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中國式父母,是怎麼把孩子養成「仇人」的?
知名影星鄧超在某次的新電影宣傳記者發布會上,被問到兩個孩子的教育問題時,說了一句:「我從來不會給孩子報任何補習班,輸在起跑線上就輸在起跑線上。」
這話一出,立馬招來家長們的吐槽:「那是你的孩子還沒上小學!」
我一閨蜜看了新聞也是輕蔑一笑:「在公眾面前說這話,以後就等著啪啪打臉吧。」
與大多數家長一樣,閨蜜也是眾多補習班家長一員。
他兒子8歲,分數琴棋書畫拳擊,樣樣抓。
她沒有周末,她兒子不但沒有周末,還沒有寒暑假。
我問她:「你不覺得這樣孩子很累嗎?有種一眼看不到頭的感覺。」
她說:「你的擔憂哪個做父母的沒有,孩子又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都是親生的,哪裡不心疼,可社會就這樣,競爭很殘酷。」
閨蜜這番話,說出了許多家長給孩子報班的苦澀。
有多少家長,一邊心疼孩子學習累,一邊忙著給孩子報補習班。
哪怕自己早被工作、家務折磨得身心俱疲,可一想到孩子的未來,還是打起精神,督促孩子考更好的成績、學更多的才藝。
付出這麼多血汗辛勞,無非就是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有足夠的競爭力,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可問題是,這些日夜的堅持與努力真的值得嗎?
你的付出,是讓孩子長大後感謝你?還是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恨」你?
央視用十年的時間打造了一部紀錄片《鏡子》,介紹了三個不同的家庭,都是一心為孩子好的父母,和暴戾乖張的孩子。
父親感嘆:現在和兒子就像仇人一樣。
兒子發出宣言:沒有人願意一輩子過別人的生活,即便這個人是我的爸爸。
他們以反抗父母的方式,宣告自己的存在。
他們抽菸酗酒、打架早戀,只要是父母反對的,他們都要全部做一遍,而對於父母強加於他們的「好好讀書」,則加以抗拒。
中國父母的一大語言特點是:我是為你好。
然而,你總是給孩子自認為最好的東西,卻從未問過孩子想不想要。
父母為孩子所做的一切好,卻在孩子的心裡不斷埋下炸藥,直到擦槍走火爆炸的那一刻,雙方都受到毀滅性的傷害。
02 . 我最深愛的孩子傷我卻是最深
曾經看過有一期《少年說》,一個叫葉雨欣的初中女孩上天台吐槽媽媽。一上臺就聲淚俱下,質問父母:「我想問爸爸媽媽,你們真正在乎過我的感受嗎?」
父母本來一臉期待地仰望女兒,沒想到一上來,就被狠狠打臉。
「自從你們開超市之後,就一門心思全在工作上,是錢重要,還是我重要?」
葉欣雨泣不成聲,氣氛陷入尷尬。 超市是家庭的經濟來源,父母搬磚和陪孩子兩難全。
面對女兒的控訴,他們一直硬撐著,強顏微笑,最後一刻終於忍不住,雙雙掩面抹淚。
這對父母的硬撐,也是生活日常的寫照。
他們默默負重前行,刻意留給孩子一片靜好歲月,卻也將孩子屏蔽在一個虛假的世界中,隱去了生活的真相,隱去了自己的心酸和無助。
她說,她媽媽總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我媽媽在對比我考試對象時,不是全班第一,就是全年級第一,乃至全校第一或者全聯盟第一的學霸女閨蜜。」
「我媽媽老是說,『哎呀,你看你成績這麼差,為什麼她會跟你做朋友的呢?
媽媽,孩子不是只有別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為什麼你不看一下呢?」
大部分父母們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無私到願意為了孩子長期的利益,而付出自己有限的一切。
可許多父母光顧著著急催促孩子前進,卻不知道如何照顧到孩子內心的感受。
尤其在溝通時,也會無意中以命令、威脅、羞辱、指責的方式,對孩子提要求。
「不許玩手機,趕緊做作業去!」(命令)
「你作業再磨磨蹭蹭的,以後都不許看動畫片了!」(威脅)
「你這麼小氣,誰願意和你交朋友啊?想想你這樣子,我都為你難為情……」(羞辱)
「我供你吃、供你穿,你要啥,給你買啥,你還這麼不聽話,我養你有什麼用?」(指責)
類似這些一時氣急的話語或行為,成年人會知道對方是一時情緒,不會當真。
可是孩子尚不具備足夠的心理防禦能力,他不僅會當真,往往還會因此受傷。
就在9月17日,武漢江夏區,一個初中學校裡,一名14歲男孩被母親大聲責罵、扇了兩個耳光後,從5樓一躍而下,不治身亡。
我相信孩子母親一定很後悔,她並非存心逼死兒子,卻沒想到自己的「暴走行為」成為壓死孩子尊嚴的最後一根稻草。
蔣方舟曾說,孩子世界的比例和大人是不一樣的。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對父母的信任是與生俱來的。
在孩子的世界中,父母隨意的一句話,都可能被孩子放大,一直記在心裡。
研究表明,孩子在兩歲左右開始就已經開始在意他人的評價。
孩子在接收到這些負面語言時常常會產生煩躁、恐懼、內疚、傷心的情緒,被情緒影響的他們,很難去積極執行父母的要求。
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是領路人,但如何做好父母,做好第一任老師,的確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反思、成長。
如何把握好教育的度,既能嚴格要求孩子,也不傷害到孩子柔軟的心?
如何及時發現孩子內心的傷,避免持續發酵導致更嚴重的問題發生?
如何讓孩子自動自發地學習?
如何讓孩子能快樂地成長?
全民幸福社邀請您參與【親子教育分享會】線上直播課,由專業親子教育講師杜禹諾老師,於本周四和周五晚上19點(12月10日-11日)為您連續帶來兩場乾貨滿滿的親子教育分享會。
您將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