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鍋起火用水撲救?小心「引火燒身」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25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炒菜的時候油鍋突然起火,蘇州72歲的李大爺趕緊舀起一瓢水往鍋裡倒,結果火苗不但沒澆滅,反而越燃越大,導致李大爺面部嚴重燒傷,雙手雙腳也有不同程度的燒傷。還好鄰居發現了,將李大爺送到醫院搶救。

  油鍋起火時,到底該怎麼做?消防人員教你如何應對油鍋起火。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王瑞

  消防人員表示,油鍋起火後如果用水撲救,水不僅不能隔離空氣,反而加大了油鍋的燃燒面積,且澆水後水會往外濺,人很容易被燙傷,甚至引火燒身。遇到這樣的緊急情況該怎麼辦?

  方法一:鍋蓋撲救

  油鍋起火,最快的辦法是用鍋蓋把油鍋蓋住,隔離空氣後,鍋內的火慢慢因為缺氧氣助燃而熄滅。不過,這個滅火方法的效果雖好,但市民一定要有耐心,不要頻繁揭鍋蓋查看,否則很容易再次引燃,反而增加危險。

  方法二:用大白菜

  發現油鍋起火,如果家裡正好有大白菜,此時應立即將大白菜切碎,倒入油鍋。火很快就能熄滅。火滅了,救火的白菜也不能吃了。別太可惜浪費了食材。

  方法三:用碳酸飲料

  油鍋起火,輕輕倒點雪碧下去,幾秒鐘後就能滅火。原理很簡單,碳酸飲料高溫時會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覆蓋在燃燒物體的表面,使燃燒物與空氣隔絕。二氧化碳不助燃,又不能燃燒,可用於滅火。

  方法四:用食用油

  消防隊員介紹的第四種方法——用食用油來滅火,令不少市民感到不解。油鍋起火再倒油進去,這不是「火上澆油」嗎?

  其實,將食用油倒進油鍋,主要起到兩個作用:一是對油鍋起到冷卻的作用,二是在油鍋上進行覆蓋,隔絕空氣。

  油鍋起火是正常的自燃現象,火燒鍋,鍋熱油,當油溫達到自燃點後,不用明火引燃就會發生燃燒。請記住食用油的燃點:花生油是445℃,芝麻油是410℃,豆油是460℃,菜籽油是446℃。

  有獎活動

  從今天起,凡掃描「江蘇消防」二維碼的新用戶,只要回復留言,消防部門將會在留言的新用戶中抽取5名幸運讀者,贈送消防部門特別定製的摺疊竹扇一把。獎品就在眼前,你還等什麼?

