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天下第一素食百筍宴」,是以「筍」為食材的200多道菜式

2020-12-23 朱桀的行走筆記

「川原五十裡,修竹半其間」。這是明朝甘元鼎筆下的安吉,最美竹鄉。連白巖松也曾讚譽:可能在不了解安吉的情況下就已經愛上了安吉。安吉竹鄉主要是以大竹海為軸心向四面輻射的,所以這裡就有了「中國大竹海」之稱。安吉的竹子以大毛竹為主,依山傍水,竹連山,山連竹,滿目蒼翠,是一副層層疊疊的竹畫長卷。安吉,刻骨銘心地記著老祖宗的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安吉人做足了「竹」的文章。「中國竹鄉」、「第一生態縣」「最美鄉村」的美譽早已名揚中外。在這裡竹子幾乎全身是寶。當春風解凍,萬物復甦,竹林裡就萌發了「雨後春筍」,它們在清新的泥土裡被拔出來,奉獻給人類的餐桌,成了美味佳餚。

當然作為每個吃貨的秉性都帶著貪婪的業障,每到一地不去尋麼當地美食小吃,就跟沒來過一樣。到安吉吃什麼?筍呀!竹筍,在南方基本有兩種,一種就是這種毛竹生長出來的筍,它在冬天時就是冬筍,冬筍在冬天沒有被挖掉到了春天就變成了竹筍在當地稱之為毛筍,毛筍長大後就成為竹子。

竹鄉安吉就地取材,形成了以筍為主要原料的特色菜。其實筍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和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筍的脂肪和澱粉含量很少,是一種低脂肪、低糖、低熱量的食材,同時由於筍中含有豐富「刮油」作用的纖維素,有吸附脂肪、促進食物發酵、助消化和促進排洩等功效,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視作生活的佳品。

杭州人做筍,喜歡換著花樣,煎炒煨燉,百般佳妙。大概是骨子裡有種清淡平和,超脫世俗的文雅,杭幫菜裡的筍,不會叫別的味道喧賓奪主,看重的是一個「鮮」字。既然在這初春五月 那就來安吉嘗嘗「鮮」。

作為竹鄉,用筍烹飪美味佳餚基本是每個本地人家中常菜。百筍宴作為浙江安吉傳統的特色名宴,它可不是把一百個筍放在一起做一份菜,而是吸取了千百年來安吉當地人燒筍的經驗,運用現代烹飪手藝運用現代烹飪手藝,即炒、蒸、熘、煮、煎、爆、燜、燴等多種方式,或只用竹筍烹製,或輔以各種葷素原料配合成菜烹飪出以「筍」為食材的200多道菜式。醃篤鮮、芥末河蝦筍、腐衣筍乾卷等200多道筍菜,有熱菜也有冷盤。其營養價值也被烹調行家譽為「天下第一素食」。

曾經百筍宴的創始人曹位均先生就帶著他的筍菜菜譜登上了央視,這位72歲的老爺子是安吉廚藝江湖的大佬,在1990年開始就記錄各種筍菜,然後不斷進行創新和加工。現在的安吉竹筍宴已有160餘款菜餚。有幸在這春筍萌芽時節品嘗這場非同尋常的百筍宴。精美的擺盤視覺上帶來的美感比未嘗及美味來得更直接。因是百筍宴,每道菜都是各式各樣的筍主輔相間而成。筍具有極強的包容性,不論作為主材還是與其他食材相配,都能表現出獨特的滋味。

除了安吉,大概是吃不到這麼豐滿的筍菜席面了。愛竹食筍如今是安吉人的生活方式,是從小到大的記憶。這種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山珍是安吉人得以傲嬌的寶藏。竹子在我們的文化中被賦予了一種氣節,這是它最高的文化形象。有這樣一群人,因為安吉的筍,創造出一道又一道令人意猶未盡的菜餚,每一道都是用心的作品,每一道都有家的味道。不過「冬筍雖美味,採挖勿過渡」,因為來年春天這些竹根是要生長春筍的。遵循自然的法則,才能享受自然的饋贈。

