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上個一天24小時隨時要「抱睡」的「睡渣」寶寶,分分鐘讓人崩潰:
然而,除了哄睡,還有什麼辦法?沒有。於是,爸爸媽媽們幾乎每天都在家上演花式哄睡法,最常見最費勁的哄睡大法就是抱睡。
不過,一直抱睡,讓不少媽媽擔心對寶寶有影響。
所以,今天,科大大就來給寶爸媽們捋一捋抱睡這件事。
抱睡是否需要糾正?
看著上面一個個寶媽因為哄孩子,差點完成了從人到「大熊貓」的「種族跨越」這還需要問嗎?
抱睡有多累?用一位寶媽的話來形容就是,跑馬拉松都比抱著哄孩子睡輕鬆多了。畢竟,跑馬拉松只是幾個小時,抱著哄孩子睡極有可能是幾個月,甚至一兩年。
而在抱著哄孩子睡的這段時間裡,以下畫面更是日常:
小心翼翼抱著娃哄睡,終於睡著了。躡手躡腳地將他一點一點往床上放,屁股剛著床,「哇」的一聲大哭......
毫不誇張的說,「抱睡」的孩子簡直就是一顆「不定時炸彈」,誰知道他啥時候突然就醒來了呢。
還有的「睡渣」寶寶,仗著「一哭就抱」這個對媽媽們「殺傷力極高的武器」,竟然養成了「不抱不睡」的「壞習慣」,硬生生地讓不少媽媽們因為抱孩子,累出了頸椎病、腕管綜合症以及腰間盤突出......
所以,在這裡必須再次說一次:有抱睡習慣的寶寶最好糾正抱睡!糾正抱睡,不是越早越好!
講真,糾正寶寶抱睡這事兒,就跟寶寶斷奶、學說話一樣,急不得。尤其是0~3個月的新生兒,因為出生前,ta在狹窄的子宮裡,一直被羊水包圍,特別有安全感。
來到一個空曠的地方,沒有任何東西擠壓,寶寶就會覺得特別沒有安全感,需要媽媽抱抱。
所以,在這個階段,寶寶要是喜歡被抱著睡,寶爸媽們也別太緊張,佛系一點。要知道,適當的抱睡能夠減少寶寶哭鬧,增加寶寶睡眠量。因此,過早是不提倡的。
那什麼時候開始糾正寶寶抱睡比較合適呢?
專家解釋,4~6個月時,寶寶開始逐漸形成自己的睡眠模式,是糾正寶寶抱睡習慣的最佳時機。所以,當寶寶4-6個月後,比較容易糾正抱睡習慣時,媽媽們必須告訴自己「我敢放手!」。
四大錦囊,糾正抱睡不是夢:1.溫度:提前在寶寶的床單上放個暖水袋提高床單溫度,寶爸媽們也可以和睡著的孩子一起躺下,寶寶適應後慢慢放開。2.氣味:可以用家長的衣服作為孩子的被子或枕巾,寶寶能感受熟悉的氣味。3.連貫:放下寶寶時可以逐個將動作消失,比如先停止走動,然後停止搖晃,最後停止聲音。4.時間:一般在入睡後 10~15分鐘放下,成功的概率比較高。
不過,必須提醒的是,寶寶半夜哭醒時,媽媽們可以先觀察一下寶寶,嘗試拍拍噓噓來安撫寶寶繼續睡,實在沒招了再抱起來重新哄睡。哄娃睡,你還可以嘗試這些除了抱睡,在哄娃睡覺這條路上,還有哪些超實用的哄睡小技巧?別著急,科大大這就給你們走一波~~
1.制定「EASY模式」作息表
簡單地說,就是家長按照【吃飯—玩耍—睡覺】的順序安排寶寶的日常生活:E:Eat吃;A:Activity活動;S:Sleep睡覺;Y:Yourself自己選擇。寶寶熟悉規律後,自然而然就養成了吃飯後玩一會兒就上床睡覺的生活習慣。
當然,活動不要太強烈,可以看看繪本,聽聽哄睡故事等。
嘗試新的哄睡方式趴睡:媽媽半躺,寶寶趴在媽媽前胸、肚皮上睡。這樣相對省力,且寶寶肢體跟媽媽緊密接觸,聞著熟悉的味道,聽著媽媽的心跳,安全感滿分,入睡當然順利。
摟睡:放下後,保持寶寶上半身仍然在臂彎裡,同時輕拍寶寶或哼唱催眠曲,待睡熟一些後再把胳膊抽出,然後繼續輕拍或撫摸寶寶,幫助寶寶進入深睡眠。寶寶進入深睡眠的信號:a、眼皮和嘴巴完全不動了。b、四肢放鬆下來,尤其攥拳的手會明顯鬆開。
本文轉自百度寶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