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是麥田雜草,農民用來餵豬,卻不知可當野菜,種子還能榨油

2020-12-19 惠農解讀

在農村中總會有各種不一樣的雜草,它們在農村人眼裡很是頭疼,不少人都想著能夠將其及時的剷除,這樣才能確保莊稼可以更安全穩定的生長。實際上有一些野草的價值卻比較高,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對其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比如說米米蒿就是其中的一種雜草,在麥田裡很是多見,農民看了後就會為此頭疼,但到了如今,它也因食用的功效,獲得了不少人的喜歡,在藥用上也有著不錯的價值。

一、田紫草特性

在麥田裡總能看到不少雜草,農民看到了後都會進行清理,而田紫草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在每年的春夏季節則會進行生長,其分布比較廣,在我國的大半個地方都能看到,比如說吉林、陝西、新疆、湖北等,它主要是在麥田裡出現,當然在那些低洼的草坡上也能看到它的存在,而在丘陵上也可以看到很多。

它的繁育則是通過種子進行,成熟了後大家就可以借著風力進行傳播,當然動物的活動也會將它帶到各地。種子在休眠一段時間後,它就會萌芽生長,其發芽率也達到了80%,植株的高度一般為15-35cm,一般在4-8月份則會迎來花果期。

它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強,可以很好的耐貧瘠,也能夠起到耐乾旱的作用。在pH值在5.6-9的土層內都可以很好的長出,也能夠很好的耐鹽鹼,在每年的春秋時間都會出苗,而在秋天生長的也可以很好的越冬,對氣溫的適應性強。在4-5月份則會開花,5-6月份就會長出果實並成熟。

二、價值

很多人都會將它和麵條菜弄混淆,其實兩者的葉片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它的葉片有絨毛出現,不過麵條菜的葉片就顯得十分的油滑。當然田紫草一般也都是在北方出現,在過去農民都將它當成是一種雜草,看到了就會將其拔除,也有不少人則是將它帶回家裡,餵養豬羊。

其實田紫草的營養比較高,其中的胺基酸、鐵元素等都很高,因此也有著一定的養生效果,在市場中它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一斤則可以賣出10元左右。相比普通的野菜,田紫草還沒有什麼異味,莖葉也很是柔軟,因此在早春時,很多人也會將其採摘回家裡,之後就可以進行食用。

當然它的種子也可以很好的榨油,一斤賣到了20元,而壓榨後剩下的油粕,也有著很豐富的養分,可當成精飼料,各種畜禽都能夠很好的食用,生長的速度很快。一般來說開花前的的粗蛋白量更多一些,因此如今的它也成為牧草的一種,利用價值比較高。

