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條用戶留言,覺得特別有意思。
一位媽媽說,有段時間兒子睡得特別晚,每天晚上都會為上床睡覺找無數個藉口:講故事、喝水、上廁所、吃水果、背痒痒,理由更層出不窮,問題千奇百怪,每天都要接近12點左右才能入睡。
後來,這位媽媽想了一個辦法。因為兒子特別喜歡奧特曼,一次她在和兒子玩遊戲時,用奧特曼的身份與兒子對話:「睡覺的時間到了,趕緊睡覺吧,我會馬上到你的夢裡去。」
沒想到這個方法居然奏效了,兒子這麼久以來第一次早早地睡著了。接下來的幾天,兒子雖然沒有夢見奧特曼,但是奧特曼陪兒子入夢卻逐漸成了兒子睡前必備的一種儀式。
幾乎每一位父母都經歷過與睡渣寶寶拉扯、較勁兒的時刻,聰明的父母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願我們都能享受與孩子相處的快樂時光。
——凱叔
文 | 可小一
昨天從接完老師的約見電話,就開始膽戰心驚、手心冒汗,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完蛋,我家那野猴子指定闖禍了!
結果到了幼兒園跟老師一談,才發現竟是午睡問題。
身為睡渣的老母,我竟然心情複雜地暗鬆了一口氣。一邊慶幸還好沒犯什麼大錯,一邊又苦惱睡覺這個老大難的問題,終究還是驚動了老師。
作為全班唯一堅持每天午睡時間換睡衣的精緻BOY,他可倒好,就是不睡!
我就好奇了,既然不睡覺,你這滿滿的儀式感到底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在幼兒園午休漫長的2個小時裡,這小子要麼翻來覆去伸展肢體,要麼就是躲在被子裡自言自語。
總之樂在其中,快活無邊。
到現在更誇張,一個中午要三次尿尿,么蛾子更新迭代的速度讓老師已經招架不住,最後不得不請來家長協助解決。
然而,在睡覺這件事上,我都還想求助於老師,她卻指望著我來幫忙?
濃濃的無力感瞬間爆表,以衝刺的速度抵達老母親的四肢百骸。
真的,不親自養一個睡渣寶寶,你都不知道這個類別的人類幼崽到底有多麼可怕!
有權威數據顯示,嬰兒在月子裡的睡眠時長可以達到18-22小時之久。
可是我家睡渣,剛出生那會兒,經過我和他爸嚴格記錄加總,每天的平均睡眠時間竟然只有12小時。
睡得少,長不高,腦子笨,還脾氣糟,專家的警告簡直把我們嚇得不輕,於是以哄睡為主題的育兒生活,正式拉開了大幕。
抱著哄睡都是餐前小菜,經常是你已抱到手麻,他還精神倍兒好。想想我們在顛簸的汽車裡總是睡得更香,於是一上一下的「蘿蔔蹲」哄睡法提上日程。
這回可好,不但手酸腿也開始酸。
老母親卻還能阿Q式自我安慰:你們哄娃就是哄娃,我哄娃順帶健身,以後健身房裡的深蹲,看誰還能比我標準?
然而千算萬算,沒算到我家小崽就是喜新厭舊的主兒,睡眠很快就對單純的「蘿蔔蹲」免疫了。
被逼無奈,老母親只能繼續豐富哄睡的方式。
一邊蹲,一邊哼歌,你見過嗎?
這邊是大肌肉群節律性的有氧運動,那邊還能氣息勻暢地哼出優美的童謠。
如果唱歌不滿意,要不要來段詩朗誦呢?不知道莎士比亞和徐志摩哪段合小主您的口味?
建議以後公司聯歡要出節目,HR就專挑那些家有睡渣的媽媽們,保準一個個唱跳俱佳,潛力無限。
然而最可怕的是,當你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和熱情後,小娃居然還是毫無倦意,甚至有些鄙視地打量著這個上躥下跳、哼哼唧唧的老媽時,你才能體會到什麼叫挫敗感。
每每這個時候,哄睡又會進入下一模式「夫妻互換式」。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豬隊友此時會接過孩子,然後對你說上一句比「我愛你」動聽一萬倍的情話:
「換我吧,你去床上睡一會兒。」
漫長而枯燥的哄睡環節終於在小崽子耗盡了最後一絲精力,倒頭就睡的時刻告終,但你以為這就結束了?
經驗豐富的睡渣媽媽會按住你打算上揚的嘴角,別高興早咯!
睡渣為什麼被稱為「睡渣」,可絕對不止因為入睡難,他們的易醒體質同樣也是讓老媽們抓狂的所在。
睡渣寶寶到底有多容易醒呢?
