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其實都是一個答案

2020-12-25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1

什麼意思?

我舉個例子。

有一次,一位學員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我怎麼才能給我的高管降薪?

大家聽到這個問題之後,就開始圍繞著這個問題提問,你給他降薪他就有可能會離開,你希望他離開嗎?等等等等。

試圖幫他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

討論了一會兒,大家並沒有找到特別可行的方法。

這個時候,我引導大家去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他會提出給高管降薪這個問題呢?

這位學員解釋說,他的公司快上市了,有一次接受訪談,對方問公司的願景是什麼?價值觀是什麼?戰略方向是什麼?未來要做什麼事情?結果他的五個高管,回答得都不一樣。

他特別惱火。

這五個高管都是他花了大價錢從外面請來的,但是業績做得都不是很好,遠遠沒有達到他的預期。

現在,這五個人對公司的願景、價值觀等問題的認識,居然都沒有達成一致。

所以,他才決定要給他們降薪,因為他覺得,他們不值現在的價錢。

在這種情況下,他才提出了這次私董會上的問題。

聽到了前因後果,大家才知道,原來給高管降薪這件事,其實並不是他的問題,而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解決問題的答案。

往下深挖一層,公司業績不好,高管的意識沒有達成一致,這才是他真正的問題。

而他自己認為,給高管降薪,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

但是,但是,給高管降薪,真的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嗎?

如果大家按照他的思路,幫助他解決了如何給高管降薪這個問題,也許並不能給他真正的幫助,反而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麻煩。

所以,他提出的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問題,而是一個他試圖來解決真正問題的答案。

這種時候,盲目順著他的思路去回答他,可能反而會害了他。

你應該做的,是先去理解他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

我們講過黃金三問:what,why,how。

在他的問題,如何給高管降薪中,給高管降薪,是what(是什麼);如何給高管降,是how(怎麼辦)。

what,是why的答案;而how,是what的答案。

在理解what和解決how之前,更重要的是,你需要首先理解why。

理解了why,你才能找到他所面臨的真正的問題。

重新定義這個真正的問題之後,再去找到what和how,這個why才能真正被解決。

否則,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2

我再舉一個例子。

另一次私董會上,有一位學員,也提出了一個問題:

我怎麼才能找到一個80後總經理?

你看,這也是一個how的問題。

如果大家圍繞這個問題去回答,可能並不能幫他解決真正的問題。

所以,在回答他之前,我們需要先問他,你為什麼要找一個80後總經理?了解這個how問題背後的why是什麼。

這位學員說,他現在的總經理是一位60後的女生,他自己和另外一個合伙人都是50後,三個核心高管都是50、60後。再過幾年,都到退休的年齡了,根本沒有年輕的接班人。因此,他才想找一個80後總經理。

所以,他真正的問題其實是什麼呢?

他真正的問題,並不是怎麼找到一個80後總經理,而是怎麼解決公司目前遇到的斷層的問題。

而斷層的問題,並不一定需要通過找到一個80後總經理來解決。也許可以通過在內部建立梯隊的方式來解決。

找到一個80後總經理,只是他認為的解決方法,但這個解決方法,並不一定是最好的。

所以,聽到how的問題,你要做的第一步,並不是去想怎麼解決這個how。

而是應該去找到,這個how背後真正的why,然後根據why,再去尋找最好的解決方法是什麼。

3

延伸來看,其實不僅僅是在私董會上,這樣的問題在生活和工作中也非常普遍。

你的家人、朋友、同事,也經常會問你一些how的問題,怎麼才能做好這件事兒?怎麼才能做好那件事兒?

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馬上幫他想應該怎麼辦。

而是首先要反問他,你為什麼要做好這件事兒?為什麼要做好那件事兒?

對「為什麼」的探究,有時候會比對「怎麼辦」的思考更重要。

找到how背後的why,才能找到他真正的問題。

找到真正的問題,才能找到最正確的解決方案。

否則,你可能就不是在幫忙,而是在幫倒忙。

4

what,是why的答案;而how,是what的答案。

來問你問題的人,通常已經用自己的what回答好了why。他來尋求你的幫助,其實是想為這個what找到how。

但是,他的what,不一定就是最正確的。

所以,在理解what和解決how之前,更重要的是,你需要首先理解why。

理解了why,你才能找到他所面臨的真正的問題。

重新定義這個真正的問題之後,再去找到what和how,這個why才能真正被解決。

否則,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其實我們自己遇到問題的時候,也經常會陷入這樣的誤區。

當你自己試圖解決how問題的時候,不妨先問一問自己:我為什麼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呢?我的解決方案,真的是最好的辦法嗎?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呢?

