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渣變天使-----寶寶好睡,媽媽不累

2021-02-12 小小佑佑麻

我不關注籃球賽,但因為寶爸看,所以略微知道一些。知道的球星不多,但是從大學起,就一直聽著科比神一樣的存在。有次看到了科比的一段採訪:

科比反問道:「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鐘是什麼樣子嗎?」

記者搖頭:「不知道,那你說說洛杉磯每天早上四點鐘究竟什麼樣兒?」

科比撓撓頭:「滿天星星,寥落的燈光,行人很少。

雖然我也不知道四點的洛杉磯是什麼樣的,但是我知道深圳凌晨一二三四五點鐘的樣子,我想每個媽媽也都一定經歷過凌晨的每個時刻,漫漫長夜,拖著疲憊的身體起了一次又一次,眼睛都睜不開,還要堅持餵奶,哄睡。每次都在想,寶寶,你能在多睡一會嗎?哪怕一會也好阿,為娘也想睡一下下啊。無奈,遇到睡渣,只有無盡的奶睡、抱睡、不夠睡。

佑寶四個月前絕對是個睡渣,雖然不會日夜顛倒,但是白天基本睡不了幾小時(晚上還好,基本能準點睡,就是要起來兩三次)。嚴重的時候,白天一整天都不睡覺,抱著一放就醒,一醒就大哭,無止境的哭。唯一能安穩睡覺的方式,就是出去遛彎。為了讓他睡覺,我們真是想了各種辦法,大熱天,大中午,帶著他去走河提,沒把我和寶爸熱中暑。回到家,為了不抱睡,我們一次次的放下,又一次次的抱起來,每次都是大哭大哭。於是,在N多次瀕臨崩潰的邊緣,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調整好他的睡眠。

於是,開始大量看媽媽們的經驗分享,看書籍,嘗試了各種方法,經歷了各種反反覆覆,終於,睡渣蛻變了,現在佑寶已經7個月了(當然月份也相對大一些了),雖然不能說完全變成天使寶寶,但至少已經能規律睡覺了,上午睡一個半小時,下午兩個小時,晚上七點有時小睡一下(大概半小時),然後晚上八點半左右睡覺,一般不超過九點,能睡到早上6點左右(中間會醒來一兩次,哄哄就睡了)。寶寶睡得好,媽媽也輕鬆多了。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能幫助到各位媽媽當然最好啦。當然,這只是自己的一些小經驗,不一定適合每個寶寶。每個寶寶都是獨特的,媽媽們可以在此基礎上,不斷調整,最終找到適合寶寶的模式。

1.寶寶的行為都源於家長給他培養的習慣;沒有天生的睡渣,只有不會哄睡的大人;

2.EASY模式(吃-玩-睡);

3.養成定時睡覺的習慣,睡前儀式很重要;

4.及時抓住寶寶睡眠信號,快速營造並進入睡眠氛圍;

5.巧用安撫工具,幫助寶寶睡眠;

6.及時接覺,延長寶寶睡眠時間;

7.適當的時候,幫助寶寶戒夜奶;

建立「吃-玩-睡 」的程序,依據的是《實用程序育兒法》這本書。

這4個詞的首字母串起來簡稱easy程序,eat-activity-sleeping-you依照這個程序,可以幫助寶寶形成良好的睡眠作息。具體來說就是:白天醒來先吃奶,吃飽了玩耍一陣子,困了累了再去睡覺,醒了再吃奶,這樣形成一個循環,0到4個月的嬰兒3個小時循環一次,4個月以上嬰兒4小時循環一次。按照這種方式,幫助寶寶建立有規律的作息習慣。(前提是:確保寶寶每頓奶一定要吃飽)

備註:按照這個程序,我個人覺得三個月左右開始訓練就可以。對於三個月以下的寶寶,他們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睡覺,基本就是睡和吃,對媽媽的依賴也相對較大。所以可以三個月以上再開始鍛鍊。

E:7:00起床喝奶(如果寶寶起床時間不同,可以按實際調整)

A:7:30或7:45(玩)

S:8:30(小睡1.5小時,一般1小時以上都可以)

Y:你自己選擇

E:10:00起床喝奶

A:10:30或7:45(玩)

S:11:30(小睡1.5-2小時)

Y:你自己選擇

後面以此類推

19:00起床喝奶(如果在成長突增期,可安排19:00與21:00之間兩次密集進食)

