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不幸犯事是國人劣根性折射,僥倖免罪是美國司法程序正義?

2021-01-08 卦神來也

周立波持槍涉毒案被撤銷,而其本人僅以交通違章,被罰150美元。

用周妻胡潔的話說,「我們只是過來旅遊的,就碰到這麼一場鬧劇」。

指控幹擾了波波夫婦正常生活

很多人覺得,周立波很不幸,僅僅是因為打了一個手機,竟然麻煩襲身,被指控四項罪名,前前後後庭審拉鋸十餘次。其實,不管是暗箱操作還是司法程序正義,周立波終審結果或許只有一個,但其犯事被抓的可能卻有多種。

開車打手機,是中國人的劣根行為,這在國內司空見慣,在國外卻是違規行為。如果周立波開車不打手機,但他還有可能隨地吐痰、辦事插隊、闖紅燈、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偷衛生間手紙,等等。進而被外國警察盤問,又因長相疑似外國遊客、非移民,仍會進一步搜查,若缺少合法證據、非法滯留而被遣返。

庭審勝訴,相擁慶祝

雖然是玩笑,但這有發生可能。打手機不幸被抓,與被搜出槍枝和毒品,不是偶然發生,而是必然聯繫。不是點子背,喝涼水也都塞牙,而是你的層次和素質出賣了你,讓你麻煩纏身。如果周先生慎言慎行,別有用心之人,怎麼會有可乘之機呢?

一個網民心中的疑慮

通過周立波事件,很多名人和明星要引以為戒了,開車打手機,竟然引出這麼多戲。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你覺得在中國這很正常,那在國外有可能進班房。周立波雖然贏了官司,但打手機這事兒已經被外國人笑話,也被國人詬病。畢竟作為公眾人物,在國外你代表的是中國形象,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丟中國人的臉。

健全的法律體系,帶來無限希望?

案件前後,周立波一直說自己被人下套、陷害,其實,他已經很幸運了。周立波不懂英語,語言不通,律師抓住這一漏洞辯護,因此警察搜車行為沒有得到當事人知情允許。因為判定程序不合法,所以毒品和槍枝不能作為證據。

美國法律主張程序正義,保障不冤枉任何一個人。法律就像陽光一樣,照耀好人,同樣也照耀壞人。當年轟動一時的辛普森殺妻案,最後也因為強大的律師團抓住漏洞,令其無罪釋放。然而在民事法庭,辛普森被判有罪,以重金賠償了事。在我們看來,美國司法程序存在瑕疵,有利有弊,但畢竟國情不同,應區別對待。

回國如何扭轉信譽危機?

周立波涉嫌持槍案,終塵埃落定。這是規則左右的結果。不過,事件的核心,槍和毒品到底是不是周立波的,還是別人有意栽贓,這依然是個懸念。

前後耗時一年零四個月,離開事發傷心地,周立波回國壓驚,但其下一步也未必樂觀。問題是,此案件令其產生信譽危機:庭審前後,一會兒說他沒開車打手機,一會又承認他開車打手機;一會說持槍是合法的,一會又說有人栽贓給他的。為求免罪,真話假話滿天飛,卻無從考證。

同病相憐,都是因為「手機」

人性都有矛盾的兩面性,有善良也有邪惡。好與壞,從來都沒有一個統一的道德標準。

也承認,周立波做了很多善事,又因其性格耿直、話語犀利而得罪了一些人。此前他主持的《壹周立波秀》,他借諷刺和幽默反映社會問題,深得觀眾喜歡。庭審前,周立波表示對勝訴充滿信心,並認為自己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只要穿得起道德這件外衣,就注意不要被淋上泥點子。

