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時光,看看古代私塾是如何開學的

2020-12-19 唐風宋雨

又到秋季開學之際了。門口的小學校。又熱鬧起來了。貼出了新招的小朋友的班級號。一些小飯桌,小課桌阿姨們也舉著牌牌到處招攬人。由此想到我國古代私塾開學有什麼別樣的景象呢?

在我國,私塾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貫穿整個封建社會,在明清時期,私塾發展到最成熟期,私塾是底層知識分子獲取生活來源的重要渠道。私塾教書的老師,即塾師,多為落地秀才或老童生。古人尊師重教,拜請老師是孩子入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私塾六歲啟蒙,讀書要先向孔子牌位或聖像及先生各磕一個頭,叫拜先生,才正式入學。入學的那一天。家長會帶領孩子來到私塾中。學生先要叩拜至聖先師孔子神位,雙膝跪地,九叩首;而後再拜私塾先生,三叩首。禮成,還要設宴款待老師。

接下來,啟蒙老師會講授人生最基本、最簡單的道理。並舉行整個入學儀式中隆重的部分——開筆禮。 『開筆禮的內容包括硃砂開智、擊鼓明智、描紅開筆、拜筆師等內容。所謂硃砂開智,就是用硃砂為剛剛入學的孩子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這又稱之為「開天眼」。由於「痣」與「智」諧音,所以這一儀式寓意著孩子從此眼明心明,好讀書,讀好書。 描紅開筆主要是讓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寫人生的第一個字,這個字往往筆畫簡單,同時又蘊含著深刻的意義。

學生付給塾師的報酬,即「束脩」,各私塾並沒有定數,即使在同一所私塾,在不同的條件下,學生承擔的費用也是不盡相同。束脩的多少,有塾師自行規定的,也有學董、塾師和家長協商決定的。清代主要支付的實物是銀兩、銅錢,民國時期支付的是銀元、大洋,一次給付或多次付清。沒有錢的,可以交米、面湊數。每逢四大節日——春季、祀丁節、端午節、中秋節,學生還要給先生送禮,春季送酒、糕點、肉;端午節送粽子;中秋節送月餅、葡萄;祀丁日送糕點等。甚至先生所用的燈油煤炭及食用也是由學生供給。

課程設置:中國古代的私塾作為科舉制度的附庸,按不同程度可分為識字讀物、啟蒙讀物、四書、五經、詩賦等。初入私塾的蒙童,一是先學習三、百、千、《五七言雜字》等淺顯易懂的古典啟蒙讀物,先生只教識字,不作講解,是死讀書。二是寫毛筆字,先描紅,後跳格,每日寫一張仿。三是珠算,有的私塾珠算後開,有的則無,情況不一。一般貧困家庭及工商業家庭的子弟,由於農牧商業勞力的需要,僅僅是學會幾個漢字就自動輟學了。而較為富裕的農村富戶、欲求功名者則可以繼續深造,研習四書五經及小學等高深的學問。一般情況下,學生讀至《詩經》以後即可選學。進入民國後,受教育政策和新式教育的影響,部分私塾還增設了美術、體育等新式學科。

