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網線、一塊屏幕,能給鄉村學校師生帶來什麼?

2020-08-11 中國日報網

圖為新圩學校龍家坊教學點,老師用「班班通」給學生上課。 楊雄春攝

湖南省永州市一所鄉村學校引入網課資源

一塊屏幕 打開的不止一扇窗(解碼·在線教育)

本報記者 王雲娜

核心閱讀

一根網線、一塊屏幕,能給鄉村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帶來什麼?

湖南省永州市新圩鎮新圩學校藉助信息化教學手段,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鄉村學校師資不足,提高了教學質量。

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新圩鎮與郴州市的臨武縣、嘉禾縣交界,鎮上的新圩學校是九年一貫制鄉村學校。學校共有1363名在校生,包括小學生993人、初中生370人。

新圩學校校長段勝文認為,辦好鄉村學校、留得住學生,不僅得益於老師們的敬業和負責,也與教育信息化密不可分,「每個教室都安裝了聯網的觸屏電腦,我們和山外的世界打通了」。

一個農村教學點的變化

「老師,屎殼郎長什麼樣子?」在新圩學校龍家坊教學點,二年級班主任龍忠武正在講授語文課文《我是一隻小蟲子》,讀到有關屎殼郎的內容時,一名學生好奇地問。龍忠武「有備而來」。他將兩塊黑板推開,露出一塊電腦屏幕,點擊播放屎殼郎搬運食物的視頻,孩子們看得津津有味,很快就掌握了書上的知識點。

這臺一體機電腦,就是「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備。2011年起,藍山縣每年拿出一定資金,為當地中小學配備「班班通」。2016年,龍家坊教學點用上了65英寸的大屏幕一體機,龍忠武心裡高興,「輕鬆多了,事半功倍。」

龍忠武今年52歲,在龍家坊教學點教書近30年。目前,他和一名代課老師每人負責一個年級,肩負著全科教師的責任。這也意味著,班上所有課程都由他一個人教。

「周一到周五,從早上7點45分的晨讀開始,上午4節課,下午3節課,要用粉筆在黑板上板書大量內容。」龍忠武說,考慮到大部分學生家中農務繁忙,中午家長無暇看護孩子,他還會組織學生們回校午睡,「孩子們趴在課桌上休息,我就坐在講臺上批改作業。」

令龍忠武感到困惑的是,自己並不是樣樣科目都精通,碰上音樂課,「我不會唱歌,就怕把孩子給教壞了。」無奈之下,他開口求援,請學校本部安排音樂老師到教學點來上課。

有了「班班通」以後,龍忠武學會在湖南省基礎教育資源網下載免費的優質課件,不僅可以節省板書時間,還豐富了每堂課的內容。

「遇到比較抽象的內容或者知識難點,我會提前準備好圖片和視頻,課堂更吸引人,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濃。」龍忠武說,每周兩節的音樂課他也不用發愁了,通過大屏幕,班裡孩子和新圩學校本部的學生能同上一堂音樂課。

一堂勞動課的效果

今年上半年,在新圩學校讀小學三年級的李梓軒一直在家上網課。按照學校要求,李梓軒用媽媽李麗娟的手機收看了網絡大課堂《勞動最光榮》。沒過多久,家裡的三畝田要準備春耕。還沒等媽媽開口,李梓軒就主動提上桶,撿石頭、清雜草。這讓李麗娟很驚訝。

李麗娟是本地村民,在新圩學校門口租了房子。平時丈夫外出務工,她就一心撲在孩子的教育上。為了教好孩子,她也會竭盡所能講一些道理。可由於文化水平不高,有時候磨破嘴皮,孩子也不大聽得進去。

「這究竟是堂怎樣的網課?」李麗娟打開手機,把《勞動最光榮》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看完後她覺得「道理確實比我講得好」。

這是湖南省在教育信息化探索過程中啟動的「我是接班人」全省網絡大課堂,涵蓋思政德育、心理健康、生命安全、科技探索、文化藝術等課程,採取錄播形式,每周六通過湖南教育電視臺及一些網絡平臺播出。目前已播出了《我和我的祖國》《勞動最光榮》等課程。

