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第9、10句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出自《三字經》、王應麟
原文註解
把孩子生下來,包他吃喝、卻不教他做人是父親的過錯。老師的教育以及管教不嚴格,是因為其懶惰。
作者見解
第9句:
前面一句話也好理解,生、養而不教,是父親母親的過錯。為什麼我這裡說母親?因為母親的愛並不過錯,但是她的溺愛卻會害死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孩子父親在外忙沒時間教孩子的情況。
其實古話有古代的環境背景。現代有現代的背景,很多地方都有差異的地方。很多道理如果一字不動的照搬很容易導致一些問題。
我們很多家庭的父親都外出打工,有的甚至父親母親都出去了,只剩下爺爺奶奶帶。老一輩管飽沒問題,但教孩子上,說實話真的不擅長。
即便是單獨的母親在家中照料孩子,也是一樣的。 母親不知道怎麼引導孩子的學習。女人因為孩子一動氣,八九成就是打、罵和埋怨。被罵的越多孩子越自卑,甚至於有隔閡,和父母有代溝。
至於說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了解和解決它,我的其他的文章有寫,有興趣的可以去翻一翻,有一些文章是思想啟迪用的的,也有些文章是建議和方法。
第10句:
以前的「師」和現代的師是有區別的,以前的「師」是一份光榮的職業,「師」不僅管學習,還教禮儀禮貌、教學生做人等等一些事。
現在的老師對於很多人來說其實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所以《三字經》的這句話拿到今天來看的話。有些地方是有差別的。所以,我們只需要了解大概什麼意思就行了。
現在老師只教知識,不教做人。其實也不分懶不懶惰。大多數人是為了賺錢貼補家用的,為自己考慮。唯一的就是苦了孩子,各種補習班多的要死,要說孩子累其實也有一部分原因在其父母身上。父母其實都患了「過於關心孩子前程焦急症」。
學鋼琴、小提琴、美術班、音樂班、甚至於更過分的我曾從網上見過小朋友演戲。這所有的所有不過是有些心術不正的或者為了生計的人為孩子父母設的套。來騙孩子父母的錢,真的有沒有用,心裡沒點數麼?
社會上一切的一切其實都是做人。做事能力重要,但永遠,做人排在做事前面。並且做事也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為人。想教孩子這這那那,還不如先教孩子做人。要是孩子人格有問題。等你老了他會不會多看你一眼,關心你,很難去保證不是麼?
結尾語
本篇寫了父親母親教導孩子的重要性。以及古代老師的作用(可以不考慮這個話題)。
希望本文能對你們有一定幫助。如果喜歡的話可以轉發點讚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