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在韓國:屢遭排斥 今被恢復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漢字,作為中華文明的特有產物,曾在東亞各國歷史上扮演過重要角色。近代以來,隨著東亞地區的歷史變遷,漢字在各國的歷史地位也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在朝鮮半島的韓國,這一歷史變化顯得尤為複雜。

「訓民正音」難撼漢字地位

朝鮮半島很早就誕生了高度的文明,卻長期沒有自己的文字。公元3世紀左右,漢字傳入朝鮮半島,此後的1000多年,漢字一直是朝鮮半島唯一的書寫文字。後來,朝鮮民族採用漢字的音和意來記錄自己的語言,稱「吏讀文字」。然而在封建社會中,漢字作為一種特權只有士大夫和貴族才能學習,至於普通民眾,則大多淪為文盲。

15世紀,這一情形終於有所改變。公元1446年,經過幾年的努力,李氏王朝的第四代君主世宗終於頒布了朝鮮半島最早的表音文字——「訓民正音」。

世宗是一位非常傑出的君王,也是一位成就頗高的學者。在其執政期間,這位君主發現,自己治下的普通民眾既無法讀寫複雜的漢字,更無法用文字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和進行對話。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世宗召集一些著名學者,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創製出由28個字母組成的新文字。其間,他還派遣一些學者前往中國明朝,專門進行音律學的研究。1446年,李氏王朝正式公布新創製的文字,稱為「訓民正音」,意即教百姓以正確字音。新文字發明後,世宗提倡在公文和個人書信中使用「訓民正音」。他還將「訓民正音」作為錄用官吏的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並在錢幣上刻印了「訓民正音」。正是由於世宗所作出的這些貢獻,他又被後世史學家尊稱為世宗大王。

不過由於當時中國文化的絕對優勢以及在朝鮮半島的深遠影響,作為新文字的「訓民正音」並沒有得到及時推廣。據史料記載,就在「訓民正音」頒布後不久,一些士大夫們便上書反對。他們認為,漢字不僅是世界上最高雅的文字,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普遍使用的文字,而朝鮮民族仰慕和追隨漢文化,自當完全使用漢字,而不應創製自己的文字,否則就等於背離了優秀的漢文化,無異於自甘墮落。他們甚至偏激地把「訓民正音」貶斥為「螗螂之丸」,而把漢字譽為「蘇合之香」。因此,朝鮮王朝的上層社會一直排斥這種新的文字,而鄙稱其為「諺文」,意即同「諺語」一樣是民間文字。

甲午戰爭後漢字走入低谷

「訓民正音」出現後400多年間,漢字仍在朝鮮半島佔據主流地位。直到19世紀末,「諺文」都被看成是二流文字,只限於兒童和婦女使用,而正規文書一定得用漢字書寫。不過與此同時,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已開始迅速動搖了漢字的地位。

自鴉片戰爭以來,由於中國國力的衰落,朝鮮民族昔日對漢文化的崇拜心理也開始減弱。尤其是甲午戰爭之後,曾經的天朝帝國更是淪落為與李氏王朝同病相憐的夥伴。所有這些變化,都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漢字的地位。就在清朝的北洋水師被擊敗的1895年,李氏王朝進行了被稱為「甲午更張」的改革。從這時起,其官方文書從專門使用漢字過渡到漢字與表音字結合使用。

接著,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期間,「訓民正音」文字的地位迅速確立起來。1910年8月,日本政府通過一系列的武力脅迫與政治訛詐,迫使大韓帝國政府籤訂《韓日合併條約》,朝鮮半島徹底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在奴役朝鮮半島的30多年時間裡,日本帝國主義企圖通過文化殖民政策達到同化朝鮮民族的目的。1910年,日本針對朝鮮歷史地理書籍進行了一次全國性搜查,將大量本土文字書籍沒收燒毀;1938年又下令取消中學課程的韓文教學;從1941年起則強迫完全採用日本學校的課程,取消所有韓文課程。更令人髮指的是,日本居然大搞所謂「創氏改名」,規定這個時期出生的朝鮮人必須改用日本姓氏。面對如此屈辱,不少朝鮮人選擇自殺,或大批流亡到中國東北,以避開改姓。

