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類股東」審核官方口徑敲定 高槓桿結構化產品從嚴監管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1月12日,就新三板掛牌企業申請IPO過程中遇到的「三類股東」問題,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回應,經反覆研究論證,近期證監會明確了新三板掛牌企業申請IPO時存在「三類股東」的監管政策,包括要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不得為「三類股東」;從嚴監管高槓桿結構化產品和層層嵌套的投資主體,要求存在上述情形的發行人提出符合監管要求的整改計劃,並對「三類股東」做穿透式披露。這是證監會首次確定「三類股東」審核政策問題。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新三板擬IPO企業以及少數非新三板擬IPO企業存在「三類股東」股權結構,多數新三板的擬IPO企業存在「三類股東」股權結構。

  常德鵬表示,考慮到「三類股東」問題不僅涉及IPO監管政策,還涉及新三板發展問題,證監會對「三類股東」問題的處理非常慎重,經反覆研究論證,近期明確了新三板掛牌企業申請IPO時存在「三類股東」的監管政策,具體如下:

  一是基於《證券法》、《公司法》和IPO辦法的基本要求,公司的穩定性與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明確性是基本條件,為保證擬上市公司的穩定性、確保控股股東履行誠信義務,要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不得為「三類股東」;二是鑑於目前管理部門對資管業務正在規範過程中,為確保「三類股東」依法設立並規範運作,要求其已經納入金融監管部門有效監管;三是為從源頭上防範利益輸送行為,防控潛在風險,從嚴監管高槓桿結構化產品和層層嵌套的投資主體,要求存在上述情形的發行人提出符合監管要求的整改計劃,並對「三類股東」做穿透式披露,同時要求中介機構對發行人及其利益相關人是否直接或間接在「三類股東」中持有權益進行核查;四是為確保能夠符合現行鎖定期和減持規則,要求「三類股東」對其存續期作出合理安排。

(責任編輯:馬先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在新三板競價交易前夕會明確「三類股東」政策?
    導語:三類股東的問題終於有了官方的說了,也指出的解決的路徑,只是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新三板的三類股東問題今天終於獲得官方的鄭重告知。其內容只是明確了之前市場傳言,並無更多的新意。但是證監會新聞發布會的信息更有代表性,為今後徹底解決新三板問題指明了方向。市場更應該揣摩的是,為什麼在競價交易前夕發布此消息。本文後面會有分析。
  • 力鼎資本高級合伙人高鳳勇:一文說透三類股東
    但是三類股東由於沒有這個環節,緊靠雙邊協議約定,缺乏第三方證據。打個比方,受託人可能有多個產品上萬名客戶,是否有潛在關聯方根本無法查證。根據這一輪財務核查的動作來看,如果無法取得有效的第三方證據,說清楚個事太太太太難了,跟真實與否無關。誰叫上會企業都先被認為是壞蛋,然後需要找無窮多好人證明自己是好人呢。
  • 重拳整治市場亂象 持續強化公司治理2020年保險業關鍵詞:從嚴監管
    今年3月,《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正式發布,在統一保險資管產品規則的基礎上,進一步彌補監管空白、強化業務監管,促進保險資管產品業務持續健康發展。在託管人職責方面,採納託管行意見,對託管職責表述做了調整,和其他資產管理產品監管規定一致。在關聯交易管理方面,調整了關聯交易識別報告的條款等。
  • 監管排查人身險 來年給付與退保風險 重點聚焦四類產品三類網點
    監管排查人身險  來年給付與退保風險  重點聚焦四類產品三類網點  ⊙記者黃蕾○編輯顏劍  記者昨日從相關渠道獲悉,銀保監會近日下發內部通知,  從記者拿到的相關通知來看,此次風險排查的重點是四類業務和產品。  一是5年期以下產品。主要是從產品設計、銷售策略、保單收益等角度,充分、合理預估和分析產品在較短年限內的退保情況。從而防範短期內集中退保可能造成的流動性風險。  二是保單收益可能低於客戶預期的產品。
  • 「常律師信箱」之金融篇:什麼是「三類股東」?應當注意「三類股東...
