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道德、尊嚴、利益,哪個更重要?為什麼?

2020-12-11 春風三千裡

道德、尊嚴、利益,哪個更重要?為什麼?

個人感覺這三者都很重要,如果非要在三者中選擇一個的話,我選擇~尊嚴!

人活著要有尊嚴,這是最基本的要求,這也是憲法賦予我們的基本權利!舊社會時受三座大山壓迫,窮人活得毫無尊嚴,活得很卑微,為了生存受盡折磨,受盡屈辱。

我們的先輩為了國家的尊嚴,民族的尊嚴而進行了不屈的鬥爭,經過了前赴後繼的努力和巨大的犧牲,終於解放了全中國,中華民族也獲得了獨立,中國人民從新中國成立的那天起站了起來!活著,就要挺起脊梁,活出自己的尊嚴……

人不能活的沒有尊嚴,那樣就如行屍走肉無異!我們人類之所以稱為高級動物,而與動物的最根本區別就是有羞恥之心,受道德約束「要臉面」,而「要臉面」正是我們所說的人的尊嚴!尊嚴就如生命,不容踐踏……

《荀子·致士》雲「尊嚴而憚,可以為師」! 尊嚴是一種心態,是無價的,它包含自尊和自強自立,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有尊嚴地活著,活出自己的精彩!

大家好,我是春風三千裡 ,以上是個人觀點,朋友們有什麼想法或看法,歡迎留言評論探討!

