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壽命的食物被發現了!有機會讓心臟病的死亡率直線下降!

2020-12-20 健康界

辣椒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材和調料,對於無辣不歡的人來說,辣椒絕對是美食的靈魂。



但也不乏辣椒的對立黨,總是在我們吃辣的時候站出來潑冷水:


別吃辣了,容易爆痘!


少吃點辣椒吧,小心便秘!!

……

 


不過最近有項研究顯示,食用辣椒能延長壽命,降低疾病風險。對吃辣的人來說,這必須拿出來「炫耀」一下!

 

近期召開的2020年美國心臟協會(AHA)科學年會上,研究人員研究發現:食用辣椒的人壽命可能更長,並且死於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風險可能會大大降低。


辣椒攝入量對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的影響:一項系統性綜述和薈萃分析

 

這是來自全球頂級醫療機構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學者領銜的團隊,在分析了來自美國、義大利、中國和伊朗的4個國際大型研究、超過57萬人的飲食和死亡率數據後,發現的結果。是不是看上去很有說服力?

 


吃辣的朋友肯定是更寵愛辣椒了,天生不吃辣的朋友是不是也有點心動了,想要重新認識一下辣椒了?

喜歡辣椒的理由或是因為流傳已久的文化、或是因為是舌尖上美食。但是除了舌尖上的享受,辣椒本身的價值也有很多。

 

 

辣椒作為風靡全球的食物、調味料,含有辣椒素、二氫辣椒素、胡蘿蔔素、維生素C、P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表:每100g辣椒的營養組成

來源:USDA Nutrient Data Base, 2016.

 

 

根據中藥典籍中的相關記載,辣椒具有多方面的藥用價值:

 

《綱目拾遺》:辣茄性熱而散,亦能祛水溼。有小童暑月食冷水,臥陰地,至秋瘧發,百藥罔效,延至初冬,偶食辣醬,頗適口,每食需此,又用以煎粥食,未幾,瘧自愈。良由胸膈積水,變為冷痰,得辛以散之,故如湯沃雪耳。


《食物本草》:消宿食,解結氣,開胃口,闢邪惡,殺腥氣諸毒。


《百草鏡》:洗凍瘡,浴冷疥,瀉大腸經寒癖。


《藥性考》:溫中散寒,除風發汗,去冷癖,行痰逐溼。


《食物宜忌》:溫中下氣,散寒除溼,開鬱去痰,消食,殺蟲解毒。治嘔逆,療噎膈,止瀉痢,祛腳氣。


《藥檢》:能祛風行血,散寒解鬱,導滯,止洩瀉,擦癬。

 

  • 抗菌及殺蟲作用:辣椒鹼對蠟樣芽胞桿菌及枯草桿菌有顯著抑制作用,10-20%辣椒煎荊有殺滅臭蟲的功效;
  • 發赤作用:作為塗擦劑外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也有人認為辣椒對血管影響少,不能視為發赤劑);
  • 對循環系統的作用:辛辣物質可刺激人舌的味覺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壓上升(特別是舒張壓),對脈搏無明顯影響。

 

 

辣椒中的辣椒素是辣椒中的活性成分,是其辣味的主要來源,也是其研究價值所在。


辣椒素的化學結構

 

研究發現,辣椒素通過結合辣椒素受體釋放多種神經肽而發揮抗炎、鎮痛、擴張血管、保護胃黏膜及抗腫瘤等的作用。

 

除此之外,利用辣椒素的刺激性作用,人們還可以將其添加入噴霧劑中用於緊急之時防身。

 

看到這裡,為了延年益壽,你是不是已經拿起辣椒準備大吃特吃了?

 

雖然之前的研究表明經常食用辣椒與降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有關。但也有研究人員指出,目前尚不清楚其中的確切原因和機制。要證明多吃辣椒可以延長壽命、減少死亡,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而且,這些不同研究中對辣椒食用量、頻率、種類的統計也各不相同,所以具體怎麼吃、吃多少更健康,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分析。

 

簡單說,研究得出的是「相關性」而不是因果關係。所以,在吃辣這件事上,需要量力而行。


能吃辣的人,沒有特殊情況,繼續保持你的飲食習慣即可,不能吃辣的人如果想改變一下,嘗試辣味,那也可以,只要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適當的選擇微辣飲食,如果可以接受,往後每周吃幾次或許也能為你的健康帶來益處。

 

不過,因為辣椒吃多了會讓人覺得燥熱,還會給口腔和舌頭帶來很大刺激,造成不適感。第一次嘗試吃辣的人不妨準備一些解辣的食物,比如牛奶就能很好的起到緩解作用。

辣椒味道獨特,營養豐富。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得了這種「美味」,以下八類人最好不吃或者少吃辣椒:

 

一、痔瘡患者


大量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會刺激胃腸道,使痔瘡疼痛加劇,甚至導致出血等症狀。

 

