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前高翻:帶你體驗在蒙特雷學翻譯的一天!

2021-02-14 策馬翻譯

 在蒙特雷學習,是怎樣一種體驗? -

蒙特雷國際研究院(Middlebur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Monterey,簡稱MIIS)號稱翻譯界的哈佛「,是世界三大頂級翻譯學院之一,為聯合國、歐盟及各個國家的政府機構培養了大批頂尖翻譯人才。

在這樣全球頂級的學府學習翻譯,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今天,外交部翻譯司前高級翻譯,帶你一起走進蒙特雷的各色課程。

Lindsey,策馬全職譯訓師、外交部翻譯司前高級翻譯,曾服務於G20、「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亞信峰會、中非合作論壇等大型外事活動;參與《中國外交白皮書》的翻譯、校對;參與組織外交部翻譯司內部翻譯培訓及「藍廳」記者招待會同傳訓練;擁有美國蒙特雷國際研究院英語口筆譯碩士學位;持有CATTI一級口譯、二級筆譯證書。

 在蒙特雷學翻譯的一天 

在美國蒙特雷學翻譯是怎樣一種體驗?今天這篇主要跟大家聊聊我在蒙特雷上過的那些翻譯課程

蒙特雷的翻譯課程設置都是2小時為一節早上八點至晚上八點,學生在開學前自行選課。

同傳和交傳的課程壓力比較大,也比較耗腦力,一般我們會避免連上兩節。

蒙特雷的翻譯課時間很緊,中間可能就是啃一口三明治或者去洗手間的時間,就要開始下一節課。

對,或者,休息幾分鐘,就要馬上回來。

蒙特雷的早課從8點開始,早上我習慣7點起床,起床後一邊洗漱一邊聽聽新聞,早餐過後會帶著狗狗去散散步,整理思緒,也為一天繁重的翻譯課程做好準備。

遛狗  @Del Monte Golf Course

回家以後,我會查一下今天的課表以及作業,通常筆譯老師會留一篇文章的作業,口譯課則是自己課下的練習,所以在去學校之前會檢查需要列印的作業是否備好,該上傳的音頻是否已經完成。

另外,也是重點,每天我會寫一個to-do list

每天除了作業以外,還有很多要練習的東西。我的習慣是每天一大早就寫好,然後按著這個清單來,會更有條理。

PART 02  

每個學期前,同學們都會守著,等著網上選課系統一開就去搶課。一是怕搶不到喜歡的修選課,二是怕選不到最佳時間段,要早上8點上課。

而我,就是手速慢,只搶到早課的光榮一份子。

 

中-英筆譯課  於美國蒙特雷國際研究院(MIIS)

8點是我的筆譯課時間,雖然說筆譯課會比口譯課相對輕鬆一些,但也只是一些而已。

筆譯老師選擇的文章都不簡單,甚至還很刁鑽,從水煮牛肉的烹飪方法到《盜墓筆記》,從聯合國的公文到機器人的組裝……層出不窮。

有些文章連中文讀起來都很生澀難懂,更別說翻譯了,所以還是很需要花精力的。

點擊圖片 跳轉原文

查看「在線筆譯(周末白天/周中晚間)班」詳情

PART 03 

所幸,離下一節口譯課還有2小時的時間,但這個「休息」時間並不是拿來玩的。

同學們一般會用課與課之間的時間約著做口譯練習,完成筆譯作業等等,總之不會閒著,吃飯的時間被壓縮得很短。

蒙特雷的學生總是想法設法多擠出時間做練習,幾十分鐘都很寶貴,所以2小時的時間已經很寬裕了,大家都會很珍惜,好好利用起來,說是「見縫插針」地做練習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在附近走走,蒙特雷作為一個著名的海濱城市,風景還是很好的,走著走著就是陽光海灘。

 

PART 04

我喜歡把壓力比較大的口譯課安排在下午,就算是連著上,因為「吃飽喝足」,也是OK的。蒙特雷的口譯課上課模式由老師自行決定,並沒有固定的做法。同傳的話,帶稿和無稿同傳都會有。帶稿同傳則會在第一節課先給學生一些時間準備,然後進箱子翻譯,第二節課就一段一段講解。有的時候,老師會把學生在箱子裡的翻譯錄音公放給大家聽,然後一起點評,「受千夫所指」……(臉皮薄的同學要做好心理準備)交傳課也是一樣,有的老師喜歡先讓學生把全文從頭到尾做一遍,然後一段段點評;有的老師則喜歡一段一段點評,但是無論哪種方法,強度都很大。可以說,蒙特雷的口譯課容不得一秒鐘的分心,需要百分之兩百的投入,課前課後都要下功夫,大學裡常見的逃課,玩手機的現象在蒙特雷都根本不可能出現