20:00-20:30睡覺

E:7:00起床喝奶(如果寶寶起床時間不同,可以按實際調整)

A:7:30或7:45(玩)

S:9:00(小睡1.5-2小時,一般1小時以上都可以)

Y:你自己選擇

E:11:00喝奶

A:11:30或7:45(玩)

S:13:30(小睡1.5-2小時,一般1小時以上都可以)

Y:你自己選擇

後面以此類推

20:00-20:30睡覺

1、這張圖只是一個參考,每個寶寶起床喝奶的時間不太一樣,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寶寶的時間調整。另外每個時間段也不是固定的,可以適當調整。大概一個周期三小時或四小時就可以。

2、如果寶寶喝完奶後,一直玩,不睡覺,那麼三小時到了是哄睡還是喝奶呢?答案是:喝奶。因為時間已經過了,此時寶寶差不多就已經餓了,所以就放棄哄睡吧,先餵奶。餵奶後,如果寶寶就睡了,那就把玩的時間壓縮下。

3、睡眠的時間:每個寶寶中間睡眠的時間不太一樣,有的寶寶可能只能睡半小時(後續會說到接覺的問題),有的卻能睡1-2小時。那媽媽也可以在Y這個時間段調整。

4、是否要嚴格按照這個程序呢?我個人覺得,在帶娃的過程中,有時候該狠心還是要狠心一點,如果每次問題出現時,總是想著,要不等下次吧,這次還是先餵奶吧,這樣很難真正的調整過來,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複。所以建議還是按照這個程序。

三個月前,佑寶的作息完全是混亂的,每次寶寶一哭,我就想著是不是餓了,然後就餵奶,每次餵奶時間也不一定,因為奶不太充足,所以每次總是在想,他是不是沒吃飽。奶睡更是家常便飯,有時候一整個上午都沒有睡覺,甚至到下午四五點才能睡覺,那段時間太崩潰。後來學習了這個方法,就開始實踐。當然並不是一帆風順,因為寶寶還是很難哄睡。每次都是吃奶,玩,然後一到睡覺就哭,落地醒,結果覺沒睡成,又要喝奶了。就算睡著了,也就睡個半小時就醒,哄睡都能哄半小時一小時,每次都很崩潰。所以執行這個方法之前,最好能先掌握好的哄睡方法。當然,哄睡問題解決後,按照這個程序,大概一周左右,寶寶的作息就會慢慢變得穩定,你會明確的知曉寶寶什麼時候餓了,什麼時候應該是困了。

寶寶睡眠習慣養成後,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常常會反覆,因此需要媽媽們更加耐心的引導寶寶。

哄睡絕對是每個媽媽的必修課,主修課,而且這關乎著你是否能健康有序的帶娃。現在來說說我自己學習總結的哄睡方法,當然這些方法也是因人而異,我覺得媽媽們可以多嘗試,總有一種方法是適合自己寶寶的。

在正式按照EASY方法前,建議媽媽們先了解寶寶平時的作息時間,包括以下幾點要素:

1、起床及晚上睡覺大致時間(早中晚三個時間點);記錄這個時間點,主要是為了制定EASY計劃;

2、每天便便的次數及大概規律(比如是飯前、飯後、還是在睡覺中,一般小月齡寶寶可能睡覺中也會便便,大月齡寶寶睡覺中比較少便便);記錄這個,一方面是觀察寶寶的大便是否正常,另一方面是通過觀察,了解寶寶便便時的狀態,以便在寶寶哭鬧的過程中,判斷哭鬧原因。

3、每次睡眠的時間:記錄下寶寶每一次每個時間段大概能睡多久。

4、喝奶時間:每個寶寶喝奶的時間長度不太一樣,很多時候取決於媽媽的奶量,記錄下大概的喝奶時間,方便EASY程序的制定。

包被

小月齡寶寶有驚跳現象,即經常容易被自己的四肢抖動嚇醒,然後哇哇大哭,因為寶寶離開溫暖的子宮環境不久,對外界缺乏安全感,而且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所以會有驚跳現象,因此,睡覺過程中常常不安穩,睡不熟,很容易抱著睡著一放下就醒。