網絡大課堂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請來各個領域的代表性人物,鮮活生動地講述故事。「網絡大課堂做得就像電視劇、綜藝節目一樣好看,孩子們發自內心地愛看。」 網絡大課堂總班主任、長沙市育英學校老師郭曉芳說。

這堂課也上到了段勝文的心坎上。在新圩學校就讀的孩子,有2/3是留守兒童。「網絡大課堂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留守兒童心靈上的空缺,引領他們向上向善,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段勝文說。

一位校長的期待

辦好鄉村學校,信息化教學能起到什麼作用?這個問題,段勝文很有發言權。

他是新圩鎮新圩村人,20歲走上講臺,一晃就快30年了。從「小段」到「老段」,他一直在藍山縣的鄉村學校教書。2011年,他來到新圩學校任校長。新圩鎮是農業大鎮,學校承載著農家子弟走出大山的希望。「鄉村學校的教學質量高一尺,城鄉差距就有機會縮小一尺。」帶著這種觀念,段勝文下了一番苦功夫。

每天早上5點半到校,直到晚上9點才離開,領著老師們抓教學、管學風。2014年起,學校明顯有了起色,每年考上省重點中學的有20多人,在全縣鄉村中學裡名列前茅。一些流失的生源又漸漸回來:2014學年,學校的初中生才260多人,而在2020學年,初中生達到370人。

生源情況雖有好轉,但和城裡學校相比,新圩學校師資仍然短缺。而教育信息化恰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不足。「『班班通』把一些優質資源帶到課堂,老師需要進行一些基本的課堂組織,比如發起討論等。」段勝文說。

用好「班班通」,在段勝文看來,還需要一個過程。有的老師習慣傳統的教學方式,一開始帶著牴觸心理,操作起來存在困難;有的年輕教師過度依賴電子化教學,離開了多媒體就不知道該如何上課;每當設備出現技術問題,許多老師不會處理,導致課程沒法繼續。

段勝文認為,「班班通」只是教學輔助設施,想要用好,關鍵在於老師要掌握好使用的「度」,將線上和線下教學結合起來。

從2015年起,永州市教育局在全市推進「網絡聯校」建設,利用網際網路在城鎮優質學校和鄉村薄弱學校間開展遠程互動教學和教研。眼下,新圩學校也在安裝攝像頭、話筒等設備,即將連入網絡聯校課堂。

