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任務,兩會期間,多個部門迅速給出積極響應:扶貧,今年至少200個貧困縣「摘帽」;大氣汙染治理,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網費,7月1日前取消流量「漫遊費」;全面建立河長制,確保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商標註冊周期,今年將從8個月壓縮到6個月。
扶貧「摘帽」、大氣治理、提速降費、簡政放權,既是讓利於民的民生紅包,更關乎中國經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高質量發展大局。高質量發展需要強大的「執行力」。有時間表,有任務書,有路線圖,有關部門及時回應政府決策的姿態,正是這種超強執行力的生動體現。
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下團組參加審議時,對「高質量發展」念茲在茲。在內蒙古代表團,他強調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在廣東代表團,他叮囑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在山東代表團,他要求扎紮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為建設海洋強國作出新貢獻……總書記的殷切囑託,要求我們在工作觀念、工作作風和工作能力上來一場變革。
高質量發展不能搞「老套路」。正如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所說的:「我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化,居民消費加快升級,創新進入活躍期,如果思維方式還停留在過去的老套路上,不僅難有出路,還會坐失良機。」依靠資源投入換得「短平快」的增長,或複製別人的經驗「走捷徑」;或是在傳統項目玩「舊瓶裝新酒」的「把戲」,不僅不能從根本上推動高質量發展,反而會貽誤「戰機」,阻礙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進程。我們不能再對傳統的發展方式抱有幻想,不能等到撞了南牆再回頭。
迎接高質量時代,要真正把心思用在找準「靶心」上,把著力點放在提高「執行力」上。「今年集中精力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就是要持續釋放『產業興則湖南興、產業強則湖南強』的導向,切實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落實到具體產業、具體企業、具體項目上」,省委書記杜家毫如是強調。「如果你想成為工匠級,那就請不斷堅持」「建議支持株洲創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連日來,穿梭於會場間,代表委員也紛紛直面高質量發展的矛盾和問題,鼓實勁、出實招。
力戒虛浮,倡導實幹,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這條路上,湖南定能一步一個腳印邁向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