相關焦點

  • 法律和道德誰管得多,法律和道德哪個更重要
    道德:是人類社會長期發展,約定俗成內化出來的行為規範或行為準則。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法律具有國家強制性,是國家強制實施的一種行為規範,而道德更多的是一種靠自覺自醒以及社會輿論來運行的行為規範。那法律和道德兩者哪個管得多呢?①法律更偏向於行為結果,不論行為人思想多麼邪惡,只要不實施出來,便不進行追究,即不懲罰思想。
  • 道德摻雜利益還是道德嗎
    消息傳出,有人形容為「道德淪陷」,認為拾金不昧是自發的道德行為,怎麼能採取物質獎勵呢?請問,該怎樣看待這一嘗試?道德摻雜利益還是道德嗎?  ——上海滬閔路 許俊音  答:法律與道德本質上並不衝突。作為一種規則,法律主要側重於對人們行為的調整。法律對人們提出的要求屬於基本的底線要求,其主要功能在於防範人們實施破壞社會秩序和損害他人的「惡」的行為。
  • 我們為什麼需要道德
    【核心提示】道德在促進自身的完善與人際關係和諧方面的作用舉足輕重,在推動、民主建設、文化建設、國家治理、防病治病及做人等方面均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道德是人聰明、完善之本,也是社會和諧、發展之基  人與社會為什麼需要道德?我認為,在社會生活中,道德是客觀存在的,道德是人聰明、完善之本,也是社會和諧、發展之基。
  • 【外交政策】約瑟夫·奈:道德在外交政策中為什麼重要?
    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歡迎關注數字經濟智庫約瑟夫·奈:道德在外交政策中為什麼重要?作者:約瑟夫·奈(Joseph S. Nye),哈佛大學教授,最新著作是《道德重要嗎?許多有關人權、氣候變化或網際網路自由的重要外交政策選擇則完全涉及不到戰爭。其實,大多數外交政策問題都涉及需要做出選擇的價值權衡,而不應遵循國家至上的僵化公式。一位憤世嫉俗的法國官員曾對我說:「我定義的『好』就是對法國的國家利益有益,與道德不相干。」他似乎沒有意識到,他這話本身就是一種道德判斷。說所有國家都在按照國家利益行事,這等於廢話,至少沒有多大意義。
  • 【辯題分析】新聞道德比新聞價值更重要
    但是李寧洲學長的一句話點醒了我們,就是我們在論證的應該是整件事情的主要矛盾,我們的標準只是在這個題中主要矛盾的表現(學長應該是這個意思吧……不是的話我也只能理解到這個份上了….)所以這個辯題到底是為什麼出現呢?大家請看《飢餓的蘇丹》——   對於攝影師卡特來說,他拍攝了一張特別有新聞價值的圖片,還獲得了普立茲獎,但是民眾不理解啊,你不能這麼做啊。
  • 悲觀情緒瀰漫的2020年,「經濟尊嚴」比GDP更重要
    因此,一看到歐巴馬政府經濟幕僚吉恩·斯珀林(Gene Sperling)的新書《經濟尊嚴》(Economic Dignity)的書名,我就想到了摸魚主義。斯珀林——一個宏觀調控派的左翼大政府經濟學家,認為全民的經濟尊嚴比政府最關注的GDP增長指標(或本屆美國政府最關心的股市增長)更重要。
  • 尊嚴與尊重,哪個更重要?
    後來自然輿論也不斷把這件事情推向了高潮,聽說出現了員工集體辭職,這個跟集體討伐集體反抗是一回事,看新聞的很多打工一族應該很解氣,至少反應出了打工者雖然是端人家碗受人家管,但是人格必須受到尊重,尊嚴必須自我維護,工作可以再找,好單位很多的,走在一二線的企業都挺關注人文及企業文化的,像上述團隊出問題的企業估計將來連三四線企業之流也排不上了,我們不需要一味得來看熱鬧
  • 在利益面前的規則與道德,您會怎樣抉擇?
    如果給你一個選擇,你是願意回到以前那個「憑關係」的社會,還是願意奔向未來那個「講規則」的社會?曾經去辦一件事,往往只有兩個選擇:去「刷臉」和去「花錢」。為什麼在傳統社會「刷臉」也可以辦成事呢?因為我們一貫講究人情禮儀,這種禮尚往來成了傳統社會運轉的主要驅動力,因此,「關係」成了傳統做事的重要手腕。
  • 道德與利益衝突,我該怎麼「拐」?
    ■今日視點  給一臺機器或「自主駕駛車輛」(AVs)編程,讓它以道德原則為基礎來做決策,目前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難的是道德標準的考量,應該把自我利益還是公共利益放在首位?  在道路安全問題上,自主駕駛車輛(簡稱,自主車輛)給人們拋出了一個兩難之選。
  • 科爾伯格道德發展
    科爾伯格道德發展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是每次考試的重點和難點,考試的時候以小題為主,多數都是出反選題,題幹描述案例,判斷符合道德發展的哪個階段。這部分的內容比較雜,所以大家在備考的時候一定要非常認真。
  • 網友對當今社會道德觀的論述:道德的近鄰是利益,利益使人不道德