二、胃病患者


腸胃功能不佳尤其是胃潰瘍者食用辣椒,會使胃腸黏膜產生炎症,應忌食辣椒。

 

三、眼病患者


紅眼病、角膜炎等眼病患者吃辣椒會加重眼病。

 

四、慢性膽囊炎患者


患有慢性膽囊炎者應忌食辣椒、白酒、芥末等辛辣食物。

 

五、熱症患者


有發熱、便秘 、鼻血、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熱症者,吃辣會加重症狀。

 

六、產婦


產婦在產後一周內,吃辣椒不但使自己「上火」,出現大便秘結等症狀,而且還會影響嬰兒,使嬰兒內熱加重。

 

七、口腔潰瘍患者


患者口腔對鹹、辣、酸、苦等味道敏感,吃辣椒會加重疼痛。

 

八、腎病患者


辛辣成分對腎臟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嚴重時會影響腎臟功能。

除以上這些患者,高血壓病人、泌尿系統結石患者和風熱病患者也應注意不食用辣椒。


最後,還需要提醒一下大家,無論研究還是文章中提到的辣椒的好處,都是針對辣椒!辣椒!辣椒!


而對於辣椒製品,比如辣椒醬之類,不建議大家食用過多,其中高油高鹽且含有其他成分的添加劑,不僅不能起到延年益壽、降低疾病風險的作用,還可能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危害,一定要慎食!

