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到學區房,你一定要重視這個地方

2020-09-05 瞌睡的貓

五月初北京甩出了一個重磅炸彈,西城區教育委員會發布《關於西城區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西城區將實行「多校劃片」入學:

自2020年7月31日後,西城區購房並取得房屋產權證書的家庭適齡子女申請入小學時,不再對應登記入學劃片學校,全部以多校劃片方式在學區或相鄰學區內入學。


什麼叫「多校劃分」?簡而言之就是你買的房子會對應多個學校,你買的「學區房」也無法保證你的孩子上你期待的學校,學區房不再與優質的教育掛鈎。


最近陸陸續續也有一些城市公布了同樣的政策,很多家長開始焦慮,以後孩子上學怎麼辦,怎樣才能進好學校。


確實,好學校的師資以及教育質量會好一點,但是,真正好的學區房並不在外面,就在你家裡。


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


這句話不是網絡雞湯語,這是一本書的名字;這也不是一本雞湯書,而是四個孩子都考上競爭激烈的東大理科三科的媽媽寫的經驗總結。



《最好的學區房一定是你家的書房》是日本全職媽媽佐藤亮子的作品,這本書是她在養育四個孩子的過程中不斷摸索和嘗試的經驗匯總,她在書中重點介紹了如何幫助孩子提高成績、如何考入理想的大學,以及從孩子出生之後,一直到高考,每一階段的學習重點分別是什麼。


如果把一個孩子送進大學,可能是幸運;把兩個孩子送進大學,是巧合;把四個孩子都送進大學,而且是競爭激烈、相當於中國北大的日本東大,就是實力了!這樣的經驗必須值得學習。


那麼這個全職媽媽是如何做到的呢?我覺得有三個點值得借鑑。


01 教育從繪本閱讀開始


佐藤亮子非常注重孩子的閱讀。她的幼兒教育是從閱讀開始。


我的方針是在三歲前要給孩子讀一萬本繪本,唱一萬遍歌謠。


之所以選擇一萬本,是因為佐藤亮子認為一萬這個數字有著特殊的意義,無論什麼領域,只要腳踏實地積累一萬次學習和經驗,都能夠實現飛躍性成長,取得卓越的成績。


這裡的一萬本並不是指一萬本不同的書,同一本書讀幾遍就算幾本。這一萬遍也不是誇張的說法,而是每次閱讀時實實在在的記錄,是真正的「一萬」。


作者認為,在孩子小時候,繪本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目。聽媽媽讀繪本,不僅有益於培養孩子對語言的感受能力,鍛鍊語文閱讀理解學習能力,而且能夠豐富孩子的內心情感,加深孩子們的思考,更能夠讓他感受到媽媽的愛。


大部分孩子小時候都喜歡一個故事聽很多遍,有的媽媽讀的多了會覺得厭煩,甚至會拒絕給孩子讀,但是對孩子來說,他希望反覆聽到的故事,一定是對他的心靈有滋養的故事,一定是有助於他成長的。所以,正如佐藤亮子女士說的「請家長一定不要厭煩,一定要按孩子的願望讀給他聽」。


讀繪本的時候,不要根據孩子的性別孩子為孩子篩選圖書,各種各樣的只要是優質的繪本,都可以讀給孩子聽。在閱讀的過程中,家長就會慢慢發現孩子的喜好。



02 全身心的陪伴


這一點特別重要。


現在很多家長忙於工作,孩子都給老人帶,只有下班時間可以陪孩子,有的還會被手機幹擾。也有一些全職媽媽,會專門辭職在家帶孩子。但是一般情況下,只是在孩子小時候傾注較多的心血,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獨立性的增加,對孩子的關注會越來越少。


等到孩子上學後,對孩子的成績關注會比較多,但是對於孩子學習過程的關注卻比較少。佐藤亮子對孩子學習的關注特別值得學習。


學習不是孩子一個人就能完全搞定的事,孩子在努力學習的同時,也希望有人能在身邊關心和幫助自己。


為了全身心陪孩子成長,佐藤亮子從一名英語老師變成了一名全職媽媽,但是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很多媽媽做到了。