運用包被或者襁褓,可以通過包裹住寶寶的方式,模擬子宮內的包裹環境,給寶寶帶來安全感。防止睡覺時驚跳反射帶來的手舞足蹈,讓寶寶不被自己的動作嚇醒,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通過裹起來,讓寶寶知道是要準備睡覺了。這也是哄睡步驟之一。

襁褓比較適合剛出生的寶寶,或者小月齡寶寶。包被小月齡和稍大一點的寶寶都可以用,效果都差不多。

安撫奶嘴

對於安撫奶嘴的使用,大家一直有爭議,有利有弊,所以這段只針對可以接受安撫奶嘴的媽媽。如果不接受安撫奶嘴,或者寶寶根本不吃安撫奶嘴的話,就可以跳過。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母乳餵養的嬰兒,要等到一個月大之後再給他使用安撫奶嘴,以免發生乳頭混淆。

使用安撫奶嘴可以一定程度上穩定寶寶的睡前情緒,使寶寶形成良好的、有規律的睡眠,避免寶寶形成奶睡的習慣,減少夜醒的問題。同時安撫奶嘴在睡眠過程中,也可以幫助接覺。

不過,要注意的是,不能太過於依賴安撫奶嘴。在哄睡過程中,安撫奶嘴只是一個輔助道具,寶寶入睡後一定要把安撫奶嘴拿出,過渡使用易產生依賴。

小海馬

這款算是明星產品,很多媽媽都有準備,萌萌的毛絨小海馬,配上舒緩的音樂,漸暗的燈光,能讓寶寶的情緒從活躍到放鬆到安靜,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寶寶的睡眠。當然小海馬的作用也是因人而異。

白噪音

對於六個月以下的寶寶,白噪音在哄睡的過程中,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白噪音對成人和寶寶的睡眠都是有促進作用的。寶寶在我們的子宮裡聽到的聲音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有韻律感的噓聲交響曲。白噪音則模擬了子宮的聲音,能讓寶寶有回家的感覺,從而更好的促進寶寶的睡眠。

白噪音對寶寶的入睡促進作用尤其是適用於4個月以內的寶寶。白噪音對部分超過4個月的寶寶的入睡也是有作用的。

所以哄睡寶寶的時候,可以適當的使用白噪音。

這款軟體,Sound Sleeper,裡面有各種白噪音可以選擇。

對於寶寶來說,越困越疲勞,反而會越興奮。常常有家長說,寶寶看起來一點都沒有想睡覺的樣子阿,你看,他多興奮。其實很可能這只是假象。所以此刻不要認為寶寶不想睡,家長們一定要及時哄睡。

在哄睡前,我們需要捕捉寶寶困的信號:哈欠,揉眼睛,眼睛沒神,拼命啃手,用力咬,晃頭,抓頭髮,手亂舞,尖叫都有可能是犯困信號。輕微犯困信號(如哈欠等)出現後,不用立即能夠哄睡,可以在觀察一段時間,等寶寶不斷的揉眼睛打哈氣,就可以帶寶寶去睡覺了。

哄睡方法主要參考的是《實用程序育兒法》裡的4S程序法:主要包括睡眠環境布置,裹襁褓,靜坐,噓拍,再此基礎上,稍微調整了些。媽媽們也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再此基礎上適當調整。

顧名思義,就是布置好環境,讓寶寶知道,我們要睡覺了。其實也是一種睡前禮儀。比如睡前先給寶寶洗個舒服澡,做下撫觸,然後將寶寶放在床上,拉上窗簾,開啟昏暗的燈光,也可以播放舒緩的音樂,或者給寶寶講故事,目的就是讓寶寶感受到,現在我要睡覺了。

上面說到,小月齡寶寶有驚跳反應,所以裹襁褓可以很好地幫助他安靜下來。襁褓的包裹很像媽媽溫暖的子宮,能給他安全感,還能避免寶寶揮舞手腳造成的刺激和幹擾。但是如果寶寶非常抗拒,那麼媽媽就不用勉強,可以嘗試摟著寶寶,按住寶寶的手腳,儘量不要讓手腳亂動。

