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可愛玩的清代器物,康熙朝的工藝創新,繽紛絢麗的玻璃鼻煙壺!

2020-12-22 晶哥聊古玩

#鼻煙壺#「士拿乎」是鼻煙(snuff)的早期翻譯。鼻煙在康熙時期就從西方引入中國。所謂鼻煙就是把發酵的菸葉粉末調香而成,有通嚏之效,因為數量稀少,極其珍貴,所以僅在士大夫階層、王公貴族以及宮廷內使用。西方原是用盒子承裝這類粉末,清朝宮廷將其形制改為小口、廣腹帶匙蓋的鼻煙壺,其材質囊括玻璃、瓷器、礦石、牙角、琺瑯、甚至是葫蘆,鼻煙壺也成為彰顯身份地位及品位的象徵。

玻璃在康熙朝是新穎的材質,因為透明且有各種顏色,故以「極可愛玩」來形容。在單色玻璃上可琢制、雕刻、描金,同時也發展出灑金、絞胎等技巧。又使用畫琺瑯,在玻璃胎上繪製燒造出繽紛絢麗的鼻煙壺。畫琺瑯也是當時的創新工藝,與金屬胎結合,創造出屬於清宮的精美華麗;甚至利用金銀,以雕刻、鑲嵌呈現造型與技法之獨特。此外,將不同顏色玻璃迭套再加以琢制,成為嶄新的套玻璃工藝。後來,甚至還發展出屬於鼻煙壺獨有的內繪技法。從材質到技法是鼻煙壺工藝之創新。

清乾隆 紅色玻璃鼻煙壺

紅色半透明玻璃天球瓶,底有「乾隆年制」刻款,帶銅鍍金鏨花蓋與牙匙。

清乾隆 藍色玻璃描金葫蘆鼻煙壺

藍色透明玻璃葫蘆形小瓶,描金葫蘆、藤蔓及花葉滿布,蝙蝠穿梭其間,底描金楷書「乾隆年制」。帶銅鍍金雕花蓋與牙匙。

清乾隆 藍色透明玻璃刻花鼻煙壺

藍色透明玻璃梅瓶,通身淺刻秋葵花,枝葉滿布有蝴蝶、蝙蝠穿梭,底有方框「乾隆年制」刻款。帶銅託綠色茜牙寶頂蓋及銅匙。

清乾隆 黑玻璃灑金星鼻煙壺

黑色不透明玻璃為地,摻不規則點狀金星玻璃製成小圓瓶,底有「乾隆年制」楷書刻款。帶銅鍍金雕花蓋與牙匙。

清十八/十九世紀 淡藍色玻璃鼻煙壺

淡藍色玻璃與葫蘆蟋蟀罐造型相似,套透明黃色玻璃罐口,琥珀色玻璃刻團壽蓋及牙匙。

清雍正 玻璃胎畫琺瑯竹節式鼻煙壺

臺北故宮收藏唯一一件雍正款玻璃胎畫琺瑯器,乳白色玻璃作竹節造型,設色仿斑竹,青黃地上有褐斑,竹節上有小蟲二隻,底繪靈芝開光內有楷書「雍正年制」紅款。帶銅胎畫琺瑯黑地彩繪雙蝶花葉紋蓋與牙匙。可能是雍正六年(1728)《活計檔》中記錄的「玻璃胎節節雙喜鼻煙壺」。

清乾隆 玻璃胎畫琺瑯人物鼻煙壺

白色半透明玻璃圓頸削肩長方瓶,四面略凸起為開光,頸繪蕉葉,肩滿布黃地卷草紋,開光細膩彩繪漁婦各一,側面開光彩繪以胭脂紅畫西洋風景,底有宋體字「乾隆年制」藍款,帶不透明綠玻璃寶頂蓋。此方瓶造型與清代進口鼻煙之透明玻璃方瓶相似。應為檔案所記「呆白玻璃畫漁婆方鼻煙壺」,紀錄上曾收有一件於「乾清宮琺瑯器」中,北京故宮也有相同者。

清雍正 白色料鼻煙壺 帶銅胎畫琺瑯黑地夔龍紋套匣

白色不透明玻璃,通體光素,帶黑底花卉畫琺瑯蓋及牙匙,盛於黑底夔龍紋銅胎畫琺瑯套匣內,由琺瑯紋飾及配色推知,本器應為雍正時作品。此件套匣,其器型與十八世紀歐洲用來放置香水瓶之銅胎畫琺瑯套匣極為相似,或可說明其造型之由來。

