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心對於成人來說極為重要,關係到一個人的面子,更是對一個人的尊重感,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
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的家長比較衝動,很容易不顧孩子的面子和自尊給孩子帶來莫大的傷害。有位母親竟然在訓斥兒子的時候,當著兒子同學的面打兒子的臉。這位母親不僅招來了兒子滿臉憤怒和憎恨的目光,更讓兒子在同學們面前自尊掃地,成為同學們的笑柄,讓同學們看不起。
蘇格拉底說過這樣一句話,要看一個人一生能夠擁有多大的成就,要看這個人是否有自尊心,是否有強大的自信心就可以了。而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需要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和保護的。
1、經常打罵
當孩子經常生活在被父母打罵的環境時,孩子的自尊心也就會慢慢的被父母給毀掉。孩子吃飯時,不小心灑了一桌子的飯湯,媽媽立馬在孩子的手上就打一下,還訓斥孩子,「怎麼這麼笨,吃飯都不會吃」。
孩子不小心把水杯打碎了一地,還把手指劃破了,媽媽看到後,丟給孩子一句「這麼笨,連杯水都端不穩,劃破手指,真是活該」。孩子不聽話,媽媽就扯著孩子的耳朵,把孩子丟到門外說「你別回來了,不要你了」,引來了鄰居們的圍觀。就這樣孩子的自尊心慢慢就會被父母消耗殆盡後,剩下的就只有壓的孩子喘不過氣的自卑感和恐懼感。
2、冷嘲熱諷
有些媽媽的攀比心和好勝心很強,看到孩子班裡的其他小朋友畫的畫都被老師表揚了,就開始對孩子冷嘲熱諷說,「你畫的估計是你們班裡最難看的,怪不得老師沒有表揚你呢」。
就這一句話,即使三歲的孩子,都可以很快速的明白媽媽的意思,孩子瞬間就會哇哇大哭起來。這就是一種很傷孩子自尊的語言暴力。而且,這種話一旦父母經常掛在嘴邊,孩子的自尊心也就漸漸的會被父母淹沒。
3、給孩子取綽號
很多的媽媽有時對於自己訓斥和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太注意,尤其是一些小細節。有些媽媽經常愛給孩子取綽號,如看到孩子經常丟三落四,就會給孩子取綽號「小糊塗」。孩子吃飯時經常灑一身,就給孩子取綽號「小笨豬」,「小邋遢」。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叫孩子「小笨笨」。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綽號,叫的時間長了,就會成為父母給孩子貼的一種標籤。不僅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就是媽媽說的這樣的人,還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
4、從未表揚和誇讚過孩子
還有些父母,不喜歡表揚和誇獎孩子,對孩子的要求很高。似乎孩子怎麼努力,都換不來父母的一句「你真棒」,「我的寶貝真是好樣的」。相反,每次孩子把老師對自己的表揚,告訴父母時,都會得到一句「嗯」,「是嗎?」,「哦」,「知道了」。
有的父母即使在孩子考試得了第一名,拿回獎狀來,也是一臉的淡定,若無其事,對滿心歡喜的孩子說一句「考第一沒什麼了不起,明年說不定就會連前十名都進不了」。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變得沒有自信,甚至自卑。就是因為父母從未表揚和誇讚過孩子,導致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
母親的一巴掌下去,不僅僅只是打疼了孩子的臉,更重要的是把一個男孩的自尊心給打跑了,消失了。而母親的這種行為,可能只是為自己的火氣找到了發洩的出口,卻毀掉了一個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道路,成為孩子一生無法修補的傷痛。
互動話題討論:你做過傷害孩子自尊心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