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目的是「做」

2021-02-13 大米飯老師

讀書的目的是「做」




讀書如果不是拿來用的那讀他為何?陶行知先生把書分為「吃的書和用的書」,吃的書是酸酸甜甜的但也可以有裹腹感,如果苦辣甚至有毒呢?豈不是不如無書?我們教書,學生讀書必須有一個明確目的——做。教而不可做,學後不能做,那教與學就成了形而上的虛無縹緲。現今教書的目的是為新時代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我們是否一直秉承這一點?還是我們已經犯了「既得主義」錯誤,重分數而輕能力,重智育而忽視人格成長。分數是一項衡量教學工作的指標之一,不是衡量教學工作的唯一標準。大膽的老師都是敢從做中教的老師,有做的教學才有教學的做,孩子是需要連結世界的,而不是用課堂和課本把他們割裂開來。似乎有些偏離「閱讀」主題,那就回到「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上來,老師的教要引領學生從書中,走向世界,再用世界,去豐富讀書。

學生的學,課堂只是一捏酵母,生活才是那一團面,「舉一隅而以三隅反」才能發出更勁道的麵粉,做出多樣的麵食。讀書後,能去做,這是一個發展型學生的表現,用做去研究、探究書中知識,與這個世界去溝通,與整個人類社會去對話。

 每天中午都會看到有同學拿書回去讀,大多為趣味閱讀性質的書,現在他們很少看工具類的書籍,以讀書為樂,這很值得欣慰。但讀來越輕鬆,越不感覺費力的書,越難以讓人成長,就越難實現我們今天說到的「讀書的目的是做」。

似乎今天談的讀書是廣義上的「讀書」:讀書,讀人,讀生活,就是別讀成書呆子啊!