相關焦點

  • 「天下第一素食」——百筍宴和它的創始人曹位鈞
    說到吃筍,南方人都不陌生,誰家不會做幾個筍菜呢?尤其是在安吉,這個漫山遍野皆是綠色竹海,以中國第一竹鄉聞名的地方,一年四季都盛產最優質肥嫩的筍類食材。於是乎,吃筍成為安吉人的最愛,也是最為拿手、四季花樣翻新。
  • 最正宗的安吉百筍宴可以去哪兒體驗?看過來!
    近年來安吉的百筍宴越來越被大家熟知但是如何吃到最正宗的百筍宴呢?近日,中國百筍宴·安吉好味道體驗店(點)授牌暨李俊德收徒儀式在安吉舉行。前期,通過中國百筍宴·安吉好味道烹飪大賽的舉辦,共有14個酒店團隊,38名個人選手參賽,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這次對團體和個人賽創意筍菜獲獎的18家飯店,進行中國百筍宴·安吉好味道體驗店、體驗點授牌。
  • 「百筍宴」展示美麗「竹文化」
    4月26日,廚師在準備與筍有關的特色菜餚。當日,「美麗竹鄉,幸福味道」——2018杭州市臨安區「好家風百筍宴」暨中國臨安竹文化節活動啟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弘揚竹文化,傳承好家風,打造中國竹筍美食之都」。
  • 「百筍宴」展示美麗竹鄉「竹文化」
    ↑這是「百筍宴」活動現場展示的與筍有關的特色菜餚(4月26日攝)。; 4月26日,「美麗竹鄉,幸福味道」——2018杭州市臨安區「好家風百筍宴」暨中國臨安竹文化節活動啟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弘揚竹文化,傳承好家風,打造中國竹筍美食之都」。
  • 東錢湖百筍宴 筍的一百餘種做法你知道嗎?
    品筍宴,百味競鮮城楊禮堂。鄉村盛會很是火爆,編竹籃、跳竹舞,讀經典、練瑜咖,唱甬劇、奏鼓樂……這一系列的賞心悅事,都在開幕式後一一呈現。到了正午,筍燜雞、雙筍蝦仁、春筍溜魚片……數道與筍相關的珍饈擺滿桌頭,惹人垂涎。
  • 「中國百筍宴·安吉好味道」烹飪大賽來了!
    疫情期間宅在家裡   你是不是練就了一手好廚藝   一展身手的時候到了   詩畫浙江 百縣千碗   「中國百筍宴·安吉好味道」烹飪大賽   團體項目:參賽酒店(民宿、農家樂)按指定「中國百筍宴·安吉好味道」菜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比賽(8個熱菜、4個冷菜、1個點心)。   個人項目:每位參賽選手在規定時間內烹製二道菜品,其中1道筍菜,1道自選熱菜。
  • 饕餮蔬中第一珍臨安第五屆「百筍宴」完美謝幕
    2011年,臨安市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國竹筍美食之都」,成為全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臨安從此又多了一張對外宣傳的金名片。  今年的「百筍宴」從4月13日開始到4月17日結束,本次活動是由臨安市人民政府主辦,市商務局承辦,市餐飲行業協會協辦,主題為「走進美食之都,共享百筍盛宴」。
  • 師帶徒 進學校 進景區 讓「安吉味道」傳承下去
    擁有30多年廚師經驗的李俊德是安吉縣旅遊協會烹飪分會會長,也是該縣「百縣千碗」大賽主評委之一,2007年來到安吉後,他就開始學習製作「百筍宴」,至今已有13個年頭,是安吉「百筍宴」的大師之一。「原先已經收了4個徒弟,這次又增加了2位優秀徒弟,他們都在我的酒店實習,除了學習『百筍宴』菜餚製作之外,還將學習『安吉美麗鄉村宴』特色菜餚。」李俊德說。「安吉是竹鄉,『百筍宴』已成為一張美食金名片,通過近幾年開發,還湧現出其他地道美食,很多菜餚都在這次的『百縣千碗』美食大賽中脫穎而出。」