只有當你深入思考到why層面的時候,你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

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你才有可能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

最後的話

人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其實都是一個答案,一個回答那個真正問題的答案。

你要做的,不是往後半步,給出「答案後面的答案」,而是往前一步,找到「問題前面的問題」。

然後解決真正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如何提出一個洞察本質的好問題?
    我做諮詢,非常習慣和擅長快速抓住問題的本質,並且給出一針見血的分析,甚至答案。但是,這次我深深感受到,提出問題,有時比給出答案更有威力。為什麼?因為,答案從他自己嘴裡說出來時,才能打破防禦壁壘,被真正接受。
  • 提出一個好問題,可能會成為人生的轉折點
    4.為什麼教材總是先提出問題,再去進入主題?(數學啦,歷史啦……等等)5.為什麼市面上許多書的命名都直接用的問句做書名?例如《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逆商:我們該如何應對壞事件》《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等等6.為什麼講課的時候會先提出一個問題,再引出來本節課的內容?7.為什麼孩童時期是進步成長最快的時候?
  • 我們都渴望得到答案,但首先要學會提出好問題
    我覺得,只有提出好問題之後,才能開始真正的思考。是好問題以及找到答案的好奇心,才讓把我們從混亂的糾結和真正的思考區分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決定思考方向的好問題是如何 產生的。03在提出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能夠辨別在什麼方向上提出問題才是有價值的。對我們自己來說,時間和精力是非常有限的,而要處理的任務確實數都數不過來。在同一個時刻,我們也許就有很多個問題有待解決。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值得我們重視起來。那要如何做出篩選呢?也許你會說,就按照重要程度唄?
  • 讓孩子學會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比直接知道答案更重要
    一個殘酷的真相就是,將娃兒們的提問都和思考扯上關係,很可能是我們的一廂情願,是我們的美化濾鏡在作祟。 「為什麼」對於娃來講,有時候可能就是個口頭禪,娃的內心戲其實很可能就是「我沒想太多」。怎麼能讓娃提出更有質量的問題,是需要我們去慢慢引導的。
  • 提問比回答更重要: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
    我們常說,提出一個好問題,往往比獲得一個好答案更重要。每一個事後被證明偉大的答案,最初都起源於一個極妙的問題。一個好問題,是具有建設性的,是富有創造力的。它能激發人們的好奇心,讓人不斷思考、學到東西,甚至獲得洞見。一個好問題,甚至不需要回答,就能讓人醍醐灌頂。
  • 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
    一旦我們養成了這種習慣,那麼我們在提出一個新問題後,就會下意識地去和坐標圖比對,進而修正自己的提問,我們的提問能力也會水漲船高,得到提升。好問題的第二個特徵與第三個特徵,我們提的問題,既是我們想問的,也是對方想回答的;問題既符合談話時的語境,也符合對方過往的經歷。這個一般是針對計劃性談話而言。
  •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 ——學習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一點體會 在處理學生事件的時候,是否也有過手持一把錘子,見什麼都是釘子的簡單思想呢?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那時候並不覺得是自己出問題了,反而覺得也許名師的帶班效果恐怕都是吹牛吹出來的,或者就是覺得咱的學生不行,因為拿著他的招到咱這裡不管用呀,很少會去反思這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 知乎:有問題,就會有答案
    在這一個時間節點,十年的知乎率先向「無人區」發起挑戰,提出了新的品牌主張——有問題 就會有答案從「有問題 ,上知乎」到「有問題,就會有答案」,知乎想要堅守的初心始終未變,他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內容化的知識共享社區,鼓勵更多的人分享他們的知識、經驗、見解,並向更多的人,展現我們這一代人背後堅守的品格與故事,記錄當代中國乃至世界的創造與發現。
  • 「和尚」們都是如何解決「生理」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
    「和尚」們都是如何解決「生理」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說到和尚,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應該是四大皆空,清心寡欲,戒掉七情六慾,忘卻兒女情長。古代的和尚有著嚴格的要求和戒律,要求戒酒戒肉戒色。我們時而談性色變,其實我們應該正視它,才能自由地控制它。那麼,和尚們究竟是如何解決這一難題的呢?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印象最深的和尚應該是西遊記中的唐僧了吧,恪守佛門戒律,四大皆空,面對取經路上來色誘他的女妖精們,都會打坐念經,讓自己不受她們的迷惑她們的幹擾。在這一路上唐僧真的沒有心動的時候嗎?不,只是他克制住了。女兒國國王正是唐僧命中的劫。