 

點擊圖片 跳轉原文

查看「策馬暑假口譯【在線】實戰-認證籤約火箭班」詳情

PART 05

在蒙特雷緊張的學習日程中,還有不少有意思的選修課,有幫助大家放鬆身心的瑜伽冥想課,有談論國際時事的社團組織,還有幫助大家練習公眾演講的英語演講課。我自己選的是American Accent,美國口音課。上課的教授是一名從業十餘年的專業喜劇演員,精通各種英語口音,從腹式呼吸法到發聲部位,再到每個單獨的音標,一點點幫助大家了解美式英語的發音標準,對我的幫助很大,也是緊張學習之餘的一種有趣的調劑。

PART 06

出於對粵語的喜愛,我參加了學校的社團,在每周五的下午給蒙特雷的學生上粵語課。

 

雖然也是要耗腦力,但是跟口譯課相比,已經是一種調劑。

在四個小時的狂轟濫炸以後,我會稍作休息,複習一下本周的內容,然後準備粵語課的課件。

 

我的學生裡有大陸來的中國同學,也有會說漢語的美國學生,用英語和普通話教粵語,是一種很神奇的體驗,也正因這次社團課的經歷,我發現自己還真的很喜歡教書。

 

PART 07

回家以後,做晚飯的時間可以說是一天當中難得的休息,與此同時跟家人朋友聊聊天。

 

晚飯過後,繼續休息嗎?錯了,哈哈哈是學習。

 

蒙特雷的晚上,沒有任何娛樂活動

其實也不是我自己選擇的苦行憎生活,只是蒙特雷這個小鎮是個老人城,適合過退休生活,年輕人喜歡的場所根本就沒有。所以到了晚上也就繼續學習,每天都是這樣度過。

 

這個時間段比較長,這段時間基本要完成這件事:


復盤當天課程內容 |  完成筆譯等作業 | 口譯交傳&同傳練習 | 課外中英文閱讀

為了保證第二天精力充沛,一般10:30會開始關電腦休息,用這個時間聽聽podcast也是挺好的選擇。

 

這就是我在蒙特雷讀翻譯的一天,每天會根據課程的變化有所改變,不過每天的練習是雷打不動的

 

出國之前問過我師傅,蒙特雷的學生真的是每天都練翻譯嗎?來到了蒙特雷才發現,在這裡,只有每天練得多和少,沒有不練習一說

 

我經常跟朋友說,that’s all I ever do. 

在蒙特雷的日日夜夜,平淡,充實,也確實是難忘的經歷,一輩子可能不會再有了。

 

點擊圖片 跳轉原文

查看「策馬CATTI一級口譯、一級筆譯在線課程」詳情

每天2小時,10天帶你速記MTI/CATTI必備詞彙!

一站搞定筆譯技能、譯文批改、CAT、CATTI、MTI

時間任意組合的筆譯課,你離CATTI證書只差一步!

一站搞定筆譯技能、譯文批改、CAT、CATTI、MTI

5月24日(周日)全天,萬眾矚目的精神盛宴,一鍵報名免費參會!

5月16日(周六)14:00-18:30,免費在線參展,還不立刻報名!

