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要怎麼煮飲才好喝?這些訣竅要知道

2020-12-22 百家號

生活中的飲茶,一直用的衝泡式的飲用方法,省事方便。突然見到用鍋烹煮茶葉的方式,不免很新奇。

古人們用的便是這煎煮法,從剛開始的烹煮鮮茶葉,到後來的烹煮幹茶,也有邊牧名族用奶烹煮茶葉的特色酥油茶、擂茶、奶茶。現在的奶茶店所用的茶湯很多也是烹煮茶葉所得。

元朝末期出現散茶衝泡的方法,到了明朝,在朱元璋的助力下,散茶衝泡法發展至頂峰,烹煮法、末茶法被淘汰。

日常若有時間不妨體驗一下。烹煮茶葉看似簡單,但還真有不少講究和技巧。更形象的說法應該是煲茶湯,要注意茶種、容器、水溫和時間四大要素,才能烹煮出好茶湯。

什麼茶適合烹煮?

一、綠茶與黃茶不可煮:

鮮爽清香是綠茶的特徵,一旦經過水煮之後,鮮爽清香的特徵會消失,平常衝泡時間太長,茶湯都會大打折扣,更別說烹煮了。

過高的水溫會使茶葉中含有的咖啡鹼浸出過多,使得茶湯滋味越發苦澀,湯色與葉底會發黃,失去清爽的綠色。

黃茶的加工工藝與綠茶相似,所以也不適於烹煮,為了更好的品飲,大家還是用玻璃杯衝泡吧,如果想嘗試一下,不妨烹煮一次。

二、陳年的巖茶:

陳了一段時間的巖茶先照常用衝泡法喝上幾泡,幾泡過後可以選擇將葉底進行烹煮,經過烹煮,茶葉中剩下的物質會被浸出的更多,滋味更豐富。

三、有一定年份的白茶:

陳化一定年頭的白茶非常適合煮飲,陳化過程中白茶中的物質發生氧化反應,黃酮、茶氨酸和咖啡鹼等物質的含量越來越多,烹煮後茶湯的滋味非常醇厚。

前兩泡可以用衝泡法和,兩泡過後便可以烹煮葉底,先將水用大火燒開,然後將葉底放入,改用小夥慢煮,根據個人口味的濃淡程度決定烹煮時間,你要是口味淡,就少煮一會。

貢眉和壽眉這兩個茶種葉片較為粗老,還帶有茶梗,比白牡丹和白毫銀針含有的內質豐富,更加耐煮。陳年的貢眉壽眉滋味更醇厚,有股藥香。

四、紅茶:

紅茶用烹煮法極為少見,不過味道也是不錯的。咱們日常中見到的烹煮紅茶多是奶茶店在製作奶茶時使用的方法。烹煮後將茶湯與糖、牛奶和乳酪混合,味道很美味。

少數名族同袍也有用紅茶製作奶茶,將紅茶用紗布包裹,與牛奶、糖或鹽、炒米一起烹煮。

五、黑茶:

烹煮黑茶就很常見了,熟普、六堡茶、老茶頭,還有小青柑等等。

少數民族的特色酥油茶、擂茶、打油茶等等也多是使用黑茶,

總結一下,發酵較重和陳化年份長的茶葉適合烹煮。綠茶、黃茶這兩種未發酵和輕發酵的茶類,還是適合用衝泡法飲用。

煮茶的三種方式:

一、先泡後煮:

衝泡幾次後再行烹煮,這樣的方式看重茶含有的物質,如果是芽葉類或者陳化太短的茶,衝泡時物質便流失的差不多了,烹煮也沒什麼意義,滋味寡淡。

粗枝老葉,帶有茶梗的茶種內質豐富,滋味醇厚,這類茶像普洱、貢眉壽眉等,可以先衝泡幾次,然後再烹煮。衝泡後再烹煮是為了不讓茶湯太濃。

二、幹茶直接煮:

直接烹煮,茶物質的浸出多而快,所以減少投茶量,減少至正常衝泡投茶涼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烹煮前先洗一遍茶,用沸水衝泡3至5秒幹茶,將水過濾後把茶葉倒入壺中開煮。

當然,水沸騰後再將茶葉放入烹煮,涼水開始烹煮的話,茶湯會太濃,不利於品飲。

三、煎茶:

