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聽不懂,僅僅是發音不清嗎?

2020-10-06 百靈鳥言語訓練中心

在近期的學員中,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以發音不清為主訴,孩子大部分的表達讓人聽不懂,想要糾正發音。但通過我們評估、測試後發現,他們中大部分語言能力也比同齡兒童差,詞彙量少、語言邏輯混亂、一件事情總是表達不清楚、或者簡單的都會用詞不當,而且都有小時候說話晚的現象。

功能性構音障礙經常單獨出現,但也會伴發語言發育遲緩;亦或是說,因為語言遲緩,所以導致後來發音不清。

語言發育遲緩孩子說話晚,孩子在該說話的年齡,未開口講話,語音發育也未跟上。語音發育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孩子需要通過不斷地模仿和練習來找到正確的發音規則和方法。所以說話晚的孩子,後期更容易出現發音不清。


有不少家長因為擔心孩子進入幼兒園後,無法無法跟老師表達需求、回家不能表達在學校發生的事情、而延遲上學。也有的擔心發音不清,可能被同學們取笑、排擠,打擊到孩子人溝通的積極性、影響心理、變得自卑。

1-3歲是兒童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智力、聽力、發音器官等也都處於發育的最佳時期。如果發現語言遲緩,落後與同齡孩子,應儘快早期幹預。

與其擔心、不如早點幫助ta。

今天,舉兩個近期機構來的類似的案例,也是幼時語言發育遲緩,現在發音不清。

學員案例

案例①

學員丸子,還有兩個月就5歲了,因為患有癲癇一直在治療,發育稍差、幼時說話遲,現在主要表現為構音障礙——送氣音無送氣+發音位置錯誤,比如:gk發成dt,婆婆會說成伯伯,哥哥說成的的,謝謝說成借借;語言能力也較差,用詞較簡單、詞彙量少....同時,圓圓還有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坐不住的情況。

針對丸子的情況,老師要制定專門的訓練方案,既要讓他集中注意力,還要糾正他的發音。

首先我們老師會用他喜歡的工具和繪本引導他發音,也會加入一些肢體動作的小遊戲加入訓練當中。因為丸子好動,老師會及時給他強化、把課程分為很多個小片段和目標,達到小目標就讓他放鬆一下,同時逐步延長他專注的時間,每次增加10秒鐘,後來跟著老師練習的時間也就越來越長了。

丸子在百靈鳥上課兩個多月了,現在慢慢說話的時候,基本都能說對,但是僅限於詞組和幾個字短句,後期會加強長句的訓練。

案例②

童童,3歲,因為語言遲緩,之前一直輾轉在各個康復機構做康復訓練。目前語言能力基本趕上了同齡孩子。現在來到百靈鳥主要想解決構音障礙,舌位錯誤+無送氣,比如:gk說成dt,像jqxzhchsh之類的都會說成d音,再見說成帶見,鯊魚說成達魚。

針對童童的情況,老師選擇目標音,針對該目標音進行練習,比如,訓練p,老師會找p相關的教具,用遊戲的方法引導發音,在孩子感興趣的時候強化練習,練對的時候及時鼓勵學員,讓學員愉悅的練習發音。