裹好襁褓後,抱著寶寶安靜地坐5分鐘。保持他身體的垂直,不要搖晃,也不要走動。如果確實無法安靜,也可以輕輕的晃動。

這一步驟我稍作修改了下。我的做法是:裹好後,直接把寶寶放在床上,而不是抱起來,主要是抱起來很容易落地醒。如果寶寶還不是很困,就給他講講故事,或者唱唱歌,然後慢慢的摟住他,當感覺他很困的時候,就拿奶嘴給他吃。如果寶寶不吃奶嘴,或者媽媽不接受奶嘴,那可以摟著寶寶,抱緊他,嘗試讓他安靜下來。也可以試試飛機抱或者趴在大人身上。(這種方法能有效緩解脹氣問題)。

媽媽摟著寶寶,可以發出噓噓噓的聲音(這個過程可能有點久,很考驗媽媽們的肺活量阿。我之前實踐的時候,經常要噓半小時),輕柔緩慢,同時在背部中間有節奏感的輕拍,拍要有力但不能過重,屁股等其他部位拍也有效果。也可以使用上述的白噪音(注意,手機不要放在寶寶旁邊,儘量稍微遠一點)。

在噓拍的過程中,媽媽儘量按住寶寶的手腳,減少他活動。也可以嘗試用手輕輕的蓋住寶寶的眼睛,或者輕輕的用拇指摸摸鼻梁。

如果噓拍的過程寶寶總是看著媽媽,媽媽可以稍微往下方移動,或者靠近寶寶的胸前(不要壓著寶寶)。

每次哄睡,重複同一程序,這樣有助於建立寶寶良好睡眠習慣。

需要注意的是,在運用安撫奶嘴的過程中,只要寶寶睡著了,就輕輕的取下安撫奶嘴,在取下來的時候,可以輕拍,如果寶寶醒來,可以再塞回去,但是也要記得及時取下。

哄睡的時間可能會比較久,但是堅持一陣子,可能一周,兩周,寶寶的睡眠習慣就會建立起來。

許多寶寶可能已經養成了奶睡或者抱睡的習慣,建議媽媽們儘快調整,奶睡抱睡對寶寶來說都是弊大於利的。但是對於新生兒來說,一兩個月的寶寶,還是非常依賴媽媽的這是可以適當的抱睡。

這裡說說落地醒的問題。之前佑寶就屬於落地醒。3個小時的循環,一到睡覺這裡就打亂了,根本沒辦法哄睡,但是我們又不想抱睡,所以就不斷的抱起放下抱起放下,結果寶寶就不斷的大哭大哭。

針對這個問題我也看了相關的經驗介紹,可以嘗試下這種方式:

1、如前面所說的,儘量直接將放在床上哄睡,運用安撫道具,幫助寶寶睡覺;

2、抱起放下(對於無法放在床上哄睡的寶寶,可以嘗試此種方法)

哭的時候,可以通過唱歌、言語及身體接觸或者選擇吸引物等方式安撫寶寶,如果寶寶一直哭,就抱著安撫至哭泣停止。哭泣停止後,寶寶可能會慢慢的閉眼,有睡著的表現,但是不要等到完全睡熟(睡熟的標誌:寶寶眼皮不動了,手完全放鬆)),就嘗試放下(在實際操作上可酌情考慮),如果再次哭泣原地安撫,失敗就再次抱起,然後再次放下,一直重複這個過程,哭就抱起,不哭或反抗就馬上放下,同時用語言和身體接觸來安撫他。這個方法平均需要20分鐘,也許會更久,但是希望能堅持下去,也要狠下心,這對他很重要,要讓寶寶知道,睡覺是要在床上睡。

放下也是要講究方法的:將手分別放在寶寶的頸部、臀部,讓臀部先著床,然後在輕輕放下,最好是側放,在放的過程中,也要不斷的輕輕拍後背發噓聲,頻率可以慢慢的。

也可以試試身體貼著寶寶,一起附身下去,等寶寶全身在床上睡穩了,再慢慢離開寶寶身體起來。

在寶寶睡覺的問題上,有一個問題也很常見,就是寶寶睡眠時間很短,有的二三十分鐘,醒來沒一會又想睡,或者沒睡夠哭鬧。全天中沒有一覺是1個半小時左右或以上的。其實對於寶寶來說,一次睡眠時間最好能保證一個半小時及以上,一般如果寶寶睡好了,那麼他醒來,就是面帶微笑的。白天小覺睡得好,夜晚才能睡得好。