  • 一個連數學家都難以回答的問題
    他們懂得「加」的意思就是「放在一起」,因此他們把3枝鉛筆與2枝鉛筆放在一起,然後再數有多少:答案是5枝鉛筆。接著問:「當你把3枚紐扣加2枚紐扣,會得到多少紐扣?」他們毫不猶豫地回答:「5枚紐扣。」再追問:「你們怎麼知道?」「由前一個問題就知道啦!」「但是前一個問題是關於鉛筆,也許會跟紐扣不一樣啊?」他們就都笑了。這個問題並不是毫無意義的,恰恰相反,它隱含了數學的秘密──抽象。
  • 每一個問題,都至少有4個視角4個答案
    心理諮詢師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引導他們發生改變時,所用的策略也是如此。每一個心理諮詢師,都有一套到多套,解釋問題發生的邏輯,然後看來訪者認可哪個邏輯,在用哪個邏輯去引導他們的改變。一些常用的視角,我們自己也可以參考。
  • 李小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按照今天寫的這個題目理解的話,提出問題是「一」,解決問題是「二」,無一無二,便意味著如果沒有提出問題為前提,就沒有解決問題這件過程的發生。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是習慣了「提出問題」後「找到答案」,而且習慣了找到唯一正確的答案,也就是標準答案。
  • 真正的KPIs:是問題不是答案
    在此文的開篇,我有必須說一下我們的績效管理觀點:企業經營,靠的是問題而不是答案。這一點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強調KPIs可以提高、可以取消,而不能一成不變。作者:史為建   來源:易得管理私塾還是先來聽個故事吧。李總,是一個好人,無論對誰都心地善良。
  • 成品化糞池報價新時代下的人們對的材料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成品化糞池報價新時代下的人們對的材料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ic5sunm」   合肥峰昊化糞池公司專業生產玻璃鋼化糞池、水泥化糞池、塑料檢查井、大口徑埋地排水管材等一大批新型建材產品,如有需要,歡迎隨時來電諮詢!
  • 美國留學背景素質提升之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優弗教育
    今天咱們美國留學背景素質提升課程的主題是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關於為什麼要提問?美國留學背景素質提升之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有多重要?這個問題的答案呢,有一位老師回答得擲地有聲,他便是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老師。
  • 雙子座:如果時間湊巧,我希望所有問題都有一個答案
    在每一個市井喧囂的大清早,你是否也會蓬頭垢面地匆匆跑進一輛公交車,看著已經遲到了時間,後悔又小心翼翼忐忑不安地溜進學校或者公司的大門。你是否會和任何一個圈子很快打成一片,在眾人嘻嘻哈哈之餘你突然沉默下來。可你不知道究竟是怎麼了。
  • 《熱鍋上的家庭》|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
    學生跳樓、小學生作業問題、青春期孩子叛逆……一直困擾著無數的家庭。父母把矛頭直指孩子,但是他們不明白,其實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而《熱鍋上的家庭》一書,正是幫助我們找出問題,並利用家庭治療的方式解決問題。
  • 歷史上五個能自圓其說的悖論,每一個都能把你繞進去
    如果還是不明白,那就看下面五個歷史上知名的侼論,每一個都能把你繞進去。 一、雞和蛋悖論 這個我們從小就聽說過,別人問你小雞從那裡來?你會回答,從蛋裡來。然後別人又反問你,蛋從那裡來。你就會回答,從雞肚子裡來。如此就形成了一個循環往復。
  • 讀書時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
    按說在閱讀過程不可能沒有問題,過去經常說是思維上的懶惰,之後我仔細思考,發現還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思維模型」。這個是我第一次,把模型思維代入到讀書問題中思考,同樣是讀一本書,同樣是學習一個理論,咋就別人能提出關鍵問題,而有些人就不行呢?之前可能覺得知識儲備和多思考,這些因素的影響,這些原因不能算錯,但是不夠直觀。
  • 很多問題其實沒有答案
    已經高度腐爛,腐爛到連自救功能都喪失了,百草枯就是各個方面不美好的事同時經歷,並且與你長相隨很多年,美好的,溫暖的就猶如漂浮在百草枯表面的幾朵花,你說怎麼會有這種人?他怎麼會經歷這種心理路程?心靈絕症都是毒藥吃多了,而且自身還是解毒功能缺陷,再說說人類「安慰」這個詞,其意思是安頓撫慰,用歡娛、希望、保證以及同情心減輕、安撫或鼓勵人老拿現今的答案去定義他實際沒有做到的標準,就定義是墮落消極懶但是人們張口就來,「你太消極了」「你想多了」「你是懶」「你在怨天尤人」「你怕吃苦」「你不努力」怨你M的人,怕吃你M的苦,你怎麼知道他內心不是特別討厭自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