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債權轉讓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及通知的效力

2020-12-14 陳樹芬律師

債權轉讓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民法典》在原《合同法》的基礎上針對「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增加了「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增加此條款是因為:

1、債權尤其是金錢之債有很強的流通性需求(例如:保理);

2、債務人對「不得轉讓」並無顯著的法律利益,尤其是金錢之債。

法條連結

《合同法》

第七十九條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 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第五百四十五條債權人可以將債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債權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債權轉讓通知的效力

《民法典》對債權轉讓的通知條款進行了調整

1、債權轉讓無需債務人同意,其確保了債務人之利息不受債權轉讓的影響。

2、債權轉讓通知債務人,即對債務人的生效要件,並非讓與當事人之間發生債權轉移效果的要件。

法條連結

《合同法》

第八十條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六條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相關焦點

  • 《民法典》關於債權轉讓的規定,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
    一、債權轉讓通知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債權人可以將債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據債權性質不得轉讓;(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 民法典新增法考系列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很多同學在備考的過程中,不能理解「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的規範含義究竟是什麼?那麼今天通過特殊動產的物權變動來幫助大家理解什麼是「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民法典》第二百二十四條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 民法典第403條中「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中「第三人」的...
    民法典條文 第四百零三條 以動產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反面解釋就是,未經登記的抵押權人是可以對抗惡意買受人的。根據《民法典》第406 條之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是可以轉讓抵押財產的,所以即使是惡意買受人,也可以依法取得抵押物所有權,只是抵押權人可以向其主張抵押權。在善意的舉證問題上,應當推定買受人為善意買受人,從而由主張可以對抗該買受人的抵押權人舉證證明買受人為惡意買受人。
  • 《民法典·物權編》亮點解讀:抵押權的追及效力
    (二)抵押人的及時通知義務對於動產抵押而言,根據《民法典》第403條規定,以動產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動產物權的轉讓,根據《民法典》第224條,一般情況下,「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 民法典新增考點:特殊動產物權變動與「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那麼今天通過特殊動產的物權變動來幫助大家理解什麼是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五條 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的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1)雖然張三沒有給李四辦理該車的過戶登記的手續,但李四基於有效的買賣合同,並完成了交付,因此李四已經取得了該車的所有權;(2)根據《物權法解釋(一)》第6條的規定,李四對於該車的所有權可以對抗王五的查封,即王五不是《民法典》第225規定的善意第三人。
  • 綺惠說法 | 債權轉讓的新規則
    ,但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的除外,即該等禁止債權轉讓的特別約定被認可具有確定的法律效力。《民法典》第545條第2款對該等禁止債權轉讓的約定進行了限制規定,明確規定:「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由此,當事人關於禁止債權轉讓的約定仍然在當事人之間有效,但由於《民法典》引入了對抗性規定,實際上該等約定對外效力被大大限制,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債權轉讓禁止的約定對內有效,對外原則無效。
  • 抵押物的轉讓不影響抵押權效力
    抵押物的轉讓由無權處分變為有權處分《民法典》第四百零三條 以動產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特殊動產)《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五條 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的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抵押財產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抵押權追及效力)約定不得轉讓,轉讓依然不受影響,僅有當事人之間合同效力。
  • 我國民法典中的抵押財產轉讓