三、種植技術

首先就是選擇排水好、土層乾燥深厚的砂土,也可以在玉米或高粱地中種植,但不能種植在菜地裡,不然就會被病害侵擾。在長到10cm時即可進行疏苗,雨季時注意好排水,之後就能根據需求選擇採收,可根據需求用作牧草、榨油等,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這種雜草長得很像竹子,在農村被用來餵豬,卻不知道還能煮粥!
    導讀:這種雜草長得很像竹子,在農村被用來餵豬,卻不知道還能煮粥!粥是養胃的好食物,也是在南方常見的早餐之一了,隨著人們生活和營養的提高,人們對粥也有了不同的要求,經常會在粥中加入其它的食材,保證更好的營養和美味的口感。
  • 農村隨處可見的野菜,過去農民用來餵豬,如今吃它卻成為一種時尚
    還有一種紅莧,多為人工種植的,又叫稀甜谷,也有人叫它西天谷,人們把它作為穀子的一種來種植,但種它不是用來做飯吃的,而是主要用它來爆米花。至於花莧嘛,那就應列入稀有品種了,真正見到過的人,為數還真不多。咱今天要說的,就是這種常見的、野生的綠莧,也就是百姓口中常說的莧菜。我記的小時候,大多數農民,每家每戶都會養豬。
  • 過去農民用來餵豬的芋頭梗,如今城裡人搶著吃,好吃又有營養
    以前生活在農村裡的農民們,除了在農田裡種植農作物之外,在家裡還養了很多的牲畜。其中養豬,養雞鴨鵝就是最常見的了。不過,那個時候農村條件比較艱辛,農民一般都是採摘農田裡的野菜餵豬,餵牲畜吃。就像下面這一種野菜,以前就是農民用來餵豬的了。
  • 這種植物麥田裡很多,農民見到就除掉,卻不知價值珍貴,請您重視
    前面我們寫了北葶藶,也就是獨行菜的種子,所以今天趕緊接著寫個「南葶藶子」。中藥名「南葶藶子」,是播娘蒿的種子,播娘蒿為十字花科播娘蒿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幾乎分布全國各地,常生長在山坡、田野或農田,尤其喜生於麥田裡,影響小麥生長,實為農田惡性雜草,農民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因其常長在麥田裡,所以農民叫它為「麥蒿」,也許幾十年來,上百年了都是這樣叫的,可是,近來我常常聽到有人叫它「米蒿」。
  • 陰溝裡的野草,人稱「過溝龍」,農民當雜草,卻不知能清熱解毒
    陰溝裡的野草,人稱「過溝龍」,農民當雜草,卻不知能清熱解毒幾場春雨過後,無論是陸地上的還是水裡的野草野菜,都紛紛開始茁壯成長,而這段時間農民朋友最是忙碌,有些農民朋友是忙著去野外野菜回來吃,有些農民朋友則是忙著去除農田裡的野草雜草。
  • 過去常用來餵豬,如今成上佳野菜,6、7元一斤,包餃子是一絕
    導讀:過去常用來餵豬,如今成上佳野菜,6、7元一斤,包餃子是一絕「尋菜於山野,求蔬於荒蕪。」吃野菜,一直是我國普通老百姓千百年來日常飲食的一部分,不過吃野菜也隨著時代的不同,呈現出了不同的結果,最早的時候,是由於物質條件不夠豐富,需要靠野菜果腹充飢、補充體力,所以那個時候的野菜是救命菜。到如今,隨著人們對營養和食材的研究愈發深入,發現很多野菜中所富含的物質能給人體帶來非常有益的影響,因此野菜也慢慢成了人們餐桌上的寵兒。
  • 農村一植物,是個讓農村人頭疼的雜草,鮮嫩的能吃,種子可以榨油
    農村一植物,是個讓農村人頭疼的雜草,鮮嫩的能吃,種子可以榨油。春天的腳步一走進,咱們祖國的大地上面就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在許多的農村地面上這種現象是最為明顯的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原因非常簡單,在許多農村地方的地裡面,咱們所見識到的那些綠色的植物都在努力生長,不單只是咱們農民伯伯們播下的種子,還有一些生命力非常頑強的野草,這些野草就是那些農村地方的莊稼人們頭疼的根源所在,你們還別說這種野生的綠色植物還是種不錯的美味呢。
  • 農民討厭的野草,能當野菜吃,還有那麼多作用,農民還不知
    在農村,家裡有麥田的人大都知道,在麥地裡會長著一種常見的野草——米米蒿,有的地方也叫麥蒿、播娘蒿。這種野草是一種惡性雜草,是小麥的競爭者。為了生存,它會和麥子一起出土,但比麥子提前開花結出大量種子,繁衍後代,嚴重影響麥子發育,損失小麥產量。但除此之外,米米蒿還有大用處呢!
  • 人稱「長壽菜」,過去常用來餵豬,但含鈣比菠菜高,見到記得摘點
    今天要說的這種野菜就是農村田邊的一大害草,在過去的時候經常被用來餵豬,但是它的營養卻是非常高的,特別是含鈣比菠菜還高,如今被人們稱作「長壽菜」,見到記得摘點回來嘗嘗。這種野菜就是刺莧菜,他其實就是莧菜中的一個品種,因為他的莖上帶有很多的小刺,所以人們很形象的將它稱為刺莧菜,是不是感覺這個名字很貼切?
  • 農村一種植物,以前農民割了餵豬,殊不知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野菜
    導讀:農村一種植物,以前農民割了餵豬,殊不知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野菜只要是光臨過農村的朋友,都應該有幸接觸過野菜,在眾多野菜中,有不少是人們喜愛的,比如苦菜和苦麥菜,兩者的共同點就是有極重的苦味,很多人都受不了入口即苦的感覺