相關焦點

  • 油鍋起火澆碗冷水「炸鍋」 快來學學正確撲救方法
    原標題:油鍋起火澆碗冷水「炸鍋」 快來學學正確撲救方法    昨日張女士反映,12月12日晚上她做飯時油鍋起火了,情急之下她用冷水滅火,結果油火四處飛濺,燙到了她的右手。張女士說:「雖然是很小的傷,但通過此事告訴大家,油鍋起火千萬不能用冷水滅!」
  • 廚房油鍋起火,麗水女子用水滅火越澆越旺,消防提醒:這些辦法可處置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盛偉 通訊員 季星星 湯鵬12月9日下午2點20左右,麗水市開發區龍慶路一居民樓2樓廚房起火。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接警後,立即調派3車18名消防員趕赴現場撲救。消防員到場發現房屋內煙霧瀰漫,廚房煤氣灶周邊和上方的油煙機還躥著火焰。消防員立即使用乾粉滅火器對廚房內的火焰進行噴射。3分鐘後,現場明火被撲滅。
  • 油鍋起火用水澆反加劇火勢 快餐店燒成一片焦黑
    原標題:油鍋起火用水澆反加劇火勢 快餐店燒成一片焦黑   根據鄰居們的說法,當時老闆娘在廚房炒菜,結果油鍋起火,把她燙傷了,情急緊張之下,老闆娘用水去滅火,導致火越來越大,最終無法控制,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消防提醒,油鍋起火千萬不要用水往鍋裡澆,因為冷水遇到高溫熱油會「炸鍋」。市民應該迅速用鍋蓋或能遮住鍋的大塊溼布等物小心蓋到油鍋上,讓燃燒的油火與氧氣隔絕。
  • 視頻|油鍋起火竟然用水澆 結果……
    5月2日,無錫一家飯店的後廚起火,消防趕到時發現,明火大部分已被撲滅,廚房油煙管道內還有餘火,消防救援人員便取來梯子爬到房頂,最終徹底將火勢撲滅。據店主介紹,她的兒子在廚房內炸排骨,倒油時將油濺到手上,因疼痛一把將油扔到灶臺上,進而起火,他便端起一盆水澆上去,導致火勢蔓延。
  • 海底總動員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海洋生物科普講座,是我參加的一次現代快報小記者活動>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版權申明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 暴雪今夜就來,回家路上要小心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1月30日到31日,全省有大範圍雨雪天氣,而暴雪主要集中在30日夜裡。雪後,沿淮和淮北地區預計積雪5到10釐米,部分地區10到15釐米。31日雪止,但冰凍不止。1月30日到2月1日,全省大部分地區有冰凍,淮北地區低溫跌至-9℃左右。又是雪又是冰凍,大家回家路上要小心。
  • 料理時「油鍋起火」怎麼辦?絕對不能用水潑!正確滅火三步驟牢記
    油炸料理使用高溫與油鍋製作,當油溫過高或製作不慎,很容易造成油鍋起火的超危險情況,當油鍋起火時該怎麼辦?哪些處理步驟能正確撲滅火勢?用水、用溼布、鍋具等,哪種方法才正確?最NG 錯誤的是「這種」!千萬不能做!否則後果超嚴重:油鍋起火的錯誤作法:勿用水潑灑滅火!當油鍋突然起火,熊熊火焰從鍋中衝出該怎麼做?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14年12月,居蜜再次來到南京,在玄武湖的諾那塔下,她接受了現代快報發現周刊記者專訪。  現代快報記者 白雁  居蜜:回到南京,用了30年時間  居蜜祖籍湖北武穴,是國民黨元老、辛亥革命先賢居正的孫女。居正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參加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後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總務部長,廣州大總統府參議、內務總長。
  • 2017快報廣場舞總決賽開戰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7月5日上午,在雨花臺區金地體育公園,現代快報聯合南京市雨花臺區體育局舉辦的「 健康江蘇,全民健身——2017廣場舞邀你秀」,迎來總決賽。這次活動,由金鉑利口腔冠名,南京邦德骨科醫院和壽仙谷藥業聯合協辦,衛崗乳業特別贊助。
  • 世界兒歌日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星星的孩子」唱響兒歌《星光》  隨機  採訪  現代快報記者:小朋友,你們現在喜歡唱什麼歌?  漢口路小學的學生:「班上最流行的是《愛情公寓》的主題曲!」「是《爸爸去哪兒》」  快報訊(記者 郝多)昨天是春分,也是世界兒歌日。
  • 環保教育參差不齊,任重而道遠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 陳嫣  學校:環保教育參差不齊,任重而道遠  有環保人士認為,對全民,尤其是對承擔人類發展未來重擔的中小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刻不容緩。而在南京,部分學校成了環保教育的先行者。家庭常用的節水方法有:隨手關閉水龍頭、儘量一水多用、集中清洗碗筷、集中洗衣、發明或尋找並使用節水小竅門、查看每月用水記錄並做出節水計劃。  環保教育不僅讓孩子受益,而且滲透到家庭教育,讓長輩們也受益。相關抽樣調查顯示,兒童的環保意識和自覺環保行為要比家長好,尤其是在公共場合,兒童保護環境的意志比較堅定。所以,父母和孩子相互激勵、相互督促,更利於良好環保習慣的養成。
  • 找回遺忘的記憶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 童琳 現代快報記者 黃豔    可以藉助生活常識記憶   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柏拉圖之間是什麼關係?現場,王峰拋出一個問題並教大家記憶答案的方法,「其實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大家遇到的零散的知識點,可以藉助生活常識記憶。如電飯鍋的品牌『蘇泊爾』,記住這個牌子,就能記住這3個人的關係了。」
  • 打月餅的人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尋訪蘇寧兩地,揭開「小鮮肉」走俏之謎。    現代快報記者 何潔 陳曦  原汁原味的蘇式小鮮肉  5元一個,60元一盒  在南京,不是吃不到原汁原味的鮮肉月餅。在新街口,就有一家總部在蘇州的酒店專供鮮肉月餅。  月餅不貴,60元一盒,一盒12個,提前1小時預訂即可。
  • 江南水泥廠發現老式英文打字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夢雲 文/攝 (除署名外)  整理庫房時發現一臺老式英文打字機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侵華日軍實施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當時大量國際友人在南京見證記錄了日軍的暴行,並救助了大量南京難民。
  • 「門外漢」寫出高校教材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當時的他正在為校團委製作感動南航等多媒體宣傳資料,需要添加一些3D的元素,便試探性地去了解和學習。從那以後羅聰翼便迷上了Blender。  羅聰翼告訴記者,他以後將致力於該軟體的推廣,藉助現有的社區化資源,實行網絡上的資源共享,為愛好者提供交流平臺和信息分享渠道。
  • 純植物染髮劑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有媒體猜測臺灣老牌藝人高凌風因染髮患上血癌去世,快報也曾報導《網上買的海娜粉染髮劑能用嗎?》,那麼,現在到處熱銷的所謂植物染髮劑,究竟安不安全?到底如何挑選染髮劑?  實習生 於方 現代快報記者 馬晶晶  儘量選擇口碑好、異味小的品牌  住在下關的郭女士是理髮店染髮的常客,因為她家族有少白頭的遺傳史。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 劉文奇 現代快報記者 陳瑩   當地回應,其實是花瓣形溫室,只有120平米  海安建「山寨版」雪梨歌劇院的帖子一出,引發眾多網友關注。有網絡媒體昨天報導稱:「據當地百姓講,這座建築建設完成已經有幾年時間了,但一直沒投入使用,外圍被菜地和雜草包圍,裡面除了被當地農民堆放了幾堆豆稈外,空空如也。」
  • 「有機農人」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此外,「有機農夫集市」的構想也在踐行中,希望為更多的有機農人建立一個有機農產品的推廣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 劉德傑
  • 變成了「拖把架」和「廣告板」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上午,有市民向現代快報熱線96060反映,他路過集慶路的倉頂大井時發現,這口建於元代、已經有670多年歷史的古井,周圍汙穢不堪。倉頂大井是秦淮區的文物保護單位,相關部門呼籲市民,路邊的文物更需要大家的愛護。   貼小廣告、倒汙水,古井周圍髒亂不堪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在秦淮區集慶路上看到這口倉頂大井。
  • 快遞量預計是平時的4倍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10月25日,現代快報記者隨機探訪了新街口附近的幾家快遞網點。中通、申通、圓通、韻達首重寄件費依然是10元,寄往上海的快遞費也是10元,都沒有漲價。  南京一家圓通網點的負責人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其實「派件費」並不是寄件人實際支付寄件的快遞費,而是發件網點支付給派件網點的費用。「一般一個快遞從寄出到收件,期間要經歷近十個環節的流轉。而快遞費的約80%就在這些環節中被分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