因童童也有發育遲緩問題,而且年齡較小,專注力自控力會差一些,進度也會慢一點,但童童上了九節課後,已經能說p和x的音節和詞組了,如泡泡 謝謝。

關於語言發育遲緩,一定要特別提醒各位家長,不可抱僥倖心理,務必早發現早幹預

相關焦點

  • 聽不懂、猜不透,寶寶說話聽起來傻傻的,怎麼辦?
    孩子從出生到會說話中間有個過程,在孩子語言系統還未建立的時候,家長和他的溝通全靠猜,每天從寶寶的咿咿呀呀、磕磕絆絆的「嬰言嬰語」中猜測寶寶的意思。那些令人誤會的單音節音,指代不明的短語,哭笑不得的短句……老母親聽不懂、猜不透,有時候發現娃說話聽起來還傻傻的。
  • 聽不懂?聽障兒童說話難!「uTalk矯治康復體系」來幫忙!
    聽障兒童說出的話,一般人都聽不懂或較難聽懂。言語發育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即使聽力補償達到最適,聽覺習慣良好的聽障兒童在言語清晰度方面還是存在很大的不足。聽障兒童說話有何特徵?有什麼好的矯治方法嗎?研究人員對此進行了長期的觀察記錄,他們發現,聽障兒童普遍存在聲母發音不好的問題,其中聲母和韻母都屬於對音段的識別,是漢語語言中最基本的組成單位。語音識別是鑑別診斷兒童語音異常、清晰度的手段。根據觀察得出聲母識別率低於韻母,凡是發不好的聲母基本上它的錯辯率也相對較高,即聽不清也說不清。
  • 英語發音不標準並不是舌頭不靈活,而是耳朵聽不清標準音
    最近,不少家長都反映,孩子在學習大思英語之前,他們擔心自己的英語發音不標準,所以從來不敢教孩子發音。這裡帶出了兩個問題,一是家長知道自己的英語發音不標準,卻苦於不知如何糾正;二是他們知道孩子學英語,輸入標準語音非常關鍵。
  • 孩子說話不清,是因為舌系帶太短,一定要「剪開」才行嗎?
    戳右邊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最靠譜、實用的健康知識為你呈現,→_→最近,收到一網友的留言,說感覺自家孩子雖然說話不晚,但總是吐字模糊不清,聽人說可能與舌系帶太短有關。於是就帶孩子去將其剪了,結果孩子說話不清的情況並沒有好轉,是不是剪錯了?今天,關於舌系帶,我們簡單地聊一聊:什麼是舌系帶?太短有啥影響?說到舌系帶,你可能會感覺陌生,但如果說「舌筋」,你就會知道,它是舌頭下方那條又細又薄的黏膜組織。
  • 說話聲音很大,對方卻總聽不清?學會這幾招,改變你的吐字問題!
    有沒有人這樣評價過你說出的話:「這人說話口音太重了,哪裡人呢,怎麼聽不懂」「你說話能說清楚點兒麼,剛才你指的是什麼」「我感覺我在很努力的大聲說話,你怎麼還是聽不清,故意的吧」其實像這種情況,我們始終存在一個發音上的誤區,認為只要聲音大點兒,對方就能聽清楚。 其實不然。聲音的音量的大小和能否聽清楚並不是同一個概念。
  • 寶寶不說話,聽不懂,這些症狀你知道嗎?
    構音系統發展障礙以自閉症兒童為例,他們的構音器官沒有問題,很多孩子發音標準,但問題在於,支配構音器官運作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夠完善,導致構音器官之間運作不協調,孩子不能正確表達,影響說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只是會說,但並不理解真正的意義,或是不能正確的運用到合適的時候,所以,需要先將孩子的認知能力提升,才能讓語言真正的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只有孩子理解了,才會從單純的仿說過渡到自然的語言溝通。我發布了很多關於提升孩子語言能力、認知理解的文章,關注我的帳號,可搜索相關內容,或點擊文末的經典推薦!
  • 寶寶說話晚、發音不清,總以為是語言發育問題?
    一般來說,寶寶從1歲左右就開始往外「蹦字」了,但有的孩子卻遲遲不肯說話,並且發音還含糊不清。雖然如今新生兒聽力篩查得到了有效普及,但孩子生下來聽力正常並不能代表以後聽力就不會出現問題,特別是出現遲發性聽力損失的情況。遲發性聽力損失指出生時聽力正常,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出現的永久性聽力損失。遲發性聽力損失的發病年齡不一致,有的發生在出生後半歲左右,有的發生在一兩歲,也有的在三四歲才出現。有人覺得既然是有聽力損失怎麼能學會說話呢?
  • 孩子說話晚、吐字不清,家長要做對兩件事,學會一個方法
    」和「吐字不清」,還有一部分孩子「聽不懂」或「不聽指令」也備受關注。其實,孩子的語言問題有四種情況,常見的有兩種,一是說話晚、吐字不清,另一種是「聽不懂」。還有兩種語言問題也值得關注,很普遍,一是閱讀,一是書寫。後兩種現象就很難發現了,因為孩子小,不涉及「讀」和「寫」的問題。
  • 聽不清和發音不準有什麼關係,很多聾兒語言發育問題都被忽視了
    常常遇到這種情況,孩子4-5歲了,還是說話不清楚,這些孩子的聽力都有各種不同程度的損失,但是父母認為,孩子至少能聽得到聲音,只是需要離近點,大聲點才聽得清,完全不耽誤語言發展。聽力和語言發育有什麼關係呢?
  • 孩子說話發音不準,全家不說方言就能矯正了嗎?
    在我國古代,並沒有哪一個朝代存在全國性質的統一語言,那時的人們都是說他們故土的所謂「xx官話」,這種官話只在一個區域內流通,也許到了外省,互相聽不懂對方的語言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每個地方的方言各有不同,發音的方式也是大相逕庭、千差萬別。有的方言nl不分,有的方言齒音字嚴重,還有的方言如同外語。