讓我覺得特別受到觸動的是,她在一些小細節方面的做法。


佐藤家一共4個孩子,對於孩子們都喜歡的書,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買書買一套就夠了,可以輪流看,或者媽媽講,孩子們聽,但是佐藤亮子卻把同樣書買5冊,人手一冊,只為了孩子的閱讀體驗更好;買習題冊,同樣的買兩冊,跟著孩子同步一起做;時刻讓孩子看到自己,努力成為孩子的後盾。


另外有一個比較值得學習的點:孩子永遠比家務重要。


看到這句話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本來就這樣」,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當媽媽有很多家務需要做,孩子卻希望媽媽陪的時候,媽媽們往往會說「等一會,媽媽做完xx就來,你先自己玩一會」。但是佐藤亮子是真正做到這一點——只有等孩子的事情忙完了,她才會去做家務。


全身心的陪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家長以孩子的成長為首要任務,全身心的投入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03 真正接納孩子


作為家長,你真正接納孩子了嗎?你有沒有以你的標準去改變孩子呢?


養育了四個孩子,我發現人們天生的性格通常一輩子都不會改變。所以我也明白了刻意改變孩子的天性只會徒勞這個道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所有試圖以自己的標準改變孩子的行為最後都會以失敗告終。作為家長,需要做的不是改變孩子,而是百分百接納孩子的個性,並且努力幫助他發揮個性優勢,做到揚長避短。


做到真正接納孩子,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不比較。


很多父母的嘴裡經常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在被比較中長大的。佐藤亮子認為,父母不能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較,如果自己本身就有多子女的,也不要在孩子之間進行比較。


父母拿自己孩子與別人孩子比較,初衷可能是為了激勵孩子更努力,做到更好,但是對於被比較的孩子來說,卻意味著被批評,被否定。在被比較中長大的孩子,成年後也會擺脫不了與人比較習慣,會一直生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無法肯定自己,甚至可能一輩子都不快樂。


接納孩子,不僅要做到不比較,還要能夠看到孩子的優點,並且通過事實,告訴孩子他具有的優點,並且幫助孩子放大優點,增強自信,做到更好。



孩子的教育不是一個學區房能夠解決的,優秀的孩子都出自於父母用心的陪伴和教育。


如果希望孩子變得更優秀,父母就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這個環境重要的不是物質,而是精神。