    常律師,您好,什麼是「三類股東」?應當注意「三類股東」哪些方面問題?答:所謂「三類股東」是指契約型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計劃(主要指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資管計劃)和信託計劃;「三類股東」企業是指直接或間接投資人中含有「三類股東」的企業。
  • 重拳整治市場亂象 持續強化公司治理2020年保險業關鍵詞:從嚴監管...
    截至今年6月末,保險資產管理產品餘額為3.43萬億元,其中,組合類產品1.98萬億元、債權投資計劃1.32萬億元、股權投資計劃0.13萬億元。今年3月,《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正式發布,在統一保險資管產品規則的基礎上,進一步彌補監管空白、強化業務監管,促進保險資管產品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 三類股東問題徹底解決!「IPO審核50條」發布(文末附全文),不再強調...
    困擾新三板公司近3年之久的三類股東問題,終於得到圓滿解決。3月25日,證監會發布《首發業務若干問題解答》,即此前的「IPO審核51條」。相較此前的「IPO審核51條」,此次《首發業務若干問題解答》中不再強調三類股東需要穿透式披露。根據《首發業務若干問題解答》,三類股東的要求披露5方面內容。
  • 一周快評:從嚴監管「高送轉」
    點評:數額龐大的共享單車押金如何處置,焦點在於目前收取押金行為的性質和押金池的監管權責均處於懸空狀態。有觀點認為,收取押金的行為到底是正常的質押還是變相集資,需要金融監管部門作出認定。也有觀點認為,共享單車本是「一對一」租賃模式,變成了「一對多」的押金,就產生了金融屬性,應由第三方監管。
  • 監管降槓桿三連發 融資類互換「只出不進」執行趨嚴
    值得一提的是,監管層對A股槓桿工具的全方位壓縮已不止於此——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自11月13日以來,監管層已連續先後針對融資融券、場外衍生工具、結構化資管等三大業務採取「降槓桿」措施。  據一位接近中證協人士透露,目前針對A股各類槓桿工具的限制、清理與整頓,和當下管理層在A股震蕩後,試圖以「整體去槓桿化」來優化資本市值結構,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的思路不無關聯。
  • 申報材料太粗糙,這家投行黑馬內部問責來了,項目審核不斷從嚴
    「《募集說明書》第115頁,小標題「十一、報告期內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所作出的重要承諾及承諾的履行情況」,僅列舉了相關的承諾,未說明履行情況,與該小標題不相符。《盡職調查報告》第265頁,小標題「(三)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行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涉及的重大訴訟、仲裁或行政處罰情況」,對應的內容為「截至本盡職調查報告籤署日,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存在涉及刑事訴訟的情況。」
  • 解析:萬科、寶能、華潤博弈無法繞開的金融監管問題
    這家陷入控制權爭奪風波的知名上市地產企業,已經不僅限於萬科高管、寶能、華潤三方之間的博弈,資金來源、槓桿風險、中小股東權益等眾多新情況,指向了無法繞開的金融監管難題。   萬科股權爭奪產生的問題誰來管?怎麼管?記者對此進行了跟蹤調查。
  • ...優化交易監管!減持制度將「留口子」 推再融資分類審核…有十大...
    7、減持制度方面,在繼續從嚴規範控股股東、實控人、董監高減持的同時,對於創投基金、民企紓困等適當開口子、給政策。   8、進一步完善中介機構分類監管、差異化發展思路,對好機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做優做強做大;對問題機構和相關責任人,強化責任追究,健全黑名單制度,真正體現獎優罰劣。
  • 螞蟻金服關閉部分「借唄」 帳戶 高槓桿撬動千億ABS如何繼續?
