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前些天跟朋友視頻,抱著小奶娃的她顯得格外憔悴,黑眼圈也很嚴重,一直在打哈欠。
她跟我吐槽了好長一段時間餵夜奶的事,孩子現在快一歲,母乳也是剛剛夠吃,可最近孩子一到半夜就哭鬧不止,一喝上奶吭嘰兩聲就安靜了,還只要母乳,奶粉和水只要喝進去就吐出來。
這樣的情況快半個月了,朋友說小傢伙倒是沒什麼變化,精神頭夠用,但自己卻快熬崩潰了,怕戒掉夜奶孩子餓,但要是一直這麼喂,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本來打算一歲半就扔給奶奶,自己上班,可餵夜奶自己精神頭不夠,白天還帶著孩子,上班的念頭只好打消了。
說實話,寶寶頻繁夜醒要吃奶,對母子都是種困擾,可能很多媽媽都深受其害。其實這麼大的孩子,完全可以戒掉夜奶了,但具體怎麼戒,又是個大問題。
寶媽們需要清楚的一點是,當斷不斷、猶豫不決,帶著情緒餵夜奶,危害很大。
01關於餵夜奶的那些問題
1、心疼不戒,睜眼盼天明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一覺到天亮,可常常事與願違,孩子偏偏就是一夜醒兩次,一次兩小時,從哄不給奶,到掙扎給不給,到最後屈服給衝奶,一輪下來筋疲力盡。
小傢伙贏了,可天也亮了。
網上有個段子說:科比問「你見過洛杉磯早晨4點鐘的樣子嗎?」媽媽們會回答「見過,我們是母乳媽媽。」
2、夜奶戒不掉,是媽媽的問題
擔心孩子吃不飽,慣性地夜裡起來幾次,孩子一吭嘰就開始餵奶,以為孩子餓了,自己也睡不踏實。
但孩子喝的其實並不是奶,而是對媽媽的依賴,一種求安慰的心理訴求以及安全感需要。
很多夜奶都不是真的餓,而是第一次沒處理好養成的習慣,孩子的睡眠規律也已經打破,非要喝幾口才覺得踏實。
3、夜奶的壞影響真實存在
孩子剛開始需要喝夜奶,是因為胃容量太小,攝入的能量無法支持他睡整覺。
但月齡大了,還保留著夜奶,是個壞習慣,可能造成孩子齲齒、消化不良。再者,由於睡眠規律被打破,還會影響成長發育。
對媽媽來說,也是耗精力、耗體力的事情。
02斷夜奶前的準備工作——養成孩子有規律的作息時間
E.A.S.Y模式,家長們可以參考:
E代表Eating,孩子吃奶的時間;
A代表Activity,親子互動的時間,包括換尿布、穿衣服、給寶寶洗澡等;
S代表Sleeping,孩子睡著了;
Y代表You,你自己,這個時間家長可以自由活動。
簡單來說,就是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跟著孩子的作息規律活動,孩子睡覺時讓其他家人幫忙看著,自己也睡覺,孩子有精神頭玩時,就跟著他一起玩,不要試圖哄睡。
當然,越是月齡小的孩子睡眠時間越長,清醒時間越短。
家長要高效利用這段時間,和孩子互動、餵奶、換尿布等,睡覺前吃玩哄睡,只要孩子吃飽了、玩累了就會自然入睡,就減少了醒來吃夜奶的次數。
集中時間做集中的事,養成規律和習慣,孩子自然就會戒掉夜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03正式戒夜奶,「三日魔法」助你擺脫困擾
《嬰語的秘密》一書中,提出了「三日魔法」這個觀點,想調整孩子原有的作息習慣,適應新的生活方式要趁早。
三個月是一個界限,不到三個月用不到三天,超過三個月需要的時間可能更長一點。
三日魔法,指的是通過三天時間,媽媽用全新的方法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習慣。包含三個關鍵點:觀察並找出策略;慢慢進行每一步,不急於求成,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做好有反思的思想準備。
書中的小主人公,每天夜裡醒來就哭鬧不止,只有吃了奶才會繼續睡。
經過觀察發現,這個孩子半夜醒來的原因,是特別害怕嬰兒床,一靠近小床就會緊緊抱住媽媽。後來了解到,這位媽媽曾經想和孩子分床睡,但因不忍心放棄了,還是抱起了孩子。
原因找好了,接著開始調整睡眠環境,用技巧引導孩子入睡,孩子從哭鬧到反抗,再到自己哭,最後獨自在小床上睡覺,只用了15天時間。
一步步來別著急,這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應對夜奶的時候要記住,每次只解決一個問題,不要一哭就喂,一鬧就心軟,有原則地處理情緒後,再處理餵奶問題,這樣才會有效。
孩子半夜哭鬧著醒來,最重要的步驟是觀察,避免心急,有耐心地停下來聽一聽、看一看。只要保證白天輔食和奶充足,即便有點哭鬧,哄一下也就好了,孩子會慢慢學著自己接覺。
如果寶寶還是一直哭鬧,你還是可以餵夜奶,但要注意循序漸進地減少奶量,並拉長餵奶間隔。
寶寶會表現得比較焦急,這需要媽媽付出極大的耐心和應變能力,堅持執行計劃,不要一錯再錯,讓孩子的睡眠規律一塌糊塗。
04戒夜奶的具體技巧
1、儘量坐起餵奶,營造儀式感
很多孩子都是挨著媽媽身旁睡覺的,晚上太困,懶得起身,因此大部分媽媽喜歡躺著餵奶。儘管方便,但很容易讓孩子對媽媽的身體和氣味產生心理依賴。
因此,媽媽們要儘可能坐著,抱著寶寶專心喂,然後再啪啪嗝,把寶寶放回小床安睡。
對孩子來說這也是一頓飯,就要認真吃,坐起來讓孩子感受到不能輕而易舉地喝到奶,慢慢的就自然離乳了。
2、白天多消耗精力
白天趁著孩子清醒的時間,保持高質量的互動,和孩子玩一些消耗體力的遊戲。白天玩得開心,渾身感到疲累,晚上就會睡得更安穩。
集中時間利用好這段時間,做做主被動操,或者到戶外曬曬太陽,釋放多餘的精力。
3、其他家庭成員或爸爸的及時介入
戒夜奶的階段可以請爸爸來幫忙,一方面,孩子對爸爸的身體和氣味比較熟悉,不會有距離感,而且爸爸也不會太嬌慣孩子,能理智對待。
讓爸爸和孩子互動,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還能讓孩子慢慢減少對媽媽的依賴。
4、溫柔而堅定的態度
儘可能找到適合時機,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斷掉夜奶,不要總是捨不得,用堅定的信念、溫柔的態度影響孩子。
夜奶是正常現象,和睡眠、飲食習慣有關係,但唯有保證睡眠規律、飲食正常,孩子才會更加獨立地成長。
實際上,孩子不餓還要喝奶,就是為了和媽媽親近,媽媽的心態也要擺正。
一般到2歲左右孩子就會自然離乳,隨著添加輔食慢慢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媽媽營造良好的環境,掌握技巧,孩子就少遭罪,你也能安穩地睡個好覺啦。