日本人沒有料到,他們這種試圖消滅民族意識的做法,只能激發更為強烈的民族意識。事實上,正是由於日本的壓制,反而促使曾經受冷落的「諺文」得到大力提倡和推廣。在那個年代,使用「訓民正音」成了民族主義標誌,被視為反日愛國的象徵,漢字的地位也因此受到了空前的挑戰。

相關焦點

  • 韓國為什麼「恢復」漢字?
    2005年2月9日,韓國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務文件和交通標誌等領域,全面恢復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中國漢字和漢字標記,以適應世界化的時代潮流。並且提出了《推動漢字並用方案》,為了發展韓國的傳統文化,促進與東亞漢字文化圈國家的積極交流和推動韓國觀光事業的大力發展,將目前完全使用韓國文字的公務文件改為韓、漢兩種文字並用,以解決韓文難以清楚的表明漢字含義的歷史難題。
  • 韓國要恢復漢字了?
    1.驚——韓國提議漢字進教科書最近,韓國關於漢字的使用掀起熱議。原來,韓國有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要求在學生教科書中使用韓文,但是為了更加清晰表達意思,提議在教科書中使用漢字。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韓國國內對此建議抱有很大的反對意見。韓國韓文協會表示,韓文是韓國固有文字和傳統文化,如果使用韓文和漢字混用,會使原本平等的文字生活變得不平等,漢字會阻礙韓國的信息化和科學化。這種觀點當然非常偏頗。按照他的說法,中國使用了幾千年的漢字,那麼中國現在的信息化和科學化是怎麼來的?
  • 韓國當初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在韓國是否有可能恢復?
    二、漢字的徹底廢除但到了1961年,軍人出身的樸正熙上臺,廢除漢字又被韓國民族主義者推了出來,以軍政大頭領自居的樸正熙原定1962年全面廢除漢字,結果遭到了韓國部分文字工作者的反對,最終不了了之,全面廢除漢字再次失敗!
  • 韓國為何突然要恢復使用漢字?
    韓國所申請的也並非是跟中國完全相同的文化遺產,中日網友也只是抱著娛樂精神,拿來惡搞一下,不必當真。只是,這說明了一個問題,中國在東亞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其中日、韓、越三國就是受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三個國家。而所謂韓國恢復使用漢字的消息,又被拿來調侃為了韓國是不是要拿「漢字」申遺了?當然不是如此了,韓國拿漢字申遺,肯定也無法申遺成功。
  • 憲法法院「廢」漢字「換」韓文?韓國排斥漢字竟鬧出這麼多笑話!
    【編輯/劉姝蓉 統籌/紀欣】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據悉,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將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換為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大白新聞注意到,因韓國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此前韓國社會漢字元素十分豐富。而在韓國,「漢字」的存廢始終是韓國的爭議話題。
  • 越南韓國曾廢止漢字,為何現在又爭著恢復漢字教育?
    漢字被廢除之後,越南人就開始發明了越南語,而韓國人也就開始講朝鮮語,一開始的時候韓國和越南還非常的自信,覺得漢字對他們已經沒有用了,所以他們就把漢字廢除的很徹底,可是到了後來他們的語言局限性就顯現出來,因為朝鮮語和越南語歷史短,所以很多詞他們根本就不能表達,而且他們的國家的歷史記載都是用的漢字,所以這也就導致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連自己國家的史書都看不懂,面對這些問題