這幾年,段勝文時不時有機會到一些城市學校取經。直面和城市學校之間的差距,他意識到,網絡聯校可能「挺管用」。「到時候,我們的學生坐在教室裡,也能聽到外面的名師上課。」段勝文說,「老師也能學到教學中的好方法,提升教學水平。」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一塊屏幕 打開的不止一扇窗
    人民網-人民日報圖為新圩學校龍家坊教學點,老師用「班班通」給學生上課。 楊雄春攝核心閱讀一根網線、一塊屏幕,能給鄉村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帶來什麼?新圩學校校長段勝文認為,辦好鄉村學校、留得住學生,不僅得益於老師們的敬業和負責,也與教育信息化密不可分,「每個教室都安裝了聯網的觸屏電腦,我們和山外的世界打通了」。一個農村教學點的變化「老師,屎殼郎長什麼樣子?」在新圩學校龍家坊教學點,二年級班主任龍忠武正在講授語文課文《我是一隻小蟲子》,讀到有關屎殼郎的內容時,一名學生好奇地問。龍忠武「有備而來」。
  • 新樣態鄉村學校:用一塊屏幕改變著鄉村孩子的命運
    「每年都會有不少老師從鄉村調到縣城;家境好一些的學生,家長要麼送他們到縣城讀書,要麼寧願花錢送去私立學校。」留在鄉村裡的孩子越來越少,「最多的時候全校有1000多孩子,後來800多,今年只有700多。」 「農村的孩子其實很可憐。他們聰明、善良,有一顆向上的、好學的心,但農村孩子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確實有限。」
  • 【文匯報】一根網線,一個小時,聯上近千名湖北師生!同濟大學今天開...
    【文匯報】一根網線,一個小時,聯上近千名湖北師生!通過一根網線,目前身在湖北的同濟師生,接收到了來自校方的問候。從同濟各附屬醫院援鄂的百餘名醫護人員,到身在湖北的學生,在今天這場「面對面」的交流會上,先後有10位師生介紹了自己的情況,近千名在湖北的師生同時視頻在線互動,交流會歷時近1小時。
  • 一根網線讓她和學生結下特殊情誼
    經過幾輪學習下來,根據自己的授課方式和學科的特點,在學校推薦的授課平臺中,張晴霞最終選擇了某平臺網絡課堂作為自己「主播」平臺,並結合中國大學慕課進行在線教學。為了上好課,在封村封路的情況下,張晴霞還四處託人,把演算本、耳機等教學用具終於買齊了。
  • 網線不夠用怎麼辦?一根網線如何當兩根用?
    而網絡的背後是錯綜複雜的布線系統,大到一個城市的網絡布置,小到家庭裝修的網線布置,都需要考慮到未來的可能存在的需求。無論是家庭裝修還是樓宇辦公布線,我們堅持的原則就是「寧濫勿缺」,很多人甚至會在廚房安置網線,儘可能的滿足人們未來對網絡的需求。
  • 在線教育走進江西會昌 鄉村學校開設英語雙師課堂
    、、「英語雙師課堂」扶智高排中學項目啟動有別於傳統「雙師課堂」更關注學生發展的教育公益模式,vipJr堅持「師生共同成長」,因而在「網絡雙師課堂」之外還啟動了「鄉村教師英語能力提升計劃」,兩者共同構成了「英語雙師課堂」扶智高排中學項目。
  • 被屏幕連接的大涼山:痛,未必壞
    中青報一篇名為《一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文章一夜間火了。無數人感動於「技術終於賦能教育」,那麼多的孩子因為一根網線,一塊屏幕改變了命運。身為一家以技術為內核的教育企業,文章裡的數字著實讓我們激動:16年來,中國貧困地區的248所高中,通過直播跟隨成都七中同步上課。
  • 作業幫一課何勇老師:通過屏幕做物理實驗
    「目前很多偏遠地區的孩子們做不到實驗,所以我們在直播課上會做很多的實驗,每次做實驗,有些孩子會特別激動,因為他們在學校看不到。」越複雜的實驗,對於山區的孩子們來說,越是遙不可及。作業幫通過網上的直播課把更多的教育資源傳輸到全國各地,我的學生也來自全國各地,通過一根網線,可以把我的知識,學習方法、我在教學中積累的經驗以及北京的教育資源傳播給全國各地的孩子們,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作為一名在線教師,何老師表示自己是一個紐帶,把全國各地的孩子們聯繫在一起,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成為彼此青蔥歲月裡閃光的記憶。
  • 電腦電視怎麼共用一根網線