煎與煮的區別就在於水的冷熱,平常常說煎中藥,煮東西。煮東西時是等水沸騰後將東西放入,而煎是東西與冷水同時放入鍋中,一起煮熱。

用此方法時,先在茶壺中投入茶葉,然後在倒入冷水,浸泡半小時左右,開中火慢煮。煮至水沸騰,改小火慢煮幾分鐘,就可飲用了。

煎茶耗費的時間太長,大家根據時間自己調整吧。

關於煮茶的一些建議:

煮茶的器具建議用玻璃壺,可以直接看到茶湯的變化,根據變化改動烹煮時間,可以避免茶湯過濃或過淡。

如果茶友的煮茶經驗很豐富,可以用陶壺,陶壺的保溫性比玻璃壺好的多。

煮茶的時間要根據自己的口味而定,如果擔心煮不好,可以邊煮邊嘗,隔一會嘗一口。

煮茶雖然會使茶葉物質浸出更快更多,但不要因此減少太多的投茶量,平常衝泡時投茶量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即可。

如果要問一批茶能煮幾次,只能說因人而異吧,不想第二次煮茶太淡的話,頭茶不要將茶湯倒完,留下三分之一在壺內,續水再煮即可。

緊壓茶在撬動時難免茶渣太多,建議放入用紗布包烹煮,這樣茶湯不僅清澈,在清洗茶壺時也方便一些。

烹煮茶葉時切勿斷斷續續,時煮時,要一次煮完。

相關焦點

  • 天冷煮老白茶,是煮幹茶,還是煮葉底好喝?
    冬天,真的是最適合煮茶的季節,沒有之一。冬天不煮茶,真是枉費這麼好的時光。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有人給我煮一杯熱茶,當然是很樂意喝一杯啊。但是,有的茶友卻有點糾結,煮老白茶,我是煮幹茶,還是煮葉底?幹茶,可以衝泡,也可以直接煮著喝。只不過,在煮幹茶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些訣竅和技巧的。比如,我們選擇的幹茶,就要講究年份,不是所有的幹茶,都可以一股腦地倒到玻璃壺裡煮茶。還是要挑一挑年份。
  • 什麼茶適合煮,該怎麼煮才會好喝?
    煮茶有什麼好處?煮茶在明清前是中國最為普遍的飲茶方式,直到散茶的出現,飲茶方式才漸漸以衝泡為主。茶聖陸羽的《茶經》中的「五之煮」裡,描述的就是煮茶的詳細過程。煮茶法雖然傳統,但還是具備諸多優勢,如冬天禦寒,北方地區就更合適了。
  • 說茶|老白茶煮著好喝,你真會煮嗎?
    大家都知道,茶葉不可久泡,久泡則苦澀,而老白茶卻可以煮,而且茶湯的滋味比泡的更好,這是因為茶葉中不同物質的沸點不同。泡茶的水一般在80-99度,這時候茶葉中的溶於水的物質是低沸點物質,不能很好的把一些茶的茶香和茶韻激發出來。 統過銀壺、陶壺、玻璃壺直接煮茶,水溫可以持續達到100度左右,茶葉中的高沸點物質才會釋放,老白茶,煮著喝,口感更加的醇和厚重、香氣會更加濃鬱、甜度也會更高。 那麼,老白茶要怎麼煮才好喝呢?
  • 哪怕是白毫銀針,老白茶就是要煮茶才好喝?這句話騙了你多少年!
    300毫升水純淨水,2.5克幹茶,煮個茶香水軟,在燈下捧一本書,看個目眩神馳。《2》時常聽到有人說,老白茶就是要煮才好喝。這句話跟緊箍咒似的,每隔幾天總會響起一次。其實,老白茶就是要煮才好喝,這句話,並不是老白茶的真正屬性。這句話是為「做舊老白茶」所度身訂製的「官宣」—— 內質不豐富的老白茶,才需要煮。有些品質不高的「老白茶」,像是做舊的或者渥堆的那種,單用蓋碗泡,是泡不出味道來的了。
  • 喝茶煮飲還是泡飲?這些基本常識不能不知道