  • 曾是主食,卻不知含有劇毒,過去被用來餵豬,現在仍是餐廳美味!
    曾是主食,卻不知含有劇毒,過去被用來餵豬,現在仍是餐廳美味!它就是木薯了,大家一定都還不知道吧,在過去木薯曾被當做主糧種植,因為適應性強,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很好的生長,所以深受農民喜愛,卻不知木薯是含有毒素的,必須要刮皮浸泡才能夠食用,因為過程複雜所以慢慢的就很少有人吃了,但是再餐廳裡木薯還是非常火的,經常被用來做成糖水,成為了餐桌上的美味。
  • 過去的野菜 如今的佳蔬一一馬齒莧
    過去,人們把它視作雜草野菜,是餵豬的飼料。現在人們生活好了,卻對馬耳菜有了新的認識。過去的野菜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成了保健蔬菜。資料顯示,馬耳菜有清熱利溼、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的作用。馬耳菜特別耐旱耐曬,在炎熱的盛夏,在毒辣的太陽下都很難曬死它,即使把它連根鋤斷或拔下,三天五天也不會死去,一遇雨水便恢復元氣,迅速生長。
  • 農村這種用來餵豬的野菜,卻是孩子們的天然指甲油
    也可作獸藥及農藥。果實含鞣質,可提制栲膠。嫩莖葉可供蔬食。我不是藥神,用藥請遵醫囑。商陸嫩葉是上等野菜,近年來成為了城市餐桌的生態美食,清明前採摘最好,清明後枝幹木質化後就不能食用了。一般都是摘其嫩葉,焯一遍,涼拌配上蘸水,成為主要吃法,也有人用來清炒,蒜泥配上商陸,野味十足。
  • 農村一種遍地都是野菜,以前農民叫它救命菜,現在拿它來餵豬
    農村一種遍地都是野菜,以前農民叫它「救命菜,現在拿它來餵豬之前上一周我和同事去到城市周邊的農家樂遊玩的時候,農民阿姨就給我們用一種農村路邊的野菜做了一道湯,沒想到煮出來的湯非常的鮮香美味,但是這種菜看起來十分的稀奇,因為它並不是菠菜也不是油麥菜,而是一種農村非常常見的野菜,當時我們就很感興趣問了阿姨
  • 初春特有一種野菜,葉子像麵條,麥田裡最多,2元1斤搶著挖
    導讀:初春特有一種野菜,葉子像麵條,麥田裡最多,2元1斤搶著挖一到春天,很多人看到路邊鮮嫩的野菜都想挖點,但公路旁的野菜灰塵多,不太衛生,還是不要挖為好。其實很多農田裡也有野菜,遠離公路,沒有汙染,品質比較好。
  • 路邊有1「小蓬草」,農民從不重視,只用來餵豬,全然不知是藥草
    在小編的記憶裡面,它是農民眼中的一個常見豬草,小時候經常會爺爺奶奶,或者是爸爸媽媽進路邊的小蓬草採摘回來,然後用刀剁碎,最後放入鍋中水煮一下,用來餵豬。而且每次看到煮吃得很歡快的時候,長輩臉上就會漏出滿意的笑容。可是難道它存在的價值,就僅僅是只能做豬草嗎?這一點恐怕不一定吧。確實,除了做豬草之外,它還能夠用來餵雞,餵鴨。
  • 花可觀賞,種子能榨油,這種「迷你瓜子」已成為農民新寵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最近幾年,無論在河溝旁,還是田地頭,又或者是庭院前,每到六七月份,一盞盞金黃色的向日葵,就像是一排排整齊的儀仗隊,那挺拔嬌豔的風採,不知道迷倒了多少觀賞的人們。據蘆廟鎮農資店老闆萬紅斌表示:「作為一名農業服務人員,一開始我對油葵根本沒有丁點兒概念,但這兩年農民朋友紛紛前來詢問可有油葵種子賣,我感覺這是一種趨勢,去年賣了50公斤種子,今年竟賣了300多公斤。
  • 野生芥菜:既可醃製又可榨油,高產優質栽培技術詳解
    最近這個季節,正是農村野生芥菜,鮮嫩的時節,村裡人乘著菜嫩,都忙著採摘芥菜用來醃製鹹菜。作為一種農村常見菜,它們的價值不僅僅在於醃製,和油菜一樣可以開花結籽,榨的油比油菜籽更香、更可口,可以這麼說,野芥菜用途廣泛,栽種的範圍也很廣。野生芥菜的使用價值,主要包括根葉醃製食用,當然也可以清炒,還有開花結籽的收穫,可以用來榨油,其香甚也。
  • 農村這種野草,農民常把它當做餵豬草,卻不知是名貴的「葉底紅」
    春季到來以後,農村野外各種各樣的野草也都紛紛開始生長,許多野草農民朋友都認識,也把它們當做寶貝一般,因為有些野草可以當做野菜來吃,也可以當做草藥來治病,不過依然還是有很多野草很多人不認識,因此常常把他們當做雜草來餵豬。
  • 過去農民用來驅蚊,如今卻成美味野菜,20元一斤,很多人想種植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過去農民用來驅蚊,如今卻成美味野菜,20元一斤,很多人想種植我國有著十分的多的野生植物,特別是在農村野外,隨處可見,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些野生植物可能沒有什麼價值,但是對於熟悉野生植物的人來說,很多野生植物卻是寶貝,因為它們很多不僅可以作為野菜來食用,還能作為草藥來治病,可以說價值十分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