相關焦點

  • 程序正義未必會導向結果正義,美國的司法體制是好的,但是他們的...
    X 程序正義未必會導向結果正義,美國的司法體制是好的,但是他們的警務系統也太差勁了吧?
  • 如果沒有程序正義,口口聲聲高喊「正義」也可能褻瀆了司法
    前者是追求的目標,「為了正義」,而後者是審判的過程,「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我們在日常觀念中,實體正義往往優先於程序正義,而法律思維則明確主張程序優先於實體。法言法語不但是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標誌之一,法言法語的普及化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標誌之一,比如託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寫道:「在美國,幾乎所有政治問題都要變成司法問題。因此所有的黨派在它們的日常論戰中,都要借用司法的概念和語言。」
  • 周立波被判無罪釋放,原因竟是"不懂英語"!美國法律神邏輯了解下吧~
    12月18日,美國檢方指控周立波犯有藏毒、非法持槍、違反交通規則等多項罪名。一旦這些罪名和理由全部成立,周立波將面臨長達 21年的監禁。很多網友拍手稱快,甚至出現「立波有難,八方點讚」這種態度。前天,周立波持槍涉毒案在美國進行了最後一次庭審。經歷了一年零四個月的調查,終於出了結果--周立波無罪釋放。
  • 周立波勝訴?因母語不是英語撤案,妻子胡潔發勝訴宣言:感謝正義
    還沒宣判,周立波的妻子胡潔已經在微博發表了勝訴感言。她說勝訴最主要的因素是法官的主觀價值觀判斷,這是英美法系的重要特徵。車內DNA指紋檢驗結果據稱與周立波無關,並指出警察執法存在瑕疵,所以綜上,周立波勝訴了。她還說一點不輕鬆,因為本來就是清白的,這是正義的體現。
  • 主持人周立波在美國的現狀怎麼樣?網友:自作孽不可活
    自從周立波在美國被查到疑似吸毒販毒之後,他的曝光率就明顯少了很多。最近美國媒體報導,周立波有可能被判41年的徒刑。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個事件今年1月,周立波在美國長島被捕,車上被警察搜出槍枝和古柯鹼。1月20日,周立波在繳納保釋金後,在其夫人和律師陪同下離開。
  • 司法的程序正義是司改的重中之重
    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出臺一系列重大決定等文件中可以看出,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司法程序正義的思想是多方面的:第一,從本質來講,公正是司法的底線,也是法治的生命線。若是司法出現不公現象,那麼,整個社會也就沒有公平可言;第二,從關係上說,對犯罪追訴過程的公正比對犯罪本身懲罰的公正更加重要,就好比水源與水流的關係。
  • 周立波無罪:只知美國法律厲害,不知中國文化更厲害!悲哀之至
    ——無名氏周立波無罪,正義的勝利,法律的勝利,更是中國文化的勝利。周立波無罪,律師厲害,美國法律厲害。周案之轟動,影響之巨大,類同辛普森殺妻案,最後發生大逆轉,實現大翻盤,再次體現美國司法制度中不為外界風吹草動,不受外部幹擾影響,徹底貫徹正義原則,不僅體現實體正義,更體現程序正義!
  • 程序正義:「毒樹之果」的天敵
    現代刑事審判活動中的違法其實有兩種情形:一是實體違法,即認定犯罪事實有誤,量刑畸輕畸重;另一是程序違法。雖說程序法的目的是保障實體公平,但在司法實踐中,程序正義的意義甚至比實體公正更大,因為實體違法往往具有隱蔽性,公然違背有一定的難度,而程序違法則是公然的、赤裸裸地違法,且往往與權力濫用相伴。
  • 程正義終獲正義,最重要的還是「程序正義」
    議論風生    程正義遭遇了沒有程序正義可言的刑訊逼供,只不過,時間會給人答案,此前法院採信他遭逼供的證據和而今法院開「恢復名譽大會」,又都體現了程序正義。  最近,一則官員被判十年終獲無罪,法院開「恢復名譽大會」公開致歉的新聞,在網絡廣為流傳。
  • 司法正義與叢林正義
    這是一部商業片,但讓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觀眾津津樂道的火爆場面和功夫特技,而是叢林正義和司法正義的激烈碰撞——它幾乎顛覆了我心中對於司法正義的信念以及關於程序公正的美好想像。  影片開始,就是一幕慘烈的證人被殺事件。因為警方保護的重要證人被滅口,證據不足,黑社會老大王寶被無罪釋放。當王寶西裝革履,大搖大擺走出法庭時,觀眾樸素的疑惑就產生了:天網恢恢,為何如此疏漏?
  • 看程序價值:法律電影之立意
    在對審判公正的態度上,我國更加注重實體公正,而美國更加注重程序公正,因為程序正義對於保護公民的基本人權具有獨特的意義。美國的證據法中包括一系列關於證據的採取、證人出庭、質證以及彈劾證人的嚴格規定,獲得和引用的證據必須符合程序要求,實現「看得見的正義」。「臭蟲」原則便是美國注重程序公正的產物。