    原創 | 義芳君說茶:為什麼有些茶適合煮飲,有些茶卻適合泡飲?了解我國喝茶史的茶友都知道,唐代之前人們喝茶以煮飲居多,宋元以後才逐漸改為泡飲。時至今日也是泡飲居多,「古老」的煮飲反而成了一種時尚飲法。主要原因在於茶葉精加工技術的革命性變化,使得茶葉出現了從團茶到散茶的迭代。這樣,原本「雨露均沾式」的煮飲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於茶葉越來越高明的品飲需求。那為什麼一些茶葉可以煮茶,卻不能長時間地衝泡呢?實際上,這說的便是煮茶與泡茶的優缺點。
  • 老白茶文火煮上一個小時才好喝?別再用熬中藥方式煮茶了,傷身!
    而今天要說的,依然是深秋最熱門的話題,煮茶。 煮茶,可以說得上是最原始,也是最古老的喝茶方式之一。 茶入水烹煮而飲,稱之為煮茶。 在唐代以前,古人直接採茶樹生葉在釜中烹煮成湯羹而飲。
  • 圖說秋冬季煮茶前的熱身技巧,煮白茶前,要不要洗茶?
    煮茶,是為了某些茶類而生,如老白茶,黑茶、陳年巖茶、普洱茶等。這些茶,如果只是簡單的衝泡,無法徹底釋放茶的底蘊。用煮的方式,才能完全釋放它們的精華和神韻。且煮茶,也易學,準備好器具,翻開一篇煮茶攻略,依葫蘆畫瓢,so easy。
  • 10款好喝又平價的衝飲~
    最近整理了下家裡的衝飲,發現還真多....懶癌星人實錘了。那就來分享下吧,哈哈哈。伊藤園大麥茶這個這個喜歡大麥茶的姐妹不要錯過,好喝又便宜,30多塊錢,54袋!春光椰子粉我家都是春光家的腦殘粉,我媽巨巨愛它家春光椰子糖,每年家裡都要消耗不少。喜歡吃芋圓,哈哈哈,每年夏天家裡都要做,最開始就是用這個椰子粉的。後來發現直接衝了,冰鎮下也超好喝。還試過加在G7黑咖啡冰鎮後喝,雖然感覺像黑暗料理,但真的一絕好喝。
  • 煮比泡好喝的4款茶,你中意哪個?
    溫馨提示 煮茶,已經是茶友對茶的另一番喜歡,特別是天冷的時候,天寒地凍,萬物寂靜,三五好友,一壺老茶。熱氣瀰漫,茶香飄散,還沒喝就已覺美好。 一般的飲茶方式有煮茶和泡茶兩種,泡茶有著豐富的口感、賞心悅目的湯色。
  • 什麼茶宜煮?喝對了才養生!
    其實,也不是所有的茶都適合煮飲的,關鍵就是看煮出來是否比泡出來更好喝。 紅茶,適合煮茶調飲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類。因為發酵程度高,高溫衝泡如果沒有控制好時間很容易產生酸澀味,反而掩蓋了紅茶原有的清甜,所以,紅茶也是不適合煮的。 如果要煮紅茶的話,一般會做調飲茶,如紅茶加入一些乾花、牛奶等。
  • 冬飲攻略:這些茶適合冬天煮著喝!
    天冷的時候,三五好友,圍著一個紅泥小火爐,煮上一壺老茶,看著熱氣瀰漫,話著往日趣事,這種日子真的很愜意...在越來越多人追求「慢生活」的今天,煮茶已經慢慢變成為一種新的時尚。但是別以為煮茶是今天才有的飲茶方式。煮茶的方式已經在歷史的軌跡中存在幾百年了 。
  • 正山小種紅茶怎麼泡才好喝?七大步驟教你泡好這款茶(值得一看)
    小種紅茶又分為正山小種跟外山小種兩者,我們大部分人如果喜歡喝紅茶的話,大部分是喜歡喝正山小種的,足見其地位,那么正山小種紅茶怎麼泡才好喝?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第一步我們是需要備具,我們再衝泡正山小種紅茶,是特別適合用白瓷蓋碗來衝泡,不管是察色,嗅香,品味,觀形,都能滿足,當然除了蓋碗之外、公道杯、茶杯、茶巾、茶濾、茶夾、煮水壺當然也是必須準備好的。
  • 都說冬季宜煮茶,煮茶的小技巧你知道嗎?
