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五個用海」 爭做「建設海洋強國」

2020-12-12 中國網

黨的十八大已於11月14日勝利閉幕。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為我國從海洋大國轉變為海洋強國指明了方向。這一重要論述在全國海洋系統引起了熱烈反響。為了進一步宣傳、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本報特推出《領導幹部談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專欄,刊載海洋系統各部門單位領導署名文章,介紹學習十八大精神心得體會和對下一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考慮、打算。

點擊進入中國網海洋頻道>>http://ocean.china.com.cn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黨組書記、廳長劉修德

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胡錦濤總書記在大會上所作的報告高屋建瓴,簡要而又鮮明地向黨內外、國內外宣示了我們黨將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麼樣的目標繼續前進這4個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問題,充分體現了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科學發展的精神,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和指導性,是一個承前啟後的報告,也是一個求真務實的報告,對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學習十八大報告,我感受最深的是首次在黨的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建設海洋強國」,這標誌著建設海洋強國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一個國家在海洋領域的作為和在海洋領域的地位,將直接決定這個國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這一戰略的提出,說明黨中央已充分意識到發展海洋文明的重要性,必將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引導我國海洋事業發展的總方向。

「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提升海洋經濟發展水平」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首要任務。因此,我認為作為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堅持「五個用海」,努力提升海洋綜合管控能力,大力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爭當「建設海洋強國」的排頭兵。福建要做好以下6點工作:

一、紮實推進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按照國務院的批覆意見紮實推進《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發展規劃》的實施,抓緊實施已出臺的《福建省現代海洋服務業發展規劃》《福建省海洋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繼續推進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範工作,力爭在海洋產業發展上取得更大進展。

二、紮實做好海洋綜合管理基礎工作。要發展海洋經濟,首先必須要有良好的開發秩序,必須著力強化海洋綜合管理。因此,今後一個階段,我們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就是要服從於、服務於發展海洋經濟這個中心,夯實海洋管理基礎工作,提升海洋綜合管控能力。要認真實施國務院批准的《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對《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海洋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確定的重點海洋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服務,提前介入重點項目建設,優化審批程序,滿足發展需求。要加快推動海洋管理體制創新,加強海洋管理工作的綜合協調,建立海岸帶和海洋資源綜合管理新機制,積極推進海域和海島資源市場化配置,努力構建近岸海域環境保護、防災減災以及海洋綜合執法新機制。

三、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保護好海洋環境。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必將有力促進海洋環境保護向更高層次邁進。要繼續強化「五個用海」,建立重點海域汙染物控制機制,嚴格控制陸源汙染物排海和海上汙染源產生,確保海洋環境質量指標達到海洋環保責任制的要求。要大力實施國家和省級海域海島海岸帶生態保護與修復項目,積極推進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爭取每個沿海設區市建立1個以上省級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加強海洋保護區和海洋公園建設,制定全省海洋保護區和海洋公園總體規劃。

四、促進海洋預報減災能力有新提升。加快推進國家科技支撐項目「重點海域海洋環境精細化監測集成應用示範」的實施工作,同時,加快推進「海洋二號」(HY-2)衛星數據業務化應用福建示範區建設以及公益性項目建設,提高全省海洋環境在線監測、機動監測、應急監測和海洋災害精細化預警技術水平。開展海洋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建立重點防禦區、重大項目建設海洋災害風險評估制度。

五、大力推進海洋科技創新。藉助廈門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國家海島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提升我省海洋科技研究水平。重點扶持一批海洋生物醫藥與海洋功能食品、海水高效健康養殖、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領域的產業技術攻關,儘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海洋產業技術創新成果。繼續藉助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等平臺,推進海洋科技自主創新步伐和海洋科技項目成果的產業化對接。加大「908專項」成果的應用力度,為海洋開發與保護提供技術支撐。