    在整頓現金貸的大背景下,市場猜測,該行為可能是由於螞蟻金服旗下螞蟻借唄的高槓桿觸及監管紅線而遭到整頓。就此,螞蟻金服回應界面新聞稱,「作為一款消費信貸產品,螞蟻借唄會基於用戶的使用情況和信用行為,對用戶的資格和額度進行動態調整。因此,部分用戶被清退資格或降低額度;或者有部分用戶被準入或提高額度,都是正常的。」
  • 結構化定增產品被叫停 具體文件近期將下發
    證監會表示暫時不對高管借道槓桿產品參與上市公司定增事項做批准,但其他結構化產品能否參與仍留想像空間。  昨日,記者從國內知名券商資管部門人士口中證實,券商已陸續暫停涉及定增的結構化產品發行和募集,「應該很快就會有具體的文件下發下來。」  傳聞已久  「證監會暫停結構化產品參與上市公司定增事項」傳聞已久。
  • 收益互換業務化身「配資通道」 最高5倍槓桿或迎監管規範(圖)
    而部分券商創新產品所從相關公司股票走勢事的場外收益互換業務也正在成為監管層規範的目標之一。  據一份中信證券的股票收益互換材料介紹,該業務的操作門檻為3000萬元以上,且分為「固定利率交換股票收益」、「股票收益交換固定利率」以及「股票收益交換股票收益」三類。而該項業務可實現股權融資、槓桿交易、策略投資、市值管理和創造結構產品等服務。  在操作層面,客戶需與券商籤訂場外互換協議,並交納互換本金一定比例的保證金,或提供質押擔保證券。
  • 西安銀行:2019年度股東大會會議材料
    >次關聯方補充確認,確保關聯方認定符合監管要求;審議通過了《關於2019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額度的議案》,並對中國銀保監會口徑的6項重大關聯交易議案進行逐筆審核,對一般關聯交易的備案工作進行監督,確保關聯交易定價公允、決策程序合規;聽取了年度關聯交易專項報告,對關聯交易管理和
  • 工商銀行谷澍:全球金融監管趨緊,高槓桿、高泡沫的風險仍在集聚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全球金融治理成為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和深化國際合作的重要議題,並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變革:G20升格為推動國際經濟金融合作的重要力量;IMF推出了份額調整和投票權改革;SDR分配及貨幣入籃、擴容等一攬子改革計劃;巴塞爾委員會發布了《巴塞爾協議Ⅲ》,確定了微觀審慎與宏觀審慎相結合的監管新框架。
  • 監管並未「一刀切」處理存量1:2信託資金
    2、對於部分高槓桿的結構化資管產品對股票市場的擾動較大的情況,《暫行規定》要求:?一是禁止結構化資管產品直接或間接為優先級份額認購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四是增加了結構化資管產品信息披露內容,要求對結構化設計及相應風險情況、收益分配情況、風控措施等信息進行披露。同時,要求結構化資管產品名稱中必須包含「結構化」或「分級」字樣,以充分揭示結構化資管產品的風險屬性。五是嚴格防範結構化資管產品嵌套投資風險,禁止結構化資管產品向下嵌套投資其他結構化金融產品的劣後級份額。
  • 去年清理1400多自然人或法人代持股東 銀保監會再談股東股權亂象治理
    來源:新浪財經銀行保險機構股東股權亂象治理,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牛鼻子」,也是推動各項監管工作的「牛鼻子」。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在今年四月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加強中小銀行公司治理建設仍任重道遠。完善制度規範、開展股東股權與關聯交易問題專項整治,同時開展高風險機構違規股東股權清理。據了解,銀保監會出臺了股權管理辦法和公司治理監管評估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為推動銀行保險機構股權亂象治理奠定製度基礎。同時,建立銀行保險機構股權管理不良記錄,持續加強對違規股東的監管和懲戒。
  • 最高法:對職務犯罪等三類罪犯在減刑方面做從嚴規定
    最高法:對職務犯罪等三類罪犯在減刑方面做從嚴規定 2016-11-   中新網11月15日電 最高法審監庭庭長夏道虎今日表示,對中央政法委嚴格規範減刑、假釋的規定中涉及的三類罪犯,就是職務犯罪的罪犯,金融犯罪的罪犯,黑社會組織犯罪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