相關焦點

  • 康熙朝的琺瑯器禮物與皇權
    朱家溍將這一藏品目錄列出,我將其中的康熙朝部分列為表1,以增加我們對康熙朝畫琺瑯器的了解。表1中的畫琺瑯器應當反映了康熙朝琺瑯器製作的最高水平,器物有瓷胎、宜興胎、玻璃胎,形制有碗(13件)、盒(1件)、盤(1件)、瓶(2件)、盅(2件)、壺(5件),以碗為最多,壺次之。
  • 盤點清代的玻璃器皿:古今中外的技術融合,可不僅是好看而已!
    這個海藍色玻璃花瓣口瓶是清代玻璃工藝製品之一。它通身為海藍色,透明狀,瓶口呈花瓣狀,腰身有一對彎曲成弧狀的柄,色澤亮麗,姿態俏皮生動。這樣一種玻璃工藝品,在清代是怎麼製作出來的?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清代的玻璃製作工藝。
  • 十八世紀清代宮廷的西洋玻璃器
    中國的玻璃工藝,或可追溯到周代,從戰國曾侯乙墓的蜻蜓眼到唐代法門寺地宮的藍玻璃盤,玻璃常涉儀軌、信仰之器物,而被視為珍罕之物。也因為如此,作為貢品的望遠鏡才引起了他的讚譽,蘇霖沛(Jose Suarez)嘗言,其「侍奉皇帝的工作就是為各種透鏡製造玻璃」。故宮博物院至今仍保存著數量可觀的天文儀器,多出於18世紀。當然,大多數玻璃用在了器皿的製作上。如玻璃胎畫琺瑯,肇始於康熙時期,由清代造辦處首創。
  • 廣州佳昊國際:從掌上鼻煙壺興起收藏看小資古玩拍賣市場
    鼻煙壺,簡而言之,就是盛鼻煙的容器。小可手握,便於攜帶。鼻煙壺並非誕生於中國,而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但卻成為中西文化融合後的結晶,是我國古代藝術品中成長最晚的一門,在中國被發揚光大,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壺」。自明萬曆年間由歐洲傳入中國後,鼻煙先在宮廷、王府中得到應用,到清代已在社會廣泛流行,用來盛放鼻煙的鼻煙壺也成為人們顯示身份和饋贈親友的時髦物品。
  • 宮廷器物 美輪美奐 慈禧太后的雅玩珍賞!
    該三子瓶應即檔案中所說的這種瓶,乾隆朝生產三子瓶至少有過兩次,是乾隆朝清宮御用瓷器,所以相當珍貴稀少。繪畫與堆塑相結合是清代瓷器紋樣裝飾的一項創新技法,在整個清代尤其是乾隆年間廣為流行。此瓶雕塑手法細膩生動,色彩素淨淡雅,堆塑的嬰孩使瓶體分外新穎別致,頗具情趣。
  • 清代的鼻煙意境,吸著鼻煙且欣賞著鼻煙壺!鼻煙壺成套用具欣賞!
    #鼻煙壺的使用,在當時最是引領風潮,從早期進口的昂貴鼻煙,到後來自製鼻煙,使得鼻煙壺尺寸從小巧細緻到大可盈握,成為一種時尚。搭配材質各異的煙碟,有旅行或家居用的成組鼻煙壺;甚至成盒作為陳設賞玩,更有拿來賞賜,整盒盛裝的瓷胎鼻煙壺;還有實用的鼻煙用具。想像在桌几或榻上,吸著鼻煙且欣賞著鼻煙壺,是屬於清代的鼻煙意境。
  • 清代康熙高溫銅紅釉瓷器分幾種
    豇豆紅燒成難度很大,只能由官窯少量生產,僅供皇室內廷使用,且無大件器物瓷器。康熙霽紅釉康熙郎窯紅釉瓷器郎窯紅也是仿前朝紅釉瓷器,但是也有創新,是清代康熙時期名貴的銅紅釉中呈色最鮮豔的一種。清代的郎窯紅對燒成氣氛和溫度要求很嚴,燒制一件成功的郎窯紅釉瓷器十分困難,所以又有「若要窮,燒郎紅」。
  • 清代康熙瓷:奇偉渾厚與精細工麗並存!!
    清聖祖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清朝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故宮博物院收藏康熙朝瓷器近七萬件,與清代歷朝相比,數量最多,品種最全。但這條規律在康熙朝並不通用,原因是康熙朝曾一度明令禁止在瓷器上書寫帝王年號款。據《浮梁縣誌》載:「康熙十六年,邑令張齊仲,陽城人,禁鎮戶瓷器書年號及聖賢字跡,以免殘破。」目前尚未查到這條禁令在張齊仲之後又延續了多少年,但至少在一六七七年至一六八〇年這段時間裡,康熙官窯瓷器上是不允許書寫帝王年號款的。
