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以來,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服務及經濟案件預警平臺(以下簡稱「義烏經偵預警平臺」)接到多名市場經營戶舉報,稱與義烏市穆帥貿易有限公司存在貿易往來,但貨款遲遲未到帳且聯繫不上公司負責人——茅利塔尼亞籍外商ADNAN。
中國義烏網資料圖
接警後,義烏經偵預警平臺工作人員迅速展開核查工作,經了解,穆帥公司是一家剛剛成立的貿易公司,手續都還在辦理過程中。同年6月份,公司成立,法人代表為李某晗。
看似是一家證照齊全的正規公司,可穆帥的投訴、舉報信息依舊在預警平臺上時有出現。7月4日,來自永康市東城街道的姚女士來到義烏市公安局報警,稱外商ADNAN先後於5月25日和6月6日來到自己在義烏國際商貿城內的店鋪,訂購了總價值11萬餘元的平衡車,隨後便「人間蒸發」。7月12日,前來報警的人超過了30人,且矛頭紛紛指向了「正經公司」穆帥。
辦案民警張旭華告訴記者,當天陪同30餘名受害人來報警的,還有穆帥公司的兩名業務員蘇某和羅某,他倆都是寧夏人,入職都快2個月了,但一直都沒見過公司法人李某晗,連面試都是操著一口蹩腳中文的ADNAN負責的。
那麼,李某晗到底是什麼人?
據調查,李某晗是寧夏鹽池人,30歲,一直在老家有正當職業,民警找到他時,他更是驚訝地說:「我連寧夏都沒出去過,怎麼可能去義烏開公司?」仔細回想後,李某晗表示自己不久前曾丟過一次身份證,很可能是自己的身份信息被人冒用了。
一條有價值的線索就此中斷,正在案件陷入僵局之際,正在寧夏出差的民警又聞義烏傳來的「噩耗」——倉庫裡的貨被人連夜運走了,整整裝了兩輛「後八輪」。民警得知這一消息後,反而燃起了勁頭,「沒錯,就從貨物去向查起!」
民警回到倉庫後,倉庫管理員回憶道,當天晚上有一名中國男子開著一輛奧迪越野車,來到倉庫,向貨車司機交代連夜運貨的相關情況。經過穆帥公司業務員蘇某和羅某的辨認,負責轉運貨物的與之前參與貨物運輸的司機,是同一人。
中國義烏網資料圖
柳暗花明又一村。民警通過對貨車駕駛員的詢問後,得知貨物被運往了寧夏中寧縣長山頭的一個農場內,「叫我們運貨的老闆,本來讓我們運到銀川,後來又說銀川那邊租倉庫太貴了,臨時說運到中寧,到了那邊之後有人會到高速路口引導我們的。」該駕駛員表示,「老闆」在僱傭他運貨時,以同行競爭為由特別強調「一旦別人問起說貨去了哪兒,就說運到了廣東」。
得知貨物去向後,警方很快找到負責接洽貨物的人,寧夏賀蘭籍男子虎某,面對警方的質詢及面前的證據,道出了穆帥的前世今生。
虎某說,自己過去七八年都在義烏當翻譯,期間認識了不少外商朋友,ADNAN就是其中一個。2016年初,兩人商量著合夥做生意,ADNAN稱其擁有豐富的客源可以幫助虎某發財,但很快虎某投入的四五十萬元便打了水漂。「後來老外就說會拿貨給我抵債,只要按他們說的做。」隨後,虎某便夥同ADNAN等人於5月底,冒用了李某晗的身份成立了義烏市穆帥貿易有限公司,可不久後,「不靠譜」的老外便攜帶部分貨品出境了,無奈之下,虎某便將倉庫內剩餘的貨品轉運到寧夏,低價賤賣以「挽回損失」。
據了解,虎某與ADNAN等人先後從數十名市場經營戶手中騙取貨品價值超300萬元。
今年1月4日,虎某因涉嫌合同詐騙罪,義烏市人民法院已批准檢察機關對其執行逮捕。
「有問題才填報,沒問題不會去填報,或者只看不填。」義烏市公安局經偵分局民警龔衛東說,這是眾多經營戶存在的一個誤區,實際上,任何人都可以在經偵預警平臺上查詢與對合作對象的信用情況進行評估,但是信用情況是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大家評論越多,填報的信息越多,後臺收集的數據也越多,警方對某家外貿公司分析評判的依據也就越多越準確。
據悉,該平臺2017年共發布預警信息1037篇,接到市場經營戶貿易信息填報2435條,其他經濟犯罪舉報874條,用戶範圍涉及90多個國家,為義烏市場經營戶避免、挽回損失金額達1484.5萬元。「經偵預警平臺不是報案,不管合作方有無可疑情況,經營戶的每一筆訂單都應該做到及時填報。根據經營戶提供的外貿公司信息,警方會第一時間上門核查,對公司老闆的籤證、公司地址、居住地址、租賃合同進行一一核實,再通過平臺反饋。」龔衛東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