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拍的鹿鼎記又火了,這部劇熱播使得人們又開始重新審視劇中的重要角色之一鰲拜。雖然是杜撰,但在康熙年間智擒鰲拜這件事卻是真的,那麼歷史上的鰲拜其人究竟如何,是否真的如人們所傳頌的一樣,驕橫跋扈想要沙雕康熙而取而代之呢?
屢立戰功,不愧為巴圖魯
出生在將二代之家的鰲拜很小就跟隨在父親的身邊,而且他的伯伯還是滿清的開國功臣。和當時大多數的滿洲人一樣,他也從小跟著皇太極南徵北戰,而在1637年的那場戰爭,使得他嶄露頭角。之前,清朝已經對此地展開了數次攻擊,但都無功而返。不過就在這時候,年輕的鰲拜居然帶著一小隊士兵迎難而上,順利攻克了此處,也正是因為這樣他被皇太極所看重,並且被封為「巴圖魯」。
《清史稿》 丁卯,復鰲拜一等公,令其孫達福襲
在之後十幾年的作戰中,鰲拜因為其餘赫赫的戰功而成為了鑲黃旗的代表人物,而在皇太極去世之後,因為各位皇子奪權站在了豪格一邊的鰲拜站錯了隊,隨後因此被罷黜,而此多爾袞還針對鰲拜展開了幾次暗殺活動,不過這樣並沒有打擊到鰲拜,他反而堅定地站在這位小皇帝順治身邊,一直熬到其去世,他逐漸地掌握了清朝的大權。
權力之爭,失勢而被囚禁
因為順治的英年早逝,使得僅僅8歲的玄燁繼位了,而順治在臨死之前還安排了4位託孤大臣,這時候的鰲拜來到了他人生的巔峰,不過武將出生的他不懂政治,這也為他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而在當時四位大臣中以索尼的勢力最強,但作為老狐狸的索尼深知其中的奧妙,因此託病不出,這給了鰲拜一個機會。
在戰場上所向無敵鰲拜,此時候卻認為這是獨攬朝政的大好機會,因此大幅的拉攏黨羽,並且還弄死了同為託孤大臣的蘇克沙哈,可沒想到他這種行為觸怒了年幼的康熙帝,很快康熙就用30條罪名將鰲拜抓了起來,並且終身囚禁.雖然說是有30條罪,不過這些罪名都是可大可小的,而其中康熙最不能忍的居然是擅權,因此罪不至死的鰲拜被永遠地囚禁了起來。
結語
很多人都疑惑鰲拜當年究竟有沒有犯上作亂,筆者認為這種可能性幾乎是0,因為到了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代,清朝的封建體系可以說發展到了完美,然鰲拜雖然給人感覺權傾天下,不過實際上和歷史上的各位權臣來比相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因此康熙秦擒鰲拜這件事主要是因為他既沒有索尼的深沉,並且在大權獨攬時還不知收斂一味地的頂撞這位新上任的皇帝,這也使得年幼的康熙下手了。
參考文獻
《清史稿》
《清實錄》
《中華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