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低估了一個行業巨頭的決心和爆發力,即使他已經不做「大哥」很多年。「沉淪」多年之後,那個曾經的家電零售王者似乎正在加速回歸。
乘風破浪的國美
國美全國31省份巡迴帶貨直播首站近日登陸上海。國美大數據顯示,2個小時時間,成交額達到4.16億元。很顯然,國美巡迴帶貨直播初戰告捷,獲得夢幻開局,這或許給很多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數日前的7月22日,國美已經正式發布了巡迴直播帶貨的消息,勢必會有很多人緊盯著國美的一舉一動,全國巡迴帶貨直播並非小目標,或許會有人質疑國美直播帶貨能力能否經受住考驗。
2小時成交額達4.16億元,首秀的強勢表現已然擊碎了一切質疑,一個乘風破浪的國美站到了眾人面前。
事實上,巡迴直播之前,人們對於國美帶貨能力的擔心很可能是多餘的,因為國美已經為自己正名:別人能夠做到的,國美同樣可以做到,別人能做好的,國美做的並不遜色。
2020年以來,國美已舉辦多場超級直播活動,戰績不俗。其中包括「為美好生活拼了」、「格來美」、「人人都愛中國造」、「向美好奔跑」四場主要的超級直播,分別實現了5.286億、5.6億、7.228億、6.73億的銷售額,總成交額近25億元。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一連串亮眼的數據面前,還有誰敢對國美在直播帶貨領域的如魚得水產生懷疑。
如果說數據還不夠讓國美證明自己,那麼央視《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等欄目紛紛點讚國美巡迴帶貨直播,或許就是對國美最好的認可。國美喊出的口號是「買遍中國」,央視點讚或許意味著國美所言非虛。
在國美直播一路高歌猛進的背後,似乎一直都有央視的影子。國美在今年五一期間首次與央視新聞聯合開啟直播,其結果是3小時直播銷售額達5.286億。
或許是因為嘗到了「抱大腿」的甜頭,國美與央視擁抱更加緊密,此次巡迴直播活動開啟的同時,國美與央視新聞合作再度升級,國美似乎已將央視新聞視為「最佳拍檔」。
國美的選擇無疑是明智的,與央視新聞首次合作,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四位央視主持人齊刷刷出場,隨便挑一個都是央視「名嘴」,更何況是四人同框,稱之為帶貨主播「天團」並不過分。
優質主播坐鎮直播帶貨也就成功了一半,國美深諳此道。本次巡迴直播帶貨,國美特別邀請央視著名主持人朱廣權和文靜這對「溫泉組合」前來助陣,延續了知名主播為國美直播造勢的「傳統」。
央視的地位與影響力毋庸置疑,國美與之合作直播帶貨無疑是站著巨人的肩膀上,很大程度上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但央視點讚對於國美直播的助推作用僅僅只是「冰山一角」,國美直播起飛的功臣並非只有一個央視。
國美挑戰自我
來自央視新聞的一眾「國寶級」主播固然讓業界見識了國美直播帶貨的爆發力,但在風光無限的主播背後,國美的供應鏈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國美巡迴直播開啟之後,有用戶直播當晚下單的商品第二天一早就已經送到樓下,或許從這裡,用戶已經領教了什麼叫做「國美速度」。國美的供應鏈能力,由此可見一斑。
國美不斷嘗試超級直播帶貨,其實也就是在完善供應鏈方面不斷挑戰自我。國美也許並沒有多少直播的「戰鬥」經驗,但正在通過「實戰」不斷積累。
在「實戰」過程中,國美不斷擴大自己的「朋友圈」,朋友多了,國美自然路好走,不知不覺中,加大了國美供應鏈的厚度與深度。
直播帶貨供應鏈的第一步自然是選品,目前,國美供應商涵蓋國內所有頭部電器品牌,並不斷引入海外知名品牌,國內外知名供應商數量超過1萬家。
如此看來,在選品上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國美似乎並沒有什麼壓力。國美要做的事情,或許就是通過精準預測把控消費趨勢,對用戶需求進行差異化定製。
當然,僅僅是供應商還不夠,國美在今年先後與拼多多和京東達成戰略合作,在商品方面與兩大電商巨頭形成優勢互補。與此同時,國美擁有了多個線上流量入口,線上流量對於國美直播帶貨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提到直播供應鏈,物流始終都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兒,甚至有可能成也物流敗也物流。在這一點上,已有前車之鑑。
國美本次巡迴直播帶貨以超快的配送服務深得用戶之心,好評不斷,國美物流自然是經受住了考驗,這是國美關注的焦點。
國美與京東合作,收穫的不僅僅只有商品上的優勢互補,京東物流體系也將成為國美鞏固供應鏈的強大助力,京東物流的綜合實力有目共睹,一旦與國美協同,國美將再添幾分挑戰自我的底氣。
「抱大腿」的國美也沒閒著,在與京東共享物流資源之前,國美已開始探索小家電、3C產品即時物流配送,「閃店送」於近日正式上線。物流是直播帶貨不容有失的關鍵一環,國美自然希望自己全程掌控。
「閃店送」的上線,是國美繼大家電「送裝同步」之後,在物流配送領域的又一大手筆,二者相互協同,補齊了國美物流配送服務體系版圖,「國美速度」的出現已是水到渠成。
知名主播與供應鏈雙管齊下,國美直播帶貨能夠玩的更大,國美的眼中,不再只有一城一地之得失。隨著國美直播的腳步踏遍全國,在氣勢上已經不輸給任何對手。
儘管在國美直播背後,站著不少「狠」角色,但他們所發揮的作用畢竟有限,國美直播上行的最大動力,仍然來自國美自身,是曾經的「老大」回歸的決心和努力。
作者:電商報 雲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