    道德的近鄰是利益。現代人的道德觀大都披著一層外衣,或虛假,或真誠,或帶著利益。——題記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扇門,門裡關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東西,或優或劣,參差不齊。這扇門便是道德。這扇門最大的敵人,是飛舞在門外的,紛亂繁雜的種種利益。與這些利益相對,門內也有許多隻形狀各異的手。由於利益的誘惑,這些手都在門裡迫不急待揮舞,都想衝出門去抓住點什麼。所以,利益與道德近在咫尺,道德相對於利益產生,利益受到道德的約束積澱的純淨。道德的朋友是理智,利益的朋友是人情。
  • 如何正確看待《完美關係》中的職業道德、社會道德與利益的關係
    這部劇讓我們深思,在職場規則以及道德、利益面前,我們應該如何取捨,應該遵循怎樣的行為規範。1.職業道德、社會道德與利益的衝突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遇到這種情況:一種行為符合某種行為準則,可同時又違反了另一準則。
  • 職場中,人品、能力、責任心,你認為哪個更重要?
    就像是從地獄中放出的魔鬼,一旦放出,結果就不是你能控制的了。你所工作的單位,有沒有那種傳說中既人品好,又能力卓越的同事。他現在在單位「混」的如何,歡迎你留言告訴小編。同時,小編也想聽聽對於職場中,人品、能力、責任心,你認為哪個更重要?
  • 你的道德水平處於哪個階段?「漢斯偷藥」告訴你
    ☞回復「家」領取,1000分鐘教資筆試+面試網課視頻、0.5G電子版資料☞回復「資料」領取,【教招+特崗+教資】50節網課視頻+42份電子版備考資料你想要了解自己的道德水平在什麼層次嗎故事講到這,想問問你,你覺得,「漢斯應該偷藥嗎?為什麼?」「漢斯偷藥是對的還是錯的?為什麼?」「法官應不應該判他的罪?為什麼?」回答這些問題,你是不是感覺到有些左右為難,難以抉擇,因為漢斯處在道德和法律的兩難困境中,偷藥違法,但不偷救不了命。這個故事就是心理學家科爾伯格設計的「道德兩難故事」中最經典的故事—漢斯偷藥,他用這類故事來研究道德認知發展問題。
  • 尊嚴是非常重要的國家利益,必須靠勝利來捍衛!
    捷克原來是社會主義的,他深知我的難處,他上來悄悄地跟我說,他們就想聽聽你們為什麼相信馬克思主義,你們為什麼搞社會主義,他說你何必講這個呢,你講這個就上他們當了,你講講你們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那麼悠久的歷史,20分鐘時間很快過去了。我一聽他主意不錯,我準備按照他的主意去做。
  • 期刊|尊嚴、權利與責任
    我的權利與你的義務相依存,你的權利與我的義務相依存。因此,如果權利是為人所平等享有的,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有與他人權利相關的義務。這一觀點並非不可質疑,因為通常認為,我們最重要的權利——譬如我們的人權或憲法權利——主要是一種針對國家的權利(承擔相應義務的是國家),而非針對個人的權利。
  • 遵守道德,善良守信,公正仁愛,會給人們帶來利益|《儒家思想改革新...
    司馬牛為什麼憂慮自己沒有兄弟?原因在於,兄弟是自己的親人,是自己的左膀右臂。當自己有困難的時候,兄弟會義無反顧地幫助自己,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無論是情感,還是利益。兄弟的意義當在於此。如果有人能從情感與利益方面給予自己以幫助,這個人就是兄弟了。子夏的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如何能讓別人成為自己的兄弟,如何能讓別人在情感上與利益上幫助自己呢?子夏提出的辦法是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
  • 《實踐理性批判》:康德心中的道德法則
    為了維護正義和他人的尊嚴,人有可能拋棄感官的快樂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是康德認為的道德來源的證據。人類可以把視野超出感官世界,以及感官世界中的愉悅和痛苦。人的生活就如硬幣的兩面,一面是感官面對的經驗世界,這也是動物的生存層面,受因果律約束,所以科學等知識、規律才有確定性。
  • CFA道德考了A的學霸筆記分享
    下面跟著CFA菌來看一下考生分享的CFA道德筆記。1.基本的概念 Code2.Professionalism:專業人士能擔負起很強的受託責任的。如果你沒有職業道德,那麼外行人無法評判他做的好不好。(醫生受命,金融人士受錢。)
  • 哈佛明星教授桑德爾新書,「優績暴政」如何讓人失去工作尊嚴?
    如果你不去念大學,如果你沒在這個新經濟中發展,那麼你的失敗就是你自己造成的。這就是其中的隱含之意。難怪許多勞動者反對優績制下的精英。」桑德爾說。而且,優績主義給我們時代造成了一種更為隱蔽的傷害——侵蝕工作尊嚴。那些在標準化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繼續上大學的人,貶低那些沒有大學文憑的人,說他們的工作沒有專業人士的工作受市場重視,對公共利益的貢獻也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