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發展的七條規律

2020-08-27 堅定的錫兵6

小學生有自己的身心發展規律,家長們不要用成年的思想去考慮孩子,比如他們寫作慢,那是他們思維沒有跟上,神經和肌肉沒有發育完善,你要是用的速度來衡量對他們來說是不公平的、是不正確的。所以家長們要學習下小學生心裡發展的規律,做到知己知彼。

1、感知覺有了充分發展  

在入學之初,小學生的感知覺已經有了充分的發展,他們的聽覺和視覺十分敏銳,能夠比較準確地辨別事物的顏色、形狀等。他們的味覺、嗅覺和觸覺也已經比較發達。這些都為他們進行學習活動提供了基礎和保證。在整個小學階段,小學生的感知覺發展很快,其準確性、系統性都能夠不斷地提高。特別應當指出的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觀察活動,對於小學生感知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注意水平有限  

剛剛進入學校,小學生注意的目的性還很低,只能夠注意自己感興趣的對象。他們隨著學習活動的進行,注意能夠很快地得到發展,在課堂上可以根據學習活動和教師的要求將注意指向學習對象,注意的持久穩定性和範圍都不斷地發展。但一般來說,小學生的注意水平仍然是有限的,需要我們通過專門的努力引起並且給予指導。  

3、不隨意記憶佔主要地位  

在小學低年級,不隨意記憶佔有主要地位。隨著年級的升高,小學生的隨意記憶明顯得到發展。但在整個小學階段,他們的不隨意記憶始終佔主要地位。  

4、想像力豐富,但想像與現實之間沒有明確界限  

小學低年級學生,想像力十分豐富。在他們的頭腦中,現實與想像之間往往沒有明確的界限。有時候,他們會由於想像與現實的同一化,導致行為和言語的「不合情理」。如果沒有考慮到兒童想像發展的這種特徵,會經常在成人眼中被當作「說謊」「欺騙」。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理解。想像力是十分寶貴的,是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萌芽,家長當著力保護和慎重對待。  

5、以形象思維為主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有很大的發展。開始時,思維依賴於具體的對象和情境,只能孤立地認識事物的個別特徵和表面現象。隨著年齡增長和學習活動的深入,他們開始能夠了解事物之間的聯繫,根據種屬關係對事物進行分類,進行簡單的分析概括,甚至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等。但從總體而言,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  

6、情緒情感較穩定且比較單純  

與學前兒童和青春期學生相比,小學生的情緒情感比較穩定,並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甚至能夠將真實的情緒隱蔽起來。在整個小學階段,學生的情緒情感是比較單純的。  

7、自我意識更加明確  

與學前兒童相比,小學生的自我意識更加自覺,更加明確地意識到自己作為獨立個體的存在。與中學生相比,他們的自我意識更多地依賴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人物的評價——主要是教師和家長。他們十分渴望得到教師和家長的肯定,而對於同學的意見則不太在乎。從總體上說,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社會化程度有了較大提高,但是仍然不夠客觀、全面,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