大賽設立十個競賽單元,涵蓋十種外語(英語、法語、日語、西班牙語、德語、俄語、葡萄牙語、朝鮮語/韓國語、阿拉伯語、義大利語)與漢語之間的的雙向互譯

相關焦點

  • 高翻·思享匯:高級翻譯是如何養成的?
    外交學院希望做中國高翻的孵化器,未來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把中國的翻譯事業往前推進一大步。在思享匯論壇上,嘉賓和現場觀眾以輕鬆愉快的對話形式,深入談論高翻職業的素質養成以及職業發展,激勵更多有志成為高翻的同學早日樹立投身祖國外交事業的理想和信念,為中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兩會女神翻譯又賣萌!揭秘兩會高翻怎樣煉成
    在談到歷年兩會美女翻譯出現機率比男翻譯大時,曾擔任外交部翻譯室主任的過家鼎曾解釋:「是男是女不重要,性別沒有要求,誰翻得好誰就上。再說,女翻譯多不奇怪,翻譯室的女同志本來就多。」他表示全國兩會翻譯都是從外交部挑的,因為外交部翻譯司的翻譯是全中國最好的。所以你要上兩會當翻譯,還是先進外交部再說吧。兩會高翻是怎樣煉成的?
  • 推廣 | AIIC會員、外交部前高翻聯袂執教 | 2021寒假同聲傳譯【在線】課程僅招20席
    中國翻譯協會口譯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會員 詹成教授外交部翻譯司前高級翻譯  策馬全職譯訓師 >Lindsey老師聯袂授課帶你走入國際會議專業同聲傳譯員的世界!策馬2021寒假同聲傳譯【線上】課程投入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會員與前外交部高翻擔當培訓師資。
  • 外交部翻譯是怎樣煉成的
    這位美女翻譯是如何一步步成為領導人身邊的高翻的呢?考拉君選取了一篇她回母校時給學弟學妹們分享自己的高翻經歷的一篇報導,我們一起走進張璐,走進她的高翻背後的故事。 如何給總理做翻譯?       張璐回到了母校外交學院,應邀給學弟學妹們講述「總理記者招待會翻譯的體會」。
  • 外交部翻譯司副司長:吸引高翻苗子到翻譯隊伍中來
    為了更好地向外界傳遞中國政策的主張,從外交部翻譯司來講,要求我們打造一支工作效率高、語言文字能力強,同時要了解外國文化,掌握對外傳播規律的這樣一支翻譯隊伍,要以外國受眾聽得懂、易接受的方式,第一時間向世界傳遞中國的聲音講好中國故事,這一點剛才周局長在講話中也做了非常深刻的闡述。
  • 讀蒙特雷學翻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問:你覺得蒙特雷學院在未來就業市場上對你有什麼幫助?答:我個人覺得比起學校學到的知識,蒙特雷學院的校友團在就業市場上起了更大的作用。我並不是說在學校裡學的知識派不上用場,舉例來說,翻譯訓練還是很有用的。但是就業市場的需求日新月異,所以我建議即使在畢業之後還是要不斷地充實新知來趕上市場的腳步。問:你覺得蒙特雷學院有什麼特別之處?
  • 媒體盤點兩會美女翻譯:「魔鬼訓練」煉成高翻
    在談到歷年兩會美女翻譯出現機率比男翻譯大時,曾擔任外交部翻譯室主任的過家鼎曾解釋:「是男是女不重要,性別沒有要求,誰翻得好誰就上。再說,女翻譯多不奇怪,翻譯室的女同志本來就多。」他表示全國兩會翻譯都是從外交部挑的,因為外交部翻譯室的翻譯是全中國最好的。
  • 外國高翻PK中國高翻,哪家強?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英文版記者 轉自:譯雲 在國內,有這麼一群老外高翻從事著高逼格的職業。下面就帶大家認識幾位在中國混得不錯的老外高翻。 一 哪些老外在做高翻?
  • 大咖駕到——前外交部翻譯室副主任任小萍大使詳談外交翻譯
    現實中,英到中比中到英難是高翻們的普遍共識。●聽力。聽的時候是否即聽即翻,對聽力所提出的要求大不相同。我們平常所說的聽力是指被動聽力,而翻譯所要求的聽力更傾向於聽辨,即主動聽力。主動則要求注意力集中的速度和強度——第一時間達到高濃度(high concentration),迅速實現瞬時注意力的聚焦,一如高翻走進人民大會堂的金色大廳,馬上就要投入實戰。
  • 外文局將重裝推出暑期翻譯學院 世界頂級高翻授課
    殷曉霞攝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殷曉霞)5月17日,中國外文局暑期翻譯學院新聞發布會舉行,外文局教育培訓中心宣布將於今年7月至8月重裝打造推出外文局暑期翻譯學院(http://ssti.cipgtraining.org),為構建國家翻譯人才終身教育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 翻譯跟不上王毅外長親自來, 什麼樣的人才能進入外交部當高級翻譯?(附美國翻譯專業名校)