相關焦點

  • 古代私塾是如何授課的?漫談古代私塾辦學模式的現代價值
    社會地位不同的人必須去相應的教育機構接受教育,私立學校是中國古代傳授文化知識,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實現科舉考試的重要私立教育機構。 古老的私立學校在長期的社會發展中經歷了它的演變。無論它如何變化,它所承載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在今天都在其作用和價值。自古以來,教育就受到高度重視。自春秋民辦教育興起以來,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
  • 古代的學生是如何開學的,他們有開學典禮嗎?
    然而,古代的學生是如何開學的呢,他們有開學典禮嗎?我們今天將不同年齡的學生劃分為小學、中學、大學等不同的等級。那麼在中國古代有這種區分嗎?其實中國古代只有小學和大學,而沒有中學這一區分。隨著時間的發展,到了南北朝時期,學生們的開學時間逐漸統一起來。這時候,學生大多在冬季入學,因此歷史上盛行「春夏務農,冬入學」的說法。後來,冬季入學也成為了鄉下學校的傳統,雖然具體時間在各個時代略有出入,但總體上來說是不變的,往往會在十月份開學。當然,具體的開學日期還是跟學期的長短有著緊密的聯繫,短則三個月,長則一年。
  • 夢回古代,古代學子每天在私塾幹嘛?
    導語私塾是古代的學校,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直到民國末年,私塾再也承擔不了新時代的新教育,這才被迫退出歷史舞臺。(古代私塾學習圖景)&34;這個詞全名名叫&34;,在古代,人們一般不將其稱之為我們將&34;成為古代的學校,是因為這裡是學生啟蒙、學習的地方,不過,雖然我們將私塾稱之為&34;,但是,從兩者的實質上來看,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至少,在所教授的課程上,兩者就有很大的不同。那麼,當現代的學生在苦兮兮地做著永遠也做不完的試卷時,古代的學子們又在過著什麼樣的私塾生活呢?
  • 古代私塾與現代學校有何區別?私塾的學童比現在的學生輕鬆嗎
    古代私塾只有一門課,就是語文,所謂的語文一般指大學、中庸、孟子、論語,學生從小時候就開始死記硬背,不管有沒有理解其中意思,從這一點來說,古代的學生也是很辛苦的。一、私塾的由來當代社會教育普及,在古代,情況則大有不同。
  • 不一樣的教師節丨古代教書先生工資高不高?了解古代的私塾制度
    古代雖然沒有確定八月二十七日為教師節,但老師們在當天已經可以擁有休假、會餐飲、享受福利等待遇,和「節」無異。眾所周知,古代的儒學教育,主要以私塾為主,古代私塾的教學方式和私塾先生的待遇是怎樣的呢?因此,本文所說的私塾教學方式,指的是3-18歲的蒙學階段。古代的私塾和現在的學校區別還是很大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現在的教學提倡各學科全面協同發展,而古代私塾則主要進行語文和傳統國學的教學,因為古代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出仕」。
  • 古代教育機構私塾,培養人才的搖籃
    在教化民眾、安定社會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開啟了中國古代基礎教育階段免費的新風尚。私塾曾培養出王國維、郭沫若、毛澤東那樣的文化大家,也培養過曾國藩、蘇軾等社會精英。隨著近幾年國學熱的興起,私塾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蒙學教材和教育宗旨為大眾津津樂道。
  • 弘舍 | 古代開學那些事兒
    又是一年開學季,孩童入學是影響其一生的大事,這一點古人也並不例外。那麼,古代學子開學前會做哪些準備?需不需要交納學費?有無統一的「校服」?古代的開學儀式又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呢?「古代開學那些事兒」- - - - - - - - - - - - - - -和入學年齡一樣,古代的開學時間各個朝代並不相同,除了現代統一的「秋季入學
  • 各地開學日期提上日程,看看古代學子們是怎樣上學的?
    春天的花開得正豔,開學的消息接踵而至,疫情下的網課娃們一臉懵,即將解放的家長們卻異常興奮。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很多省份對春季開學時間做出了規劃。孩子們將放下手機重回校園。久違的朗朗書聲重新奏響美妙的樂章,校園恢復本該有的生機勃勃。
  • 穿越到古代,這些專業出身的你可以做什麼?
    穿越小說一度在中國網際網路平臺上非常流行。假設你就是穿越小說的主人公,某一天你穿越到古代,憑藉你的專業知識,你可以做什麼來維持生計呢?醫學醫生這個職業在古代的變遷比較複雜。周朝以前,華夏人處於巫醫不分的階段。如果這時穿越過去,還需要學會佔卜,才能成為巫醫。