  • 一隻筍可以做出200多種不同菜餚,遊客們都直呼:不相信
    竹筍的天下,筍居然可以做出200多種菜安吉 的特產是竹筍,這裡的竹筍可以做出兩百多道不同的菜。尖椒臘肉竹毛肚,用的是當地無汙染的食材,辣辣的,非常開胃。既然是筍宴,這裡的菜幾乎都能用到筍。這道滷筍非常的爽口好吃。金鉤菠菜燴肉卷,葷素搭配,顯得非常的健康。千絲萬縷羹,裡面用到了很細的竹筍,非常的鮮美,每一根又都猶如頭髮般的細。
  • 雲旅遊、免門票、紅妝秀、百筍宴,「中國旅遊日」的花樣玩法快快收...
    此外,本次直播間還特別設置了「帶貨」環節,向網友推薦精選文創禮物、非遺產品以及多款來自湖北的特產,以期通過這種方式,提振旅遊消費水平,為湖北「重啟」助力。同時,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單位將啟動「點亮廈門康養美食菜單」活動,開展為期2個月的酒店、餐飲企業美食遴選活動,打造出符合遊客新口味和健康需求的300道康養美食。
  • 一個月換一次菜單的杭州素食餐廳,每道菜都是一期一會
    玉竹竹笙紅蓮子湯這道湯因為有紅棗的關係,所以帶著些許甜味。應該熬煮了不少時間,食材都比較酥軟。喝完這碗湯出了一層薄薄的汗,感覺特別舒服。貝貝瓜慕斯焗口蘑這道菜體現了大廚對西餐烹飪方法的擅長。口蘑中加了餡料,咖喱調味的菌菇再鋪上芝士烤制而成。
  • 福利| 京郊最美特色宴評選,哪個是您最愛?
    4.房山蘑菇宴蒲窪鄉東村的「蘑菇宴」是特色品牌餐飲,該宴主要以天然和無公害種植的杏鮑菇、白靈菇等12種食用菌為主要食材,配以板蘭根等山野菜做成。菜品包括香菇燴蘿蔔丸、素炒鮑魚菇、手撕茶樹菇肚絲、醬爆秀珍菇、醬炬杏鮑菇、平菇炒肉片、香菇丸子等14道菜,長期食用有著防治骨質疏鬆,補脾腎,驅風,散寒,舒筋活絡,提高身體免疫力等功效。
  • 過年不怕胖 快跟馬鞍山素食館大廚學做幾道「素食年菜」
    日前,記者專訪馬鞍山公益素食館廚師長劉俊,討教如何做「素食年菜」,讓一家老小吃得既營養又健康。  做素食講究「顏色豐富,種類齊全」  中等個頭、大眼睛,喜歡運動,27歲的馬鞍山公益素食館廚師長劉俊是湖南人,原來是一位小有名氣的湘菜廚師。3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劉俊接觸到了素食,很快便喜歡上了做素食。
  • 那蘭陀素食慈善宴23日開宴
    溫州網訊 「素食健康,慈善快樂」,由溫州市慈善總會那蘭陀慈善基金和溫州商報主辦的大型慈善素食宴活動將於本月23日中午開宴。慈善大宴共設15桌,由15名熱衷於慈善事業的社會知名人士擔當主導嘉賓,宴請135名愛心人士赴宴,共話公益事業。
  • 揭秘:開國第一宴
    「堂菜」有身份,在1984年出版的《人民大會堂國宴菜譜集錦》為「堂菜」正名後,堂菜成為了八大菜系之外又一個新品種,以清鮮淡雅為招牌;「臺菜」更有名氣,裡根鍾愛的「佛跳牆」、鄧小平稱讚的中華第一湯「酸辣烏魚蛋湯」……都來自臺菜。
  • 筍的種類多樣,食客各有所好,聊聊「鮮過八珍」之筍背後的故事
    但你恐怕不知道,筍的巔峰美味,可不止是一盤油燜筍這麼簡單。早在3000年前,人們就開始食筍,關於筍的美味,各有所好;筍的種類,也多種多樣。拜倒在筍鮮味下的名人,更是數不勝數。接下來,讓我們開啟一場以筍為主角的美味盛宴。
  • 南京這家素食館百年不衰 佛教高僧茗山長老親為素菜起名
    民國年間,崇尚素食的孫中山先生,及注重美容的宋氏姐妹,經常光顧綠柳居,國民黨軍政要員,蔣介石、白崇禧、孔祥熙等人均為綠柳居常客,不過這些也導致解放後,綠柳居在南京一度銷聲匿跡。 1963年,綠柳居由秦淮河畔移址至南京市太平南路,並邀烹飪名廚陳炳鈺領銜掌勺,經營正宗素菜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