相關焦點

  • 研究:適量鍛鍊或有利於心臟病患者延長壽命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路透社3月9日報導,一項來自挪威的科學研究結果顯示,高齡心臟病患者進行規律且適量的日常鍛鍊,有利於延長壽命。研究對象為3307位曾有心臟病發作歷史,或由心臟供血不足引起的心絞痛的冠心病患者。
  • 心臟病發作後無需禁慾?性生活或可延長壽命!
    但是性行為事實上除了傳宗接代之外,還有著諸多好處,比如增進感情、有助睡眠、減肥、緩解壓力以及延緩衰老等等,最近研究人員又有了新發現。可延長心臟病患者的壽命此前,路透社的一篇報導稱,以色列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心臟病發作後的幾十年內,性生活活躍的心臟病倖存者與禁慾者相比,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更小。
  • 一般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壽命多長
    大部分人只要一聽到先天心臟病就覺得是一種「不治之症」,甚至有傳言說先天性心臟病活不過三十五歲,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普及下先天性心臟病的先關知識,別再無知了,快進來看看吧。 我國每年約有十五萬新出生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但五年前,我國每年手術和介入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加起來不到兩萬,因此,有大量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發展成為成人先天性心臟病。出現心功能衰竭以前治療的青少年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壽命和同年齡組正常人相似。出現心功能衰竭以後才進行治療的病人,壽命就明顯短於同年齡組正常人。
  •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發現心臟病是造成成年男性非正常死亡的主要...
    根據南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對全球數據的總結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心臟病是造成成年男性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Eileen Crimmins教授說:「這項研究調查了1800年至1935年間出生人員的壽命情況,這些人來自於13個發達國家。
  • 「工作年齡段」人群死亡率增加致美國人均預期壽命下降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7日電(記者周舟)發表在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研究顯示,美國人均預期壽命近年來持續下降,25歲到64歲間的「工作年齡段」人群死亡率增加是主要原因。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死亡率資料庫以及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結果發現,美國人均預期壽命從1959年的69.9歲增加到2014年的78.9歲,但隨後連續3年下降,2017年下降到78.6歲。研究人員表示,人均預期壽命降低與美國25歲至64歲人群全因死亡率上升有關。
  • 衛健委:2018年我國嬰兒死亡率從6.8‰下降到6.1‰
    報告顯示,2018我國孕產婦死亡率從2017年的19.6/10萬下降到18.3/10萬,嬰兒死亡率從6.8‰下降到6.1‰,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0歲,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報告顯示,新中國成立前,婦幼健康服務能力缺如,廣大農村和邊遠地區缺醫少藥,孕產婦死亡率高達1500/10萬,嬰兒死亡率高達200‰,人均預期壽命僅有35歲。
  • 婚姻能帶來哪些好處:延長壽命 遠離抑鬱症
    婚姻能帶來哪些好處:延長壽命 遠離抑鬱症 2012年11月09日10: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每頓飯量減少1/3,壽命或能延長20年,是真是假?醫生公布答案
    >實驗,發現每天少吃三分之一食物,可以延長生長壽命,因此得出結論,每頓飯量減少三分之一,壽命或能延長二十年。飯量減少1/3,壽命或能延長20年,是真是假?有醫生曾說過,每頓的飯量少吃一點,確實可以讓身體的機能變得更好,理論上來說壽命得到了延長,不過要是說壽命能延長
  • 突然食欲不振體重下降,不可大意,也許是死亡率排名前十的胰腺癌...
    後在家人建議下進行了腹部CT檢查,發現胰腺多發佔位,後診斷為胰腺癌。患者自出現症狀以來,食欲不振、精神睡眠欠佳,體重下降明顯。還好在家人的提醒下早早發現了病因,否則拖成胰腺癌晚期後果真是不敢想像。 近日,《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Oncology發布了最新的全球癌症負擔報告,分析了全球195個國家29大類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壽命損失年(YLLs)、傷殘損失生命年(YLDs)、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s,因病損失的健康壽命年)等數據,由於疾病統計無法避免一定的滯後性,此次最新報告數據截至2017年。
  • 從食物和營養學角度來看為什麼日本成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
    世界衛生組織對七國集團(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和美國)的預期壽命統計中發現日本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和健康預期壽命都最長;而且婦女的壽命最高。.就死因而言,癌症(尤其是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和缺血性心臟病的死亡率最低。
  • 心臟病吃什麼食物好 這些食物能緩解心臟病
    心臟病吃什麼食物好?患有心臟病的患者在飲食上是有很多的禁忌的,那你知道患有心臟病的患者吃哪些食物有益健康嗎?心臟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患有心臟病的患者有哪些禁忌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心臟病有哪些禁忌1、忌晨跑雖說晨跑對我們的身體是有極大的好處的,但是患有心臟病的患者是千萬要禁忌晨跑的,清晨慢跑對心臟可造成壓力,故應採取散步、練氣功等方式。
  • 科學網—布洛芬可延長模式生物壽命
  • 澳洲人壽命全球領先,到底有何長壽秘訣?
    在今年出生的男嬰預計可以活到81.5歲,排在全球第二,而女嬰的預期壽命約為85.46歲,預期壽命位列全球第五。 這意味著,今年出生的女嬰將有機會慶祝22世紀的到來。
  • 愛吃肉的因紐特人,為什麼壽命很短?
    因為他們生活的地方極其寒冷,常年冰雪覆蓋的環境下,幾乎沒有植物生長,所以,愛斯基摩人基本不吃蔬菜和水果,他們每日的膳食包括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主要食物來源於肉類。他們吃的食物有,北美馴鹿、海豹、三文魚、鯨魚、其它魚類,和我們現代人不一樣的是,他們還經常吃生肉。
  • 陳根:《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心臟病連續20年位列首要死因
    文/陳根10月9日,世衛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這份涵蓋了2000年至2019年的全球健康數據的報告顯示,在當前全球十大死因中,有7個是非傳染性疾病。其中,心臟病位列全球首要死因,同時,糖尿病和痴呆症也進入前十。
  • 出生月份真的影響壽命?
    (Getty Images) 科學家們發現,總體死亡率與出生月份之間沒有顯著關聯,但出生月份對心血管死亡風險有一定的影響。「與11月出生的婦女相比,3月至7月出生的婦女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較高,而12月出生的婦女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率最低。」
  • 延長壽命50%!腸道益生菌可能是人類長壽與健康的關鍵
    現代的研究也發現,腸道菌群與衰老有關,老人的腸道無論是在菌群多樣性、益生菌數量、有害菌控制等等都顯著低於年輕人,動物實驗也發現年輕小鼠的糞菌可以顯著改善老年小鼠的健康。最近,貝勒醫學院的研究員王萌(Meng Wang)已經表明,製造莢膜異多糖酸( colanic acid)的代謝細菌(一種腸道細菌)可以將蠕蟲的壽命延長多達50%,說明腸道菌群菌群對壽命有重要影響。
  • 吃辣能預防癌症和心臟病?
    根據上周以數字形式呈現的初步研究,經常食用辣椒的人死於癌症和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可能會 「顯著降低」。研究人員比較了吃辣椒的人與沒有吃辣椒的人,發現這種辛辣的蔬菜與一些潛在的好處有關。當與不吃辣椒的人相比時,研究發現,那些吃辣椒的人因心血管原因導致的死亡減少了26%,全因死亡率減少了25%,因癌症死亡減少了23%。
  • 顛覆認知:大規模研究發現,吃得越鹹,壽命越長?
    許多研究認為,過度攝入食鹽(NaCl)是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為它被發現與患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高風險有很強的相關性。然而,每天究竟該吃多少鹽呢?目前尚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天攝入1.5克鈉(相當於3.8克食鹽),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2克鈉(相當於5克食鹽),歐洲心臟病學會則建議2.3克鈉(相當於5.8克食鹽)。
  • 養狗或助降低心臟病發作或中風後死亡率
    (新華社/歐新)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王鑫方)瑞典和加拿大研究人員各自獨立研究發現,養狗可能關聯人壽命延長以及心血管健康水平提高,特別是關聯大幅降低獨居患者心臟病發作或中風後死亡風險。這兩項研究由美國最新一期《循環·心血管質量和結果》雜誌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