四個月前寶寶吃奶比較頻繁,尤其是母乳餵養,新生兒期間,兩三個小時就要吃一次。那麼,按照吃-玩-睡的循環,寶寶有可能睡沒一會肚子就空空了,此時當然會睡眠時間短。為了避免肚子餓醒來,我們可以使用密集餵乳,在一次餵奶後40分鐘,可以在嘗試餵一次。

在寶寶小睡中間,有時候會眨眼,甚至大哭,有些家長一看到孩子睜眼了,立馬跑過去抱起來,其實這可能打擾了他的睡眠。所以寶寶哼哼唧唧的時候,不要發出動靜,觀察下情況判斷下寶寶是淺睡眠還是真的醒來了。

寶寶睡覺的時候,旁邊最好有人,當寶寶動的時候,可以輕輕的拍拍,在他還沒醒來的時候,就輕輕的拍一拍,當他哼哼唧唧的時候,也可以塞上奶嘴,這些都可以幫助他延長睡眠。但是對於接覺,也不用一直堅持,如果寶寶醒來精神狀態都很好,也可以不用接覺。

當如果真的遇到睡渣寶寶,各種方法都嘗試,就是沒辦法接覺,那就放棄吧,也許隨著寶寶年齡的長大,突然有天睡眠就好了!

哄睡,絕對是一個大大的工程,需要足夠的耐心,信心、恆心與狠心。除了天使寶寶,每個寶寶的哄睡之路都不容易。相信每個媽媽都在哄睡的路途上遇到不少問題,不過不用怕,因為我們都是超人媽媽,請相信自己,相信寶寶!

PS:以上都是個人根據理論實踐的小經驗,不一定適合每個寶寶,可能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不對的地方,也希望多多指正,多多交流。畢竟每個媽媽都是實踐員,找到適合自己寶寶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相關焦點