一個噴嚏,他醒!
一個咳嗽,他醒!
就連活動一下關節,咯噠一聲,他也能醒!
於是尿急,得忍!
放P,得忍!
翻個身,更得忍!
否則一個小不忍,他立刻亂你全家!
為了睡渣娃,多少媽媽練就了「無聲噴嚏」神功。
真的,除了擔心抑制的壓力把頭蓋骨頂開,其他都挺好的。
「蠕動下床」的身手,也必須擁有姓名。緩慢,均勻且細微的位移,以保證媽媽離開的時候,床板不會發出任何聲響,只為了別吵醒家裡的睡渣。
然而,下床還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
房間裡有幾塊木地板走路時會有嘎吱聲,為了讓寶寶有個安靜的環境,喪心病狂的老母親竟每一步都可以嚴格踩在不會出聲的地板塊上,好讓你見識見識這「梅花樁」的真功夫。
我說自從寶寶睡著後,家裡四個大人都在用微信聊天,你相信嗎?即使不得不碰面,也基本上用唇語交流,用眼神溝通,用心靈感應。
鬼鬼祟祟,小心翼翼,家不再像家,倒像地下黨接頭現場。
然而,有時候睡渣醒來的原因甚至到達有些匪夷所思的地步。
比如,靠他太近,感受到你的呼吸,醒了;
或者僅僅是拾起他外衣上的一根頭髮,也醒了;
更有時,哪怕你什麼都沒做,單單就心裡動了動「他該不會是要醒了吧」的念想,他就醒了......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母子連心嗎?
說實話,老母親面對睡渣寶,內心常常是矛盾無比的。看到他熟睡的小臉龐,可愛到爆表,內心總會迫不及待地表白:媽媽好愛你呀!
可下一秒看他漸漸開始蠕動,又會忍不一把按住小被子祈禱:
我擦!你可千萬別醒,醒了媽媽就不愛你了!
不少育兒經驗豐富的媽媽告訴我,小時候睡渣,長大了就好。可是我們都上幼兒園了,怎麼也不見好轉,難道是還不夠大?
身量的確還是小小的,不過我可以確定他的心智已經強大到足以跟我這個老母親抗衡。
比如為了不睡覺,他可以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尿尿地無限循環轟炸;
可以數羊數到逢9的時候,因為不會進位,必問一次媽;
還可以在你明明要求他10點上床睡覺的1分鐘後,又見他在客廳玩耍。
要問,回答就是:你說10點上床,又沒說上去之後不能下來!
你看看,這是要開始跟為娘玩文字遊戲,鑽邏輯漏洞了嗎?
而最可怕的是,為了讓娃好好睡覺,他上床後我們全屋熄燈,我只能借著月光在陽臺洗衣服。
餘光一掃,客廳的走廊上好像有什麼動靜,可定睛一看卻安靜如初。
然而下一秒,就有某種生物急速爬來,哐地一下把臉貼在陽臺的玻璃門上瞪著我。
你沒猜錯,那個爬行生物就是我家娃!
你為什麼下床?因為睡不著;
你為什麼爬?因為怕你發現;
你為什麼嚇我?我只是想找媽媽......
你永遠也猜不到睡渣為了不睡覺,能幹出什麼來?可單單就是最後一句「找媽媽」,又讓剛剛還火冒三丈的老母親心軟下來,只能好言懇求:大哥,快去睡覺吧!
他說:「我不是你的哥哥。」這不重要。
他又說:「我比你小。」也沒關係。
孩子,你知道嗎?這一聲大哥,與輩分年齡無關。
一切都是依著您在睡渣界的江湖地位,給予的榮譽稱號。
回頭想想,那些擁有天使寶寶的父母,真的不用吹噓你們的養育之道有多麼厲害。天生優質的娃,誰養都出色。
真正歷練人的,其實就是我們的睡渣娃,惡劣的條件反而最能激發人類戰勝一切的強大潛力。
正所謂,是那條取經的路,使唐僧成為唐僧。而也正是親自調教過不完美的孩子,教育家才能算是真正的實至名歸。
從這個角度看,睡渣娃們是不是也在用另一種方式完成我們對養育的理解呢?
讓你在晚年某個落日的餘暉中回味為人父母的人生時,能有更多的領悟和體味。
所以吧,生都生了,還能怎樣?
堅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事到最後都會是好事。如果還不是,那它一定還沒到最後。
作者:我是可小一,媒體專欄作者。有顆赤子心,有些小迷糊,時而溫暖,時而逗比。關注親子教育,與孩子一同成長。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