    但是,考慮到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可能損害抵押權,如受讓抵押財產的第三人在取得抵押財產後對抵押財產進行毀損或變更等,故此民法典第406條要求抵押人必須通知抵押權人。如果抵押權人可以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 民法典的「善意(相對人/第三人/受讓人/佔有人)」
    當事人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土地經營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16   第三百七十四條   地役權自地役權合同生效時設立。當事人要求登記的,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地役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 《民法典》善意取得中的「轉讓」行為
    這一偏轉看似波瀾不驚,卻意外地對一些民法理論中的「老生常談」賦予了極為強烈的現實意義,本文所論之善意取得制度中「轉讓」行為的性質和效力便是這樣一個問題,在《民法典》實踐的背景下歷久而彌新。《民法典》頒布之前,與善意取得中「轉讓」行為相關的法律規範包括《物權法》第106條、《物權法司法解釋(一)》第21條、《合同法》第51條、《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3條,此外《民法總則》似有「可推知」之規範意旨。
  • 銀行貸款動產浮動抵押能否對抗第三人?
    來源:貿易金融作者:齊精智律師來源:貿易金融《民法典》規定動產浮動抵押自抵押合同成立時至登記之前抵押權生效但不可對抗善意第三人。該浮動動產抵押登記後至抵押物確定(結晶)之前,浮動動產抵押尚未確定的抵押物能否對抗第三人?齊精智律師提示登記在先的浮動抵押優先於交付在後的動產質押,但浮動抵押標的物確定前,對於一般債權人無對抗效力。
  • 19日民法典解讀之合同編,債權轉讓有哪些規定
    武漢晚報9月19日訊(記者夏晶)進行債權轉讓,當事人需要注意的事項比較多,尤其是在通知債務人方面,否則的話就很容易引發糾紛。在民法典中,對於債權轉讓有專門的規定。北京天達共和(武漢)律師事務所李小勤律師告訴記者,《民法典》第545條規定,債權人可以將債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據債權性質不得轉讓;(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 民法典新規則:在破產程序中,未經登記的動產抵押權是否具有優先效力?
    《民法典物權編理解與適用》(三)第1077-1080頁  《民法典》第四百零三條以動產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根據《民法典》第406 條之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是可以轉讓抵押財產的,所以即使是惡意買受人,也可以依法取得抵押物所有權,只是抵押權人可以向其主張抵押權。在善意的舉證問題上,應當推定買受人為善意買受人,從而由主張可以對抗該買受人的抵押權人舉證證明買受人為惡意買受人。抵押權人舉證不能的,應當承擔因此產生的不利後果。
  • 《民法典》視域下企業法務管理要點解析(下)
    本條對當事人之間約定債權不得轉讓的情況,予以進一步明確:一是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二是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不區分善意或惡意)。,確立了不同的對抗第三人規則,即非金錢債權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金錢債權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是否善意,在所不問,鼓勵債權特別是金錢債權的流轉。
  • 【青年幹警說法典第29期】錢榮:《民法典》中抵押物轉讓規則的新變化
    2000年《擔保法司法解釋》第67條作了進一步解釋,規定「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經登記的,抵押權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權」。該條款徹底解開了形式的枷鎖,不再對抵押物轉讓予以限制。無論是否通知抵押權人,已登記的抵押權始終存在於被轉讓的財產之上,即明確認可了已登記的抵押權具有追及效力。
  • 債權轉讓,未通知債務人,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怎麼通知?
    一轉讓自己的債權,是一種法律權利,也是一種自由;但是,在轉讓自己的債權時,如果不通知債務人,債權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 債權轉讓,未通知債務人,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怎麼通知?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另外,《合同法》規定了某些債權不得轉讓。《合同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 聊民法典57:新增「債務加入」,第三人與原債務人一起承擔債務
    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這第2款內容是《民法典》新增的立法內容,是對第1款內容中的第(二)項「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的補充規則。
  • 聊民法典57:新增「債務加入」,第三人與原債務人一起承擔債務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只要在債權轉讓之前,當事人之間都有機會約定債權不得轉讓。(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即法律禁止轉讓的債權。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 原標題:準不動產物權變更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的理解
    後被告內部管理人員即案件中的第三人林某以其享有被告公司債權為由,將該車輛變更登記於自己名下用於抵債。  本案中,涉案車輛並未登記在陳某名下,陳某能否確認為車輛所有權人?陳某是否有權要求林某返還車輛?這就涉及到了對物權法第二十四條「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條文的理解和適用。  1.「準不動產」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