  • 哄睡嬰兒的十個小妙招,讓睡渣變天使寶寶
    導讀:哄睡嬰兒的十個小妙招,讓睡渣變天使寶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哄睡嬰兒的十個小妙招,讓睡渣變天使寶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難以入睡,入睡後也很容易醒來。
  • 幾個月的寶寶成了睡渣,只因為媽媽做錯了這點,現在看還來得及
    昨天和同時做了媽媽的好朋友在微信小群裡聊天,聊到寶寶睡覺的問題,作為睡渣的母親,可把我羨慕死了。10個月的睡渣Nemo:必須被奶睡、或抱睡、或背睡……;沒有自主睡著過;從來不睡小床;安撫海馬等各種玩具,對他都無效;明明很困了,但肢體還表現得特興奮;
  • 寶寶明明很困卻鬧著不睡覺?媽媽這樣帶,「睡渣」變「睡神」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會和特別喜歡的玩具一起睡,這就是玩具具有高吸引力的表現。孩子對周圍所處的環境充滿了好奇,雖然在父母看來所處的環境平平無奇,但是在孩子眼中卻是非常的新鮮充滿了吸引力。 2. 沒有吃飽 很多父母在餵養孩子的時候會大概率的參照書本計算孩子的飯量,但是每個寶寶因為個體差異,媽媽們不能完全按照標準去餵養。
  • 哄睡難,難於上青天!當老母親攤上睡渣寶寶……
    真的,不親自養一個睡渣寶寶,你都不知道這個類別的人類幼崽到底有多麼可怕!緩慢,均勻且細微的位移,以保證媽媽離開的時候,床板不會發出任何聲響,只為了別吵醒家裡的睡渣。看到他熟睡的小臉龐,可愛到爆表,內心總會迫不及待地表白:媽媽好愛你呀!
  • 3個月前睡整覺,4個月後成睡渣,天使寶寶也要邁過睡眠倒退的坎兒
    ,其中有幾位家長的留言非常值得關注:媽媽1:原來是個天使寶寶,結果四個月開始就越來越睡渣,一晚上睡覺總閉著眼睛哭,到底為啥?媽媽3:我家兩個月就開始睡整覺,八點到早晨五點,可是孩子進入四個月後突然不睡整覺,而且夜裡經常醒過來喝奶,不知道啥原因。
  • 能睡18小時的寶寶為何一出月子就睡渣?新手爸媽注意這個常見問題
    我經常收到這樣的留言:寶寶月子裡吃了睡睡了吃,天使得不得了,一出月子,晚上一個小時醒一次……月子裡婆婆超愛抱寶寶,這下好了,放不下了,必須抱睡……為什麼我家新生兒每天睡不夠18個小時?是不是生病了?寶寶是第一次做寶寶,爸爸媽媽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媽媽,大家都在「新手期」,爸爸媽媽搞不懂寶寶為啥哭,寶寶也聽不懂爸爸媽媽的碎碎念……這個磨合期真的就只能對牛彈琴了麼?為此,我總結了5個針對新生兒在睡眠方面的常見問題,希望可以幫新手爸媽更懂寶寶。問題1:新生兒裹著不動好可憐,不穿襁褓行嗎?
  • 新生兒小寶寶如何哄睡?「睡渣」變天使,這幾招新手媽媽一定要學
    寶寶滿月了,一直都是小睡渣,白天基本半小時就醒,明明看他打哈欠,但就是不睡,吃母乳,餵飽不睡,抱著也很難哄睡,晚上睡眠也淺,經常哼哼唧唧,扭來扭去。怎麼才能快速哄睡,睡得長、睡得久呢?這恐怕是很多新手媽媽共同的痛點吧!生產以及精疲力竭,月子中打算好好養養身體,可寶寶不同意,一哭二鬧,就是不睡覺。愁壞了爸爸,累垮了媽媽。
  • 有一個睡渣寶寶是種什麼體驗?我覺得我離抑鬱不遠了
    有一個睡渣寶寶是種什麼體驗? 剛升級媽媽不久的好友生無可戀的向我傾訴: 我覺得我離抑鬱不遠了 一到晚上,我就一邊哄他睡覺一邊想著:天怎麼又黑了呢?人怎麼又要睡覺了呢?明明不想睡為什麼要睡呢?什麼愛是接納?愛是包容?這時候統統都靠邊站好麼?
  • 寶寶入睡難、頻繁夜醒?避開這3大睡眠誤區,「睡渣」變「睡神」
    02、寶寶玩累了,自然會睡寶寶的睡眠習慣,與成人不同;很多寶寶看起來很興奮、不睡覺,其實是睡不著。仔細觀察,身邊就有寶寶明明困的眼睛「直打架」,讓他睡覺,他立馬醒來。除非是那種困到極致的寶寶,可能會立馬入睡。其實,這種玩累到極致後再睡覺,是非常不健康的,有時讓寶寶也會痛苦,因此,不建議這樣哄睡。
  • 家有要「抱睡」的「睡渣」寶寶讓人崩潰!四大錦囊,糾正抱睡不是夢
    攤上個一天24小時隨時要「抱睡」的「睡渣」寶寶,分分鐘讓人崩潰:然而,除了哄睡,還有什麼辦法?沒有。於是,爸爸媽媽們幾乎每天都在家上演花式哄睡法,最常見最費勁的哄睡大法就是抱睡。不過,一直抱睡,讓不少媽媽擔心對寶寶有影響。
  • 寶寶3個月能睡整覺,4個月卻變睡渣?睡眠倒退期,寶媽了解下
