也就是他後來的妻子——鳳子。鳳子畢業於復旦大學,早期主演過《雷雨》、《日出》,是上海文藝界的活躍人物,在她的幫助下,沙博理不但更快速地學習了漢語,而且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國文化。也許是愛情的力量,也許是時代的力量,沙博理決定留在中國,投身於中國的發展,投身於一種新的生活。沙博理說,「因為鳳子,我才能適應並且心滿意足地生活在中國。她已成為我的中國。鳳子,Phoenix, 我的中國的鳳凰。我愛上了鳳凰,也愛上了中國龍。」
婚後的沙博理,由於一次偶然的機會,開始嘗試接觸一個全新的領域——翻譯。從1956年第一本譯著出版開始,幾十年來,他一直筆耕不輟,把中國的很多著名作品都翻譯成了英文,包括《家》、《春蠶》、《小城春秋》、《我的父親鄧小平》等,使得中國的文化經脈得以在國外的土壤中繼續延伸。
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其翻譯的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這一英文版本被認為是「信、達、雅」兼備的絕妙譯作,沙老也因此贏得中國文聯最高翻譯獎。沙老曾經寫下這樣的一段文字:「翻譯中國文學是我的職業,也是我的樂趣。它使我有機會去『認識』更多的中國人,到更多的地方去『旅行』,比我幾輩子可能做到的還要多。」他通過這些翻譯作品,向世界傳播了中國的形象,努力讓世界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
除了翻譯著作,沙老撰寫的《一個美國人在中國》、《中國學者論述中國古代猶太人》、《中國古代刑法與案例傳說》、《馬海德傳》以及自傳《我的中國》等書,先後在中國、美國、以色列、新加坡等國出版,也引起很大反響。他還長期擔任外文局英文版《中國文學》、《人民畫報》譯審,寫作之餘,沙博理也曾在《西安事變》等三部影片中客串過角色。
自1983年沙博理離休後當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以來,一直連任至今,他始終積極參政議政,常到全國各地考察,對一些問題提議案,行使政協委員的權利和責任。沙博理被稱為是「陪伴中國人民走過半個多世紀的真誠朋友」。
2010年12月3日,沙博理獲得了「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06年成立的「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是中國翻譯協會用以表彰翻譯家個人的最高榮譽獎項。此前,只有季羨林和楊憲益獲得過該獎。
「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由鳳凰衛視及鳳凰新媒體策劃發起,中國新聞社、北京大學等十餘家在兩岸三地、東南亞、美加及歐洲富影響力的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主辦,迄今舉辦5屆,已成為華人世界重量級的年度盛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