六、著力強化海洋宣傳和海洋文化建設。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密切結合海洋工作實際,拓展海洋宣傳工作的深度和廣度,提高海洋宣傳工作水平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能力。依託「福建省海洋文化中心」,加強對福建優秀海洋文化的挖掘、研究和推廣,將海洋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並使其成為福建海洋經濟強省的軟實力。

相關焦點

  • 建設海洋強國 助力復興偉業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資源的寶庫、交通的命脈、戰略的要地,一個國家的興盛與海洋事業密不可分。世界強國,必然是海洋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然要建成海洋強國。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報告都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
  • 世界海洋日,感受習近平建設海洋強國的「藍色信念」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向海則興、背海則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這樣道出他深深的海洋情結:「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立足歷史方位,科學研判我國海洋事業發展形勢,圍繞建設海洋強國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邏輯嚴密、系統完整的海洋強國建設思想,為我們在新時代發展海洋事業、建設海洋強國提供了思想羅盤和行動指南。2020年6月8日,時逢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讓我們共同領略習近平建設海洋強國的「藍色信念」。
  • 浩海求索是 謀海濟國功——建設海洋強國路上中國海洋大學的奮勇擔當
    作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中國海大牢記「謀海濟國」的使命擔當,堅持立足青島、服務全國、面向世界、深耕海洋,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積極為培養國家海洋事業的領軍人才和骨幹力量、加快海洋科學技術創新、促進海洋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現代海洋產業體系作出一流貢獻。
  • 人民日報:增強全民海洋意識 提升海洋強國軟實力
    二是錯失了海權意識的覺醒,在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背景下,馬漢「海權論」掀起了現代海軍建設思潮,西方國家紛紛通過發展海上力量,控制海洋運輸和貿易通道,走上了現代化發展道路,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我國逐漸處於有海無疆、有海無防、有海無軍、有海無權的落後狀態,桎梏於近百年遭受西方列強海上入侵和蹂躪的屈辱歷史。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向海則興、背海則衰。
  • 海洋話題▏海洋強國戰略下涉海大學生海洋領域就業研究
    海洋在國家和民族興衰中扮演重要角色。縱觀歷史,向海則興,背海則衰。2012年,黨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為國家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大學生是未來海洋強國的建設者,而涉海專業大學生更是接班人和後備軍。在建設海洋強國的背景下,培養並輸送更多的人才到海洋領域,是海洋事業蓬勃發展的關鍵保障,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支撐。
  • 深圳定航「十四五」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深圳定航「十四五」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21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經深圳市委、市政府同意,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制定的《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5年)》,日前印發實施。
  • 建設海洋強國離不開海洋科技
    海洋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思想。他強調:「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大力發展海洋科技。海洋科技涵蓋牽涉的領域眾多,需要把氣候、環境、資源等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把近海和遠洋深海統籌起來考慮。
  • 中國海洋大學人文社科發揮智庫作用服務海洋強國建設
    韓立民教授團隊多個階段性成果獲得肯定,正是學校海洋人文社科研究發揮自身優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水平諮政服務,發揮智庫作用為海洋強國建設建言獻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中國海洋大學積極回應國家海洋事業的重大需求和涉海理論及現實問題,主動發揮國家「藍色智庫」作用,服務黨和政府決策、助推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 山東「耕海1號」帶給海南自貿港海洋牧場建設的啟示
    在海南省休閒漁業協會近日舉行的「海南自貿港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研討會」上,海南省休閒漁業協會首席專家,海南省休閒產業智庫首席專家,海南省休閒農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海洋教授出,特意總結出山東「耕海1號」帶給海南自貿港休閒漁業試點、海洋牧場建設的五點啟示:一、堅持現代化一流高標準。