-end-

相關焦點

  • 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所見】讀書的時候,亦能獲得跟從事體育運動時產生的那種充實感相同的感覺。對自己喜歡的文章句子,或大聲朗讀,或逐字逐句抄寫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書裡的內容就逐漸變成了自己的東西。我們將讀書視為一種邂逅,同時把別人寫的文章變成自己的東西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讀書的方法和目的
    讀書不可求快,但求讀懂、讀通。有的可泛讀,但經典務必精讀。最好要一本一本地讀,不讀完一本,決不翻看第二本。切忌貪多求快。每讀完一本,務必撰寫或長或短的讀後感。只有這樣方有所得,否則走馬觀花,如同未讀。讀書不可帶有功利性。讀書的目的就是讀書,不是為了升官發財,也不是為了提高人文素質,更不是為了人前顯擺。讀書沒有任何目的,就是喜歡,或者說讀書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與吃飯、呼吸空氣沒有什麼不同。如果非要問讀書為了什麼,我想是為了活著。活著就要讀書。就這麼簡單。
  • 人們為什麼讀書,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又有什麼作用?
    人們為什麼讀書,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又有什麼作用?我想,這個問題也比較難回答,其實讀書的真正意義和目的很模糊,很難界定。有些人將讀書當作一種消遣,譬如讀武俠、言情、修仙等書。而有些人則又帶著功利心去讀書,表現的求知慾過甚,急功近利,而適得其反。
  • 閱讀目的不同,讀書方法不同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讀書目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讀書方法。閱讀是語文的源泉和根本。沒有閱讀語文就像無源之水。沒有閱讀的孩子也是潛在的學困生。可見閱讀在語文中所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現在孩子的課業負擔重,要讀完一本本厚厚的書籍,是有困難的。
  • 讀書的目的是什麼?這篇文章告訴你
    讀書是從一開始的好奇心、到生活方式、到生活習慣的一種轉變。有些人不知道讀書的目的,那讀書的目的是什麼?這篇文章告訴你。1.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實踐,因此培根反對死讀書,讀死書。2.讀書的目的是為焦慮而讀書。當「知識付費」爆發,願意花錢「買知識」的人,大多因為「知識焦慮」,渴望學習渴望讀書,卻又不會讀書,從泛濫的信息中找不到可以解決解決自己問題的知識。他們希望用過一筆買賣達成目的,買一把鑰匙打開自己的鎖,買一把刀斬開面前的阻礙。實際上許多人都花了錢卻失望了。
  • 南懷瑾老師:讀書的目的不在學位啊!
    讀書的目的不在學位啊!本文摘錄自 《南懷瑾講演錄》我常常告訴你們讀博士的,有一個秘訣的。寫博士論文,大題啊小做;小題嘛,大做(眾笑)。如果你學醫的,讀一個博士學位啊,最後博士論文研究鼻子,因為鼻子小。否則,這個國家不得了,知識越普及學問越沒有了,社會越空虛了,農村破產,沒有人才,這不是讀書無用論嗎?此其一。 第二,書讀多了的人,什麼都不肯做。然後遊手好閒,專門吹牛,實際上一點事都做不好。尤其,女孩子們書讀多了,嫁人都困難(眾笑)。因為一定要嫁一個比自己學問好,比自己高一點的,實際上,學問好的不多啊!
  • 魏承思先生:讀書只有一個目的
    同樣是讀書學習,因為有不同的動機目的,也就會有不同的效果。荀子將此分為君子之學和小人之學。君子學習,耳朵裡聽進去的,是刻在心裡的。然後表現在平時的儀態上,莊重文雅;也反映在他們的舉手投足間,進退有據,不卑不亢。他們說話該急時急,該緩時緩,都可以成為別人的榜樣。
  • 讀《資治通鑑》的方法論:帶著功利性目的去讀書
    看過很多書,寫作一些文,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定要帶著功利性目的去讀書。為什麼要讀這本書?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什麼幫助?讀完這本書,我能有什麼收穫?……只要能回答出其中的一個問題,找出自己花時間、花精力、花金錢去讀一本書的理由,就是成功讀書的一半了。其實,不僅讀書,做人做事也是一樣:只有明確了目標,時時提醒自己,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哪怕慢一點,堅持下去總能有收穫的時候。
  • 為什麼讀書時很有感觸合上書就忘?讀書不是目的,用起來才是!
    又讀書的時候周圍發生的一些事情,不僅引起了你的注意而且還不得不採取一些行動的時候,這時在意識的海洋裡便投入了更大的石子,而它所產生的波浪瞬間淹沒了那些小小的漣漪。回來讀書,卻發現意識的海洋裡,找不到之前讀書的任何蹤跡。
  • 鼓吹讀書無用論的那些人: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有用?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還有就是孟子的「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很多時候,古人在強調「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也提出「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而有些人明顯是誤解了其中的真正含義,斷章取義,最後變得四不像,變成了,讀書無用,而不是去區分真正的有用和無用。
  • 讀書的真正目的,是讓我們從讀者,變為思考者
    我很困惑:花費如此多的時間來讀書,卻猶如蜻蜓點水,踏過無痕,一無所獲。那麼,讀書是為了什麼?威廉馬修斯教授說:「真正讓一個年輕人成為有學識的人,並不是他閱讀了多少書,而在於他閱讀了多少好書,真正吸收了多少知識。每一個真正被他掌握的有價值的思想,就像他一個熟悉的好朋友。
  • 我們應該用什麼方法讀書,才能達到真正的讀書目的
    雖然我們都知道讀書有利於個人成長,但卻出現以下種種情況:有些人看見好書就買,卻從來也不讀,成為囤書達人;有些人靜不下心來讀書;有些人沒有時間讀書;有些人沒有目的的讀書,完全是自嗨式,讀書時很嗨,讀完你要是問他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什麼內容,他就回答不上來了;有些人讀的很慢,甚至完全讀不下去……,那麼這些讀書方式,你有沒有中招呢?
  • 讀書的目的-解決問題
    讀書到底讀的是什麼?小學階段偷偷瞞著爸媽一本一本買《故事會》,在河北邢臺的一個花園裡如饑似渴;現在想一想所讀內容全然忘記,只記得不敢讓大人知道,讀完還要提心弔膽的扔在花壇裡用枯枝落葉蓋住;是呀!?為什麼呢?竟全然不知。初中階段學校裡發的有三大名著和一些中外讀物。要說留下什麼印象,竟一時說不出。
  • 做功課的真正目的
    問:師父好,以前有按照學山禪院網站上的四門功課來做。
  • 看印度電影《嗝嗝老師》《銀河補習班》,才明白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文/眼鏡哥看了《銀河補習班》和印度電影《嗝嗝老師》後,兩個問題讓我陷入沉思之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學生為什麼而學習?周總理從小就明白,他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在他12歲那年到東關模範學校讀書時,魏校長問了同學們一個問題:「請問諸生為什麼而讀書?」
  • 讀書筆記大全:怎樣做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怎樣做讀書筆記 2013-08-22 11:32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如何做讀書筆記?
    是讀書方式不對嗎。那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夠讓我們讀過書之後,記住書中的內容呢? 日本作家奧野宣之的做法是寫讀書筆記,他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裡,詳細的介紹了他是如何做讀書筆記的。我覺得他的方法很容易操作,值得借鑑。
  • 讀書的目的是求取知識,為達成人生目標而讀
    讀書的目的是求取知識,為達成人生目標而讀,那麼,要達成一個目標,計劃是少不了的。讀書的計劃和任何一件事的計劃一樣,不會缺少兩個要素:時間和內容。工作上經常提到Deadline,讀書亦然,沒有時限的要求,便缺乏了約束力。
  • 讀書的目的何在:985碩士畢業,月薪五六千?
    這個收入讓他懷疑人生,不知道自己辛苦讀書的目的何在?這個收入不如月嫂,也不如當個瓦工,甚至一位理髮師的收入。這個結果很少見嗎?可以說一點都不少見,以後會越來越常見。關於這個問題,我很早就講過了,讀二本或者好大學的不好的專業,出路不大,不如自己蹋下心來,好好學個本事,說不定收入還高一點。
  • 《教育的目的》讀書心得
    閱讀《教育的目的》一書,作者懷特海輝煌的教育經歷令人佩服,其文理皆修的淵博知識令人嚮往,其嚴謹的寫作態度令我心生敬意。也非常感謝譯者為我們帶來這本「奇書」,讓我重新認識了「教育」,也使我對我所接受的教育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全書值得我們細究的思考點非常多,但也不可能一一涉及,就選取幾個主要的談談我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