  • 古代私塾的學生有寒暑假與休息日嗎
    古代的孩子不管是伏天還是寒冬都在苦讀嗎?有人說,暑假源於私塾。古代沒有空調,沒有風扇,在私塾裡讀書的小朋友怕熱,老師也怕熱,為了避免在課堂上中暑,就得給大家放假。由於這種假期是私塾放的,所以叫「塾假」,後來以訛傳訛,就演變成了「暑假」。這個說法只不過是民間的傳說,大家聽聽而已,可惜不符合史實。
  • 日本留學如何選擇一家好私塾?好私塾的標準是什麼?
    日本私塾是什麼?學部生去日本要參加EJU考試你一定知道吧(不知道的去看學部生留學入門篇介紹 →留考乾貨 | 日本留學準備從0到1不得不知道的事(學部篇)),EJU成績出來後,需要拿著這個成績去出願你喜歡的大學,大學會綜合你提交的成績決定要不要安排你校內考,校內考合格後就可以在家等著開學了。
  •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論古代私塾的由來,強調教育的意義
    隨著文字、思想、科舉制度的不斷改變,古代私塾也逐步的出現與完善。這便是內部環境對古代私塾的影響。」,古代私塾的教學秩序頗為嚴格。 古代私塾的影響古代私塾雖然歷史悠久,但是還是有其相應的弊端古代私塾中傳授的內容過少,主要集中表現在古代私塾先生授課內容為四書五經、治理理論、歷史記錄等內容,較為單一及片面,只能培養出單一的人才。這是古代私塾的局限性,但同時也是古代社會的局限性。其次古代私塾授課先生自大問題,主要表現為學生請教問題時應首先討好先生,其次才能請教問題。
  • 中國古代十大極品職業,穿越到古代,你想入職哪行呢?
    中國古代十大極品職業,穿越到古代,你想入職哪行呢?小編相信大家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肯定非常好奇!古人的生活方式跟我們不一樣,雖然沒有如此發達的科技,但生活的也有滋有味。三、俠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俠客不得不讓我們欽佩,荊軻當年身負重任前往秦國刺殺秦王,他大概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命運,但他還願意在試一試,可見俠客的心非常濃烈。
  • 《我在古代寫小說》:看穿越女如何徵服古代讀者!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小說,《我在古代寫小說》,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不喜歡長篇小說的夥伴也可以看一下,本文略短,花費時間較短,文字方面總體風趣幽默,值得閱讀。>書評:身為晉江網上的大神級人物,蘇清漪坐擁萬千粉絲 ,佳麗三千,可謂風光無限,但蘇清漪沒想到自己莫名其妙的的就穿越到了一個架空的朝代。
  • 「穿越了怎麼辦?」——十大歷史穿越小說
    1895年,英國科幻小說家威爾斯的經典名作《時光機器》問世。此後,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穿梭就成為了人類的夢想。《回到明朝當王爺》這本月關寫於2007年的小說是穿越歷史小說的代表作,同時使得月關正式成為穿越歷史類大神。
  • 古代的私塾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教育階段?
    私塾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私」和「塾」。題目裡提到了私塾,是某個教育階段。那麼「塾」字指教學場所,就非常正常了。「私」就是指「塾」的性質是私人的。因為私塾是由早期的「塾」發展而來。在春秋時期私人性質的「塾」就已出現,但是一直到近代,「私塾」這一稱謂才被正式確定下來。在古代,私塾的發展過程中曾有學塾、鄉塾、家塾、教館、書房、書屋等形形色色的稱呼。
  • 拜孔子,拜老師,古代私塾學生的入學儀式到底有多複雜?
    私塾是我國古代的學校,起源於公元前770年,止於民國三十八年,私塾的存在,跨越數千年之久,它的存在對於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不過,無論私塾對於我們現代研究而言有著多麼重要的意義,但對於古代學生們來說,私塾可算不上什麼快樂的場地。
  • 開學季,看看古代新生開學那些事兒
    每年的九月往往是學生開學的日子,「開學季」便成為這一時期的熱門話題。尤其是經過高考的洗禮後,一批新生開始步入大學,開始了他們新的人生徵程。讓我們看看古代的學生是如何開學的。
  • 要開學了!想不想穿越一下,看看泉州以前的「學校」?
    眼下又逢開學季,校園裡的琅琅書聲再度響起,學子們又迎來學習知識的新學期。
  • 5本穿越網絡小說,帶著外掛,回到古代當大佬!
    夢回古代,你會選擇什麼身份?今天我們分享幾本主角穿越到古代的網絡小說。 1.《混在三國爭天下》作者:天涯海躍 推薦理由:烽煙起,戰鼓吹,東漢末年分三國。若想在亂世中安安全全的活下去,那就要有所作為,這是宇濤的人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