相關焦點

  • 父母應當知道的小學生心理發展特點
    發展心理學認為: 教育個體受已有心理發展水平的制約,同時教育又能促進個體的心理發展。小學階段是學生個體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在學校裡學習知識、接受教育,在認知、情感、意志、性格諸多方面引起了巨大的變化,在身心發育和內心世界產生了諸多顯著特點。
  • 第二章 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
    第二章 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 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0-11-23 14:16 江西教師資格證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兒童認知發展規律特點
    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總結學習一下兒童認知的發展規律。這一部分的知識點大家要做好主客觀題備考,主觀題常見的以簡答題為主,客觀題的形式一般為單多選判斷題型。外界事物或體內的變化作用於人的機體或感官,經過神經系統和大腦的信息加工,引起人對周圍事物的感覺和知覺,並注意環境變化,記憶發生過的事件,思考各類不同的問題,想像未來情景。
  • 小學生心理健康
    小學生時期是人的行為、性格和智力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由於身心變化比較快,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的不足,小學生很容易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學生認識、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礙,鍛鍊他們的意志品質,優化他們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質,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這是小學教育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根據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筆者簡要談談小學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現、成因及教師在防治小學生心理不健康方面的對策。 一、小學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現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識強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
  • 褚文靜:幼兒園「勸退七條」,誰該反思?
    客觀的講,為了維護幼兒園的教育秩序,保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公正公平的對待每位幼兒和家長,我們不能完全去否定幼兒園發布的「勸退七條」。但幼兒園是否該去反思,為什麼「一切為了孩子」的「告示」卻讓大多數人都持有反對意見?根源就在於,幼兒園錯誤的選擇了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
  • 小學生心理諮詢專題
    一、小學生心理諮詢概述(一)小學生心理諮詢的發展概況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就從國外引進心理衛生這個概念,但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被我國教育學者所認識並開展工作。(二)小學生心理諮詢的涵義諮詢是一種磋商的行為,目的在於獲取建議。心理諮詢多半在認識水平上處理人們心理上的苦惱和困擾問題,幫助他們在個人、社會、教育、職業等方面有較好的發展和成就。
  • 了解心理發展規律,邁向心理成熟
    嬰兒最初的心理是「一」:沒有區分的混沌一體狀態,「一即萬物,萬物即一」。早期嬰兒最主要的接觸對象,是照料者——媽媽。對於嬰兒來說,TA的世界就是媽媽——那時嬰兒還沒有發展出自我覺察功能——自我覺察是一種較高級的心理功能,需要大腦皮層發育到一定成熟程度,有了「硬體」支撐,才能發展出自我覺察的心理功能。
  • 小學生心理健康特點有哪些
    核心提示:<P>小學生心理健康特點有哪些?心理學上規定,小學生所在的年齡段屬學齡期,其心理健康特點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本文將從小學生的語言能力、認知發展、個性發展、自我意識等方面詳細介紹小學生心理健康特點。</P>   小學生心理健康特點有哪些?
  • 小學生心理發展狀況調查樣本分布
    小學生心理發展狀況調查樣本分布聚居地分布情況在填寫了居住地的6254位調查對象中,省會城市所佔比例最高(38.1%),縣級市其次(26%),地級市第三(24.6%),直轄市最少(8.3%)。
  • 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
    近教師招聘正處於積極備考的階段,而且很多考試都出現了主觀題的考點,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下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一、小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是隨年齡增長從低水平向高水平發展的。在整個小學時期,小學生的自我意識不斷發展,但不是直線的、等速的,既有上升時期,也有平穩發展時期。
  • 伴童計劃|主題課程《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在線開講
    2020年9月15日下午,由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指導,廣州市社會組織文化傳播協會主辦的「伴童計劃」廣州市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專才培訓班(第二期)的主題課程《兒童心理發展規律本次培訓邀請了社會學碩士、中科院心理所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生、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夏宏玉老師進行授課。
  • | 心理:各年齡段心理發展規律及需求
    原因就在於,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也在持續的變化發展,而家長卻始終用對待嬰幼兒的方式對他們,這怎麼行呢?03心理發展規律新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人格是各種心理特性的總和,既有著穩定性,也有各自的獨特性。它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影響著一個人的認知、情緒情感、行為。
  • 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
    測量目的:綜合評定小學生心理健康,探討小學生學習適應性、情緒穩定性、社會適應性及行為習慣等方面。測量說明:心理健康是個體的心理活動處於正常狀態,即認知正常,情感協調,意志健全,個性完整和適應良好,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最大潛能,以適應生活、學習、工作和社會環境的發展與變化的需要。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集中在厭學,與同學、家長、教師關係緊張,情緒波動較大,容易被激怒等。該量表能夠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的情況進行測評。
  • 論音樂教育對小學生心理成長的作用
    小學生由於心理發展尚不健全,在學校這樣一個全新的環境中,如果不能很好地適應,就容易產生一些心理問題,並在長期積壓中形成心理疾病。例如,小學生由於離開了父母的陪伴,容易產生對學校環境的不信任感,從而降低安全感,由於在學校需要經常面臨作業與考試,以及與他人的評比,容易使小學生產生緊張感;由於難以適應與他人的交往,導致在學校中朋友較少,也容易使小學生產生孤獨感。而作為美育的音樂教育,則能緩解甚至消除小學生心理中的一些不良情緒,使小學生心理更健康地成長。
  • 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淺析人的身心發展規律
    個體的身心發展規律一直以來都是,出題的形式也比較多,客觀題和主觀題中都有涉獵,但對於規律的理解考生經常混淆,所以導致很多題最後出現錯誤,今天我們一起理解辨析一下各個規律之間的區別。一、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指人的身心發展是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的,都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且發展的順序是不可逆的,不可逾越的。
  • 人的身心發展的規律
    人的身心發展遵循著某些共同的規律,這些規律制約著我們的教育工作。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這個知識點也是常考點,如何正確理解?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表現: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
  • 個體身心發展規律
    個體身心發展規律一、考情分析個體身心發展規律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重難點內容,應以客觀題為主進行備考,主要考查識記型和例子反選類題目。因此,在備考過程中,考生需要在把握概念內核和教育啟示的基礎上理解一些歷年真題中的相關例子,同時區分易混淆點,避免失分。
  • 二年級數學數列規律練習,小學生難哭了
    二年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如何通過做一些類似於奧數的數學題目,來增強學生們的數學興趣和數學能力呢?下面這幾道數列規律的數學練習題,就把小學生給難哭了,不過,當尋找到巧妙的解決方法時,又可以讓小學生瞬間提高數學解題的意識和水平,家長和小學生們不妨來看看,看會不會做哦!
  • 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埃裡克森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為心理社會階段理論。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忽視的。這八個階段分為:1.嬰兒期(0~ 1歲):信任和懷疑的心理衝突。
  • 清晰總結:嬰幼兒心理發展階段的基本規律和特點
    嬰幼兒心理發展是整個兒童心理發展的早期階段,其發展的好壞對以後的發展有重要作用。人的基本語言能力,人的典型動作和行為方式與能力,人的各種心理能力,人的基本情緒和情感獲得等,都是在這一階段初步形成的。隨著言語的發展、認識事物表象的積累及穩定性增強,開始形成主動提取眼前不存在的客體的意向。2歲左右,可以有意識地回憶以前的事件,不過這種能力還很弱。這種能力的出現和發展與言語的發展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