相關焦點

  • 買學區房的家長一定要慎重
    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惜一切代價買學區房。北京的一位家長,花900萬在學區買了房,卻仍上不了心儀的學校,真是計劃不如變化。「教育部回應學區房價暴漲」現實嗎?為了教育資源更加公平,房子只住不炒,降低學區熱度。許多地方教育局已推行「多校劃片」教育的新政策。所以家長們在打算購買學區房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一些有關的政策,不能盲目追求學區房,導致買了學區房卻不能確定孩子上哪所學校的尷尬處境。
  • 學區房,買的是什麼?
    2.我也有孩子馬上上幼兒園,以後大概率也是繼續劃入名校學區範圍內,是不在小學階段就上個相對輕鬆的學校就行,不要去名校,這樣可以讓孩子多能有點自主時間,去玩運動去玩五花八門的?多些開放性的,而不是小學就一味追求考高分呢?3.我記得我們讀小學時作業很少的(我90年的),也沒耽誤大家考好的大學呀。4.您認為小學階段孩子們最重要的是什麼?
  • 買了「學區房」不一定能上學,這些問題必須要注意!
    買了學區房就一定能夠上學嗎?2月在這表示不一定,那麼首先很多開發公司在對外銷售宣傳的時候,為了能夠把房子賣好,在賣學區房的時候,很多開發商就會說我包你能夠入學,但是很多地方的政策以及教育部門沒有出具關於該樓盤對應學區的政策出臺之前,大家買房之前一定要把眼睛擦亮了,我們在買一個學區房之前,一定要到相關的教育部門去諮詢一下有沒有相關的學區政策,那麼對應的小區所對應的學校是不是對口的?
  • 在成都買學區房,這個區開始卡落戶年限了
    就是說你光買這個小學的學區房還讀不成這個小學,你還要提前買,達不到一定的年限要求不能入學!成都家長在之前可從來沒有聽說買學區房還要有落戶年限這個說法(至少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在今年,這個說法已經落地了。
  • 手握500萬,在這個片區卻買不到學區房……
    在深圳如果娃要上學,路漫漫,家長們必將要上下而求索。20年前大家說上學難,20年後村長想說其實更難。為什麼?原因很簡單。20年前,我們有55.36萬所小學,全國招生1946.47萬人,在校生13013.25萬人。
  • 買學區房有必要嗎?
    這篇文章皆在分析學區房值得買,而不是鼓動大家去買。一般來說,學區房的定位大部分都是老破小,買學區房的意圖很明確,就是奔著參加高考去。富豪基本上更傾向於留學(最差也是高中畢業就出國,好的都是初中甚至小學就出國),規避高考的激烈競爭(比如那個捐了650萬美元的步長製藥集團)。
  • 你買的學區房真的是學區嗎?
    今天西哥就帶大家一起探討下關於學區房的那些事。什麼是學區房?學區房的由來的是什麼?下面我們再來看看二手學區房可能遇到的問題, 「老破小」是否值得購買一直是一個大家熱議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就看你更在意什麼,是名校學區還是房子的居住屬性,如果要買一個基本無居住屬性只為上學的二手房,那就更要慎之又慎,以免竹籃打水一場空。
  • 我這種情況,成都學區房怎麼買?
    既意味你小學即使學不到啥東西,但這個對口初中直接影響你小孩初中讀什麼地方。你初中學的東西就非常重要了,直接影響你中考,中考決定你高中,高中就影響大學!所以教育實際關鍵是中考與高考!所以你如果要選學區房,一定最應該關注的是這個小學的對口初中,很多人跟我扯啥子生源,教學質量,笑死我,自我感動啊,首先生源這東西你除了腦補安慰自己之外,你還能去查每個學校入學生的背景?你住中海城南一號,你小孩一定去讀泡桐樹天府小區???
  • 學區房有沒有必要買?看看我家二百萬買的學區房,真的忍不住想哭
    現在很多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很關心的,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很多的家庭為了孩子的成長,會選擇購買學區房。但是我家花了200萬買的學區房,現在入住了真的想哭。學區房有沒有必要買?看看我家二百萬買的學區房,真的忍不住想哭。
  • 為給孩子買學區房,教授在原則底線前徘徊:學區房,戳中你了嗎?
    周末晚上,看了一部電影《學區房72小時》,和現實一樣戳中為人父母的心。學區房,一直是很多家庭難以跨越的問題:要不要買?是不是對口好學校?如何湊夠錢?一切為了孩子,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父母們和學區房槓上了。
  • 學區房晚點買要得不?
    買學區房可能並不像大部分家長想的那樣簡單,對於購買二手房除了選擇一個劃片相對比較穩定的小區,還需要有其他事項。一般學位緊張的公辦學校不但要求提前落戶,還需要滿足六年讀一戶的要求(二胎除外),也就是說六年內該套住房只能有一個小孩入學。這就涉及到要調查房東是否有小孩正在對口學校上學。如果有,買來提前落戶也沒用。