  • 孩子發音不清怎麼辦?
    兒童發音是具有多變性的,就是構音異常有時侯也不穩定:例如說「很短」時發音很好,但是說「弟弟」時卻發音不清,其發音錯誤的類型受到不同語音的組合或者是不同語詞內容結構的影響,會有不同的表現。一般而言,歪曲音的情形比較是常性的,也就是說孩子可能一直是以那種方式發那個音,而省略音和替代音則缺乏一致性。 那麼當我們發現孩子說話不清楚時該怎麼辦呢?
  • 為什麼聽不懂?——語音發音國際化
    為什麼聽不懂?(系列文章之三)— 語音發音國際化   在上兩篇中,朗閣海外考試研究中心的專家提到了學好音標與讀音規則對於提高聽力的重要作用。認真閱讀文章並且按照文中方法操作的學員們都感到頗有收穫。今天讓我們進入雅思聽力的第三道關口,探討一下語音發音國際化的問題。
  • 寶寶說話發音不清?家長快檢查孩子舌尖是不是「W」形狀的
    不到4歲的薇薇說話總是把「老師」說成「老西」、「警察叔叔」說成「警擦嘟嘟」。起初爸媽只是覺得孩子這樣說話挺萌的,除了好笑也沒有當成一回事。可是漸漸地薇薇媽媽就發現,這好像不是萌不萌的問題,無論她怎麼糾正,女兒即使認真按著自己說的來發音,但依舊還是表達不清楚。
  • 晨茜語言矯正:孩子說話不清楚、發音不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孩子把「非常」說成「灰常」,「狗狗」叫成「鬥鬥」。家長聽了也許會一笑而過,覺得孩子還小,等他長大了就會說了。雖然每個孩子說話有早晚,但忽視可能存在的問題,就有可能錯過語言發育最佳時期。孩子一般在2歲左右就已經學會了大量語言,3-4歲左右發音基本準確,可以正常與人交流。5歲左右在發音上就與常人一樣了。
  • 說話發音不清,學習漢語拼音就能糾正?真的可以嗎?
    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說話不清楚,不用接受治療,慢慢地隨著成長能夠自己好轉,就算自己不能轉變,等到上了小學,他們會學習到漢語拼音,在老師的教授下,學習到正確的發音後,孩子說話自然會清楚了,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現實狀況真的是這樣嗎?
  • 寶寶語言發育必讀,說話不清楚什麼原因
    以腦損傷為例:「小兒腦癱」似乎聽起來都是很嚴重的,但其實也會有輕重不同的情況,這是一種腦損傷,如果這種損傷不是特別嚴重,只影響到語言功能,往往就會造成含糊不清的情況。以聽力損傷為例:不僅是重度耳聾影響語言,中輕度聽力問題,同樣可能造成語言問題,有些孩子說話含糊不清,但家長並不沒有意識到這是聽力問題的情況,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聽力損失並不大,而且是語言發育初期就存在的,孩子已經適應了這種聽力環境,雖然學到的是含糊不清的發音,但在可以辨識這種含糊不清發音的範圍內。
  • 英國人居然聽不懂英國人說話?
    畢竟英國人自己都可能聽不懂自己人說的話「最可怕的不是我們語言不通,而是我們明明說著同一種語言……我卻聽不懂你的口音……」可這蘇格蘭味兒實在是太重了,對面還是聽不懂。南威爾斯是英國西南部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這裡的人說話是唱歌一樣的口音。英國電影國寶級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就是南威爾斯人。北威爾斯歷史悠久,是威爾斯最後一塊保持獨立的地區。威爾斯民族認同感較強,大多數人都說威爾斯語,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威爾斯語發音很難,然而卻極富韻律,北威爾斯人酷愛引吭高歌,他們的發音比南威爾斯人更喘更重。
  • 孩子說話沒條理,發音不清,聽說讀寫存在困難,原因是什麼呢?
    原來,孩子在剛上一年級這一年中,因學習的事情操碎了心,說話不清晰,也聽不懂老師說的啥,而且,學習成績不好就算了,脾氣還暴躁,被請了幾次家長...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那就是孩子說話結巴,詞不達意,說話毫無條理,發音不清,聽說讀寫存在困難,甚至於不會說話,造成這些症狀的原因是什麼呢?
  • 家庭語言環境複雜或影響孩子發音
    原標題:家庭語言環境複雜或影響孩子發音信息時報訊 (記者 熊佳焰 通訊員 白恬) 孩子說話不標準,怎麼辦?近日,一名媽媽帶著5歲的孩子到醫院兒科就診,非常焦慮。原來,在幼兒園時,其他同學聽不懂她的孩子說話,不願意跟他玩,導致孩子性格變得孤僻了。對此,醫生表示,孩子吐字不清、發音不標準,有可能是自身發音結構器官有問題,也很有可能與家庭語言環境複雜有關。
  • 說話晚、發音不準、吐字不清,肯定不是遺傳,只是一件事沒做對
    近些年,孩子的語言問題非常突出,說話晚、吐字不清(發音不清)、不懂大人指令、詞彙過少、……我們必須要思考一系列問題:孩子為什麼說話晚?為什麼會說但說不清楚(吐字不清)?他爸爸說話就晚,跟遺傳有關嗎?如何讓語言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