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現在外賣平臺的訂單是越來越多了,主要還是人懶了許多,在加上外賣價格 不比堂食高多少,許多人沒事也都懶得自己出門,用手機點份外賣在家等著送上門,比起跑到店內吃來得輕鬆。
有些老闆也是盯上了外賣的市場量,想要重新開個外賣平臺分蛋糕,不過現今美團和餓了麼各佔據了半壁江山,前期也是靠燒錢打出來的,如果此時想要做新的外賣平臺,無疑是很有難度的,往往沒幾個月就得倒閉。
在廣東就開了家新的外賣平臺,沒想才兩三個月就倒閉了,商家的貨款提現不出來,外賣員也被拖欠了工資,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回事?
事情是這樣的,梁女士的餐飲店開在廣東的鶴山市,在6月份時有位代理商找上門,說是有老闆重新開了個外賣平臺,讓梁女士入駐新外賣平臺,考慮到新外賣平臺的抽成才10%,平臺還會按照單量給一定補貼,算起來比起兩家外賣來得划算。
就這樣梁女士入駐了這家叫做超級外賣的新平臺,剛開始提現打款還是挺迅速的,等到9月份的時候,提現打款的速度慢了下來,有些商家也在想是不是要倒閉了,聰明點的商家都退出了該平臺,梁小姐還堅持了段時間,結果到現在都沒把錢提出來。
她在平臺的餐費是最多的,後臺足足有17000多元沒提,其餘商家都是幾百到幾千元之間,為此她也多次找了代理商,對方一會說是公司內部的問題,一會又說是股東鬧矛盾,上法院把帳戶給凍結了,至於什麼時候能打款,代理商也不知道。
除此之外,該平臺的外賣員也被拖欠了工資,據一位姓黃的外賣員介紹:他是在10月底從公司辭職的,大概被拖欠了兩三千元工資,在他離職時還有10多位外賣員在做,記者也找了別的外賣員了解情況,大都是被平臺拖欠了部分工資。
為了搞清楚平臺出了什麼問題,記者也給該公司的法人代表打了電話,不過始終都沒有人接聽,後面通過梁女士聯繫上了代理商,對方表示沒有拖欠騎手工資,大多數都是按期發放,主要是被平臺扣了押金的問題。
至於平臺到底是什麼情況,代理商表示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聽說是股東之間的矛盾,他們也在積極的去找公司協調,爭取在春節前把平臺積壓的資金提現出來,讓商戶可以回家過個好年,目前商家還沒把錢提現出來。
小結
整件事情看下來,應該也不是股東之間的矛盾,而是平臺資金緊缺的問題,想要開個新的外賣平臺,肯定是要給外賣員、商家以及消費者三方讓利,不然也沒有人會用新平臺,而這個錢從哪裡支出,無疑是要公司燒錢來換市場。
大多數新開的小公司資金不充足,可能還打著做出點成績就到市場找資金,實際上經過前些年的外賣大戰,早已經知道外賣行業有多燒錢了,想要再扶持起一個新的平臺,光是在廣東地區投上億進去,估計都冒不出水花。
在此也要提醒大家,在加入一些小的外賣平臺時,先要看看老闆是什麼身份背景,如果只有數百萬身價的老闆,基本上可以說是妥妥要黃,千萬別貪圖前期的讓利加進去,到時錢款提現不出來可就虧大了,大家對此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