  • 淺論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
    在法治社會,司法被視為救濟社會衝突的最終、最徹底的方式,社會成員間的任何衝突和糾紛在其他方式難以解決的情況下,都可以通過訴諸法院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因此,法治的最高價值在於最大限度的實現正義。很多時候,人們將公正看做法律的同義語,但公正如美國學者博登海默所言「正義具有一張普羅透斯的臉,變幻無常,隨時可呈現不同形狀,並具有既不想通過的面貌」,而柏拉圖認為正義是每個公民在其所屬地位上儘自己的義務,亞里斯多德則認為正義存在於某種平等之中,但其所謂的平等是存在於對社會結構中的不平等予以容忍的情況下,諸如此類的觀念。
  • 實現程序正義的基本標準
    如何認定一個社會的法律或者司法符合了程序正義,應該有一些基本的標準。筆者從程序正義的起源及發展出發,結合我國的法治實踐,簡要地將程序合理、民眾認同、法官權威歸結為我國實現程序正義的基本標準或者說基本標誌,以期明確奮鬥的方向。
  • 程序正義的哲學基礎
    所謂「法律程序」,顧名思義是由法律規定的過程和次序,即由法律規定的按照一定的順序、方式和步驟作出法律決定的過程。法律程序有很多,有立法程序、司法程序、行政程序等。其中尤以司法程序最為豐富和完整,並分門別類地分離出各種訴訟程序,如民事訴訟程序、刑事訴訟程序、行政訴訟程序等。這些程序的制度化就形成了程序法。
  • 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
    如果你也是,你就會發現,「司法」的英文翻譯用的便是「Justice」,而英文「Justice」就有「正義」、「公正」的意思。所以,「司法正義」也叫作「司法公正」,相應地,「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也叫「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   要說明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得先說下實體法和程序法。
  • 程序正義是可感受的正義
    《看得見的正義》(第二版)是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瑞華所著的一本有關法律格言的評述,共評述23個常見的法律格言。該書緊密結合我國刑事司法現狀和突出問題,側重於從刑事訴訟程序角度進行解讀,從多個維度強調程序正義的重要性和實踐價值。  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是程序正義的最大功能體現。
  • 程序正義還是司法程序,《死亡筆記》這部有內涵的動漫告訴你!
    程序正義VS結果正義按照司法程序,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犯罪嫌疑人按照審判結果執行,這就是程序正義。按照大眾的邏輯,對於正義的認知,跳過認定罪責的程序對犯罪嫌疑人加以制裁,讓世界變得更趨向於大眾認知的美好,這就是結果正義。兩者雖都有正義之名,卻並不是包含或真包含的關係。如圖所示。那麼當兩者發生衝突,全都掉河裡時,你會救哪個呢?
  • 辛普森:躲在「程序正義」背後
    辛普森 躲在「程序正義」背後  憲政法治的核心,絕非罔顧程序、從重從快打擊觸犯刑律的小民百姓,而是注重對政府權力予以程序性約束和制衡,防止執法者和當權者凌駕於法律之上  於英紅  持槍進入拉斯維加斯一家賓館聲稱取回本屬於自己的體育紀念品的辛普森,被美國檢察機關以綁架罪和持槍搶劫罪指控。
  • Read一周丨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張玉環之後,程序正義應該深入人心
    27年後冤案昭雪,遲到的正義,還是正義嗎?張玉環案讓我們又重提一個詞:程序正義。北京大學教授、訴訟法專家陳瑞華2000年寫的《看得見的正義》一書,對民眾普及法律理念。這本書中,他說所謂看得見的正義,實質上就是指裁判過程的公平,法律程序的正義。程序正義這樣的常識,還有人不知道嘛?程序正義是西方司法長久以來的傳統。
  • 程序正義的價值初探——以訴訟程序為中心
    程序正義作為一種觀念,早在13世紀就出現在英國普通法中,並在美國得到發展。程序正義的觀念古典表述在英國是「自然正義」,在美國是「正當法律程序」。程序正義具有分化,「蒙眼布」,直觀的公正,平等參與、對等溝通、充分交涉,鮮明的形式理性等特徵。程序正義由對立面,決定者、信息和證據、對話、結果等要素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