    有位記者向王外長提了問題然而因為現場太嘈雜辛苦一天的翻譯跟不上了看了上面的視頻,是不是特別羨慕給王毅外長身邊的翻譯小姐姐?你是否打算朝著這個崇高的職業方向努力努力?那我們就來看看要成為外交部的高級翻譯,都得具備哪些條件:(1)首先,你得考對學校。從學歷上看,高翻至少是碩士研究生起步。在國內高校中,北外、上外、外交學院、對外經貿大學等都設有高翻學院。這之中,最老資格的就屬北外高翻學院了。
  • 揭秘領導人翻譯:習主席翻譯G20峰會期間累倒
    24日,《國際先驅導報》刊發文章,揭秘中國領導人翻譯的故事。文章揭示,外交部翻譯室,是負責中國領導人重要外事活動翻譯工作的骨幹力量,而外交學院的學生幾乎佔據「半壁江山」。這裡集結了英、法兩個語種的高翻人才,大約七八十人。翻譯室副主任許暉曾向外界透露,這支中國領導人「高翻」隊伍平均年齡只有31歲,其中女幹部佔全體人數70%。
  • 外交部翻譯司的美女翻譯們!
    張璐出生於1977年,外交學院國際法系畢業,曾任外交部翻譯室英文處副處長,高級翻譯,現任外交部翻譯司(原翻譯室)西葡語處處長。⊙ 邵廷娟 - 北外法語系畢業,外交部法語翻譯網友問:你是進入北外法語系以後才開始學法語的還是在外校畢業,中學就開始了?邵廷娟:我是從大一開始學習法語的。
  • 譯事 | 我考外交部翻譯室的經歷
    對於翻譯人員來說,如果能夠進入到外交部工作,那無疑是最能體現實力的表現,可以說是業內最高的榮譽了。想要進入外交部翻譯室,可不像《親愛的翻譯官》裡那麼簡單,說堪比登天,也毫不誇張。那麼,考外交部翻譯室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今天,Yee君就來和你分享一枚考生的感受。外交部高翻的考試一般都會是幾天,整個過程其實很考驗考生的耐力和心理素質。
  • 領導人的翻譯忙 多帥哥美女純屬巧合
    據他介紹,張京私下裡並非記者會鏡頭前的「高冷」形象,沒有架子,對師弟師妹就是個「耐心的大姐姐」。  作為老師,王燕更注重聆聽學生們在總理記者會和外長記者會時的現場表現。「你會發現,包括張京、孫寧在內,不管被譯者語速如何、表達如何,他們都能用平穩的、不緊不快的語速進行翻譯,音量也基本上前後一致。」王燕說,這,就是高翻的基本功。  一位現場翻譯者的成功都是無數辛勞換來的。
  • 揭秘中國領導人的翻譯團隊:外貌不是決定因素
    據他介紹,張京私下裡並非記者會鏡頭前的「高冷」形象,沒有架子,對師弟師妹就是個「耐心的大姐姐」。作為老師,王燕更注重聆聽學生們在總理記者會和外長記者會時的現場表現。「你會發現,包括張京、孫寧在內,不管被譯者語速如何、表達如何,他們都能用平穩的、不緊不快的語速進行翻譯,音量也基本上前後一致。」王燕說,這,就是高翻的基本功。一位現場翻譯者的成功都是無數辛勞換來的。
  • 揭秘領導人翻譯團隊:平均31歲 女幹部佔7成
    外交部翻譯室,是負責中國領導人重要外事活動翻譯工作的骨幹力量。這裡集結了英、法兩個語種的高翻人才,大約七八十人。翻譯室副主任許暉曾向外界透露,這支中國領導人「高翻」隊伍平均年齡只有31歲,其中女幹部佔全體人數70%。學生時代就是「明星」包括孫寧在內的少數男性翻譯便成了「萬花叢中一點綠」。
  • 領導人的翻譯多帥哥美女?純屬巧合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據他介紹,張京私下裡並非記者會鏡頭前的「高冷」形象,沒有架子,對師弟師妹就是個「耐心的大姐姐」。  作為老師,王燕更注重聆聽學生們在總理記者會和外長記者會時的現場表現。「你會發現,包括張京、孫寧在內,不管被譯者語速如何、表達如何,他們都能用平穩的、不緊不快的語速進行翻譯,音量也基本上前後一致。」王燕說,這,就是高翻的基本功。  一位現場翻譯者的成功都是無數辛勞換來的。
  • 揭秘領導人翻譯團隊:平均31歲 女幹部佔7成【2】
    外交部翻譯室,是負責中國領導人重要外事活動翻譯工作的骨幹力量。這裡集結了英、法兩個語種的高翻人才,大約七八十人。翻譯室副主任許暉曾向外界透露,這支中國領導人「高翻」隊伍平均年齡只有31歲,其中女幹部佔全體人數70%。 學生時代就是「明星」 包括孫寧在內的少數男性翻譯便成了「萬花叢中一點綠」。
  • 高級翻譯是怎樣煉成的?
    外交學院舉行「高翻·思享匯」座談會高級翻譯是怎樣煉成的?外交學院院長秦亞青教授也談到,電視上播出總理和外長記者招待會的時候,外交學院的老師們都會在電視機前仔細聆聽本校培養的高翻的現場翻譯,每當學生翻譯到精彩之處時便由衷高興,同時也生怕出一點點錯誤,第二天大家還會聚在辦公室討論前一天的翻譯問題。    秦亞青教授表示做翻譯需要有天賦、努力和擔當,相當艱苦,但外交學院要為國家培養高翻「不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