    電腦和電視怎麼共用一根網線,買了有線路由器和機頂盒怎麼連.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這個方法.電腦和電視機共用一根網線,連接示意圖如下所示:路由器插口實物圖如下:路由器的WAN口即藍色插口接寬帶運營商安裝的網線,LAN口分別連接電腦和網絡機頂盒的RJ45網線插口。網絡機頂盒插口實物圖如下:網絡機頂盒的RJ45接口用網線連接路由器的LAN口,HDMI即高清接口,利用高清線同電視機的HDMI接口連接。
  • 超三百所學校開設網課班 一塊屏幕推動教育普惠
    教室中多了一塊屏幕:屏幕的另一端,名校成都七中的老師正在講解課文;這一端,鹽邊中學的同學們則在認真聽講,並不時在課本上劃下重點。像這樣通過直播技術引入優質教育資源的授課方式,已經成為了實現教育普惠的新途徑,正在走進越來越多的鄉村和山區課堂。9月2日,網易公益教育項目籤約儀式在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中學舉行。
  • 只有一根預埋網線實現上網的同時看IPTV電視
    從弱電箱到客廳或臥室只預埋了一根網線,通過一根網線可以同時上網和使用IPTV。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網上買兩個網線分線三通頭,外加4根短的網線就可以實現一根預埋網線同時看IPTV和上網,連接方法如下圖:但要實現這樣接法的前提是預埋的8芯網線的兩頭的接線面板必須8芯線全部安裝正常的接線順序接起,因為有不少人都習慣8芯線只接4芯,能保證基本的上網即可。
  • 「一根網線」連通鄉村發展致富路
    ——關於睢寧縣凌城鎮推進「網際網路+農業」創新發展的探索和實踐  在當前全國各地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農村電子商務的作用不可或缺。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國農村網店達985.6萬家,同比增長達20.7%,呈現出井噴式增長態勢。
  • 電視牆只有一根網線插座,但IPTV想用網線客廳路由也想用怎麼辦?
    有的家庭裝修時客廳電視牆只跑了一根網線,但入住了以後發現客廳裡想放個IPTV機頂盒,還想放一個無線路由器。有時候還想把智能電視上也插根網線,因為有線速度要比無線WIFI穩定的多,這時候就只有把客廳裡這一根網線分成兩根線了。
  • 客廳只有一根網線,如何接一部路由器和電話座機
    弱電箱到客廳只有一根網線,是可以接一個路由器和一部電話的:一種方式是直接在原有的網線剝離兩根線,壓個電話的水晶頭,作為電話線。前提你的寬帶貓有電話線接口,或者是可以輸送電話信號。一種方式是順著客廳網線,在穿一根電話線。可以把原有的網線抽出,帶一根網線,同時帶一根電話線進入,在客廳安裝一個網線和電話線雙孔的插座面板即可。在弱電箱內把網線和電話線插入入戶貓即可。前提是你家寬帶電話在弱電箱內有接口。客廳網線接路由器,電話線接電話。這種方式網線不受電話線影響,速度可以在100M以上,前提網線是超六類網線以上。
  • 什麼是PoE交換機呢?網線能供電嗎?看完你就知道!漲知識
    那什麼是PoE交換機呢?「PoE」指的是一種乙太網供電技術,簡單的說,不是用電線來給設備供電,而是用網線來給設備供電。網線供電?網線還能供電?沒錯!就是將電力信號通過網線傳輸給另一端需要供電的設備,這早就不是什麼新技術了,都出來好多年了,都已經應用好久了。但需要注意對網線要求很高,一定要五類網線以上才可以。PoE交換機就是一種可以給網絡設備供電的交換機。普通交換機的所有功能它都有,而且它還有普通交換機沒有的供電功能。換句話說,它可比普通交換機「高級」多了。
  • 「衛星班」直播名校課程:一塊屏幕改變師生命運
    一塊屏幕不僅能改變學生的命運 也能改變教師的命運  我現在是衛星聯校中的班主任,我們班所有課程同步直播,中間大概會有0.5秒延遲。我也剛剛去一個學校看了直播班級的學生,感觸良多。  我們學校是老牌名校,2018年高考一本達線率大概在95%,本科達線率100%。文科最高分列全省第二,理科最新分為全省第三。
  • 一條網線有八根線,空閒的四根能做什麼?歡迎來噴
    一條網線裡面有八根線,多數情況下實際有用的只有四根(橙白、橙、綠白、綠),另外四根(藍白、藍、棕白、棕)就空著不用。這給了我們很多省事的機會,用上這四根線,就不用重新拉線了。來看看這四根線能做什麼?網線才用一半,那另一半豈不是可以再拉一路網線。理論上可以,實際上也可以。不過不能拉太遠。因為藍白、藍、棕白、棕這四根線的電阻比橙白、橙、綠白、綠這四根的要大的多,並且繞線密度也不一樣,所以傳輸距離會小很多。辦公上最常用的就是接電話線了。電話線是用兩芯的,也就是說一路電話線要用兩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