  • 中國玻璃發展史(下)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玻璃製造真正在我國發生翻天覆地實質性的突破是在康熙年間,這得益於帝王的重視。清雍正 透明藍玻璃尊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著名的琉璃器,絕大部分是造辦處玻璃廠製造的,主要器物有爐、壺、瓶、缽、碗、杯、盤、尊等,顏色有白、黃、藍、青、紫、紅等30餘種,還有套料、金星料、攪胎、琺瑯彩等多種裝飾方法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藏鼻煙壺亮相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前身——西南博物院通過藏家捐贈、政府部門移交、市場購買等各種方式,徵集了近三百件鼻煙壺,包含玻璃、瓷器、玉石、翡翠、等材質。鼻煙壺為盛裝鼻煙之容器,明末清初自歐洲傳入中國,清代吸聞鼻煙在各階層成為風尚後,鼻煙壺迅速地融入了中國的藝術風格,發展成匠心獨運的一種傳統工藝品,在清代美學工藝上大放異彩,成為清代藝術的重要表徵之一。據介紹,本次展覽持續到8月11日。展覽中展出的單色玻璃鼻煙壺。
  • 康熙時期青花瓷的三十個特點
    10、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是清代青花瓷器中造型最為豐富的一個時期,形式更是變化多樣,層出不窮,一種器型往往有多種不同的式樣,以人們的現實生活需要和條件為依據,千姿百態,仿古創新,既有陳設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種文具、茶具、象生瓷、瓷塑及仿古銅器式樣祭器、外銷瓷等。
  • 這玩意出現在宮廷最早可能是哪朝
    首先很遺憾地告訴大家,我國不是最早的玻璃起源地,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和今天西亞的阿拉伯人製造出了早期的玻璃,這個時間甚至早於我國最早的瓷器,這就註定了玻璃器「舶來品」的身份,同時也說明,最早用非金屬人造器物喝酒的人種,極大可能不是我們華夏子孫。
  • 乾隆朝瓷器:亂花繽紛中的盛世圖景
    原標題:乾隆朝瓷器:亂花繽紛中的盛世圖景   說起清朝的瓷器,不得不提的自然是康雍乾三代。不同於康熙朝瓷器的端莊,也與雍正朝瓷器的淡雅有異,乾隆朝瓷器則呈現出繁縟的面貌。   在乾隆朝瓷器中,彩瓷佔有極高的比例,琺瑯彩、粉彩等瓷器,都達到了藝術上的新高度。清代的歷史,發展到乾隆朝,可謂迎來了它空前絕後的巔峰。
  • 古代陶瓷真偽鑑定之施釉工藝鑑定
    陶瓷器表面的那層無色或有色的玻璃質,一般以礦物質石英、長石、硼砂、黏土等為原料配製,需研磨成漿,使其附著在瓷、陶坯的表面,再經燒製成為玻璃的光澤的陶瓷表層,對陶瓷器物起到裝飾和保護的作用。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燒制後就會呈現不同色澤,即顏色釉。
  • 英布里斯托市博物館開設「中國玻璃工藝展廊」
    華聲報布里斯托消息:英國南部城市布里斯托市博物館自本月開始將長期開設「中國玻璃工藝展廊」,展出中國古代的精美玻璃製品。  據新華網報導,展出的中國古代被稱為「琉璃」的玻璃製品共有100多件,其中有墓葬出土的明清時期不完全透明的六粒玻璃珠、隋朝玻璃碗、戰國時期的眼型玻璃球、宋代的龍頭白玉鐲、明代的壽星像、清代觀音像和彩繪筆洗、鼻煙壺等,深藍、琥珀色、紅色和綠松石色居多,反映了玻璃製品在中國的早期演變。  特意前往參加開幕儀式的中國駐英國使館文化參贊柯亞沙對展廊中的工藝品讚嘆不已。
  • 安徽秦漢閣拍賣——大清康熙年制款青花釉裡紅搖鈴尊
    名稱:大清康熙年制款青花釉裡紅搖鈴尊規格:高:22.5cm此件藏品器型呈豎直長頸,溜肩,至下腹內斂,至底足微微外撇,底部落「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青花款,口部微侈,器物整體以白釉為底搖鈴尊是康熙時期創燒的器型,因形似搖鈴而得名,我們看康熙搖鈴尊的造型,無論是青花還是釉裡紅,其口部微撇,頸部細長,肩部豐滿,線條力度感強,這在古代柴窯燒制的情況下,特別容易產生變形,故燒製成功的機率不高,搖鈴尊也就成了康熙年間的珍貴官窯品種。
  • 致敬宋器,創新才是最經典的傳承|康熙山水直口杯
    然則青花一類,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以獨步本朝矣。」——《陶雅》 陳瀏 著 引文表明康熙朝的青花可以說是清代青花之最,精美程度遠遠超過雍正、乾隆兩朝。而康熙山水畫片更是浣溪古窯的經典畫片之一,已燒制出多種精品器型(如果想欣賞之前的作品,請點擊下方連結圖片),此次的新品康熙山水直口杯依舊是以康熙山水為畫片,但是較之前不同是,本文介紹的作品,畫片完美繼承了之前浣溪康熙山水的精美之外,在器型上尤為的考究,有大創新、有大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