  • 韓國身份證上面為什麼有漢字出現?
    其實不然,韓國人對於中國文化是既侵略又排斥的,最典型的就是端午、火炕、泡菜、木刻印刷、拔河等人類非物質文化的申遺,這些文化均發源於中國,卻被韓國人給搶先申遺。除了申遺之外,韓國有學者還聲稱漢字是殷商時期的高麗人發明的,中國炎帝、黃帝的神話都源自韓國,孔子、西施、李時珍也是韓國人,甚至有影視劇還聲稱《西遊記》唐三藏取西經也是韓國的文化遺產。
  • 韓國為何廢掉漢字後又要恢復漢字教育?忘卻漢字後的危害讓人尷尬
    朝鮮半島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中國的藩屬國,受中國影響,古時半島的主要文字都是漢字。但是漢字比較難,半島上會漢字的基本上都是上層人士,普通百姓多為文盲。但是我們現在卻不能在韓文上發現半點漢字的影子,這是為何呢?
  • 韓國「廢漢字」72年了,現在卻拿漢字「申遺」?聯合國直接拒絕
    其中漢字文化圈就是指歷史上曾用漢字書寫歷史並且在文字上受漢字影響的國家,這些國家有韓國,日本,朝鮮,越南等東亞和東南亞國家,歷史上他們都曾經使用漢字作為國家的官方文字,並且在文化上受中國文化影響深刻。在當時,漢字也是韓國的官方文字,韓國的古代書籍,人名,地名也都是用漢字書寫的,但在二戰之後,各國掀起了廢除漢字的浪潮,韓國也開始對漢字的使用感到不滿,漢字在韓國被排斥。
  • 日本韓國將要取消漢字,沒那麼容易!
    早期的朝鮮拼音文字就是「諺文」,而現在的「諺文」卻是中國漢字了。古代朝鮮的文字實際上有三種:1、純漢字:完全使用中國的文法規則。2、吏讀文字:用漢字拼寫朝鮮語言,但是保留漢字的意義與基本文法。3、純朝鮮字:就是朝鮮世宗創造的拼音字,古代朝鮮的「諺文」。韓國的憲法也是一大景觀,漢字超過25%。
  • 韓國為啥會恢復漢字?因為他們的歷史是使用中文記載的!
    再有就是漢字學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沒有任何語言基礎,而且也沒有任何語法可講,古代的時候也只有身份高貴的人才會去學習。並且在古時候的中國也是一樣的,需要注意的是日本也曾經廢除過漢字,只不過後來也是因為一些原因保留了漢字,並且現在看日文的時候還是可以發現有大量漢字的身影的。不過要說韓國為啥會恢復漢字這一點,在韓國好像也沒有這個說法。
  • 為什麼韓國以及日本無法捨棄漢字?
    韓國漢字牌匾「光化樓」朝鮮的「諺文」與「諺語」一樣是民間的語言文字,由於政治文化地位的低下,諺文屬於二流文字。只有貴族和官吏使用的「吏讀文字」屬於朝鮮一流文字。早期的朝鮮拼音文字就是「諺文」,而現在的「諺文」卻是中國漢字了。古代朝鮮的文字實際上有三種:1、純漢字:完全使用中國的文法規則。2、吏讀文字:用漢字拼寫朝鮮語言,但是保留漢字的意義與基本文法。
  • 為什麼韓國和越南想要恢復漢字教育?其實原因讓他們很抓狂!
    為什麼韓國和越南想要恢復漢字教育?其實原因讓他們很抓狂!文/夢追歷史我們都知道越南人說越南語,韓國人說韓語。這兩種語言的誕生相對較晚,它們都是在中國漢字的基礎上創立的。近年來,越南和韓國的許多學者開始呼籲社會恢復漢字的使用和學習,強調從小學習的必要性。那麼是什麼導致越南和韓國想要恢復漢字教育?其實原因讓他們很抓狂,因為他們不懂漢字,他們不了解自己的歷史書籍和古代文獻。不要看越南和韓國都是獨立的國家,但它們都有著不能與中國隔絕的文化根源。