  • 世界海洋日,我們的目標是海洋強國!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題是「揚波大海 走向深藍」,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物種多樣性,是世界各國的目標。走向海洋、經略海洋、維護海權,對新時期我國實施海洋強國戰略,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具有重要意義。
  • 聚焦海洋裝備國產化,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強有力的工具性支撐—新聞...
    由此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愈演愈烈的新一輪海洋競爭,突出表現為新一輪「藍色圈地」、新一輪「資源勘察」、新一輪「科技競賽」。這一切歸根結底是一個國家海洋實力的競爭,關鍵是海洋認知能力的比拼,而最根本的是海洋裝備的較量。
  •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普協會:用網絡助推「海洋強國夢」
    海洋科普視頻課走進貴州煎茶中學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普協會成立於1988年,以「宣揚海洋,保護海洋」為宗旨,長期致力於海洋科普宣傳和海洋文化建設。2019年8月,協會錄製了5部面向中小學生的海洋科普網絡課程,依託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將課程帶進了西藏、貴州、雲南等支教地課堂,通過網絡把海洋知識送進了雲貴山區和雪域高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落腳於全國中小學延期返校的現實情況,協會發起了「海洋特別行動之海洋科普視頻共享課」活動,與山東、河南、安徽等多省市中小學取得聯繫,將海洋科普網絡課程投放至各學校的線上課程平臺,讓孩子們足不出戶也能認識海洋
  • 中國海洋大學:做海洋建設的中流砥柱
    中國海洋大學正式加入深圳「朋友圈」,成為服務支撐海洋強國、「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邁出的又一堅實步伐。高校的科教優勢、深圳的區位優勢、企業的創新優勢緊密融合、效應倍增,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的美好藍圖已經繪就,未來更加可期。
  • 洪捷序常委代表九三學社中央的發言:把建設高質量的現代化海洋牧場...
    九三學社完全擁護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將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帶領全社成員並團結科技界廣大知識分子,積極圍繞「十四五」規劃制定實施建言資政、凝聚共識,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 加快海洋牧場建設,實施海洋強國戰略——農業農村部從十二方面答覆...
    加快海洋牧場建設,實施海洋強國戰略——農業農村部從十二方面答覆民盟中央提案2019-02-01 16:1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        瀏覽量: 4082 次 我要評論 日前,農業農村部就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4552號「關於加快海洋牧場建設,實施海洋強國戰略
  • 持續加力打造好向海經濟加快建設海洋強區 為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
    ,久久為功,奮力打造好向海經濟、加快建設海洋強區,為促進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提供強有力支撐。他指出,打造好向海經濟、建設海洋強區,不僅是廣西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新發展格局、參與建設海洋強國的使命所在,也是推動全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以嶄新姿態邁入「十四五」走向未來的關鍵所在。
  • 建設海洋強國的關鍵點:將陸海系統整合為一個新的整體 | 全國人大代表、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印萍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的論述,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印萍的心一下子被點燃了。來自海洋、研究海洋、投身海洋,印萍是不折不扣的「海的女兒」。在她看來,中國的海洋戰略目標越來越清晰,統籌陸海戰略資源,以海強國、依海富國,海洋強國的理想將不再是夢。
  • 教師節特刊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立足海洋 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
    2020年,學校新增兩個院士工作站,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蔣興偉院士和中國海洋大學包振民院士均將其唯一的院士工作站設在學校,與學校展開深度合作。目前,學校院士工作站、創新平臺數量增至4個,5位院士與學校建立了長期工作協議,所有涉海學院均有院士領銜。
  • 海洋科學人才怎麼培養?這些涉海高校有「獨門秘籍」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學院堅持以海洋地質為核心,瞄準海洋礦產資源的國家戰略需求,依託「地質學」和「地質資源與工程」2個國家「雙一流」學科,構建了具有地球科學背景的海洋科學和海洋資源與環境2個專業的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形成了一支梯隊合理、多學科交叉、研究力量雄厚的師資隊伍。
  • 耕海牧漁,打造「海上糧倉」 龍口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車道」
    耕海牧漁,打造「海上糧倉」 龍口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車道」 2020-12-09 1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