  • 買不到學區房怎麼上重點學校?這幾個方法,親測好用
    原因大致是這個家庭耗盡全部家財並少量外債,巨資買下了一個名校的學區房,卻因為今年學區劃分制度的變革導致無法獲取那所學校的入學資格。希望落空、掏空家底同時還背負了債務,這幾個因素促使一位家長失去理智,做出了極端行為,最終害人害己。隨著家庭對教育的重視,擇校選學區房的態勢也越來越趨嚴重,很多家庭傾全家之財力買個小房,只為了一個公立重點學校的學位。
  • 學區房,你覺得有必要買嗎?
    而近些年,在三線城市,最貴的房子就是學區房,而且是小學、初中雙學區房。動輒幾萬一平的學區房,有必要買嗎? 說到這,我們就要搞清楚到底什麼是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 一、學校教育。重要性不亞於學校教育,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學習能力或者說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學習。家庭對於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比如家長在家天天看電視,那孩子可能也會這樣;而家長有讀書的習慣,則孩子也會學習,父母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 三、班裡的學習風氣,或者說班裡其他同學大環境的影響。
  • 學區房現在還能買嗎?你知道學區房的由來和未來走勢嗎?
    「學區房」這個概念歸根結底脫胎於「就近入學」的政策。當年提出這個政策是為了出於公平教育,無奈,現在走偏了。這個政策會形成一定的示範效應,可能未來會向全國推廣。國家這個政策目的比較明顯,就是想教育公平化,中學之前儘量不對學生進行三六九等的分層。不能再像以往那樣,有錢的人就買好學區房,進好學校。沒錢的就進差學校。
  • 學區房,買還是不買?
    然而買了學區房就真的就能順理成章的考入好大學嗎?學區房三問:1. 搬到學區房之後,孩子的教育真的能夠提升嗎?孩子成績就一定能夠好嗎?學習成績好壞是一個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我們可以保證名校老師的教學質量,但無法保證每個學生的學習態度,再好的學校也有老油條,再差的學校也有好苗子。
  • 蘇州90後寶媽:我孩子才1歲,學區房要不要現在買?
    很多人當了父母后,需要面臨的問題接踵而來,而最近,我周邊的一位90後新手媽媽十分發愁:我孩子1歲,周邊朋友都陸續買了學區房,我到底要不要趁早入手? 還有另一位95後女朋友,300萬新買的婚房都沒交房,孩子都還沒有,就在前幾天她再度和我表示:肯定要弄套學區房的,要麼就一定要讀市實小或者外國語。
  • 你買學區房了嗎?珠海香洲學區房哪個好?2020香洲學區房新政策一覽!
    學區房一直是中國房產市場的一個焦點,每個城市的學區房市場都很是火爆,即使是在疫情期間,學區房的市場依舊保持不變。珠海也一樣,學區房也佔據了房產市場的一半,價格也是珠海房價制高點之一。
  • 如今南陽學區房該如何買?
    如今的家長買房尤其是考慮到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就要考慮到學區的問題。不知從什麼時候,學區房的價格就已經被炒的很高了。比如15小13中的二手房學區房可以賣到1.7萬。其他的好的學區房也還可以賣到1.3萬。還有比如新建的某些完全學校的房子價格也是偏高。總之好的學區房是有溢價的。至於要不要為這些高溢價的學區房買單,要根據自己的事情情況來考慮。
  • 學區房沒了!教育部發布新通知:取消學區房,改為多校劃片制
    學區房曾是讓無數家長搶破了頭的夢想,如今對於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長都非常的重視,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加方便的學習,擁有更好的教育資源,很多家長擠破腦袋,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好學校。為了更加方便孩子上學放學學區房,但是因為買不到學區房,很多學生就不能在這個學校所在區域就讀,所以這些名校附近的房價都水漲船高,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地下室,都比我們普通的房子要貴得多。
  • 2021南寧小升初要買學區房嗎?學區房對升學(中考)有影響?
    學區房不僅僅關係到幼升小,也是小升初的熱門話題,往年經常有家長因為新買房子沒有對口上,而去不了心儀的的學校,而讓學區房問題再次扶搖直上成為熱門話題。 在這裡圈圈老師必須說明,圈圈老師不是賣房子的,本篇內容結合今年的中考情況分析2021南寧小升初要不要買學區房?學區房對升學(中考)有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