  •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有多深,為何總有韓國人提議要恢復漢字教育?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有多深,為何總有韓國人提議要恢復漢字教育?現在世界上的通用語言是英語,這是因為當年大英帝國在世界上神一般的影響力而得來的。然而後來因為民族主義的潮流和上層領導人制定的國策,韓國漸漸地廢棄了漢字的使用,短短幾十年間,韓國的年輕人就已經認不得漢字了。然而隨著漢字在韓國漸漸遠去,韓國的新一代人卻出現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挽留漢字走開的腳步了。近些年,韓國屢次爆出民眾要求恢復漢文教育,讓韓國的年輕人重新學習這種古老的象形文字的聲浪。為什麼韓國人對漢字的態度如此矛盾,先捨棄,後又追回呢?
  • 韓國重建「國門」恢復漢字牌匾
    光化門的牌匾恢復了朝鮮王朝時期使用的漢字。韓國總統李明博以及4500多名來賓參加8月15日的慶祝活動。  8月15日,日本二戰投降65周年紀念日。韓國光化門在首都首爾揭牌,由此掀開了韓國光復65周年紀念活動的序幕。
  • 為什麼韓國和越南都要恢復漢字教育?真相卻讓他們萬般無奈
    為什麼韓國和越南都要恢復漢字教育?所以在學習起來的時候,非常的簡單,目前已經在自己國家內通用,不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最近這幾年,他們國內和越南國家中有好多人開始呼籲國內恢復漢字的學習和使用,並且強調要從小學習,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改變自己曾經的決定的呢?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韓國和越南都要恢復漢字教育?真相卻讓他們萬般無奈!
  • 這是1949年韓國的首都,那時的首爾破舊不堪,滿大街的漢字招牌
    這組老照片拍攝於1949年的韓國漢城(今韓國首爾,在2005年韓國將漢城改為首爾),此時的大韓民國才建立沒多久。圖為當時漢城的一條街道,一輛裝滿柴火的牛車停在路邊,路邊的商鋪懸掛的招牌都是漢字。圖為當時漢城的街頭,那輛藍色的馬拉三輪車格外顯眼,這輛車的車身上印有「兄弟」兩個漢字。在李氏朝鮮王朝時代,朝鮮的官方文字是漢字,是否認識漢字被視為知識分子與普通人的界線。當時的社會高層人士看不起本土的諺文,認為這是給智力低下,學習不了漢字的人用的,強力抵制,所以諺文只在民間流傳。圖為當時漢城的一處建築,這建築的兩間店鋪上懸掛的都是漢字招牌。
  • 韓國廢除漢字,還嘲諷日本保留漢字,結果被網友懟
    中國人並不是使用漢字唯一的國家,但是漢字起源於中國這是毋庸置疑的,在古代中國的文化產業十分發達,我們就是周圍國家爭先學習的榜樣,由於之前漢字的廣泛傳播,在亞洲形成了一個漢字文化圈,其中主要就是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為主,漢字也是他們國家在漢字廢止活動之前的一種主要使用的語言
  • 韓國2019年恢復漢字教育!中國網友調侃:準備去申遺了嗎
    韓國2019年恢復漢字教育!中國網友調侃:準備去申遺了嗎眾所周知,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源遠流長的歷史,而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也一直影響著周邊國家,其中日本越南韓國就深受我們國家文化的薰陶,其中韓國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 韓國議員提議要教小孩漢字,去漢字50年後的韓國,為何還要恢復?
    韓語由於只有它表音的特性,而不是漢字這種表義文字,因此或多或少就有點先天不足,但是沒關係,在過往千年的歷史中,韓國人一直是漢字韓語並用的,由於漢字頑強的生命力,韓語發展的也相當不錯,當然韓國有很多古籍,乾脆就是由漢字直接書寫的,所以在古人看來,韓語更像是漢語的一種方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