    原來,她家寶寶這段時間非常難帶,睡覺常常在睡夢中哭泣,甚至尖叫著醒過來。要是放在一個月前,寶寶醒來後只要輕輕撫摸幾下就能重新進入夢鄉,但現在不管用了,要小樞跟她說話、唱兒歌,知道媽媽在身邊了,才慢慢睡著。
  • 寶寶3個月能睡整覺,4個月卻變睡渣?睡眠倒退期,寶媽了解下
    原來,她家寶寶這段時間非常難帶,睡覺常常在睡夢中哭泣,甚至尖叫著醒過來。要是放在一個月前,寶寶醒來後只要輕輕撫摸幾下就能重新進入夢鄉,但現在不管用了,要小樞跟她說話、唱兒歌,知道媽媽在身邊了,才慢慢睡著。
  • 天使寶寶為什麼都是別人家的?我家卻是十級難哄的睡渣寶寶。
    最近好閨蜜和我聊天,向我傾訴她現在帶娃的焦慮。說每天晚上,孩子都要醒三四次,她母乳又還不夠,吸不飽,寶寶急得哇哇大哭,還得給寶寶衝點奶粉,喝完以後,還要給寶寶拍嗝,觀察寶寶會不會吐奶,再把尿片換了。大半個小時過去了,剛躺下沒一會,孩子又哭了,又開始循環這些操作,她真是累慘了。她的寶寶最近才剛滿月,就說希望時間快一點,讓孩子快點長大。就不用這麼辛苦了。
  • 每個睡渣寶寶,可能都有一個這樣的媽媽
    睡渣寶寶,可能也有個睡渣媽媽,媽媽可要從自己找原因喔。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無論是對媽媽自己還是孩子來說, 都是嶄新的人生。孩子出生前,你已經做好了無數的準備,憧憬了無數次你和孩子相見並相守的未來。 你完全沉浸在對新生命到來的喜悅感覺中。
  • 一位尊重寶寶的天使媽媽在規律作息上的3個誤區
    隨著月嫂離開倒計時,我也陷入了一種極度焦慮的狀態,甚至想著那就再請個育嬰師吧,我真的搞不定我的寶寶。後來我又給月嫂做了延期離開,與此同時我也做了調整:我的心態調整是正確的,但是生搬硬套一妞的作息表是行不通的。寶寶那時還沒有建立起吃完睡規律,起來的時候還在睡眠狀態,玩10分鐘又睡著,強硬餵奶還變成的了迷糊的零食奶(吃個十幾二十口就睡著了),早上5點起床的狀態依然沒有改善,我整個人又開始焦躁起來。這時我看到群裡有天使訓練營的課程,本著多學點知識總沒有壞處的想法就報名參加了。
  • 新生兒有的是天使有的是睡渣,提前做到四個準備,避免寶寶成睡渣
    前兩天有朋友發圈,說自己寶寶剛滿月,睡眠天使變睡渣,老母親睡眠嚴重不足,求方法。有熟悉的朋友留言,同款寶寶,求救。雖然我女兒已經5歲多,但是說起她嬰兒期的睡眠,真的就是一把辛酸淚。沒有生孩子之前我媽說孩子生下來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生下來之後才發現,吃了睡睡了吃就是奢望。
  • 睡眠倒退期,寶寶變睡渣
    什麼叫睡眠倒退呢,就是明明是天使睡眠寶寶的,但是四個月的時候突然成了睡渣。那今天鈞媽跟大家好好說道說道關於睡眠倒退的事兒。4個月的睡眠倒退期主要原因,是因為寶寶睡眠模式的變化:由嬰兒睡眠模式向成人睡眠模式轉換。睡眠時間從過去白天7個小時,晚上睡9個小時,過渡到白天睡3-5個小時,晚上睡10-12個小時。
  • 從睡神到睡渣,養廢娃的睡眠只需一步:躺餵
    最近被弟弟折騰的不輕,所以突然有了想要記錄下關於寶寶睡眠經驗的想法。相信很多寶媽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寶寶夜奶次數多,每天晚上醒來迷迷糊糊地給寶寶含著乳頭就睡了,但是沒過不久寶寶就會再次醒過來吃奶。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寶寶睡眠質量差,影響身體發育,而媽媽得不到休息也會很疲憊,本來生產後就虛弱的身體得不到很好的恢復。 可能很多人會說,睡神跟睡渣都是寶寶天生自帶的屬性。換作以前我也一直這樣認為,直到我把兩個月就能自主入睡的弟弟養成了夜醒四五次的睡渣之後,我才明白,睡神與睡渣,全在媽媽養成的習慣。
  • 當「天使寶寶」重新變回「睡渣寶寶」,收好這份哄睡攻略
    元旦小長假結束了,然而,寶寶的生物鐘又!亂!了!!!哄睡太難!夜醒頻繁!夜奶難斷!寶寶睡眠的三座大山又無情地壓向了身心俱疲的老母親。為啥寶寶明明吃飽了卻還是不睡?為啥寶寶不睡覺還這麼大精神頭?為啥寶寶睡著了還哼哼唧唧、扭來扭去、搖頭晃腦,睡得一點不安穩?生了個「睡渣」寶寶,莫不是前來助媽媽修仙的?
  • 寶寶老要抱著睡?警察奶爸作詩感嘆,哄娃睡覺比上班還累
    可他高興之餘竟發現,奶爸這份工作可不是這麼好做的,簡直比當警察執勤還累。於是愛與無奈之中,寫下了這樣一首詩以表感嘆:【罰站】仿佛帶有神奇的電感能夠準確的分辨哪裡是無情的床墊哪裡是溫柔的臂彎誓要與床墊情義兩斷偏愛在臂彎愜意安然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