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澤東的學習觀對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啟示
(一)博覽群書——「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1939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在職幹部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時指出:「古人說過『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就是說,人不知道古今,等於牛馬穿了衣裳一樣。」強調人要和牛馬等動物不同,就要知道古今。而要通古今,就必須學習。毛澤東博覽群書,尤其對中國史書讀得最多。他通讀了《二十四史》,而且有的部分不只讀過一遍。我國歷代詩詞曲賦,他都廣泛閱讀過,尤喜《楚辭》、唐詩、宋詞、元曲。他的一些新穎的見解甚至超越了文藝評論家。比如,他在1957年8月1日的一封信中就閱讀範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和「蘇幕遮」(碧雲天,黃葉地)等兩首詞作過這樣的精彩評論:「詞有婉約、豪放兩派,各有興會,應當兼讀。讀婉約久了,厭倦了,更改讀豪放派。豪放派讀久了,又厭倦了,應當改讀婉約派。我的興趣是偏於豪放,不廢婉約。婉約派中有許多意境蒼涼而又優美的詞。範仲淹的上兩首,介於婉約和豪放兩派之間,可算中間派吧,但基本仍屬婉約,既蒼涼又優美,使人不厭倦。婉約派中一味兒女情長,豪放派中一味銅琶鐵板,讀久了,都令人厭倦的。人的心情是複雜的,有所偏袒仍是複雜的。所謂複雜,就是對立統一。人的心情,經常有對立的成分,不是單一的,是可以分析的。詞的婉約、豪放兩派,在一個人讀起來,有時喜歡前者,有時喜歡後者,就是一例。」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基礎在各級黨組織,關鍵在廣大領導幹部。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過程中,廣大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要博覽群書,做到博學強記。所謂「博學」,就是博覽群書、博古通今、廣泛涉獵,從多方面汲取營養。領導工作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問,需要廣博的學識和寬闊的眼界。領導幹部應該博覽群書,兼收並蓄,博採眾長。所謂「強記」,就是採取各種辦法把學過的東西記住,在腦子裡留下烙印。讀書學習時要多動手、多動嘴、多動筆,通過做摘抄、記筆記、寫感悟等形式,幫助理解、加深記憶。
(二)學思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按照德國著名哲學家亞瑟·叔本華的說法,讀書多的人容易「讓自己的腦袋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讀書而不加思考,思想力便會漸漸喪失,猶如一個騎慣了馬的人他的步行能力必定差。毛澤東博學而未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得益於他學與思的緊密結合,勤學善思。毛澤東讀史每有心得,總愛寫批語。他讀《南史·韋睿傳》,被梁武帝平定天下的得力助手韋睿的事跡所感動,在該卷圈點有加,文字批註達25處之多,如「躬自調查研究」、「不貪財」、「勞謙君子」、「我黨幹部應學韋睿作風」等。他有許多經典名言都是得益於讀史,比如「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備戰、備荒思想,就來源於朱升為朱元璋獻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九字方略。有名的「兵民是勝利之本」人民戰爭思想,直接來源於哲學大家王船山的哲學原句。毛澤東好讀古籍,講究古為今用。比如「實事求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任人唯賢」、「百家爭鳴」、「多謀善斷」等言簡意賅的古語,在毛澤東的發掘下,重新煥發出生命力,有的成為我們黨所遵循的思想,有的成了黨內組織生活的原則。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過程中,廣大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一定要把學習和思考有效結合起來,因為書本上的東西是別人的,要把它變成自己的,離不開思考;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要把它變成活的,為我所用,同樣離不開思考。如果只是機械地閱讀、被動地接受,而沒有深入的思考,書讀得再多也沒用。在思考中,要善於質疑、注重分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不能稀裡糊塗、人云亦云,不加分析地一概接受。
(三)學以致用——「讀書,鑽不出來的是蛹,鑽出來的是蝶」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毛澤東歷來反對死讀書,讀死書,他反覆強調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光有書本知識是不行的,一定要投身到社會生活中去學習實際的知識,這是最豐富最生動的知識。他一生做了大量的社會調查,比如井岡山調查、尋烏調查、興國調查、才溪調查等,通過調查解決了一系列農村和農民問題。毛澤東之所以成為一個偉大的軍事家,並不是因為他讀了多少兵書,而是他親身經歷過戰爭的勝利與失敗,他的光輝名著《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就是他經歷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徵的經驗總結。就連兒子毛岸英,毛澤東也是一方面鼓勵他用功讀書,一方面讓他廣泛接觸社會,親近農民。從蘇聯回國不久,他就送毛岸英上「勞動大學」,讓他跟一個勞動模範一起勞動,學習農業知識,以後又派他參加土改,新中國成立後又讓他參加抗美援朝,接受戰爭的考驗。
毛澤東說過:「讀書,鑽不出來的是蛹,鑽出來的是蝶。」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過程中,廣大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要堅持立足實際,在學習中運用,在運用中學習,切實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真正把學習作為增強本領、推動工作的根本途徑,使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過程成為增強本領、推動工作的過程。而要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就必須緊密聯繫改革發展的實際,不斷提高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在促進各項工作進步上取得新成效,真正做到化蛹為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