    但煮茶,其實也有一定的技巧所在,今天,我們將為大家介紹煮茶的兩個小技巧,一是選茶,二是煮茶,在這之前,先為大家分享一下這個簡單的小視頻:我國的飲茶方式,在幾千年來一直在變化著,其實煮茶才是我們一開始的飲茶方式,配以姜蔥、姜、桔子皮、薄荷、棗和鹽等調料一起煎煮,聽起來挺重口味的,但要知道,茶葉在誕生之始
  • 煮小米粥想熬出米油?記住幾個訣竅,煮出來的小米粥濃稠又好喝
    父母也常說,粥的營養都在米油中,生活中經常很多人為了熬製出米油,不惜耗費幾個小時的時間,也有些人怎麼都熬不出米油。煮小米粥的時候,記住幾個訣竅,熬出更多的米油,小米粥也濃稠又好喝。米油是什麼?又好在哪裡呢?
  • 有哪些好喝又便宜的衝飲?
    還有什麼XX牌的果珍,那個時候才不會管什麼色素不色素呢,只管好喝不好喝,能不能解饞。偶爾家裡也會買上一袋兩袋,小朋友在一起時,給衝泡了待客,那也是放得高高的,不然以小約當年喜愛的程度,估計那一袋子都能讓我用來簡單衝了當飯一樣吃下去。
  • 煮小米粥時,要牢記這個訣竅,米油多口感還香濃,每天一碗營養足
    其實對於這個小米來說,大家都覺得它吃起來非常的美味,但是對於這樣的一種小米我們也都知道,想要煮的特別好喝的話也是需要注意很多事情的,那麼對於這個小米來說,我們想要煮出美味的小米粥的話,首先就是要注意這個小米的品質,因為我們在買的時候,如果是買到一些劣質的小米的話,就算是我們掌握了煮小米粥的學校也是無法做出香濃可口的小米粥的,所以說我們在買小米的時候就一定要注意買一些品質好的小米才可以
  • 煮一壺茶,溫暖整個冬天!
    適合煮飲的茶葉,大多是些粗老的茶葉。煮飲的方式比衝泡更加深入,更加容易使茶葉內含物質析出。所以,一些粗老的茶葉,可能衝泡的方式不太容易出味,反而比較適合煮飲。比如,一些陳年老白茶,就比較適合煮飲。煮飲的方式更加能發揮老白茶的藥香、陳香。黑茶類的一些品種,都比較適合煮飲。
  • 普洱茶煮飲有何利弊?
    一些茶葉粗老的陳茶,為了改善風味口感可以煮飲,但是時間應控制在3至5分鐘為宜,煮的時間千萬不能過長。煮飲普洱茶不但會造成有效物質氧化,香氣物質的揮發,茶湯營養流失。同時煮飲還會浸出不好的物質進入茶湯,飲用後損傷身體。下面我們具體一起來看看普洱茶哪些茶適合煮飲,有何利弊?
  • 玻璃杯泡法,白瓷蓋碗衝泡,煮茶壺煮茶!
    所謂的熱飲,自然是要趁熱喝。老白茶可以幫助身體以排汗的方式將溼氣排出體外,因此飲老白茶時,一定要是熱飲。秋季喝老白茶,我們可以選擇兩種衝泡方式。接下來,要與茶友們細說關於煮茶的細節。自秋季到來,煮茶百分百要成為主角!《3》煮一壺老白茶,只要三大步驟!
  • 如何才能煮出讓人滿意的白茶?從原料挑選到煮茶過程,請這麼做!
    煮茶,並不是簡單的口頭描述,而是要付諸實際行動。要讓茶煮的好喝,我們則要挑剔些,甚至可以上升到吹毛求疵程度。沒辦法,誰讓煮茶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呢,好喝才是硬道理。如何才能煮茶一壺讓味蕾滿意的茶?有人好奇了,這2016年的白茶,不是才兩年麼,算不上老白茶吧,怎麼也可以煮著喝?別唬人的吧。這就是煮茶的第二個要求——品質好。品質好的白茶(典型代表是高山茶),經過兩年的陳化,也會給我們驚喜,它贏在起跑線上,天生內質充足,為自己贏得了一張提前登船的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